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Jiao HL  Yao R  Deng HZ  Wang XJ  Yuan HX  Yao H 《中药材》2011,34(7):1090-1093
目的:探讨苦豆子总碱(TASA)对SW480细胞株及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ASA对SW480细胞的增殖抑制影响;Annexin V-FITC标记法检测SW480细胞凋亡;建立裸鼠移植性实体瘤SW480模型,观察TASA作用下移植性实体瘤的体积和质量,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移植性实体瘤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及BCL-2 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结果显示TASA对体外培养的SW480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诱导其发生凋亡,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48 h IC50=0.92 mg/mL;TASA高、低剂量组裸鼠移植性实体瘤SW480的体积和质量、BCL-2表达低于模型组,Caspase-3、Caspase-9表达则显著高于模型组,其抑瘤率分别达到57.3%、37.4%。结论:TASA对SW480细胞株及裸鼠移植瘤均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黄素(Emodin)对人宫颈癌siha、Hela和C33A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人宫颈癌siha、Hela和C33A细胞分别移植至裸鼠皮下,建立A(siha细胞)、B(Hela细胞)和C(C33A细胞)三种细胞移植瘤模型。第15天将移植成功的各模型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6只;分别经灌胃给予0.1%二甲基亚砜(DMSO)0.2m L/只、大黄素20mg/kg和大黄素40mg/kg,每日1次,共14天。给药结束后处死裸鼠,测量肿瘤瘤重和生长体积,并计算抑瘤率和肿瘤体积抑制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大黄素低剂量组对肿瘤生长体积抑制作用不明显,大黄素高剂量组肿瘤瘤重和生长体积均受到显著抑制;三种模型中,大黄素对siha、Hela两种细胞移植瘤抑制效果优于C33A细胞移植瘤。结论:大黄素具有抑制人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对siha和Hela细胞移植瘤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该文系统研究了多伞阿魏活性部位对人胃癌MGC-803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及凋亡的影响。采用细胞悬液种植法建立人胃癌MGC-803裸鼠皮下异位移植性肿瘤模型,通过抑瘤率、脏器指数等评价多伞阿魏活性部位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采用HE染色法、TUNEL染色法、RT-PCR法、Western-blot法、ELISA法分别进行病理学检查,凋亡情况观察,以及凋亡相关基因、蛋白、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多伞阿魏活性部位低、中、高剂量组对裸鼠移植瘤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凋亡比率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多伞阿魏可下调裸鼠血液中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不同程度升高裸鼠肿瘤组织中Bax,Bcl-2,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多伞阿魏活性部位高剂量组可下调裸鼠血浆中IL-10和TGF-β1含量。结果表明,多伞阿魏能显著抑制人胃癌MGC-803皮下异位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上调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和caspase-9等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王盟  李慧  吕传峰  郑斌 《中成药》2023,(10):3247-3251
目的 探讨温下方乙酸乙酯部位经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A549细胞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人肺腺癌A549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顺铂注射液,2.0 mg/kg)和温下方高、中、低剂量组(400、200、100 mg/kg),每组5只,药物干预5周后,取裸鼠肿瘤,称定质量并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裸鼠肿瘤病理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裸鼠肿瘤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裸鼠肿瘤组织Akt、p-Akt、PI3K、p-PI3K、MMP-3、caspase-3、Bcl-2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顺铂组和温下方各剂量组肿瘤质量和瘤组织p-Akt、p-PI3K、MMP-3、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凋亡阳性细胞面积比例和瘤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肿瘤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结论 温下方乙酸乙酯部位可抑制裸鼠A549细胞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重楼皂苷Ⅶ对裸鼠胰腺癌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人胰腺癌细胞AsPC-1皮下注射裸鼠构建胰腺癌移植瘤模型。