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外科手术中使用电刀时,将负极板均匀平整地紧贴于患者清洁、干燥、肌肉丰富、无骨骼突出且靠近手术区域的部位。但医生手术操作中消毒液等会浸润负极板,造成负极板粘贴不紧,影响了电刀使用效果,增加了患者灼伤发生率。为此,笔者巧用一次性电刀负极板保护膜,现介绍如下。1方法按常规粘贴电刀负极板,用胶布将负极板的透明保护膜粘贴于负极板上即可。2优点(1)此法取材方便,使用简单。(2)避免了负极板因被污染而影响电刀使用效果。(3)降低了患者的灼伤发生率。巧用一次性电刀负极板保护膜@汤芳琴$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95临床部麻醉科!福建莆田35…  相似文献   

2.
2例高频电刀灼伤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例因术中使用高频电刀所致灼伤的病例。分析了灼伤的主要原因:负极板接触面积未达到要求,电火花遇乙醇助燃。并从6个方面提出预防措施:人员培训、使用前对高频电刀的功能完整性检查、负极板的正确使用、禁止随手乱放电刀头、掌握高频电刀操作时的注意事项、旁路灼伤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高频电刀是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器械,有切割止血、缩短手术时间的作用,然而使用中引起的负极板电灼伤也时有报道,其发生与负极板的操作方法、负极板种类的选择有关[1].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0月用高频电刀对4 860 病人施行手术,灼伤5 例.现将其灼伤原因与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外科手术中使用电刀时,将负极板均匀平整地贴于病人清洁、干燥、肌肉丰富、无骨骼突出的部位.但医生手术操作中消毒液会浸润负极板,导致负极板粘贴不紧,影响电刀的使用效果,而且增加了病人灼伤的发生率.现介绍巧用一次性电刀负极板保护膜的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负极板广泛应用于电外科手术中与各种高频电刀主机和射频仪配套使用,跟高频电刀主机的正极形成回路,充当负极使用。使用时负极板的胶层与患者皮肤须紧密均匀粘贴,揭除时易引起疼痛,尤其是在夏天,对皮肤较薄、汗毛较多者以及老年患者,更易因揭除而产生疼痛。  相似文献   

6.
对高频电刀灼伤误诊为压疮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女, 54岁.因患子宫肌瘤于2009-10行子宫全切术.术中使用ERBE高频电刀,一次性负极板粘贴于患者左臀部.手术历时4 h,手术中途因连硬外麻效果不满意改为全身麻醉,术中盆腔粘连严重,出血较多,失血量约1 500 ml,术毕患者全身皮肤苍白,取下负极板时未发现皮肤异常.回病房后2 h诉左臀部疼痛,检查原负极板粘贴处皮肤发红、压痛,当班护士考虑压疮,嘱湿毛巾热敷,抬高患部,当晚查房时见皮肤水疱形成,水肿渗出,请烧伤科医生会诊诊断为电灼伤,经创面处理后给予磺胺嘧啶银外敷,半个月后治愈.  相似文献   

7.
电刀负极板温度对病人舒适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频电刀是目前临床上手术科室常使用的仪器设备。它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机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实现机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达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我们使用的是威利电刀配套的一次性双回路电刀负极板,在传统粘贴时,病人因感觉凉、皮肤毛孔收缩等不适,而影响治疗效果。为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把电刀负极板加温后再粘贴,既不影响电刀止血效果,又能提高病人舒适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频电刀在外伤手术中已广泛运用于普通外科、骨科、胸外科、妇科、神经外科、五官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在我院电刀手术操作中,偶有灼伤包括术者灼伤、病人灼伤.一次性负极板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给术者及病人均带来了痛苦.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3例病人行外科手术时因高频电刀使用不当引起灼伤的原因,包括电流回路不好,电刀头未管理好,违反操作规程.认为术前认真检查电刀性能、正确使用负极板、做好防漏电流工作、加强术中电刀的管理、做好高频电刀的定期维护是避免给病人和医务工作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致皮肤严重灼伤的原因和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经尿道膀胱血肿清除术中使用高频电刀致皮肤严重灼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术后14 d发生膀胱血肿行经尿道膀胱血肿清除术,术中发现血肿机化使用高频电刀,导致右大腿内侧电极板粘贴处皮肤1%Ⅱ~Ⅲ度烧灼伤,经积极治疗2月余后痊愈。结论临床使用高频电刀时应提高对皮肤烧灼伤的警惕性,积极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以防止对患者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医学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先进的医疗设备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高频电刀也成了外科手术不可缺少的设备。我院使用高频电刀18年来,发生10例电刀灼伤,现就其原因加以探讨,包括电刀性能、使用方法、维修及保养等内容,以延长电刀使用寿命、防止发生电刀灼伤病人及术者。1一般资料手术中因使用电刀不当而引起电灼伤者9例,其中操作者灼伤4例,呈米粒大小Ⅱ~Ⅲ度灼伤,几天后自愈。患者被灼伤者3例,有05~1cmX2~3cm大小Ⅱ度灼伤,经换药匕天后痊愈。因电火花遍易燃消毒液而引起火焰烧伤1例,行背部脂肪瘤切除术的病人,引起背部浅…  相似文献   

12.
高频电刀意外灼伤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频电刀是利用高频电流流过组织细胞时,使细胞升温破裂而达到电切和电凝的目的。高频电流从电刀仪流出,通过电刀刀头作用于手术切口,再经身体组织流至负极板回到电刀仪,这样电流构成了一个回路。电流流经之处所产生的功率跟该处的电阻成正比,且跟流过的电流的平方也成正比。可用公式W=I2×R表示。在手术过程中,这种功率往往以发热(能)方式表现出来。在包括人体这个生物导体在内的整个导电回路中,若有任何因素改变了回路中某个部位的电阻,都有可能发生灼伤。电刀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灼伤,按灼伤的原因及部位分为以下几种类…  相似文献   

