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Ⅰ期直肠癌与新辅助治疗后降期为ypT1-2N0M0的cT3-4或N+的直肠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105例直肠癌根治术后病理分期为T1~2N0M0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按患者是否行新辅助治疗和辅助化疗分为3组.单纯手术组(A组):未经术前新辅助治疗,pT1~2N0M0的早期直肠癌患者(29例).新辅助降期化疗组(B1组):初始诊断为cT3-4或N+,术前行新辅助治疗后降期为ypT1-2N0M0,且术后行辅助化疗的直肠癌患者(54例).新辅助降期非化疗组(B2组):初始诊断为cT3~4或N+,术前行新辅助治疗后降期为ypT1~2N0M0,且术后未行辅助化疗的直肠癌患者(22例).对3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新辅助治疗后降期为T1~2N0M0的直肠癌患者(B1+B2组)术后5年生存率为94.0%.单纯手术组(A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91.0%,新辅助降期化疗组(B1组)为88.9%,新辅助降期非化疗组(B2组)为90.9%.单因素分析提示3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治疗后降期为T1-2N0M0的直肠癌患者无论是否行术后化疗都可获得与Ⅰ期直肠癌患者相同的预后.新辅助治疗后降期为T1~2N0M0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并未能提高患者5年总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与诱导化疗+放疗在T3~4N0~1M0和T1~4N2~3M0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2002-2005年间收治的92分期为Ⅲ、Ⅳa期的40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组和诱导化疗+放疗组,其中对T3~4N0~1M0(197例)和T1~4N2~3M0(203例)期分别进行亚组分析.放疗采用常规分割方案,化疗采用氟尿嘧啶脱氧核苷+卡铂.结果 中位随访3.9年,随访率96.2%.T3~4N0~1M0期鼻咽癌患者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组(104例)和诱导化疗+放疗组(93例)的3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4.0%和85.9%(χ2=0.08,P=0.780)、77.0%和72.0%(χ2=0.44,P=0.510)、89.5%和92.3%(χ2=0.65,P=0.420)、84.9%和77.0%(χ2=1.59,P=0.210);T1~4 N2~3 M0期(97例和106例)的分别为67.4%和82.2%(χ2=3.48,P=0.060)、61.5%和68.0%(χ2=1.86,P=0.170)、86.2%和87.0%(χ2=0.57,P=0.450)、66.2%和75.6%(χ2=2.07,P=0.150).急性毒副反应只有白细胞减少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比诱导化疗+放疗严重,其余相似.结论 采用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方案未能较诱导化疗+放疗进一步提高T3~4N0~1M0、T1~4N2~3M0期鼻咽癌总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pT3期胸下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对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1990年1月至1999年1月间进行根治性手术的pT3期胸下段食管鳞癌患者190例,分成实验组108例(T3N0M0 56例、T3N1M0 52例)和对照组82例(T3N0M0 48例、T3N0M0 34例),并分三次以下化疗组(56例)和三次以上化疗组(52例).实验组于术后3~4周腹腔动脉灌注顺铂 5-氟脲嘧啶,每4~6周一次,所有患者全部随访.结果:动脉灌注化疗组与对照组间远期生存无统计学差异,即使是有淋巴结转移组动脉化疗也不延长生存期,但3次以上动脉化疗可以延长生存期.结论:动脉灌注化疗对pT3期胸下段食管鳞癌患者不能延长远期生存率,即使有淋巴结转移也不能延长生存期,但3次以上动脉化疗可以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分析影响pT1-3N0M0期食管鳞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因素。方法 收集胸段食管鳞癌行胸腹二野R0术后、病理分期为pT1-3N0M0期、手术前后未行辅助放疗和/或化疗、术后生存期≥3个月者 488例。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至随访期结束总复发率为36.9%(180/488),LRR率为21.5%(105/488)、DM率为6.8%(33/488),LRR合并DM率为8.6%(42/488)。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和pT分期是影响术后总复发、LRR和DM的因素;胸上段鳞癌和pT3期者复发率高,胸中段鳞癌和pT2期者次之,胸下段鳞癌和pT1期者复发率低。