将胰腺癌移植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重楼皂苷Ⅶ低、中、高剂量组和5-氟尿嘧啶组,对应给药治疗。给药结束后,测量移植瘤体积、质量;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移植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Caspase-3、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重楼皂苷Ⅶ低、中、高剂量组和 5-氟尿嘧啶组移植瘤体积、质量显著降低,TUNEL 阳性表达细胞比例显著升高,移植瘤组织Caspase-3、Bax蛋白水平显著升高,Bcl-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重楼皂苷Ⅶ可有效抑制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青蒿素对人白血病细胞Caspase-3及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蒿素对人白血病细胞Caspase-3及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白血病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K562细胞,用细胞计数法绘制生长曲线;荧光显微镜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细胞凋亡作用;RT-PCR检测Caspase-3的表达;Western-blot测定药物作用前后线粒体、细胞浆细胞色素C的表达。结果:青蒿素的浓度为1×10-4,1×10-5,1×10-6mol/L时,细胞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并呈剂量依赖性;Hoechst33342/PI双荧光染色可观察到明显的核浓缩、凝集等细胞凋亡表现;RT-PCR检测到Caspase-3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1×10-5mol/L药物处理细胞后线粒体细胞色素C表达水平下调,细胞浆出现明显细胞色素C蛋白条带。结论:青蒿素能显著抑制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而促进细胞色素C的释放,激活Caspase-3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贝母素乙逆转胃癌细胞多药耐药性(MDR),增强化疗药物对胃癌多药耐药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胃癌耐药SGC7901/VCR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组后,ip给药,每2天给药1次,共给药6次。治疗期间观察裸鼠体质量,游标卡尺测量移植瘤体积。治疗结束后处死裸鼠,称取肿瘤质量,计算抑瘤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药物治疗后移植瘤耐药相关蛋白P-糖蛋白(P-gp)、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期间联合用药组移植瘤体积小于模型组,差异显著(P<0.01)。治疗结束后处死裸鼠,称取移植瘤的质量,联合用药组移植瘤质量和抑瘤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P-gp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结论 贝母素乙可以增强胃癌耐药细胞移植瘤对阿霉素的敏感性,能够显著抑制胃癌耐药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肿瘤组织中P-gp表达和升高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6,(1)
目的探讨大七气汤加减方(姜黄、三棱、莪术、半枝莲等)单用及联合顺铂对SKOV-3细胞移植瘤Survivin与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KOV-3细胞移植瘤造模成功的40只荷瘤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大七气汤低、高剂量组、顺铂组、顺铂联合大七气汤组,每组8只,给药21 d后处死所有荷瘤鼠,称瘤重,测瘤体积,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瘤组织Survivin、Caspase-3 m 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各用药组瘤重和瘤体积均小于模型对照组(P0.01);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中药组Survivin m 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且大七气汤低剂量组与DDP顺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DP联合大七气汤组表达最低;用药组Caspase-3 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且大七气汤低剂量组与顺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顺铂联合大七气汤组表达最高。