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夏炳兰  吴志峰  曹丽 《实用全科医学》2011,(12):1840-1841,1851,F0003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探讨兔乳腺VX2移植瘤放射治疗前后的血流变化,研究其与MVD、VEGF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20只兔建立40个乳腺VX2移植瘤模型,第2周对20个右侧兔乳腺VX2移植瘤进行放射治疗,应用三维超声监测肿瘤生长情况,于治疗前(第2周)、第3周及第4周利用VOCAL-Ⅱ功能量化肿瘤内部及周边的血供,并测量VI值、FI值及VFI值;4周后处死瘤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左右侧肿瘤MVD及VEGF的表达,评价三维超声相关检测指标的价值。结果治疗前兔两侧乳腺VX2移植瘤VI值、FI值及VFI值基本一致,第3周及第4周右侧(治疗侧)较左侧(未治疗侧)VI、FI及VFI值减小(P〈0.01),且第4周的三维血流参数与MVD及VEGF表达呈正相关。结论三维超声血流参数与MVD及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有助于评价乳腺肿瘤放射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兔VX2肝癌模型的建立及超声影像监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高成瘤率兔VX2肝癌模型建立的方法及超声技术对肿瘤的监测。方法:采用瘤块移植法建立起兔VX2肝癌模型,病理切片检查验证VX2瘤株在兔肝脏的成瘤情况;采用超声技术检测肝脏实质回声,肝内肿瘤的大小和回声变化,瘤内血管生成及变化情况以了解肿瘤的生长特征。结果:采用瘤块移植法成功建立起稳定的兔VX2肝癌模型,成瘤率为100%;超声能准确测量肿瘤的大小,能实时、准确地监测肝内肿瘤的回声变化及肿瘤血管的分布情况。结论:瘤块移植法是一种操作简单、成瘤率高的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的方法;超声技术能准确、方便、无创地监测肝脏肿瘤及肿瘤血管;采用超声影像技术对兔VX2肝癌生长特征的监测结果为临床利用该模型来评价诊治肝癌的新技术、新疗法的疗效提供了监测方法和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吕良山  马清涌  刘亚民 《医学争鸣》2009,(14):1300-1302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碘化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兔肝VX2移植瘤转移与坏死的关系。方法:将48只荷瘤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16只。对照组经肝动脉灌注0.5mL生理盐水;常规剂量组经肝动脉灌注5mg阿霉素与常规剂量碘化油的混悬液;大剂量组经肝动脉灌注5mg阿霉素与大剂量碘化油的混悬液。常规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碘化油用量(mL)分别为肿瘤体积(cm^3)乘以0.5和1。经股动脉穿刺插管,依分组情况行介入治疗,比较不同处理组肝脏原位移植瘤治疗后2wk的坏死分级、肝内转移率、肺转移率及转移与坏死分级的关系。结果:与常规剂量组相比,大剂量组肿瘤的坏死分级明显增加(P〈0.01),肝内转移、肺转移的转移率明显降低(P〈0.05)。肿瘤的转移率和肿瘤的坏死分级呈负相关。结论:大剂量碘化油TACE能明显降低兔肝VX2移植瘤肝内转移及肺转移的发生率;其可能通过致移植瘤完全坏死或大部分坏死以降低栓塞后肝内转移及肺转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成瘤率兔VX2肝癌模型的建立,利用超声技术对肿瘤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生长特性。方法采用瘤块移植法建立起兔VX2肝癌模型,采用超声技术检测植瘤后7,10,14,21,25,28d时肿瘤的大小和回声变化,计算其体积和生长率,观察瘤内血管形成及变化情况以了解肿瘤的生长特征。结果采用瘤块移植法成功建立起稳定的兔VX2肝癌模型,成瘤率高;肿瘤的超声主要表现为等回声、低回声及略高回声,接种肿瘤后2.5-3周。瘤周可见丰富血供,血流信号表现为瘤体肉星点状、短条状或多条血管分支,肿瘤周围有粗大的血管呈弧形包绕;超声检查能准确地反映肿瘤的大小,与病理学检测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瘤块移植法是一种操作简单、成瘤率高的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的方法;超声技术能准确、无创、方便地监测肝脏肿瘤及瘤血供,为临床利用该模型来评价诊治肝癌疗效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的最佳方法.方法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A组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肿瘤组织条,B组超声引导VX2瘤组织块悬液,C组切开腹瘤块包埋.