结论 肿瘤位置和pT分期是影响pT1-3N0M0期食管鳞癌二野R0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因素,其结果有助于指导术后辅助放疗适应证选择。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5岁。1984年2月因左乳腺外上象限肿物在外院诊断为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病灶大小约4 cm×5 cm×4 cm,为乳腺低分化腺癌,腋窝淋巴结阴性,病理分期pT2N0M0。术后给与胸壁、内乳及锁骨上下野放疗,D_T50 Gy/25次,未行化疗。2006年11月发现右乳腺肿物在山东省肿瘤医院就诊。查体: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3 cm×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单纯放疗与PF方案新辅助化疗+局部放疗T4N0M0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64例T4N0M0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2例行单纯放射治疗(单放组),32例接受PF(DDP+5-Fu)方案新辅助化疗,2个疗程后加放疗(PF组).结果单放组和PF组在半量(36 Gy)时鼻咽病灶有效率(PR+CR)分别为53.1%和68.7%(P>0.05);全量放疗结束时鼻咽病灶有效率(PR+CR)分别为81.2%和93.7%(P>0.05).放疗毒副作用所致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等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PF方案新辅助化疗加局部放疗治疗T4N0M0鼻咽癌较单纯放疗局控率较好,但前者毒副作用较重.  相似文献   

7.
N0期食管鳞癌术后预防性放疗价值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N0期食管鳞癌术后预防性放疗价值.方法 分析1993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病理诊断证实鳞癌、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N0期患者859例,其中单纯手术760例,术后放疗99例.术后3~4周开始放疗,放疗中位总剂量50 Gy,分25次,2 Gy/次,5次/周,5周完成.结果 5年生存率手术组和术后放疗组分别为72.2%和77.4%(x2=0.13,P>0.05).分层分析术后放疗较单纯手术可提高pT4期及病变长度>5cm的生存率,5年生存率分别为67.1%对34.6%(x2=7.72,P<0.05)和81.3%对70.2%(x2=4.01,P<0.05),并能降低pT4期瘤床复发率.结论 N0期食管鳞癌术后预防性放疗可明显提高pT4期及病变长度>5cm的生存率和降低pT4期瘤床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郁皓  王腾  华东 《肿瘤》2009,29(12)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和亚叶酸钙(leucovorin,CF)3周重复方案用于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98例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接受OXA联合5-FU/CF 3周重复方案辅助化疗,共化疗6个周期.患者化疗结束后每3个月进行1次全面复查,观察无病生存期及1和2年的无病生存率.结果:本组患者总的2年无病生存率为74.5%,其中Ⅱ和Ⅲ期患者的2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7.0%和63.5%.化疗期间的主要不良反应为Ⅰ~Ⅱ度外周神经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腹泻,Ⅲ~Ⅳ度不良反应少见.结论:OXA联合5-FU/CF 3周重复方案用于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疗效明确,患者耐受性好,是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1站淋巴结检出数目与pT1~3N0M0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接受肺癌根治术的pT1~3N0M0 NSCLC患者337例,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分析确定以N1站淋巴结检出数目预测pT1~3N0M0 NSCLC患者5年生存的最佳界值, 根据最佳界值分组, 分析N1站淋巴结检出数目与pT1~3N0M0 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337例患者共检出N1站淋巴结1 321枚, 每例患者平均3.9枚。中位生存时间为42.0个月,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2%、57.1%和24.9%。ROC曲线分析显示, 以N1站淋巴结检出数目预测pT1~3N0M0 NSCLC患者5年生存的最佳界值4.5枚, 取整数后, 以N1站淋巴结检出数目为5枚作为界值, 将患者分为检出淋巴结<5枚组(212例)和检出淋巴结≥5枚组(125例)。检出淋巴结≥5枚组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比例为19.2%, 高于检出淋巴结<5枚组(9.0%, P=0.007), 两组患者其他临...  相似文献   

10.