结论大七气汤加减方能够下调Survivin和上调Caspase-3的表达来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且大七气汤联合顺铂对SKOV-3细胞移植瘤治疗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祛湿方通过干预水通道蛋白9(AQP9)蛋白靶点调控线粒体细胞凋亡途径对H22肝癌移植瘤裸鼠的影响。方法采用H22肝癌移植瘤裸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物(CTX)对照组、健脾活血祛湿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干预后,观察裸鼠一般情况,测量移植瘤、脾脏重量、计算抑瘤率和脾指数;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肿瘤细胞AQP9表达;检测Cty-C、Caspase-3活性;TUNEL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各组成瘤裸鼠生存状态基本良好,与空白组相比,药物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抑瘤率明显增高(P0.05),脾指数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AQP9高表达且肝癌细胞呈现凋亡趋势,高剂量组的Cty-C、Caspase-3活性显著增强(P0.05),TUNEL显示高剂量组的凋亡细胞数增多(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AQP9、Cty-C和Caspase-3的活性表达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以上均提示阳性对照组和药物高剂量组有效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结论健脾活血祛湿方可诱导AQP9高表达,调节线粒体细胞凋亡通路中相关凋亡因子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AQP9在线粒体细胞凋亡通路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蝎毒多肽(PESV)对多药耐药白血病干细胞MDR1 mRNA和P-gp表达的影响。方法:以K562/A02细胞株为例,免疫磁珠法分选对数生长期细胞后经CCK-8法确认其耐药性,将耐药的K562/A02干细胞接种于BABL/c裸鼠右腋下形成瘤块,再将瘤块皮下包埋建立耐药性稳定的白血病模型。成模裸鼠随机分为6组:模型对照组、ADM组、PESV组、ADM+高剂量PESV组(高剂量组)、ADM+中剂量PESV组(中剂量组)和ADM+低剂量PESV组(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腹腔注射,其余组予相应剂量ADM和(或)PESV腹腔注射,连续给药14天。第21天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瘤组织P-gp表达,RT-PCR法检测各组瘤组织MDR-1 mRNA表达水平。结果:K562/A02细胞经免疫磁珠分选前后的CD34+CD38-细胞比率和耐药率分别为31.5%、(60.33±10.68)μg/m L,92.8%、(58.33±9.72)μg/m L,分选后细胞干性显著提高,而耐药性无差异性损失。各组造模小鼠成瘤率100%,P-gp表达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89.8%、ADM组91.9%、PESV组88.4%、高剂量组53.9%、中剂量组78.0%、低剂量组78.7%,PESV+ADM下调P-gp表达,并与PESV呈现浓度依赖关系。MDR1mRNA的表达量PESV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ADM组,其中PESV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高表达,P-gp表达与MDR1 mRNA水平具有一定的一致性。结论:PESV降低ADM作用K562/A02干细胞耐药性的强度,并与PESV剂量呈现正相关,其机制可能为PESV通过调控P-gp和MDR-1 mRNA的表达,增强了K562/A02干细胞对ADM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益肾解毒方对小鼠溶骨性骨转移瘤细胞核糖核酸酶L(ribonuclease L,RNase L)蛋白及凋亡终末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已经获得国家专利的肺腺癌溶骨性骨转移细胞株,给予裸鼠左心室注射,制备溶骨性骨转移模型,随机分为5组,益肾解毒方高、中、低剂量(24,12,3 g ·kg-1)组,帕米磷酸二钠组及模型组,以MicroSPECT/CT显像及病理组织学方法观察骨转移发生情况,定时定量给药并于5周后取材,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以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等方法研究RNase L,Caspase-3及益肾解毒方的干预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帕米磷酸二钠组、益肾解毒方高、中、低剂量组骨转移瘤细胞RNase L蛋白,mRNA表达降低(P<0.01),益肾解毒方中、低剂量组及帕米磷酸二钠组骨转移灶中Caspase-3蛋白,mRNA表达升高(P<0.01)。讨论: 肺腺癌骨转移灶中RNase L高表达,而细胞凋亡过程中最主要的终末剪切酶Caspase-3表达降低,其内在机制可能与肺腺癌骨转移细胞的凋亡逃避机制相关,益肾解毒方能够降低RNase L表达,增强Caspase-3表达,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凋亡逃避,这可能是益肾解毒方抗肿瘤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2.
