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疗同步射频热疗的适宜温度。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间我科收治的肿瘤患者41例;除行常规放疗外,同时给予射频热疗,2次/周,温度范围为39℃~42℃,时间为升至要求温度后持续40min。通过观察热分布范围皮肤反应状况,调节和选择适宜热疗温度,重点跟踪观察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热分布范围皮肤反应状况,调节和选择适宜热疗温度。结果:单纯肿瘤患者的射频治疗温度范围为39℃~42℃;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射频治疗温度范围为39℃~40℃。结论:在适宜温度范围,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也可行放疗同步射频热疗。  相似文献   

2.
肿瘤射频热疗联合放化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射频热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3年4月~2004年12月接受射频热疗的145例恶性肿瘤患者护理工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45例肿瘤射频热疗患者中,无1例皮肤烫伤,无1例出现虚脱,仅11例腹壁脂肪较厚者出现脂肪硬结。结论做好射频热疗患者的护理,是减少副作用、确保良好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全身热疗后常见反应的监测和护理。方法对16例热疗后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护和常见不良反应的护理。结果全部患者恢复良好,各种并发症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有效的治疗。结论对热疗后患者进行监测有利于安全度过热疗结束后24小时内的热疗反应高发期,完成热疗计划。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热籽磁感应热疗所致皮肤反应的原因,总结预防对策。方法对6例行磁感应热疗的肿瘤患者进行皮肤的观察,根据临床资料和综合文献,对磁感应热疗的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皮肤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皮肤感染。1例出现一度烫伤,1例出现浅二度烫伤。结论接受磁感应治疗患者的皮肤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生场肿瘤热疗导致病人皮肤烫伤的原因和预防对策。方法该院热疗中心2007年2~12月采用肿瘤内生场热疗方法治疗病人130人次,分析治疗过程中发生皮肤烫伤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该组发生皮肤烫伤2例,发生率为1.53%。结论内生扬肿瘤热疗导致皮肤烫伤的主要原因是:热疗前准备不充分;电极板与皮肤直接接触;热疗部位有脂肪聚集或疤痕组织;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经验不足;病人对高温感觉不敏感或者合并呼吸困难等合并症,分散病人对热的注意,不能及时反应情况;操作不当、温度控制不合理。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如掌握好热疗适应证,向病人交代好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注意事项,加强治疗过程中的观察巡视,正确操作,温度控制恰当等能有效地降低皮肤烫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肿瘤射频热疗联合放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增加 ,肿瘤治疗的手段也逐步得到完善和发展。肿瘤热疗 ,特别是射频透热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这是因为由于肿瘤组织散热慢 ,使得肿瘤组织的温度高于肿瘤临近正常组织 ,同时 ,肿瘤细胞对高热敏感 ,因此高热在杀灭肿瘤的同时 ,对正常细胞无损伤、无副作用 ,体现了高热治癌有别于放疗和化疗的独特优点 ,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射频热疗治疗肿瘤的发展 ,人们逐步认识到 ,热疗后患者的护理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我院放疗科在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中 ,在放疗的同时 ,选择性的联合射频热疗取得初步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  相似文献   