GP方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观察和比较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及氟尿嘧啶联合顺铂(FP)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耐受性,将经病理确诊的局部晚期鼻咽癌(T3-4N1-3M0)患者56例,分为GP组27例和FP组29例.GP组化疗在放疗第1,5周给予吉西他滨1 000 mg/m2,d1,d8+顺铂25 mg/m2,d1~d3,静脉滴入.FP组化疗在放疗第1,5周给予5-FU 500 mg/m2,d1~d5+顺铂25 mg/m2,d1~d3,静脉滴入.两组放疗方案相同,均为飞利浦直线加速器(能量为6MV X线)常规照射,鼻咽部总放疗剂量(70~72)Gy/(35~36)次,2 Gy/次,颈部淋巴结总放疗剂量(60~70)Gy/(30~35)次,2 Gy/次.治疗结束后行肿瘤疗效评价,GP组近期有效率为100%,CR 21例;FP组有效率为96.6%,CR 18例.GP组与FP组Ⅲ~Ⅵ级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1.1%、13.8%(P>0.05),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29.6%、17.2%(P<0.05),皮肤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5%、27.6%(P<0.05),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8%、24.1%(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采用GP方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优于FP方案,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pT1-2N0乳腺癌保乳术+放疗和改良根治术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1999-2014年治疗的6137例pT1-2N0期的乳腺癌患者资料,其中1296例患者接受保乳术+放疗(保乳术组),4841例患者接受改良根治术但未做放疗(改良根治组)。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最后采用倾向性评分比较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后放射治疗对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0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进行术后放射治疗+化疗与单纯化疗。结果观察组中T3N0M0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显著优于对照组T3N0M0患者(P<0.05)。两组患者(除T3N0M0患者外)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下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放射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局部复发,对T3N0M0患者的预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70岁.2013年6月13日于北京协和医院行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D2)与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病理示:胃贲门中低分化腺癌,累及胃壁全层,紧邻浆膜面,累及食管,距离食管断端最近距离<0.4 cm,淋巴结转移癌(第6组0/5、胃小弯侧9/18、胃大弯侧0/9),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ER-2 (+).临床诊断:胃中低分化腺癌(pT3N3M0,ⅢB).术后先后给予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方案3个疗程、单药希罗达方案2个疗程,因不良反应不耐受,停止治疗并观察.2015年3月CT示:胃癌术后局部模糊不均,强化软组织密度影较前明显,腹膜后淋巴结较前增大.胃镜病理示:(吻合口)中低分化腺癌.临床评价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20个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临床分期为N0的NSCLC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术后生存率之间的差异,探讨临床分期为N0的NSCLC纵隔淋巴结清扫或采样的必要性。方法:回顾1985年1月~2000年6月手术切除的术前判断为N0的手术病例,对比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判断术前cTNM与pTNM的偏差,以及患者生存率的变化。结果:本组cTNM分期总的准确率为42.32%(201/475),临床Ⅰ期的NSCLC(cT1N0M0、cT2N0M0)中出现N1或N2淋巴结转移的病例(pT1N1M0、pT1N2M0、pT2N1M0、pT2N2M0)与未出现转移的病例(pT1N0M0、pT2N0M0)之间的生存率之间差异显著,P〈0.01。本组cT3N0M0与pT3N1M0、p%N2M0之间生存率差异不明显。结论:尽管临床Ⅰ期的NSCLC(cT1N0M0、cT2N0M0)临床上无淋巴结转移证据,但由于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客观上存在差异,淋巴结清扫及采样仍是必要的,任何不能行淋巴结清扫的肿瘤局部治疗方法都可能是不充分的。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性 ,73岁。因上腹痛 1月于1996年 11月入我院。查体 :心、肺、腹无异常。胃镜示胃癌。行胃癌根治术 ,术后病检示胃窦大弯侧低分化腺癌 ,侵及浆膜 ,伴胃大弯淋巴结转移。诊断为胃癌T4N1 M0 - 期。术后 3月行 FAM方案(5 - Fu 1.0 g,静滴 ,d1 ~ d5 ,ADM 5 0 mg,静滴 ,d1 ,MM 8mg,静滴 ,d1 ~ d8)化疗 3周期 ,1997年 9月~ 12月又行 VP1 6 10 0mg,d1 ~ d3 天静滴 ,5 - Fu 1.0 g静滴 ,d1~ d3,CF 2 0 0 mg,d1 ~ d3 静滴化疗 3周期后停止化疗。 1999年 3月无诱因出现关昏、乏力 ,血象 :白细胞 2 .6× 10 9/ L ,N38…  相似文献   

16.