比较不同植瘤方式肿瘤的生长特点,超声监测肿瘤生长.结果A、B、C三组接种成瘤率分别为:90%、90%、100%;单发率90%、20%、80%;异位种植率10%、80%、20%.平均存活时间:A组(43.2±5.6)d,长于B组(34.5±3.6)d及C组(41.2±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肿瘤组织条种植法对肝组织的损伤小,成功率高、模型性质稳定,是可推荐的建立兔肝癌模型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内注入组织块悬液建立兔VX2肺癌模型的方法。方法:将VX2肿瘤组织块悬液注入12只中国大耳白兔右肺下叶内。利用CT扫描观察肿瘤生长和胸腔内转移情况,同时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结果:建立的兔VX2肺癌模型组织学表现与荷瘤种兔相同。接种成功率为100%,胸壁种植率为8.3%,实验动物自接种到CT扫描发现肿瘤生长的时间为(7±1.5)d,从发现肿瘤生长到出现右侧胸腔积液间隔(8±1.6)d。12只中国大耳白兔自然存活时间为(27±4.7)d。结论:采用组织块悬液肺内注入法建立兔VX2肺癌模型方法简便,接种成功率高,是建立兔VX2肺癌模型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帅  柳港  刘峰  王滨  蹇兆成  孙业全 《潍坊医学院学报》2011,33(5):321-323,I0004
目的 探讨MR-DWI评价兔VX2肾移植瘤TACE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2只,采用瘤块埋植法建立兔VX2肾移植瘤模型,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兔VX2肾移植瘤,MR检查评价兔VX2肾移植瘤TACE术疗效.结果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实验组肿瘤坏死明显,术后第3天瘤区ADC值(1.321±0.125)×10^-3mm^2/s明显增高于术前ADC值(1.139±0.072)×10^-3 mm^2/s(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ADC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是一种创伤小、疗效确切的兔VX2肾移植瘤治疗方法,MR-DWI是一种评价TACE术疗效的有效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兔VX2肾癌模型的建立及其超声、磁共振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兔VX2肾癌模型,观察动物模型在超声及磁共振上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0只,采取手术直视下VX2肿瘤组织块包埋法成瘤,分别在不同时段行超声、MRI检查。结果本实验动物成瘤率90%.在多普勒超声上肿瘤表现为高、等、低回声,部分伴声晕,部分内见强回声斑点。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肿瘤内部出现无回声区的数量增加。MRI平扫时,肿瘤在T1WI和T2WI上分别为较均匀低信号和稍高信号灶,3周后肿瘤因坏死、液化而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结论成功建立了兔VX2肾癌模型;超声用于兔VX2肾癌序贯监测简便可行;MRI对兔VX2肾癌监测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稳定的兔VX2肝癌模型,比较兔VX2肝癌的CT、MRI影像表现。方法取荷瘤兔后腿肌肉内VX2肿瘤,剪成小块后,经开腹种植于18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左叶或肝中叶,于种植后第2周、第3周分别进行CT及MRI扫描,观察肿瘤体积,分析肿瘤CT及MRI平扫的表现。结果VX2移植瘤种植成功15只;成瘤率为94%(17/18)。CT平扫肿瘤为略低密度病灶,强化不明显,境界清晰;MRIT1WI呈较低信号影,T2WI呈略高信号影。结论经开腹种植法制作兔VX2肝移植瘤模型是一种简单、成功率高的建模方法,移植性兔VX2肝癌类似人类原发性肝癌,是肿瘤治疗、影像学实验研究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研究微泡超声空化增强微波消融对兔VX2肿瘤的热消融效应来探究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4只肝脏移植瘤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单纯超声空化治疗组、 单纯微波消融治疗组、 超声空化联合微波消融治疗组4组.利用增强超声显示每组治疗前后肿瘤的大小、形状和轮廓并通过温度针来检测治疗区域的局部温度.结果 联合治疗组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切开植入法制备乳腺癌转移淋巴结模型,并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评价移植瘤及转移淋巴结生长特征。