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姜黄素甲氧基水解及酚羟基酯化后的结构修饰物调血脂、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和对脂代谢相关酶类活性的影响,初步比较其构效关系,以期寻找到结构比姜黄素更适配的化合物,用于调血脂.方法 用盐酸水解姜黄素甲氧基获得姜黄素水解物(HCur);用丁二酸酐酯化姜黄素酚羟基获得姜黄素酯化物(ECur);高脂膳食喂饲Wistar大鼠,建立食饵性高脂血症模型,用姜黄素(curcumin)、HCur和ECur进行实验性治疗,给药3周后处死动物,测定血清和肝脏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含量,同时测定肝素化血浆总脂解酶(post heparin total activity,PHTA)、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和肝脂酶(hepatic lipase,HL)的活性及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 ①姜黄素能降低血清和肝脏TC、TG、LDL-C和MDA含量,升高血清HDL-C含量,提高PHTA活性.②HCur能降低TC、LDL-C、TG和MDA含量,能显著提高PHTA与LPL活性.③ECur仅具降LDL-C作用.结论 HCur可降低肝脏和血清脂质及血清MDA含量,尤其能提高TG代谢相关酶活性,而ECur仅能降低LDL-C含量,其他活性均不显著,提示姜黄素结构上的酚羟基在降血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及缬沙坦对培养的牛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迁移的作用。方法 :取新生小牛胸主动脉采用贴块法培养平滑肌细胞 ,分成对照组、AngⅡ组、缬沙坦组、缬沙坦加AngⅡ组 ,干预后分别测定3 H 胸腺嘧啶 (3 H TdR)掺入量和计数迁移的细胞。结果 :AngⅡ (1μmol/L)作用 2 4h能使VSMC的3 H TdR的掺入量、细胞迁移数较对照组增多 ;与AngⅡ组相比 ,AngⅡ加用缬沙坦 (10 0 μmol/L)使3 H TdR的掺入量与细胞迁移数明显减少 ;与对照组相比 ,单用缬沙坦使3 H TdR的掺入量亦明显减少。结论 :AngⅡ对VSMC有促增殖、迁移作用 ,能被缬沙坦拮抗 ,而且缬沙坦在没有AngⅡ作用时亦能单独发挥抗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及对人Ⅰ型胶原α2(Ⅰ)链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了解AngⅡ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①SD大鼠胸主动脉VSMC体外培养,分别在24、48和72h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ngⅡ(10-8mol/L、10-7mol/L、10-6mol/L)对VSMCs增殖的影响.②构建含人α2(Ⅰ)前胶原基因5'侧翼序列-2.4kb和-1.6kb与报告基因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的重组体,用FuGENE转染试剂瞬时转染平滑肌细胞,CAT-ELISA测定AngⅡ10-7mol/L对重组体的作用.结果: ①AngⅡ剂量依赖性促进VSMC增殖.②AngⅡ组的相对CAT表达量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ngⅡ可促进VSMC增殖,并可以在转录水平上调人α2(Ⅰ)前胶原基因表达,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及对人Ⅰ型胶原α2(Ⅰ)链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了解AngⅡ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①SD大鼠胸主动脉VSMC体外培养,分别在24、48和72h采用MTF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ngⅡ(10^-8mol/L、10^-7mol/L、10^-6mol/L)对VSMCs增殖的影响。②构建含人α2(Ⅰ)前胶原基因5侧翼序列-2.4kb和-1.6kb与报告基因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的重组体,用FuGENE转染试剂瞬时转染平滑肌细胞,CAT—ELISA测定AngⅡ10^-7mol/L对重组体的作用。结果:①AngⅡ剂量依赖性促进VSMC增殖。②AngⅡ组的相对CAT表达量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ngⅡ可促进VSMC增殖,并可以在转录水平上调人α2(Ⅰ)前胶原基因表达,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毛平车前活性部位调节血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毛平车前活性部位(PDMAF)调节血脂的作用.方法:小鼠腹腔注射蛋黄乳剂造成急性高脂血症模型,观察PDMAF对小鼠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以大鼠食饵性高脂血症为模型,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给予PDMAF,连续28 d.测定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组织中TC与TG含量以及肝指数.观察PDMAF对高脂血清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释放NO的影响.结果:PDMAF 30,60 mg/kg 明显降低蛋黄乳高脂血症小鼠的血清TC和TG.PDMAF 60 mg/kg 明显降低大鼠食饵性高脂血症模型的肝指数;PDMAF 30,60 mg/kg 明显降低大鼠食饵性高脂血症模型的血清TC、TG、LDL-C、MDA含量、TC/HDL-C比值,肝组织的TC与TG,并明显升高血清HDL-C和NO含量以及SOD活性.PDMAF 10,30,100 mg/L 明显逆转高脂血清损伤的ECV304细胞释放NO.结论:毛平车前具有显著的调血脂和抗氧化作用,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内皮的功能,提示其可用于防治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酰水杨酸姜黄素酯(curcumin acetylsalicylate,C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建立Ang Ⅱ诱导的VSMC增殖模型。