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逆行尿道声学造影对尿道疾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逆行尿道声学造影在尿道疾病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逆行尿道声学造影检查25例尿道疾病患者。同时作X线尿道造影、尿道镜、排尿法尿道声学造影进行对比。结果:逆行尿道声学造影对尿道疾病的图像显示明显优于其它方法。结论:逆行尿道声学造影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尿道病变的超声图像资料。  相似文献   

2.
男性尿道狭窄超声显像与X线尿道造影的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尿道超声显像和X线尿道造影对男性尿道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94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按常规行超声和X线尿道造影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尿道狭窄的显像特点,结果:尿道超声显像在狭窄部位的定位,狭窄长度的测量,瘢痕范围的估测,假道,活瓣,结石显示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X线尿道造影,X线尿道造影在后尿道瘘道、骨盆畸形等显像上有较大的价值。结论:尿道超声显像应列为尿道狭窄常规的检查方法,结合X线尿道造影,可便全面地提供尿道狭窄病变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过去,男性尿道造影多采用静力性逆行造影,尿道常充盈不足,不能或很少能显示后尿道的解剖特征。如采用动力性尿道造影,需要用手指捏住其前尿道,如捏不完全,造影剂外溢,则造影失败,且医务人员要接受X线照射。应用排泄性造影,时间掌握不当,造影也不满意。作者设计了“简易自动男性动力性逆行尿道造影方法”所做38例,均能完整地显示尿道,解决了后尿道显影不良问题,并对正常尿道,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损伤性尿道狭窄等影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尿道造影专用双腔气囊导管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并评价尿道造影专用双腔气囊导管,探讨尿道造影新方法。方法回顾导管研究过程,分析54例应用该导管及其造影方法进行造影检查。结果51例获得满意的造影效果,达到诊断要求,成功率达94%;三例因外伤导致尿道断裂错位而使造影失败。结论该导管结构科学、实用性好。使用方便,为尿道外伤、尿道狭窄等疾患的造影检查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道超声在男性前尿道狭窄诊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2例男性前尿道狭窄患者尿道超声及尿道造影的检查结果。结果 32例前尿道狭窄患者中,其中对尿道造影定位正确的19例前尿道狭窄患者进行狭窄段长度的测量为(22±13)mm,与相同病例的尿道超声、术中测量数值[分别为(23±11)mm和(24±12)mm]相比,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道超声对前尿道狭窄段定位的准确率为96.9%,尿道造影的准确率为59.4%,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相对于尿道造影检查,尿道超声对前尿道狭窄周围瘢痕程度的术前评估、尿道假道、活瓣、结石等合并症的检出占有优势。结论尿道超声与造影在诊断前尿道狭窄中均有一定应用价值,但尿道超声对于男性前尿道狭窄的术前评估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创伤性尿道狭窄或闭塞是泌尿外科常见病之一。术前了解梗阻部位、强度及长度十分重要。目前常用的尿道探子会师检查、排泄性或逆行性尿道造影及膀胱尿道造影,结果常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致使医生术前判断失误。为了克服上述检查方法之不足,我院自1985年以来,采用尿道会师造影法,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X线尿道造影是特殊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尿道疾病的常用方法.传统男性X线尿道造影操作过程是请患者脱去裤子,暴露下半身,待医生从尿道口注入对比剂后,需要患者自己用手捏住尿道口,进行阴茎摆位,在造影时会产生手的影像与尿道重叠现象,影响图像质量,不便于图像观察.  相似文献   

8.
尿道狭窄传统的检查方法是X线尿道造影,我院自1992年12月~1997年10月应用经直肠纵向超声显象对尿道狭窄进行诊断,指导治疗,并与X线尿道造影进行对比,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收治尿道狭窄病人29例,均为男性,年龄1...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逆行尿路造影及CT检查在骨盆骨折合并盆腔脏器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98例骨盆骨折的患者,对其中58例怀疑合并有尿道或膀胱损伤患者进行了逆行尿道造影,其中5例做了造影后螺旋CT检查;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58例术前作逆行尿道造影显示:后尿道断裂19例,膀胱破裂39例。5例注入对比剂后行螺旋CT扫描均显示膀胱破裂及对比剂的分布情况。34例尿道断裂术后随访显示:12例后尿道有不同程度狭窄,1例后尿道仍存在断裂、错位,1例后尿道狭窄并憩室形成,20例尿道通畅。64例膀胱破裂术后行逆行造影检查,未见对比剂外漏。结论 逆行尿道造影是术前明确诊断尿道或膀胱损伤的可靠方法,且为术后评价尿路通畅程度提供信息;注入对比剂后行CT扫描能好的显示膀胱破裂程度以及对比剂在盆腔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0.