7.
肿瘤深部射频热疗是指采用先进的加热技术,利用有关物理能量在深部组织中沉淀而产生的热效应,使肿瘤组织上升到有效治疗水平,并维持一段时间,以杀死癌细胞,又不损伤正常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大量研究记录,热疗能够有效地杀伤恶性肿瘤细胞,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命。因而被国际医药界称之为“绿色疗法”,日本专家称之为“医疗春天到来的标志”。2003年11月到2005年1月,我科对106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应用肿瘤深部射频热疗疗法,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肿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生物学特性决定其极易复发或再发.膀胱癌术后辅助治疗预防复发甚为重要.随着加温治疗技术的发展,肿瘤的局部加温(射频、微波等)治疗也日趋推广.特别是近30年来热疗的广泛应用和系统研究,使热疗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免疫疗法之后的第五种治疗方法[1].2004年1月-2009年9月我院对70例膀胱癌术后患者实施膀胱灌注联用高频热疗,我们针对患者术后特殊治疗阶段进行特殊护理.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MRT)联合射频热疗治疗较大颈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83例颈淋巴结转移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纯给予IMRT,研究组采取IMRT联合射频热疗,评价两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肿瘤完全缓解率(81.0%)明显高于对照组(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两组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RT联合射频热疗治疗颈淋巴结转移癌能提高肿瘤局控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癌治疗方法中热疗配合同期放化疗的最佳模式及毒副反应。方法将在我院收治的初诊宫颈癌90例患者(Ⅱa~Ⅲb期)随机分为三组进行治疗。A组:单纯同期放化疗;B组:同期放化疗+腔内微波热疗;C组:同期放化疗+深部射频热疗。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三组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热疗+同期放化疗组(B、C组)的肿瘤消退、完全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单纯同期放化疗组(A组),而毒副反应又低于A组。B、C组之间的疗效无明显差异,而在毒副反应上,B组的皮肤反应、直肠反应明显低于A、C组。结论热疗配合同期放化疗能提高肿瘤的控制率,而腔内热疗配合放化疗在宫颈癌的治疗中更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加射频热疗治疗局部晚期和术后复发性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局部晚期和术后复发性直肠癌患者21例,放疗为先三野同中心全盆腔放疗40Gy,后针对局部肿瘤病灶行三维适形放疗加量至60Gy,同步射频热疗,每周2次,每例患者6~8次。结果:21例患者中CR17%,PR63%,NC11%,PD9%,总有效率80%,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及脂肪硬结,未见>III级的毒性反应。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加射频热疗治疗局部晚期和术后复发性直肠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小,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射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的疗效,毒副反应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40例肺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采用射频热疗联合化疗药物,根据不同病种选择不同用药方案,TF,TB,CAP,NB.热疗5次/周,电脑实时测温温度控制在40℃~43℃,并维持45~60min.对照组20例采用化疗药物治疗,方法 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和4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KP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急性毒性反应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均可耐受.结论 射频热疗联合化疗药物能显著提高肺癌的治疗效果,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体外射频热疗配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晚期卵巢癌的治疗效果,探讨治疗方法.方法 对15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全部行常规腹腔穿刺,注入已预热到45℃的生理盐水+顺铂并用射频热疗机进行体外热疗,每周热灌注化疗1次,单纯热疗1次;共治疗2~3周.观察患者治疗后腹水控制及肿瘤病灶情况等.结果 15例患者腹水全部控制,病灶缩小或消失.结论 腹腔热灌注化疗结合体外射频热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袁秀英 《当代医学》2010,16(27):109-110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射频热疗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在患者热疗期间采用治疗前护理,治疗中护理,治疗后护理和并发症护理等整体护理措施。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低,全部病例均能完成治疗。结论作好热疗护理,可预防热疗副反应发生,确保热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射频热疗就是采用高频电磁场对人体进行透热治疗,它具有非介入、无创伤、区域热疗等特点,不仅存在对肿瘤细胞直接的热细胞毒效应,同时也对放化疗增敏,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重要手段之一。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胸部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治疗难度也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控制癌性胸水,不仅可减轻病人痛苦。改善生活质量,还可为病人的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目前虽然胸腔化疗有一定疗效,但其副作用较大。近来,我们将中药针剂香菇多糖胸腔灌注与射频热疗联合,治疗恶性胸水,取得了较好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射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疗效、毒副反应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射频热疗联合化疗药物,根据不同病种选择不同用药方案,5次/周,电脑实时测温温度控制在40~43℃,并维持45~60min。对照组30例仅采用化疗药物治疗,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KP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和治疗相关的主要副反应分别为消化道症状和白细胞减少,两组比较无差异。结论:射频热疗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消化道肿瘤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了部分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并规范肿瘤患者接受大功率微波热疗时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肿瘤患者在接受大功率微波热疗过程中应用护理程序,贯穿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加强心理疏导.结果 增加了热疗患者的舒适感以及对热疗治疗的依从性.结论 规范的护理程序能减少患者在大功率微波热疗中的各种不适,有效地提高了患者接受热疗的完成率.  相似文献   

18.
将热疗用于现代肿瘤治疗中已有近百年历史。热疗属于物理治疗范畴,它是通过物理方法将电能或其他能量转化为热能,以热效应对机体组织产生生物学变化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热疗按治疗范围可分为局部、区域性及全身性热疗三大类;按温度区分为亚高温(39~41℃)、常规高温(41~45℃)、固化高温(热凝固,70~100℃)热疗[1];按产热设备及方式则分为微波热疗、射频治疗、红外线及超声波(海扶刀)等热疗。在临床实际应用中面对中晚期肿瘤患者居多,单纯热疗往往难以取得整体治疗效果,故将热疗与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相结合的联合治疗方式,成为中晚期肿瘤的常用治疗方法,而热化疗是目前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α1A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类药物盐酸坦索罗辛与射频热疗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门诊随机选择前列腺增生症病人60例并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分别采用体外射频热疗和口服α1A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盐酸坦索罗辛治疗,随访3个月,对照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尿流率的改善程度,并随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对热疗和α1A受体阻滞药物的治疗均有肯定的疗效,与治疗前对照症状及尿流率显著改善;盐酸坦索罗辛的IPSS改善优于热疗组,尿流率的改善程度两组相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并发症均较轻,多为一过性,并未影响治疗。盐酸坦索罗辛组的并发症常见有口干、鼻塞等,无直立性低血压发生,发生率6.7%;热疗组的并发症常见有皮肤灼伤、脂肪硬化、睾丸痛等,发生率13.8%,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意义。结论α1A受体阻滞类药物和射频热疗可明显改善前列腺增生症症状评分,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对症状较轻,无绝对手术指征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以及年龄较大和重要脏器功能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提供了安全而具有较好效果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微波热疗--肿瘤治疗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物理加温杀灭肿瘤细胞的方法称为热疗,采用微波是其中一种热疗方法。近年来国内外肿瘤热疗学者进行了广泛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应用,国际国内热疗会议、热疗杂志及热疗的专著出现,使现代肿瘤热疗学形成了一个新兴的治疗肿瘤的专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