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探讨去部份背根(切除一侧L1-L5, L7-S2背根节,保留L6背根为备用根)猫备用L6背根节(DRG)trkC表达的变化,用特异的trkC兔抗血清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片,观察trkC在DRG的分布。计数正常组一侧,术后3天及10天组手术侧L6 DRG大、小神经元trkC的阳性细胞数,结果用q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rkC的免疫阳性反应(trkC-IR)主要分布于DRG的大细胞及少数小神经元胞浆内。部分去背根后3天, L6 DRG大、小 trkC-IR阳性神经元数与正常组者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但10天组者,trkC阳性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减少,而小神经元数则明显增多(P<0.05),表明部分背根切断使备用DRG trkC的表达在大神经元减少,而小神经元则增加。以上提示,备用DRG trkC的表达变化可能与脊髓可塑性有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部分背根神经切断对猫脊神经节(SG)和脊髓II板层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尼克酰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法显示单侧部分背根切断(切断一侧L1-L5,L7-S2背根节,保留L6为备用根)后10d的猫L6SG和L6脊髓II板层NOS的分布及变化。结果:NOS的阳性物主要分布于SG胞体偏小的神经元和脊髓II板层的神经膨体内,部分背根切断后10d,手术侧SG内胞体偏小的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及II板层NOS阳性神经膨体密度均较非手术侧者增多(P<0.05)。结论:部分背根切断不仅致备用SG胞体偏小的神经元NOS表达增加,且II板层NOS的阳性膨体数量亦有增多。提示由NOS产生的一氧化氮(NO)可能在部分背根切断后猫脊髓可塑性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部分背根神经切断对猫脊神经节(SG)和 脊髓II板层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尼克酰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法显示单侧部分背根切断(切断一侧L1~L5,L7~S2背根节,保留L6为备用根)后10d的猫L6 SG和L6脊髓II板层NOS的分布及变化. 结果: NOS的阳性物主要分布于SG胞体偏小的神经元和脊髓II板层的神经膨体内.部分背根切断后10d,手术侧SG内胞体偏小的NOS 阳性神经元数量及II板层NOS阳性神经膨体密度均较非手术侧者增多(P<0.05). 结论:部分背根切断不仅致备用SG胞体偏小的神经元NOS表达增加, 且II板层NOS的阳性膨体数量亦有增多.提示由NOS产生的一氧化氮(NO)可能在部分背根切断后猫脊髓可塑性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刺对背根节神经元GDN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部分去背根及针刺对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作猫备用背根模型并针刺备用根支配区的两组穴位,足三里和悬钟,伏兔和三阴交。针刺7d后取备用背根节用GDNF抗血清(1:1000)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计数各组大,中,小阳性神经元的数值。结果 非手术组GDNF阳性神经元数量为55%。其中大神经元为25%,中神经元为14%,小神经元为16%,术后非针刺组,阳性神经元总数为35%,较非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主要为大神经元(5%)减少,而阳性少(13%),小神经元(17%)数量变化不明显,但染色明显加深。针刺组GDNF阳性神经元数量又明显增加至90%,其中阳性大神经元28%,中神经元17%,小神经元45%。结论 背根节GDNF阳性大神经元数量在去部分背根术后7d显著下降,而针刺可逆转这种变化。GDNF阳性中,小神经元数量在术后7d并无明显变化,但针刺后表达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部分去背根对备用背根节神经元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猫备用背根模型,在3d、7d及14d时取备用背根节用EGF抗血清(1∶200)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分别计数各组大、中小及总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结果EGF在备用背根节的大、中小神经元均有表达。EGF总、大、中小阳性神经元数3d时较正常均明显减少(P<0.05),7d时,总阳性神经元与正常相比无差异,大阳性神经元较正常明显增加(P<0.05),而中小阳性神经元较正常继续减少(P<0.05),14d时均又与正常无差异。结论部分背根切断对备用背根节神经元EGF总、大及中小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有不同的影响。但都经历了3d时较正常减少,14d恢复至正常水平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TrK C在成年猫脊髓和背根节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讨trKC在成年猫脊髓L3,L5节段和L6 背根节的分布 .