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术前禁食、禁饮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术前禁食、禁饮(non-peros,NPO)目的在于使胃充分排空,预防麻醉期间误吸胃内容物所致的吸入性肺炎,故传统的术前12h禁食、4h禁饮成为常规,并被列入教科书而延用至今。近20年来,长时间禁食、禁饮引起脱水、口渴、饥饿、烦躁、低血糖等不良后果倍受关注。所以,传统的术前禁食、禁饮规定被普遍用于任何病种手术的术前准备已经遭到质疑。为探讨安全、可行的新禁食方案,国内外都进行了大量研究。  相似文献   

2.
手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月芳  许文 《上海护理》2004,4(2):39-40
手术前应保持胃肠道空虚,以防麻醉时引起呕吐和手术后胃肠道胀气。术前常规楚食12h,禁饮水4h—6h。但临床上由于较长时间的禁食禁饮常常造成患者脱水及低血糖的发生。为了防止发生脱水、低血糖等并发症,我院自2000年起缩短手术前禁食禁饮时间,采用禁食6h,禁饮2h—3h,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优化术前禁食禁饮流程对创伤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创伤骨科2018年1月—6月择期手术患者14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75例和对照组69例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试验组采用术前禁食禁饮优化流程,根据患者预排手术时间,术前分时段给予麦芽糊精果糖饮品。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前1 d 24:00开始禁食禁饮方案。比较两组主观感受(焦虑、口渴、饥饿、恶心、疲劳、头晕、虚汗及胃部不适)、血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禁食时间:试验组(7.6±0.9) h,对照组(14.4±5.0) h,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禁饮时间:试验组(4.5±2.9) h,对照组(14.3±3.9) h,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观感受方面,试验组围手术期焦虑、口渴和胃部不适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前1 h血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优化术前禁食禁饮流程缩短了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患者主观感受得到改善,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择期非经腹手术患者术前禁饮禁食的现状,为改进术前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禁饮禁食时间、不适反应等,对102例骨科择期手术的成年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实际禁食时间平均17.3h,禁饮时间平均14.6h,存在不同程度的口渴、饥饿、心烦感。结论患者术前实际禁饮禁食时间普遍过长,与医护人员及患者本身有关,必须采取改进措施,以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安全。  相似文献   

5.
择期手术前应常规排空胃内容物,以免围手术期发生胃内容物的反流和呕吐而导致误吸,并预防术后胃肠蠕动尚未恢复时由于过度积食而导致的腹胀。成人从术前12h开始禁食,术前4h开始禁饮,一直是围手术期术前准备的重要内容。大量研究表明,传统禁食时间过长,由此引发的各种不良反应影响术后患者康复。1999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在调查之后对术前禁食指南做了修订,缩短禁食时间为6—8h,禁饮2h,拟减少术后各种不良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比较2种禁食禁饮方案对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以保证患者手术的安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ASA指南的认同和推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食8h、禁饮4h作为预防术中反流、误吸的重要保证。但在实际工作中,患者禁食禁饮时间过长,导致患者受到的不良反应,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甚至使手术延期。2007-11/2008-11对200例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禁食、禁饮相关调查,以了解延时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创伤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的管理现状,为临床术前禁食禁饮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99例创伤骨科择期手术患者进行面对面访谈及评估。结果患者普遍对术前禁饮食的意义认知不足,仅有33.8%的患者明白禁饮食对于手术的重要性;且大部分患者实际术前禁饮食时间过长,85.3%的患者术前实际禁食时间12~16h,89.0%的患者术前实际禁饮时间4~12h,禁饮食期间诉说口渴者237(79.3%),饥饿者158例(52.8%),出现低血糖反应者12例(4.0%),焦虑者36例(12.0%)。结论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管理现状不容乐观,需加强管理,统一制定并强制推行规范的禁食禁饮管理方案;加强医护培训,改变传统习惯;健康宣教到位,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李芸  王娟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8):1617-1619