1病例报告患者女,54岁。因上腹部疼痛于2006-03-22收住我院消化科,行胃镜检查取病检示胃低中分化腺癌。2006-03-30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给予DF方案(紫杉醇+氟尿嘧啶)化疗2次,希罗达加顺铂化疗4个周期,1年后化疗结束。2008-02开始渐出现  相似文献   

17.
5-氟尿嘧啶术前化疗对胃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5-氟尿嘧啶术前化疗对胃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3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应用5-氟尿嘧啶,周围静脉给药,750mg/d,连用5d后手术。对比分析术前胃镜活检及术后切取肿瘤组织细胞凋亡和增殖情况,分别应用TUNEL标记和免疫组化方法。结果:化疗后胃癌细胞凋亡总指数为(10·1±5·3)%,较化疗前凋亡总指数(6·9±3·0)%显著增高,P=0·026。高中分化腺癌组、肿瘤直径<4cm组、未浸及浆膜层组化疗前后凋亡指数差异明显。化疗后增殖总指数为(48·7±13·4)%,较化疗前增殖总指数(58·4±14·8)%显著降低,P=0·0035。化疗前后各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5-氟尿嘧啶术前静脉化疗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并有效抑制胃癌细胞增殖。5-氟尿嘧啶对分化程度高的胃癌诱导凋亡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和5-氟尿嘧啶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4月间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收治的10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其中采用多西紫杉醇、奥沙利铂和5-氟尿嘧啶化疗方案治疗的5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奥沙利铂和5-氟尿嘧啶化疗方案治疗的5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肿瘤进展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69. 2%,高于对照组的30. 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69. 2%)和2年生存率(46. 2%)均高于对照组(38. 5%和19.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治疗后3个月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肿瘤进展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 0%)和对照组(42. 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多西紫杉醇、奥沙利铂和5-氟尿嘧啶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效果更佳,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 ,47岁。 3年前因反复上腹疼痛 6个月 ,再发 1天伴呕血 1小时入院。入院后胃镜取材活检 ,病理诊断 :(胃 )低分化腺癌。即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 :(胃体小弯 )浸润溃疡型低分化腺癌 ,癌细胞浸润深肌层。送检淋巴结 3组 2 /2 ( )、4组 1 /2 ( )、5组 3 /4( )、6组 3 /4( )、1 2组 1 /1 ( )、1 4组 (- )、1 6组 1 /1 ( )。术后用“丝裂霉素 4mg、西艾克 4mg、5 - FU 0 .5 g”化疗 4次。半年后因患肺结核行抗痨治疗而未坚持化疗。但间断使用“赛若金针、白细胞介素”等药物行免疫治疗。次年常规口服“氟铁龙胶囊”治疗 3个月 ,“…  相似文献   

20.
自 1996年以来 ,对结、直肠癌采用甲酰四氢叶酸钙 (CF)和 5 -氟脲嘧啶 (5 - Fu)联合化疗 2 3例 ,其中术后辅助化疗 19例 ,治疗性化疗 4例 ,全部存活。 19例为术后辅助化疗 ,属Dnkes A期 2例 ,B期 4例 ,C期 13例 ,治疗性化疗 4例均为 D期病例。化疗采用 CF2 0 0 mg/ d和 5- Fu10 0 mg/ d静脉 12小时缓慢滴注 ,连续 5天为 1疗程 ,每日 1次 ,共 6疗程结束化疗。其中 ,3例直肠高分化腺癌 ,术中从肠系膜下静脉插管仍采用 CF/ 5 - Fu化疗 ,每日静点维持 2 4小时连续7天 ,术后继续完成上述方案 6疗程。结果显示 ,2 3例全部存活 ,治疗组病例有较明显缓解 ,表明CF/ 5 - Fu化疗方案不论术后辅助化疗或治疗性化疗均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