结果 :trKC的免疫阳性反应物 (trKC -IR)主要分布于脊髓腹角、中间带、背角深部以及背根节 (DRG)的大神经元胞浆内 .此外 ,脊髓Ⅱ板层还可见均质状的trKC -IR ,染色明显深于其它各层 ;而DRG的少数中、小神经元亦呈trKC阳性反应 .提示 ,trKC可能与成年猫脊髓和DRG某些神经元的生理功能有关 .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在正常猫、部分去背根猫及针刺部分去背根猫的L6手术侧背根节(DRG)表达的时空变化,以了解IGF-与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的关系。方法25只成年健康雄猫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备用根术后7d组与14d组(动物行单侧部分去背根手术,即切除一侧L1~L5、L7~S2背根节,保留L6为备用根)、针刺备用根术后7d组与14d组(动物行单侧部分去背根术后针刺L6脊神经外周支配区内的两组穴位)。动物于术后7d、14d分别处死,取各组(手术侧)L6背根节,-20℃恒冷箱切片,片厚20μm,用兔抗IGF-(1∶200)抗体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观察、计数并比较各组背根节IGF-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含量及时空变化。结果针刺备用根7d组,DRGIGF-阳性神经元数较术后7d组明显增加(P<0.05),但仍低于正常水平;针刺14d,DRG阳性神经元比术后14d亦增多(P<0.01),且恢复至正常水平。与针刺7d组比较,DRGIGF-阳性神经元在针刺14d时明显增多(P<0.05)。结论针刺可增加针刺侧DRG内IGF-阳性中小神经元数。提示针刺后IGF-在背根节的表达变化可能与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在正常猫、部分去背根猫及针刺部分去背根猫的L6手术侧背根节(DRG)表达的时空变化,以了解IGF-Ⅰ与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的关系.方法 25只成年健康雄猫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备用根术后7 d组与14 d组(动物行单侧部分去背根手术,即切除一侧L1~L5、L7~S2背根节,保留L6为备用根)、针刺备用根术后7 d组与14 d组(动物行单侧部分去背根术后针刺L6脊神经外周支配区内的两组穴位).动物于术后7 d、14 d分别处死,取各组(手术侧)L6背根节,-20 ℃恒冷箱切片,片厚20 μm,用兔抗IGF-Ⅰ(1∶200)抗体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观察、计数并比较各组背根节IGF-Ⅰ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含量及时空变化.结果针刺备用根7 d组,DRG IGF-Ⅰ阳性神经元数较术后7 d组明显增加( P <0.05),但仍低于正常水平;针刺14 d,DRG阳性神经元比术后14 d亦增多( P <0.01),且恢复至正常水平.与针刺7 d组比较,DRG IGF-Ⅰ阳性神经元在针刺14 d时明显增多( P <0.05).结论针刺可增加针刺侧DRG内IGF-Ⅰ阳性中小神经元数.提示针刺后IGF-Ⅰ在背根节的表达变化可能与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在成年猫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的表达情况.方法 成年健康雄猫5只,心内灌注固定后,随机取一侧L6背根节制作厚20μm冰冻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观察CNTF、PDGF在正常背根节的分布.结果 CNTF、PDGF在成年猫背根节的大、中小神经元均有表达,但以中小神经元的表达为主;阳性反应物主要定位在胞浆;部分纤维也呈阳性反应,未见明显的卫星细胞着色.结论 CNTF、PDGF在成年猫的背根节有表达,可能与背根节神经元的生理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部分背根切断对备用背根节和脊髓NT-4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NT-4在正常猫和部分去背根猫的L6背根节(手术侧和非手术侧)和脊髓Ⅱ板层与背核表达的变化。方法成年健康雄猫15只分为正常组、备用根术后7d组和14d组(动物行单侧部分去背根手术,即切除一侧L1-L5、L7-S2背根节,保留L6为备用根),采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计数各组背根节、脊髓实验侧Ⅱ板层(L3、L5、L6)和背核(L3)中NT-4的分布及含量。结果①去部分背根后7d,备用背根节(术侧)中NT-4阳性神经元数比正常组显著减少(P<0.05),但较非术侧明显增多(P<0.05);至术后14d,术侧备用背根节NT-4阳性神经元比正常组、7d组和非术侧均减少(P<0.05)。②正常组、术后两时相L3、L5、L6术侧脊髓Ⅱ板层和L3背核内NT-4阳性神经元数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去部分背根主要导致备用背根节NT-4的表达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针刺对备用背根节神经元TrkC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对备用背根节(DRG)Trk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猫分为三组,即假手术组、单侧部分背根切除术组、单侧部分背根切除术并针刺组。通过免疫组化ABC法,观察各组L6DRG中TrkC免疫反应(TrkC-IR)神经元数量。