介人手术是局麻下的微创手术,按照介入护理常规,术前采取禁食6h、禁饮4h[1]的饮食方案.禁食、禁饮目的在于使胃充分排空,预防手术期间误吸胃内容物所致的吸人性肺炎,增加手术安全性.该常规被列入教科书沿用至今.近20年来,大量研究报道术前禁食禁饮带来了许多不良后果:低血糖、脱水、口渴、饥饿、烦躁等[2,3].所以,传统的术前禁食禁饮规定被普遍用于任何病种手术的术前准备已经遭到质疑[4].本文就介入术前饮食方案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实际工作及今后的相关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减少日间手术患者传统术前禁食禁饮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效果探究。紧随外科快速康复的理念,改变宣教方式,制定详细的流程图,严格筛选患者,有效避免过长时间禁食禁饮给患者带来不适症状。方法: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选择在外科日间手术治疗且麻醉方式为全麻及椎管内麻醉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3月12日至3月30日刚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150例为对照组,2019年8月1日至8月20日已开展品管圈活动的150例患者为干预组。以“减少日间手术患者传统术前禁食禁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主题,应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10大步骤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日间手术患者传统术前禁食禁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由改善前的116.67%降低至32.67%,目标达标率为118%。结论:QCC运用到减少日间手术患者传统术前禁食禁饮不良反应发生的效果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工具,同时增加了圈员之间的团结合作以及学习的氛围,也提高了护理工作者的专业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36个月择期手术患儿术前适当的禁食禁饮时间新方法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其影响因素,让患儿更加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方法 将1~36个月104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63例,实验组患儿接受新的术前禁食禁饮方法,对照组患儿接受传统的术前禁食禁饮方法。比较2组患儿术前口渴、饥饿、哭闹、家长焦虑状况及术中、术后患儿的呕吐或误吸情况。结果患儿术中、术后呕吐及误吸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的术前口渴、饥饿、哭闹及家长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 前禁食4~6h,禁水3h对择期手术患儿是安全可行的,可有效提高患儿的舒适度,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婴儿术前不同禁食禁饮时间对体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对患儿体温的影响。方法将288例婴儿随机分为A、B、C、D4组。A组术前8h禁食固体食物乳类(此后称禁食),4h在护士指导下按10ml/kg口服糖水(此后称禁饮);B组术前6h禁食,3h禁饮;C组术前6h禁食固体食物及配方奶,4h禁母乳,2h禁饮;D组为传统禁食组,即12h禁食,4h禁饮。观察4组婴儿术前体温、哭闹及术中、术后发生呕吐或误吸的情况。结果D组婴儿体温升高率和哭闹发生率均高于A、B、C组,有显著性差异;A组婴儿体温升高率和哭闹发生率均高于B、C组,但无统计学意义;4组婴儿术中均未发生呕吐。结论对手术婴儿实施术前6h禁食固体食物及配方奶,术前4h禁母乳,术前2h禁饮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择期手术前禁食禁饮是为了减少胃内容物的容量和酸度,预防麻醉期间的呕吐和误吸。目前,我国教科书仍沿用传统观点:成年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食8~12h、禁饮4h[1]。但近年来临床发现,术前实际禁食时间>10h、禁饮时间>6h会导致患者发生口渴、饥饿、焦虑、脱水、低血糖等不良反应[2-3]。因此,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4-5]和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6]分别在1999年和2012年修订了术前禁食指南,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尤其是透明液体的禁饮时间。我国部分医疗单位也尝试将新的禁食方案付诸实践,但临床应用现状并不容乐观。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术前禁食禁饮研究进行综述,以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婴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7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组于术前6 h禁食,术前2 h禁饮;对照组为术前禁食12 h,禁饮4 h.观察两组病例术前体温、哭闹及术中、术后发生呕吐或误吸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例术前体温升高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5),观察组术前哭闹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5),观察组病例术后体温升高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呕吐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对手术婴儿实施术前6 h禁食,术前2 h禁饮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优化术前禁食禁饮方案对日间妇科全身麻醉(全麻)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日间手术部2021年6月-8月日间妇科全麻手术患者63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禁食禁饮方案;2021年11月-2022年2月日间妇科全麻手术患者92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优化后的术前禁食禁饮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禁饮时间,术中、术后误吸发生情况,以及日间妇科腹腔镜全麻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前禁饮时间分别为(12.49±2.63)、(6.69±2.7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术后均未发生误吸;腹腔镜全麻术后患者中,对照组(n=103)和观察组(n=146)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11.51±6.58)、(8.19±4.1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优化后的术前禁食禁饮方案可有效缩短日间妇科全麻手术前禁饮时间而不增加麻醉风险,同时可加快日间妇科全麻腹腔镜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促进加速康复外科实践落地,提升日间手术开展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管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LC)手术患限时择时禁食、禁饮并发症如口渴、饥饿、低血糖反应、焦虑等的影麻响.