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观察CA干预对细胞活力和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其对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磷酸化AKT(p-AKT)、AK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1、3、10μmol/L CA可以显著抑制Ang Ⅱ诱导的细胞活力,其中3μmol/L为最佳浓度(P0.05)。在CA的干预下,与Ang Ⅱ组比较,流式细胞术显示VSMC G0/G1期细胞数量明显增加,S期明显减少;Western blot显示其可以促进PTEN蛋白表达,从而抑制AKT激活(P0.05)。结论 CA可以抑制Ang Ⅱ诱导的VSMC增殖,其机制与阻滞VSMC G0/G1期向S期转化,以及调节PTEN/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6(TRPC6)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组织贴块法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用AngⅡ刺激VSMC建立细胞增殖模型,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平滑肌细胞的TRPC6表达水平,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SKF96365(TRPC通道阻断剂)和不同浓度的flufenamic acid(TRPC6激动剂)对VSMC增殖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显示在VSMC中TRPC6通道蛋白表达水平很高.用SKF96365(10、50、100 μmol/L)阻断TRPC6通道后.经过72h的作用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用flufenamic acid(10、20、40 μmol/L)激动TRPC6通道,经过24 h的作用促进了VSMC的增殖.结论 在AngⅡ诱导大鼠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TRPC6通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脉宁对AngⅡ及LPC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超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通脉宁全方及拆方药物血清对AngⅡ及LPC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超载的影响.方法组织贴块法进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培养,应用血清药理学研究的方法,AngⅡ 10-6mol/L、LPC 10-8mol/L作为刺激因子,制备通脉宁全方、益气拆方、活血拆方药物血清.采用Fluo-3染色荧光探针标记测定钙离子荧光强度.结果通脉宁全方及拆方药物血清对AngⅡ及LPC诱导的VSMC内钙超载具有明显的干预作用,且通脉宁全方组的干预作用明显优于益气拆方组及活血拆方组.结论通脉宁药物血清抑制AngⅡ及LPC诱导的VSMC增殖与部分阻断AngⅡ及LPC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途径有关,这可能是通脉宁抑制VSMC增殖的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钟毅  赖文岩  刘挺榕  郭志刚 《重庆医学》2012,41(16):1609-1611,1673,1674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并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姜黄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并行免疫组化鉴定,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HO-1mRN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O-1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Ox-LDL呈浓度依赖性(0~150μg/mL)地诱导VSMC增殖,达到200μg/mL具有细胞毒性;姜黄素呈浓度依赖性(40、80μmol/L)地抑制Ox-LDL(100μg/mL)所诱导的VSMC增殖,HO-1抑制剂锌原卟啉Ⅸ(ZnPPⅨ)可明显减弱此抑制效应;姜黄素可诱导VSMC上调HO-1mRNA和蛋白表达;姜黄素可减弱Ox-LDL诱导VSMCs增殖细胞核抗原的高表达,此效应可被HO-1抑制剂ZnPPⅨ抑制。结论姜黄素通过降低HO-1介导的PCNA表达,进而抑制Ox-LDL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紧张素Ⅱ(AngⅡ)及缬沙坦对培养的牛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迁移的作用。方法:取新生小牛胸主动脉采用贴块法培养平滑肌细胞,分成对照组、AngⅡ组、缬沙坦组、缬沙坦加AngⅡ组,干预,分别测定^3H-胸腺嘧啶(^3H-TdR)掺入量和计数迁移的细胞,结果:AngⅡ(1μmol/L)作用24h能使VSMC的^3H-TdR的掺入量,细胞迁移数较对照组增多;与AngⅡ组相比,AngⅡ加用缬沙坦(100μmol/L)使^3H-TdR的掺入量与细胞迁移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单用缬沙坦使^3H-TdR的掺入量亦明显减少,结论:AngⅡ对VSMC有促增殖,迁移作用,能被缬沙坦拮抗,而且缬沙坦在没有AngⅡ作用时亦能单独发挥抗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对艾滋病(AIDS)进行动态辨证分析,根据临床发热证候归类,可分为少阳表虚型、痰湿交阻型、阴虚血瘀型、气血两虚型,采用相应的方剂加减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证候。  相似文献   

12.