陈盛烨  黄航  叶挺宇  潘悦 《中草药》2021,52(6):1672-1680
目的探讨马齿苋酰胺E对人肾癌786-O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786-O细胞,给予马齿苋酰胺E(10、20、40μmol/L)进行干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AO/EB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率。建立裸鼠移植瘤肾癌模型,给予马齿苋酰胺E(3、15mg/kg)进行干预,测定各组裸鼠肿瘤质量及体积,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786-O细胞和荷瘤裸鼠瘤组织中细胞增殖标志物如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 antigen,PCNA)及凋亡标志物如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及侵袭相关蛋白如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MMP-9及希佩尔-林道抑癌基因(VonHippel-Lindau,VHL)/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通路相关蛋白VHL、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马齿苋酰胺E显著抑制786-O细胞活力(P<0.05、0.01),下调Ki67、PCNA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明显促进786-O细胞凋亡(P<0.05、0.01),上调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有效改善786-O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P<0.05、0.01),显著降低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显著上调VHL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并显著下调HIF-1α蛋白表达水平(P<0.01)。马齿苋酰胺E可有效降低荷瘤裸鼠肿瘤质量与体积(P<0.05、0.01),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显著下调Ki-67、PCNA、MMP-2、MMP-9、HIF-1α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显著上调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VHL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结论马齿苋酰胺E体外可有效抑制786-O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促进786-O细胞凋亡,体内可有效降低荷瘤裸鼠肿瘤质量与体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VHL/HIF通路及其下游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消癌方及其拆方对肠癌模型裸鼠体质量、瘤体、转移率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抗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x L(B-cell lymphoma/leukemia-x L,Bcl-x L)和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肠癌原位瘤模型,分为模型组,健脾益气组(15 g·kg-1),化瘀解毒组(15 g·kg-1),健脾消癌方组(全方组,15 g·kg-1),5-氟尿嘧啶组(5-Fu,20 mg·kg-1),共5组。分别予以相应药物干预4周,观察裸鼠体重、瘤体抑制率、转移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Bcl-x L,Bax蛋白表达。结果:健脾益气组、全方组体重下降低于模型组(P0.05),化瘀解毒组体重下降高于模型组(P0.05);健脾益气组对瘤体的抑制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与空白组比较,化瘀解毒组、全方组对瘤体均有较好抑制作用(P0.05);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地转移,其中模型组、健脾益气组总体转移率达90%,化瘀解毒组、全方组转移率分别为70%,60%,低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瘀解毒组及全方组能够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3,Bcl-x L蛋白表达(P0.01)。结论:健脾消癌方中健脾益气组优势在于稳定体重,化瘀解毒组优势在于抑制肿瘤,抑制转移;全方组能够稳定体质量,抑制肿瘤,抑制转移,全方配伍疗效最优,其抗肿瘤机制可能是上调凋亡相关蛋白Bax及下调Caspase-3,Bcl-x L,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黄素联合吉西他滨对裸鼠胰腺癌肝转移模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裸鼠胰腺癌肝转移模型,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大黄素组、吉西他滨组和联合用药组(n=10),观察各组荷瘤裸鼠肝转移瘤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Ki-67和CD-34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肿瘤细胞中NF-κB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中Survivin、Caspase-3、VEGF和MMP-9的表达。结果:相对吉西他滨组,吉西他滨联合大黄素可显著抑制胰腺癌肝转移瘤生长;与吉西他滨组相比较,大黄素单独或联合吉西他滨可抑制体内胰腺癌肝转移瘤中Ki-67和CD34的阳性表达,并降低NF-κB活性以及Survivin、VEGF和MMP-9的表达水平,同时上调Caspase-3的表达。结论:大黄素可增强吉西他滨对体内外胰腺癌肝转移瘤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该作用可能通过下调NF-κB及其调控蛋白而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甘草苷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甘草苷作用于Ha Ca T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筛选甘草苷的有效安全浓度;用30 m J·cm-2的UVB作用于Ha Ca T细胞,建立光老化模型,MTT比色法检测光老化Ha Ca T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和总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光老化Ha Ca T细胞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3(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9(Caspase-9)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光老化Ha Ca T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2(Bcl-2),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量。结果:筛选出甘草苷的最佳有效安全浓度为1×10-7,1×10-6,1×10-5mol·L-1。