13.
高频电刀在外伤手术中已广泛运用于普通外科、骨科、胸外科、妇科、神经外科、五官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在我院电刀手术操作中,偶有灼伤包括术者灼伤、病人灼伤。一次性负极板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给术者及病人均带来了痛苦。现以超声刀来代替高频电刀用于部分外科手术止血及分离周围组织。超声刀具有切割精确、止血牢固、可控性强等优点它能减少出血、提高切除率,由于使用时烟雾少,手术视野十分清晰,对周围组织误伤小,既提高了手术效率也有利于术后减少对病人的创伤与并发症发生。超声刀的应用原理是通过特殊转换装置,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相似文献   

14.
在使用高频电刀中,常见灼伤原因有极极与回路线连接处导线部分离断而引起该处打火灼伤。我们制做一种夹式双回路线负极板,消除了接触负极极处灼伤的隐患,经应用5000多例次,未发生一例灼伤事故。互合本结构带有一定弧度的防火塑料夹一个,极板贴于夹的两侧内面,其面积之和为1000手。回路线的连接点由一点增加至两点,各设在夹的两个背侧面(附图)。2使用方法将夹式接触板内侧面涂上导电糊。选定病人某一肢体夹好,再将导线的插头置人高频电刀的输入口。3制做原理3.五贴于带有一定弧度夹内侧面的极板与肢体部皮肤接触紧密,可消除原极…  相似文献   

15.
周培萱 《当代护士》2006,(12):83-83
高频电刀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外科手术器械,在医疗手术中具有较为明显的优点。但是手术中也有意外情况发生,曾有人报告使用高频电刀手控开关失控,电烧遇易燃液体,漏电流灼伤,电极板使用不当等引起灼伤的现象,但甲状腺手术中高频电刀引燃耳后、颜面部皮肤的现象未见报道,为使广大护理人员提高警惕,报告1例甲状腺手术中高频电刀引燃耳后、颜面部皮肤的实例。1病例简介患者,女,32岁,诊断为右侧甲状腺腺瘤,准备行右侧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手术在颈丛麻醉下进行,采用开放式面罩给氧。巡回护士备好上海沪通高频电刀,输出功率在20W,负极板置于右小腿后侧。术者用碘伏消毒液消毒术野皮肤,手术开始,用单极电刀手控电刀笔切开皮肤,5min后突然“嘭”一声,患者的耳后、颜面部起火,术者马上扑灭火源后,发现患者耳后、颜面部皮肤红肿,I度烧伤,给予涂搽烧伤止痛药膏,至出院时已痊愈。2讨论手术野消毒时术者未使用乙醇等易燃消毒液。当时电刀的输出功率在安全范围内。经分析灼伤的主要原因是使用开放性面罩吸氧,导致颜面部周围氧密度增高,因氧有助燃作用,术者在电刀切割组织时,电刀火花增大,引起耳后、颜面部皮肤的灼伤,愿同行们引以为戒。(责任编辑张和群)1例甲状腺手术中高频...  相似文献   

16.
于娟  安亚妮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3):1840-1840
高频电刀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机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实现机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由于电流的物理特性,作用于人体的电流需经回路负极回到高频电刀内部,以形成完整的回路,如不连接回路负极板,构成替代回路的可以是手术人员或手术床及其它可能碰触患者的金属物体,甚至湿的手术单,也有可能将电流引入其它部位.传统负极板多采用导电橡胶或金属板等材料制成,导电效果难以保证,且对病体易造成灼伤.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我们现在使用基底材料多采用泡沫海绵、导电胶采用氯化钾或氯化锰等导电盐成分的一次性粘性金属箔双回路负极板.  相似文献   

17.
高频电刀灼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高频电刀在外科手术的使用中存在电灼伤的危险,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因此本文结合电灼伤的病例,对电灼伤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认为加强高频电刀的使用培训及掌握两类灼伤的防范措施,对于预防电刀灼伤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频电刀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机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实现机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由于电流的物理特性,作用于人体的电流需经回路负极回到高频电刀内部,以形成完整的回路,如不连接回路负极板,构成替代回路的可以是手术人员或手术床及其它可能碰触患者的金属物体,甚至湿的手术单,也有可能将电流引入其它部位。传统负极板多采用导电橡胶或金属板等材料制成,导电效果难以保证,且对病体易造成灼伤。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我们现在使用基底材料多采用泡沫海绵、导电胶采用氯化钾或氯化锰等导电盐成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解决手术患者术中使用高频电刀电灼伤问题。方法:进行循证和实施护理干预连续7个月。结果:实施循证护理后高频电刀电灼伤由原来的偶有发生降至无一例发生。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解决术中使用高频电刀出现电灼伤的问题,是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电刀回路负极板的使用体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频电刀是利用射频原理 ,将高频或高压的电流通过刀笔 ,作用到病患部位。利用刀尖端部对所接触的组织产生瞬间烧灼现象 ,以达到切割或凝血的效果。而作用到人体的电流则也须经过回路负极板流回高频电刀内部 ,以形成完整的回路。1 种类和特点1 1 回路负极板又称对极板 ,也有肤肌板或去活化电极之称 ,简称负极板 (InantiveElectrode ,PatientPlate ,IndifferentElectrode ,GroundingPlate pad ,ReturnElectrode)。1 2 永久性回路负极板 一般电刀配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