方法 根据不同禁食、禁饮时限随机将LC手术病人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术前仅给予常规的术前指导,观察组根据手术时间安排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管理措施,观察组术前禁固体食物(不包括油炸食物和肉类)8h,禁半流质饮食6h,两组均在术后2d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对照组比观察组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长,两组患者均无术中误吸、术后恶心、呕吐发生,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护理干预管理,索取新的禁食、禁饮方案,强化了LC病人对术前禁食、禁饮的正确认识,提高了病人术前的舒适度及手术的耐受力和围手术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术前禁食禁饮(NPO)方法对骨科接台手术病人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接第二台手术病人按单双月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按新的禁食禁饮方法,即术前6开始禁食、2小时开始禁饮。实验组按改进的禁食禁饮方法,即在新的禁食禁饮方法基础上,于术日晨8:30给予静脉输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 h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糖的变化及术后24 h不适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出现口渴、饥饿的例数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禁食禁饮方案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中、术后24小时均未发生呕吐、反流、误吸现象,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6小时心率、平均动脉压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血糖值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理安排骨科接台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水时间,并适时给予液体补充,可明显减少术后不适反应的发生,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骨科择期手术病人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骨科择期手术病人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207例接受骨科择期手术的成年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和口渴、饥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际禁食、禁饮时间分别为平均16h和12h,被要求的禁食、禁饮时间分别为平均15h和7h,均明显超过常规要求的禁食、禁饮时间。42.0%(87/207)的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口渴,30.0%的病.A.(62/207)有不同程度饥饿感。结论大多数骨科择期手术病人术前经历过长时间的禁食禁饮,必须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术前禁食、禁饮方案,减轻病人相关不良反应,以更好地配合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缩短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后的效果。方法对70例择期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予以缩短,通过观察、统计、分析不良反应,再与传统的术前禁食、禁饮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缩短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后患者不良反应明显低于传统禁食、禁饮方法。结论缩短择期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前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1~36个月择期手术患儿术前适当的禁食禁饮时间新方法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其影响因素,让患儿更加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方法 将1~36个月104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63例,实验组患儿接受新的术前禁食禁饮方法,对照组患儿接受传统的术前禁食禁饮方法.比较2组患儿术前口渴、饥饿、哭闹、家长焦虑状况及术中、术后患儿的呕吐或误吸情况.结果 患儿术中、术后呕吐及误吸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的术前口渴、饥饿、哭闹及家长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前禁食4~6 h,禁水3 h对择期手术患儿是安全可行的,可有效提高患儿的舒适度,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证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的手术安全,防止患者因麻药反应导致恶心、呕吐甚至误吸,手术患者术前术后需要禁食、禁饮。传统观念术前禁食12 h、禁水6 h,术后禁食6 h[1],患者手术当天一般需禁食18 h左右,进食会给患者的生理、心理上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2]。近期,人们对这种严格的禁食制度提出了质疑,诸多研究表明较为宽松的禁食方案并不会增加患者误吸的危险性[3],也不会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