结果:在假手术组TrkC-IR主要定位于L6DRG的大神经元及少数中小神经元胞浆内:部分背根切断后,TrkC-IR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而中小神经元数量则明显增多(P<0.05);针刺后,TrkC-IR大神经元数量较手术组又明显增多,且反应强度明显增加(P<0.05),而对中小神经元TrkC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影响。结论:针刺促进TrkC在大神经元的表达上调,提示TrkC可能与脊髓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对备用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N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5只成年雄猫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单侧备用背根手术7d组、单侧备用背根手术并针刺7d组、单侧备用背根手术14d组和单侧备用背根手术并针刺14d组。通过免疫组化ABC法,观察各组备用DRG中NP-1的免疫反应神经元数目。结果在假手术组,NP-1阳性神经元主要定位于部分中小神经元及少数大神经元胞浆中;部分背根切断7d后NP-1阳性中小神经元数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P〈0.05),NP-1阳性大神经元数与假手术组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4d,NP-1阳性中小神经元数较7d组明显增多(P〈0.05),且回升至假手术组水平,NP-1阳性大神经元数与手术7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7d组较手术7d组NP-1阳性中小神经元数增多(P〈0.05),但尚未回升至假手术组水平,NP—1阳性大神经元数减少(P〈0.05);针刺14d组各类阳性神经元数目与手术14d组及针刺7d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上调NP-1在备用DRG中小神经元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部分背根切断及针刺促进备用背根节c-jun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部分背根切断术及针刺对背根节(DRG)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 针成年雄猫15只,分假手术组,手术组和术后针刺组,每组5只。手术组动物行单侧备用根术,术后针刺组动物经单侧备用根术后,针刺后肢手术侧L6脊神经分布区中的两组穴位,足三里和悬中:伏兔和三阴交,每天一次,每次30min,连续针刺7d,通过免疫组化ABC法,用c-jun特异抗体(1:1000,Santa Cruz)对切片进行染色,DAB呈色。观察并测量DRG中c-jun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数量及反应强度。结果 在假手术组DRG中,只有部分神经元染色。手术组c-jun阳性神经元的数值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多(P<0.05),其免疫反应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上升(P<0.05)。术后针刺组较手术组的c-jun免疫反应强度增强,而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部分背根切断后备用DRG神经元中c-jun的表达增加,针刺促使c-jun的表达进一步上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部分去背根对备用背根节 (DRG)神经元 Bax、Bcl- 2、Caspase- 3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作单侧备用背根模型 ,3d、7d和 14 d后取备用背根节分别用兔抗 Bax、Bcl- 2及 Caspase- 3行免疫组化 ABC法染色 ,同时另设一正常对照组。分别计数单位面积内各组大、中小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结果 正常组 Bax、Bcl- 2、Caspase-3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背根节的中小神经元和少数大神经元。术后 3d,Bax总阳性神经元数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 .0 5 ) ,至术后 14 d Bax总阳性神经元数下降并恢复到正常水平。各时间段 Bcl- 2总阳性神经元数无显著性差异。3d组 Caspase- 3总阳性神经元数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增加 (P<0 .0 5 ) ;7d组、14 d组与 3d组无显著差异。 Bax、Bcl- 2和 Caspase- 3阳性大神经元数在各时间段均无显著性差异 ,阳性中小神经元数的变化规律与总阳性神经元数的变化规律相同。结论 部分去背根主要对备用 DRG中小神经元 Bax、Bcl- 2、Caspase- 3表达有影响 ,三因子表达高峰可能在术后 3~ 7d。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部分去背根对神经生长抑制因子Sema3A在脊髓及其受体NP-1在备用背根节内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猫的单侧备用背根模型,分别在术后7d、14d取L3、L5、L6脊髓节段及手术侧L6背根节进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脊髓背角内检测Sema3A免疫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OD值),背根节内计数NP-1阳性中小神经元数。