尿道损伤过去常用静脉尿路造影,近年来我们从介入放射学处理考虑,动用膀胱—尿道双向造影,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20例,年龄13~57岁,均为男性骨盆外伤,X线平片显示骨盆骨折20例。造影前作过敏试验,在荧光透视或电视监视下,选用60%泛影葡胺,分别从导尿管注入尿道和膀胱造瘘导管输入膀胱,当尿道和膀胱充盈后,病人处45度斜位,迅速摄片。  相似文献   

11.
<正>男性尿道解剖结构和功能复杂,尿道病变包括狭窄、感染、尿道瘘、尿道畸形以及肿瘤等疾病,大部分以排尿困难就诊病人均因尿道狭窄,男性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而男性尿道狭窄以骑跨伤尿道损伤后狭窄、尿道断裂修补术后再狭窄、前列腺增生造成尿道狭窄[1-2]、以及医源性及感染性尿道最多见[3],尿道X线造影或会师造影技术在临床应用广泛,而尿道CT造影未在临床中广泛普及应用。在观察尿道狭窄段与狭窄度,因X线造影重叠影像太多,有时不能明确具体狭窄部位,并只能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紫杉醇涂层支架治疗尿道狭窄的动物模型并进行实验研究。方法选取体重15~20 kg的成年雄性比格犬。通过电凝灼烧法建立尿道狭窄犬模型。6条紫杉醇涂层支架(药物支架)和6条不含药物的裸支架(对照支架)被交替放置在6只雄犬尿道的近端和远端之间的尿道狭窄段。放置支架60 d后,尿道逆行造影观察尿道支架及周围内皮情况,对尿道支架的造影图像进行量化冠脉分析法(QCA)分析。结果造影图像可见模型犬尿道灼伤处出现明显的尿道狭窄。经尿道逆行造影发现支架处尿道狭窄均有不同程度增粗,但QCA分析结果显示药物支架组比裸金属支架组有更好的狭窄扩张作用,其在输尿管支架植入的中点和远膀胱侧的扩张作用均明显优于普通金属支架(1.10±0.26比0.43±0.06,1.07±0.12比0.37±0.15,P0.05)。不同剂量的紫杉醇涂层支架其狭窄扩张作用未显示显著差异。结论紫杉醇涂层支架能有效扩张电灼伤形成的尿道狭窄。药物洗脱支架对尿道狭窄可能有潜在的治疗价值,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男性静止期尿道的超声氧气逆行造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男性正常尿道与异常尿道在静止期的形态走行并探讨其临床意义;评价超声氧气逆行尿道造影(UORU)在男性尿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例正常青年男性(I组)及1例尿道癌、28例排尿困难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Ⅱ组)分别行UORU检查。结果 造影前两组研究对象均不能显示静止期尿道的形态走行,造影后均能清晰显影。正常男性静止期尿道表现为较光滑、粗细大体一致、气体反射较集中的线状强回声,后尿道走行较平直。尿道癌患者表现为低顺声肿块内气体反射不集中、见多处弥散分布的气体反射强回声,呈“天女散花”征。前列腺增生肥大患者的后尿道均被拉长超过3cm,27例表现为后尿道曲度增大或迂曲等异常的形态走行。结论 UORU可以完整地显示静止期尿道的形态走行,有助于分析尿道粘膜的完整性,是诊断男性尿道疾病的一项简便、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腔内镜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治疗后尿道狭窄(附23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5年1月~1998年6月,我院采用腔内镜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治疗23例不同原因的尿道狭窄,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23例患者,男性,年龄19~75岁,平均53岁。临床表现:明显排尿梗阻症状17例,不能排尿耻骨上膀胱造瘘6例,病史6个月~15年。狭窄原因:骨盆骨折损伤3例,尿道外伤2例,前列腺术后14例,TURP术后1例,尿道吻合术后1例,尿道取石术后1例,炎症性狭窄1例。诊断方法:均行尿道逆行造影或/和排尿期尿道造影、尿道镜检查证实诊断,狭窄长度0.5~1.0cm,3例呈膜…  相似文献   

15.