方法 取雄性新西兰大白兔5只,采取切开植入法及穿刺针植入法分别将VX2肿瘤组织植入同一只大白兔左、右下肢肌肉丰富处制备荷瘤兔,比较该两种方法肿瘤生长情况。再选取雌性新西兰大白兔15只作为实验兔,采用穿刺针植入法及切开植入法中成功率更高的植入法,将荷瘤兔肿瘤组织移入实验兔左侧胸壁第3乳头乳垫内,常见超声技术观察原位乳腺癌及转移淋巴结生长情况,约6周取出乳腺癌及淋巴结病检。结果 3周左右荷瘤兔下肢可触及肿瘤,切开植入法接种成功率为100%(5/5),穿刺针植入法接种成功率为60%(3/5)。实验兔移植后1~2周可触及肿瘤组织块,成瘤率为93.3%(14/15),超声显示左侧胸壁第 3 乳头处类圆形低回声结节,周边可见较丰富彩流信号,弹性成像示肿瘤较软,超声造影示肿瘤呈向心性不均匀增强,部分可见充盈缺损。约6周触及淋巴结,转移率为64.3%(9/14),超声显示腋窝可见类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淋巴结,淋巴门结构消失或移位,周边可见点棒状彩流信号,弹性成像示淋巴结较软,超声造影示整体呈向心性不均匀增强。结论 采用切开植入法成功制备乳腺癌转移淋巴结模型,成瘤率高,较易转移,各种常见超声技术能便捷的探查移植瘤及转移淋巴结的生长特征与变化过程,是较理想的乳腺癌转移淋巴结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正常肝内VX2移植瘤模型的建立方法,旨在为临床脂肪肝肿瘤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用健康家兔34只,随机分为脂肪肝组(n=18)和正常对照组(n=16)。脂肪肝组采用高脂饲料+酒精喂养,正常对照组采用基础饲料+自来水喂养,建立脂肪肝与正常肝内VX2移植瘤模型,应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观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⑴高脂饲料+酒精喂养法可成功建立兔脂肪肝模型,成模率100%。⑵开腹肝内组织块种植法可成功建立兔脂肪肝及正常肝内VX2移植瘤模型,成瘤率89.7%。⑶超声造影测量VX2移植瘤最大径与大体病理测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高脂饲料+酒精喂养可成功建立近似人类病理生理过程的脂肪肝模型。开腹组织块种植法建立兔VX2移植瘤模型方法简单,成瘤率高。  相似文献   

13.
姚标  徐浩  魏宁  薛涵文 《当代医学》2011,17(30):82-8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块填塞法制作兔VX2肝癌模型的方法技巧,并观察其超声及病理学特点,评价适宜的介入治疗研究时机。方法12只新西兰大白兔在超声引导下采用18GChiba穿刺针将VX2肿瘤组织块填塞接种于实验兔肝脏内,接种后分别于第14天、第21天、第28天行超声检查,并于检查后随机处死2只实验兔,行病理检查。结果实验兔VX2肝肿瘤接种成功率1oo%(12/12),超声表现为肝脏内圆形或类圆形低回声结节,其周边血供丰富,中央血供稀少,病理检查结果肿瘤呈巢状,与正常肝实质分界清楚,高倍光镜下瘤细胞呈条索状或腺样排列,细胞异型明显。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块填塞制作兔VX2肝癌模型方法简单,耗时短,创伤小,成功率高,成瘤后2周左右为介入治疗研究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4.
兔肾VX2肿瘤的超声造影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兔VX2肾肿瘤超声造影的图像特征。方法:12只新西兰兔采用包埋法于右肾植入VX2肿瘤,共12个结节。经外周静脉注射声诺维(SonoVue),分别于植瘤后7、14、21 d进行超声造影,观察VX2肿瘤大小及其灌注特点。结果:肿瘤最佳干预时间为植入后2~3周,3周后易发生坏死。VX2肾肿瘤超声造影后主要表现为充盈缺损的"负显影",可使肾肿瘤的检出率由造影前的57.1%(12/21)提高至造影后的100%(21/21)。结论:超声造影可明显加强肿瘤血流信号的显示,显著提高VX2肾肿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接种VX2细胞株在兔后肢传代和肝实质肿瘤的效果差异.方法 152只新西兰白兔分成两组,供体组11只注射冰冻兔VX2细胞悬液,53只注射新鲜兔VX2细胞悬液.受体组36只兔用VX2肿瘤细胞悬液注射,52只肝实质移植小瘤粒.在肿瘤生长方面的成功率和死亡率使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通过CT、...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临床应用血腑逐瘀汤治疗肿瘤患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兔VX2 肝癌移植瘤模型来观察血腑逐瘀汤对肿瘤的抑制作用 ,通过H2 2 肝癌实体瘤昆明小鼠来观察其对荷瘤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血腑逐瘀汤对肝移植实体瘤的荷瘤兔有明显的抑瘤作用 (P <0 .0 5 ) ,同时可抑制荷瘤兔肺转移的发生 ;对荷瘤小鼠的脾细胞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 (P <0 .0 5 )。由此可见血腑逐瘀汤有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和提高免疫机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吕良山  马清涌  刘亚民 《医学争鸣》2009,(19):1971-1974