结果在L3脊髓节段,Sema3A的表达术后7d(0.25±0.14)、14d(0.27±0.09)较正常对照组(0.37±0.87)减弱(P<0.05);在L5脊髓节段,Sema3A的表达术后7d(0.26±0.11)较正常组减弱(P<0.05),术后14d(0.33±0.09)时有所恢复;L6脊髓节段各组Sema3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背根节内,术后7dNP-1阳性中小神经元数(30.85±10.26)较正常组(45.06±12.47)减少(P<0.05),14d时阳性中小神经元数(40.73±12.25)较7d时有所增加(P<0.05)。结论脊髓部分去背根后,Sema3A及其受体NP-1表达的时空变化可能与脊髓损伤后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眼镜蛇毒NGF对去部分背根后备用背根节内GAP-4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从眼镜蛇毒分离纯化出的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去部分背根猫备用背根节(DRG)内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45只成年雄性家猫切除一侧L1~L5、L7~S2 DRG,保留L6 DRG及背根,随机分为小剂量蛇毒NGF组(1 μg/kg)、大剂量蛇毒NGF组(2 μg/kg)、生理盐水对照组(0.1 mL/kg),每组15只.术后损伤背髓局部即刻给予蛇毒NGF或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3、6、12d(存活12d的动物术后第6d再从椎间隙内注射上述剂量蛇毒NGF或生理盐水1次)处死动物.对L6备用DRG作GAP-4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计数各组术侧GAP-43阳性大、中小神经元数量.结果 GAP-43表达主要分布于DRG大神经元的胞核和中小神经元的胞浆.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3d在术侧即可见到GAP-43阳性反应的大、中小神经元,6d达高峰,第12d有所下降;其中,中小神经元的变化尤为明显.治疗组术侧GAP-43阳性中小神经元数量多,反应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大剂量蛇毒NGF组在各时间点阳性中小神经元的数量增多更为明显,与小剂量蛇毒NGF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不同时相各组术侧GAP-43阳性大神经元数量变化不明显.结论 外源蛇毒NGF可能通过上调备用根DRG内中小神经元GAP-43的表达而发挥促进备用根轴突再生出芽的作用; 其再生的强弱与蛇毒NGF的治疗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在正常猫、部分去背根猫及针刺部分去背根猫的L6手术侧背根节(DRG)表达的时空变化,以了解IGF—I与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的关系。方法25只成年健康雄猫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备用根术后7d组与14d组(动物行单侧部分去背根手术,即切除一侧L1~L5、L7~S2背根节,保留L6为备用根)、针刺备用根术后7d组与14d组(动物行单侧部分去背根术后针刺L6脊神经外周支配区内的两组穴位)。动物于术后7d、14d分别处死,取各组(手术侧)L。背根节,-20℃恒冷箱切片,片厚20μm,用兔抗IGF—I(1:200)抗体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观察、计数并比较各组背根节IGF—I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含量及时空变化。结果针刺备用根7d组,DRGIGF—I阳性神经元数较术后7d组明显增加(P〈0.05),但仍低于正常水平;针刺14d,DRG阳性神经元比术后14d亦增多(P〈0.01),且恢复至正常水平。与针刺7d组比较,DRGIGF—I阳性神经元在针刺14d时明显增多(P〈0.05)。结论针刺可增加针刺侧DRG内IGF—I阳性中小神经元数。提示针刺后IGF—I在背根节的表达变化可能与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部分背根切断对备用背根节神经元CNTF、PD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部分去背根对备用背根节神经元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作猫备用背根模型 ,分别在 3d、7d及 14 d时取备用背根节用 CNTF抗血清、PDGF抗血清行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染色。分别计数各组阳性神经元总数以及大、中小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结果 两因子在备用背根节的大、中小神经元均有表达。 CNTF阳性神经元总数及中小阳性神经元数均在 3d时明显减少 (P<0 .0 5 ) ,7d、14 d时与正常比较无差异 ,大阳性神经元在各个时间段与正常相比无差异。PDGF阳性神经元总数及中小阳性神经元数在 3d、7d时均较正常显著减少 (P<0 .0 5 ) ,14 d时与正常无差异 ,大阳性神经元数各个时间段均无差异。结论 部分背根切断对备用背根节内不同神经元表达 CNTF、PDGF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