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健  王慧颖 《陕西中医》2010,31(7):924-926
目的:研究白虎汤加减灌肠阻止温病热证传变的机理。方法:采用内毒素静脉注射的方法制作温病气分热证动物模型,再使用不同的用药方式研究白虎汤加减灌肠阻止温病气分热证传变的机理。结果:白虎汤加减灌肠能显著减少家兔的血小板数和红细胞数。结论:白虎汤灌肠能有效地阻止温病热证传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白虎汤加减灌肠治疗温病气分热证的效果。方法:采用内毒素静脉注射的方法制作温病气分热证动物模型,再使用不同的用药方式观察白虎汤加减灌肠的治疗效果。结果:白虎汤加减灌肠的远期退热效果要优于腹腔注射和非那根。结论:白虎汤加减灌肠能有效地治疗温病气分热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白虎汤灌肠治疗温病气分热证的效果。方法采用内毒素静脉注射的方法制作温病气分热证动物模型,再使用不同的用药方式观察白虎汤灌肠的治疗效果。结果白虎汤灌肠的远期退热效果优于腹腔注射和非那根。结论白虎汤灌肠能有效治疗温病气分热证。  相似文献   

4.
刘健 《山西中医》2008,24(12):44-45
目的:研究白虎汤加减灌肠对温病气分热证向营血分传变的影响。方法:采用内毒素静脉注射的方法制作温病气分热证动物模型,比较白虎汤加减灌肠与不同给药组对温病气分热证向营血分传变家兔的血小板数和红细胞参数。结果:白虎汤加减灌肠可能减少家兔血小板(未达显著性差异)和红细胞数量(与非那根组比较,P<0.01)。结论:白虎汤加减灌肠可能阻止温病气分热证向营血分的传变。  相似文献   

5.
刘健  林培政 《新中医》2010,(6):111-112
目的:观察白虎汤加减灌肠对内毒素血症家兔内毒素清除的影响。方法:采用内毒素静脉注射的方法制作内毒素血症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测定内毒素的含量,先测定标准曲线,再计算内毒素值,观察各实验组对内毒素清除的情况。结果:白虎汤对内毒素血症家兔血中的内毒素有强大的清除作用,无论是腹腔注射还是灌肠,都能在退热的同时,有效地降低家兔静脉血中的内毒素含量(P0.05,P0.01)。结论:白虎汤加减灌肠能够有效地治疗内毒素血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解毒灌肠液对肝硬化家兔内毒素血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备家兔肝硬化模型,成模后以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40μg/kg)灌胃形成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模型。解毒灌肠液保留灌肠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以生理盐水、乳果糖、头孢克肟进行保留灌肠,每组10只动物,观察解毒灌肠液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家兔的肝功能、血氨、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结肠及肝组织病理的影响。结果:解毒灌肠液组家兔的肝功能、血氨、内毒素(Endotoxin,ET)、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由大黄、金银花、丹参等组成的解毒灌肠液对肝硬化家兔内毒素血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保护肠道屏障作用,改善微循环,减少肠道内毒素的吸收,降低机体的内毒素水平,从而减少炎性因子的产生,阻断内毒素血症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3种治法对温病湿热证血浆ETX(Endotoxin)、血清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IL-1β(Inter Leuldn-1β)的影响,探讨清热祛湿法治疗温病湿热证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复制新西兰兔温病湿热证模型,设清热祛湿法组(A组),清热解毒法组(B组),宣气化湿法组(C组),湿热证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症状变化,同时检测血浆ETX、血清TNF-α、IL-1β的变化。结果:A组症状表现相对较轻,湿热证模型组ETX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各治疗组ETX水平与湿热证模型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别(P〉0.05)。湿热证模型组.INF-α、IL-1β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清热祛湿法组与清热解毒法组TNF-α、IL-1β含量均较湿热证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3个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血浆内毒素水平并无显著差异,且批间变异较大,提示3组药物可能无直接拮抗内毒素活性或直接清除血浆内毒素的作用。清热祛湿法治疗湿病湿热证的机理可能与减弱内毒素介导TNF-α、IL-1β有关。  相似文献   

8.