精液不液化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专方专药、中西医结合、针灸疗法等方面,综述了精液不液化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介绍了应用离断的拇指未节指骨回植、邻指动脉巨大岛状皮瓣转移急诊I期再造拇指.该法具有不需吻合血管,不需特殊设备,手术操作简便,时间短,安全,成活率高,且因皮瓣内含有指神经背侧分支,使再过拇指有感觉,而供指感觉不受损,外形、功能均较理想等优点.该法适用于新鲜拇指末节离断伤,无再植条件或无吻合血管技术及条件的拇指再造.本文重点对该手术方法、优缺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6例脑出血死亡的患者的头颅CT,年龄,意识状态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脑出血死亡与出血量,部位有直接关系,不同年龄组的病死率有差异。意识障碍及并发症的出现会增加死亡的危险性。脑干,颞叶及小脑出血者存活时间短,病死率高,结论:脑干,出血量大且伴有意识障碍者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目前药材市场上流通的金钱白花蛇及其伪品进行鉴别。 方法 利用性状鉴别法对金钱白花蛇及伪品进行性状鉴别,利用微性状鉴别法对金钱白花蛇及伪品的鳞片特征进行鉴别。 结果 4个样品中,仅一种样品为金钱白花蛇,其他3种样品为赤练蛇,其中2种样品为黑漆染色的赤练蛇。 结论 微性状鉴别法可以用于金钱白花蛇的真伪鉴别,市场上流通的金钱白花蛇造假严重,危及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从卫生事业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卫生工作性质和价值观、遵从卫生发展内在规律、卫生工作的社会性和全民性等方面就抗击SARS斗争所引发的思考进行了论述。指出SARS事件暴露了中国卫生工作潜藏的深层次问题,同时提供了大好的转机,只要抓住机遇认真研究,必能把坏事变成好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胰岛移植在维持受体内糖代谢稳定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方法 应用静脉糖耐量试验。结果 胰岛移植物在受体内对葡萄糖刺激具有良好的反应,其胰岛素的分泌接近于正常胰腺糖负荷后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胰岛移植可以有效地维持受体内糖代谢的稳定。结论 胰岛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从1988年6月至2004年8月,共手术治疗150例,其中L4 ̄5102例,L5 ̄S136例,L3 ̄412例,同时两个椎间盘突出6例。手术采用全椎板切除36例,半椎板切除90例,开窗24例。结果经半年至3年随访,优132例,良15例,差3例。结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临床表现结合MRI和CT或CTM检查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手段,重视侧隐窝的减压与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从1988年6月至2004年8月,共手术治疗150例,其中L4-5 102例,L5-S1 36例,L3-4 12例,同时两个椎间盘突出6例。手术采用全椎板切除36例,半椎板切除90例,开窗24例。结果 经半年至3年随访,优132例,良15例,差3例。结论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临床表现结合MRI和CT或CTM检查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手段,重视侧隐窝的减压与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