男性尿道损伤有3种严重并发症:尿道狭窄、阳萎和尿失禁。这些并发症有的是由原发性外伤直接造成,有的也可能是不正确的创伤性检查或治疗措施引起的医原性损伤。如在行尿道X线造影前,将Folex导尿管插入病人不完全性的尿道损伤处,就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完全性尿道撕裂。对所有具有潜在性尿道损伤的病人在插Foley导尿管前都应进行尿道X线造影,以确定哪种病人需要做尿道X线造影。尿道损伤分为3类:(1)牵拉伤;(2)部分撕裂伤;(3)完全撕裂伤,如果是牵拉伤和部分撕裂伤一般都能自愈,而且只留很小或不留瘢痕。完全性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早期尿道会师术后支架导尿管留置时间与尿道愈合的关系。方法:对35例骨盆折合并后尿道断裂的患者采用导管周围尿道造影,对会师术后尿道愈合进行连续观察。结果:27例(77%)导尿管留置时间在8周以上尿道始愈合;8例(23%)在6周以内愈合;愈合时间最短者4周,最长者16周。经1-12年随访,排尿正常者24例(69名),每年尿道扩张不超过2次;排尿基本正常者7例(20%)。结论:导尿管留置时间与尿道愈合、治疗效果呈正相关关系,而导管周围尿道造影可为支架导尿管的拔除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超声造影对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排尿膀胱尿道超声造影检查对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对比脉冲序列超声造影技术对53例反复尿路感染的患儿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膀胱、输尿管及肾的声像图表现,用五级法分析评价,并以排尿膀胱尿道造影术(VUCG)对照.结果 53例患者中超声造影检出19例(36个肾输尿管单位),VCUG检出18例(34个肾输尿管单位),超声造影及VCUG对VUR的分级检出一致性为31个肾输尿管单位,阴性检出一致性为69个肾输尿管单位.超声造影和VCUG对VUR的检查有很高的一致性(Kappa值=0.909).结论 超声造影能敏感检测出VUR,同时无放射性,重复性好,可作为VUR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尿道内切开和尿道扩张治疗尿道狭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尿道内切开和定期尿道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Rudolf冷刀和电切镜对23例尿道狭窄患者施行尿道内切开,术后留置导尿管4~6周,必要时行规律定期尿道扩张。结果14例1次手术获得成功,9例首次手术后再次出现尿道狭窄,3例进行第2次尿道内切开手术获得成功,6例未再进行尿道内切开,定期、规律尿道扩张,获得成功。尿道造影检查示,尿道通畅,效果满意。结论尿道内切开结合定期尿道扩张暑治疗屣遭狭窄的有效微创方法.并发症少.操作简便.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4岁,1995年9月因车祸致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在外院急诊行尿道会师术,术后2周拔除导尿管,排尿不畅,予以尿道扩张多次,仍无法正常排尿,尿道造影显示后尿道狭窄。1996年9月 9日外院行经会阴尿道端端吻合术,术后拔管因无法排尿而再行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术后曾尿道扩张至F24,排尿仍不畅而转来我院。入院后,行尿道造影显示后尿道狭窄,狭窄段长3.0cm,在后尿道后段有一长4.0cm、直径0.3cm、表面毛糙的腔隙,近端开口于膀胱,远端为盲端,与狭窄段尿道部分相通用,最远处相距…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水成像(MRH)在外伤性尿道狭窄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PHLIPS 1.5TMRI机器,对25例外伤性尿道狭窄患者作常规磁共振(MRI),采用自旋回波技术SE序列,T1WI、T2WI扫描成像,再行MRH检查,经尿道注入生理盐水,采用快速自旋回波技术及脂肪抑制及预饱和技术行矢状位、冠状位、横断位重T2WI成像.所有病例常规X线尿道造影,并行外科手术评估.结果:磁共振在狭窄部位的定位、狭窄长度的测量、瘢痕范围的估测等方面优于常规尿道造影,与手术结果完全符合.结论:MRH结合MRI可以对尿道狭窄及尿道周围的瘢痕病变作出准确的定位诊断,可更全面地提供尿道狭窄病变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