温病气分证与微观血瘀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温病气分证与微观血瘀的相关性。方法:实验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从家兔耳缘静脉注射造成温病气分证模型。观察模型组病理学、血液流变学、凝血指标、细胞因子(TNF-α、IL-6、IL-8)水平的改变。结果:模型组光镜下肺脏有微血栓存在。且模型动物出现血液流变学及凝血指标异常,模型组家兔血浆TNF-α、IL-6、IL-8水平均较正常组升高,升高水平与脏器组织的损害程度一致。结论:温病气分证存在微观血瘀,TNF-α所导致的炎症级联反应(TNF-α→Ⅱ-6→IL-8)可能是温病气分证微观血瘀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虎汤对内毒素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虎汤低、高剂量组(10,20 g/kg),造模前,空白、模型2组分别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白虎汤低、高剂量组分别灌胃不同剂量药物,1次/d,连续5 d。第6天,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分别通过耳缘静脉注入大肠杆菌内毒素方法复制发热家兔模型,观察各组动物症状及体温变化;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家兔体温,TNF-α、IL-1β、IL-6、ET和CD8+水平显著上升(P0.01),CD4+水平与CD4+/CD8+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白虎汤高、低剂量组家兔体温、TNF-α、IL-1β、IL-6、ET、CD8+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CD4+水平与CD4+/CD8+显著上升(P0.05或P0.01)。白虎汤高、低剂量均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有显著的解热效应(P0.05或P0.01),均可明显抑制发热家兔TNF-α、IL-1β、IL-6、ET、CD8+水平升高(P0.05或P0.01),促进CD4+水平与CD4+/CD8+显著上升(P0.05或P0.01)。结论白虎汤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有解热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发热家兔致热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而发挥其解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用内毒素复制家兔气分证及营血分证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的方法复制气分证及营血分证模型,观察不同证型家兔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发热净增值的平均值。并处死后取脏器,光镜下观察心、肝、脾、肺、胸腺、脑等脏器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气分组和营血分组兔最终发热净增值均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毒素造模后家兔的症状、体征及脏器组织的病理改变均与温病气分证及营血分证表现相似。结论:内毒素致家兔气分证及营血分证模型的造模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王林洋  王成祥  李杰 《吉林中医药》2014,(12):1266-1269
目的探讨基于清热化痰法的蒌芩止嗽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痰热证大鼠抗生素药物浓度的影响。方法用熏吸香烟加气管内注射内毒素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在此基础上用鼓风干燥箱及鼻腔滴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建立AECOPD痰热证大鼠模型,8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氨溴索组、二陈汤组和蒌芩止嗽煎组。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段生物标本中抗生素的浓度。结果在15 min血清、肺组织及灌洗液药物浓度的比较中,蒌芩止嗽煎组青霉素药物浓度较其余3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0 min灌洗液药物浓度的比较中,蒌芩止嗽煎组青霉素药物浓度较其余3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0 min血清及肺组织药物浓度的比较中,虽然蒌芩止嗽煎组青霉素药物浓度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蒌芩止嗽煎组与二陈汤组药物浓度均高于氨溴索组和对照组。结论蒌芩止嗽煎可以提高抗生素在血清、肺组织及灌洗液中的药物浓度,且可以在使起效作用高峰提前的同时,不减短起效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12.