目的:评价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兔肝VX2移植瘤生长与转移的影响.方法:45只荷瘤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15只.A组为对照组(Control组):经肝动脉灌注0.5mL生理盐水;B组为化疗灌注(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TAI)组(TAI组):经肝动脉灌注5mg阿霉素与0.5mL生理盐水的稀释液;C组为化疗栓塞组(TACE组):经肝动脉灌注5mg阿霉素与0.5mL碘化油的混悬液.经股动脉穿刺插管,依分组情况行介入治疗.比较不同处理组术后2wk肝移植瘤的增长率、坏死率以及肝内转移、肺转移的发生率.结果:介入治疗前各组肿瘤平均体积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及TAI组相比,介入治疗后TACE组肿瘤体积、肿瘤增长率明显降低(P〈0.01),肿瘤的坏死率明显增加(P〈0.05),肿瘤的肝内转移、肺转移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TACE能够抑制兔肝VX2移植瘤的生长,但增加术后肝内转移和肺转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探讨吡柔比星(THP)与无水酒精采用局部消融方法在治疗兔移植性VX2肝肿瘤中的疗效,了解THP采用局部消融方法在治疗肝癌中的效果。方法建立兔移植性VX2肝肿瘤模型,经超声检查后,挑选荷瘤兔24只。将其分成3组:A组空白对照组(8只)、B组THP组(8只)、C组无水乙醇组(8只)。观察治疗后精神、活动、进食状态、毛发情况及两周天后兔子体重变化。治疗后两周处死兔子观察肿瘤的生长率、坏死率及肿瘤中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后B组的体重分别为2.72±0.12(kg)、2.58±0.13(kg),C±组治疗前后的体重分别为2.79±0.20(kg)、2.48±0.22(kg),差异显著(P〈0.05)。B、C组肿瘤生长率分别为198.5±31.8%、240.3±46.0%,差异显著;肿瘤坏死率分别为60.8±7.9%、70.6±12.9%,无显著差异;VEGF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5.0%、62.5.0%,差异显著(P〈0.05)结论THP采用局部消融疗法治疗兔移植性VX2肝肿瘤,在抑制肿瘤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下调VEGF表达水平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海青  张晶  王琳  李刚  刘军 《当代医学》2009,15(35):694-696
目的探讨透视导引下经皮穿刺瘤组织块接种法制作兔VX2肝移植瘤模型,并与开腹组织块接种法进行比较。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成2组,15只/组,分别采用透视导引下经皮穿刺接种瘤组织块及开腹瘤组织块接种法种植于肝脏。于接种后14天,行CT平扫与病理组织学结合评价肿瘤接种成功率及生长情况。结果两组肿瘤接种成功率均为100%。穿刺组和开腹组肿瘤最大直径分别为(1.02±0.11)cm和(1.07±0.13)cm,无统计学差异。开腹种植组种植后感染率及肿瘤坏死率明显高于经皮穿刺组(P〉0.05)。结论透视导引下经皮穿刺瘤组织块接种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具有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动物损伤小、肿瘤坏死率低等特点,为肝癌临床治疗和相关基础研究提供成熟的大型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可供实验研究的稳定的兔VX2肝癌模型。方法新西兰大白兔59只,取瘤块(1mm^3大小)开腹包埋法接种到兔肝脏左叶,于种植后第1,1.5,2,2.5,3,3.5,4周分别行超声学检查主要观察兔肝VX2成瘤检出情况。成瘤情况均经病理学证实。结果①围手术期3只兔因麻醉死亡,1只因感染死亡,成活率为93.2%(55/59);②兔肝原位肝实质内种植成功50个,其中伴有16只异位种植,单纯异位种植为3只,未发现病灶2只,原位成瘤率为90.9%(50/55);③接种后1周、1.5周经超声检查22例,发现病灶者8例,检出率为36.4%(8/22);其余肿瘤在2周及2周以后超声检查全部检出。两个时间段检出率有明显差异;④兔肝VX2肝癌的超声主要表现为略高回声、等回声、低回声,周围可见声晕。结论建立兔VX2肝癌模型成功率高、方法简单、周期短、动物死亡率低,种植2周后超声学筛选及监测本瘤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