与空白组比较,UVB组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P0.01),细胞中ROS含量和总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Caspase-3,Caspase-9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UVB组比较,1×10-7,1×10-6,1×10-5mol·L-1甘草苷+UVB组细胞增殖率显著升高(P0.01);细胞中ROS含量和总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P0.01),Caspase-3,Caspase-9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P0.01),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甘草苷能通过促进抗凋亡因子Bcl-2蛋白的表达,减少促凋亡相关细胞因子Caspase-3,Caspase-9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UVB诱导的Ha Ca T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玉郎伞多糖(YLSP)对快速老化(SAMP8)小鼠额叶、海马神经细胞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6月龄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石杉碱甲组(0.02 mg·kg-1),YLSP低、高剂量组(45,180mg·kg-1),选择6月龄正常老化小鼠(SAMR1)作为对照组,以上各组每日上午ig给药1次,连续40 d,于末次给药的次日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额叶和海马Caspase-3的表达变化及神经细胞凋亡情况,测定Caspase-3活性.结果:SAMP8小鼠额叶和海马Caspase-3阳性细胞数分别为(46.00±5.30),(51.36±3.28)个,Caspase-3活性分别为2 380±193,2 473±241,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4.90±0.60),(6.14 ±0.53);(437±76),(521±79) (P <0.01);与模型组相比,石杉碱甲组、YLSP低、高剂量组额叶和海马Caspase-3阳性细胞数(23.48±3.46,27.86 ±4.04;24.54±3.55,30.60±2.62;17.98±2.97,23.90±2.58)及Caspase-3活性(1323±126,1 456±130;1 397±133,1 483±147;987±79,1 091±95)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石杉碱甲组、YLSP低剂量组比较,YLSP高剂量组的额叶和海马Caspase-3阳性细胞数及Caspase-3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表明YLSP降低Caspase-3表达及活性,减少SAMP8小鼠脑部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Survivin及Caspase-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urvivin和Caspase-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二者与标本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2例肝细胞癌石蜡切片中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的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Survivin在肝细胞癌标本中表达阳性率为61%,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仅10%;Caspase-3在肝细胞癌标本中表达阳性率为58%,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5%。Survivin和Caspase-3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Survivin的表达与肝细胞癌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密切相关(P<0.05)。结论Survivin、Caspase-3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发展,Survivin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的活性从而发挥其抑制肝细胞癌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柑橘类黄酮诺必擂停对K562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作用与机制.方法:构建l(562裸鼠移植瘤模型,25只裸鼠分为模型组、诺必擂停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n=5).造模24 h后分别给与1%羧甲基纤维素钠溶剂、诺必擂停(12.5,25,50 mg·kg~(-1))和环磷酰胺(20 mg·kg~(-1)),连续给药18 d,处死,取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药物对肿瘤组织VEGF表达及MVD的影响;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测定药物对血管新生的作用.结果:诺必擂停可显著抑制K562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瘤率达36%~58%,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能显著降低肿瘤组织内微血管生成:诺必擂停低、中、高剂量组CD34表达均低于模型组(中、高剂量组分别P<0.05,P<0.01);抑制VEGF的表达:诺必擂停低、中、高剂量组VEGF均低于模型组(分别P<0.05,P<0.01和P<0.01);抑制CAM血管新生:2,4 μg作用下CAM微血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诺必擂停可以抑制K562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以及肿瘤血管的生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益气养阴方对白血病细胞Caspase-3及Bcl-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方对白血病细胞Caspase-3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复方中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给EL9611红白血病小鼠灌服益气养阴方水煎剂13 d后处死,取股骨骨髓细胞,用免疫组化法测细胞Ca spase-3及Bcl-2蛋白表达.结果益气养阴方组与对照组比较,Caspase-3表达阳性率增加(P<0.01);Bc1-2表达积分下降(P<0.01).结论益气养阴方上调白血病细胞Caspase-3表达、下调Bcl-2表达是其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及高脂血症与脑缺血损伤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血脂模型组、脑缺血模型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脑缺血治疗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Ⅱ组,每组10只。采用经典高脂配方饲料喂养并结合化学刺激诱导血栓性闭塞大脑中动脉造成大鼠高血脂合并局灶性脑缺血联合模型。脑缺血治疗组针刺"百会""水沟"穴;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先电针"三阴交""丰隆",每日1次,治疗10d后再造脑缺血模型;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Ⅱ组脑缺血后针刺"三阴交""丰隆""百会""水沟"穴,每日1次,治疗7d。治疗结束后,用神经行为学症状评分标准评定大鼠的神经症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海马区Caspase-9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Caspase-9表达增加(P<0.01),以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大鼠尤为明显(P<0.01);针刺后Caspase-9表达明显减少,其中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Ⅱ组减少更显著(P<0.01)。同时各治疗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亦明显降低。结论:针刺可改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学症状,减轻Caspase-9的过度表达,表明针刺治疗高脂血症可有效地预防和减轻脑缺血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