加味小承气汤对慢性肝损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加味小承气汤对大鼠肝损伤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硫代乙酰胺(TAA)所致大鼠肝损伤内毒素血症模型,以加味小承气汤进行干预,通过血液生化及病理检查,观察其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肝功能、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毒素的影响。结果加味小承气汤能明显降低TNF-α、内毒素的含量,减轻肝细胞坏死程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加味小承气汤使内毒素含量、TNF—α水平降低是其对TAA所致大鼠肝损伤具有防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大黄建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德珍  曹宝国 《中医杂志》2006,47(3):205-206
目的:观察大黄建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中医临床辨证分为脾胃虚寒、肝郁气滞、胃阴不足、湿热积滞4型,治疗4周,其中80例应用大黄建中汤者为治疗组,并设40例应用吗丁啉治疗者为对照组。结果t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2.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大黄建中汤治疗FD疗效显著,适宜于各证型的治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归脾汤合小柴胡汤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在心理疏导及运动疗法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归脾汤合小柴胡汤加减配合耳穴贴压,对照组口服谷维素和维生素B1。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及体征积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脾汤合小柴胡汤配合耳穴贴压能够明显改善疲劳症状,是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逍遥煎剂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清5-HT、NO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曲美布汀组、逍遥煎剂低、中、高剂量组6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各组均复制肠易激综合征模型,2周后,加用相应的药物治疗,观察各组大鼠10 d、20d后血清5-HT、NO的变化.结果:各组大鼠治疗10 d后5-H...  相似文献   

16.
胡丹  江伟 《山西中医》2012,28(6):43-45
目的:研究清肠健脾愈疡汤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MIF、IL-6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采用高脂饮食、白酒加湿热环境干预结合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法复制湿热型UC模型,模型复制后给药2周,检测大鼠结肠黏膜MIF表达含量及血清IL-6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胺吡啶组、清肠健脾愈疡汤灌肠组、灌胃组以及灌肠加灌胃组大鼠MIF表达及IL-6的参数显著降低(P<0.01);与SASP组比较,中药灌肠组(P<0.05)、灌肠加灌胃组(P<0.01)大鼠MIF表达参数含量显著降低,中药灌胃组(P<0.05)、清肠健脾愈疡汤灌肠组(P<0.01)、灌肠加灌胃组(P<0.01)大鼠IL-6的参数显著降低;清肠健脾愈疡汤3组中,灌肠加灌胃组大鼠MIF表达及IL-6的参数显著降低(P<0.01)。结论:清肠健脾愈疡汤治疗湿热型UC的作用机制之一是抑制MIF的表达,进而下调促炎细胞因子IL-6,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溃疡愈合。且不同的给药方法治疗效果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桃核承气汤对热瘀证大鼠SOD、MDA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桃核承气汤对热瘀证大鼠SOD、MDA的影响,探讨其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复制大鼠内毒素性热瘀证模型,于首次注入内毒素前1h、注入后12h、第2次注入内毒素前1h分别灌胃桃核承气汤浓缩液,检测桃核承气汤对SOD、MDA的影响。结果:桃核承气汤能增强热瘀证大鼠模型SOD的活性,抑制热瘀证大鼠MDA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石膏汤合小青龙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石膏汤合小青龙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气指标[氧分压(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 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 CO2)]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有效率为73.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 CO2高于治疗前,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 O2低于治疗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膏汤合小青龙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疗效显著,可以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并显著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炙甘草汤对大鼠室性早搏拮抗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对鸟头碱所致大鼠室性早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炙甘草汤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生理盐水组、普萘洛尔组分别用相应药物及生理盐水灌胃5天后,匀速舌下静脉注射乌头碱,与生理参数分析仪相连接,观察心律失常的潜伏期及持续时间。结果:延长室性早搏的潜伏期炙甘草汤高、中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普萘洛尔组与炙甘草汤高、中剂量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缩短室性旱搏持续时间炙甘草汤高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炙甘草汤中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普萘洛尔组与炙甘草汤高、中剂量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生理盐水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炙甘草汤对乌头碱所致大鼠室性早搏有一定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羌桂香仙汤熏洗治疗风寒束表证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 对204例患者使用羌桂香仙汤足部熏洗约20min,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低热组(77例)总有效率为62.3%,中度发热组(100例)总有效率为91.0%,高热组(27例)总有效率达96.3%.结论 羌桂香仙汤足部熏洗治疗风寒束表征外感发热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