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灸对AD大鼠血清内Aβ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针灸对AD大鼠血清内Aβ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及针灸治疗组,对模型组和针灸治疗组大鼠海马注射A131-42制备AD模型,假手术组大鼠海马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针灸治疗组大鼠采用针刺加艾灸百会穴和肾俞穴进行治疗,其余组大鼠不进行任何治疗;以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Aβ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β含量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假手术组、针灸治疗组Aβ含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假手术组与针灸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AD大鼠百会与肾俞穴可降低AD大鼠血清内Aβ含量,但其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灸预处理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GSK-3β和PP2A影响,揭示针灸防治AD的机制。方法建立A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预艾灸组、预电针组、预电针加灸组,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蛋白质磷酸酶2A(PP2A)和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的活性。结果模型组GSK-3β的活性比正常组亦明显升高(P<0.01),而PP2A的活性比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明显降低。预电针和预艾灸均可起到调节作用。结论针灸防治老年性痴呆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Wnt信号转导通路,影响了学习记忆相关酶在海马区的表达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远志皂苷(tenuigenin, TEN)对AD大鼠脑内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 protein, Aβ)沉积、异常磷酸化Tau浓度积聚的清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右侧海马CA1区注射Aβ1-40建立AD模型,透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TEN低、中、高剂量组,并用远志皂苷(18.5、37.0、74.0 mg/kg)对大鼠进行灌胃治疗,另设假手术组;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脑海马神经元中Aβ1-40、Tau p-Ser262 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脑神经元中泛素蛋白(ubiquitin,Ub)和泛素连接酶E3(ubiquitin-protein ligase E3)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大脑神经元中26S蛋白酶体的含量。结果免疫组化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中Aβ、Tau p-Ser262 蛋白阳性反应的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多(P<0.01);Western blot 检测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Ub表达水平上调,而E3表达下调(P<0.01)。ELISA检测显示,AD大鼠脑内的26S蛋白酶体含量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TEN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中Aβ1-40、Tau p-Ser262和Ub表达水平下降明显,泛素连接酶E3表达水平和26S蛋白酶体含量也明显升高,以37.0 mg/kg和74.0 mg/kg剂量组效果最佳(P<0.05, P<0.01)。结论UPP通路参与了AD的发生过程,远志皂苷能明显降低AD大鼠脑内Aβ1-40沉积和tau异常磷酸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复合式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用于AD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在大鼠左侧海马区内注β-淀粉样蛋白1—42肽段(Aβ1-42)和鹅膏蕈氨酸(IB0)混合液造成AD模型,通过水迷宫试验比较各组差异。结果在定位航行中,模型组潜伏期明显比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延长(P〈O.01)。结论Aβ1-42合并IBO诱导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模拟AD的发病特点,可作为AD及其药物研究的一种新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AD大鼠模型海马组织β分泌酶(BACE)和中性内肽酶(NEP)活性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 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丁苯酞低剂量组、丁苯酞高剂量组。采用大鼠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凝聚态Aβ1-40诱导AD模型,灌胃时间为4周,以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匀浆中β-分泌酶及中性内肽酶的活性含量。结果用药组大鼠海马组织β-分泌酶的活性含量没有明显降低,与模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大鼠海马组织中性内肽酶的活性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丁苯酞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苯酞可以促进AD大鼠模型海马组织的中性内肽酶的活性含量,并可能通过促进其活性含量加速Aβ的降解,但对于β分泌酶却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观察电针对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段(Aβ25-35)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12月龄雄性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各10只。采用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25-35制备AD大鼠模型,电针组选取双侧“肾俞”穴、“内关”穴和“大椎”穴,接G6805-Ⅱ型电针治疗仪治疗。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NOS活性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电针能显著提高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0.05),抑制海马NOS活性(P〈0.05)。结论:电针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NOS活性,减轻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15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及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艾灸组大鼠采用双侧海马立体定向注射聚集态Aβ25-35制作AD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双侧海马区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在艾灸组大鼠的“肾俞”、“足三里”与“百会”穴上方2-3cm处施予温和灸治疗。正常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Morris水迷宫法测定其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观察艾灸对AD大鼠海马区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5天逃避潜伏期,后3天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延长,跨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明显减少,大鼠海马区Bax、Caspase-3表达较正常组、假手术组明显升高,Bcl-2表达明显降低(P<0.01)。艾灸组大鼠5天逃避潜伏期和后3天逃避潜伏期均明显缩短,跨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明显增多,大鼠海马区Bax、Caspase-3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下降,Bcl-2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艾灸治疗AD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的释放,促进抗凋亡蛋白Bcl-2的产生,从而改善Aβ所致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15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及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艾灸组大鼠采用双侧海马立体定向注射聚集态Aβ25-35制作AD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双侧海马区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在艾灸组大鼠的“肾俞”、“足三里”与“百会”穴上方2-3cm处施予温和灸治疗。正常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Morris水迷宫法测定其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观察艾灸对AD大鼠海马区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Caspase-3 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5天逃避潜伏期,后3天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延长,跨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明显减少,大鼠海马区Bax、Caspase-3表达较正常组、假手术组明显升高,Bcl-2表达明显降低(P<0.01)。艾灸组大鼠5天逃避潜伏期和后3天逃避潜伏期均明显缩短,跨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明显增多,大鼠海马区Bax、Caspase-3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下降,Bcl-2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艾灸治疗AD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的释放,促进抗凋亡蛋白Bcl-2的产生,从而改善Aβ所致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艾灸预刺激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细胞周期蛋白cyclinA、cyclinB的影响,以探讨艾灸防治AD的作用机理。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预艾灸组,每组各10只,以双侧海马注入Aβ_(1-42)制作AD大鼠造模,造模前预艾灸组采用艾条温和灸"百会""肾俞"穴,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海马区cyclinA、cyclinB蛋白的表达。结果:经过2个月的艾灸预刺激,大鼠海马区组织中cylinA、cyclinB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艾灸预刺激可减少AD大鼠过表达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通过减少AD的细胞凋亡来缓解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0.
电针对Aβ_(25-35)所致AD大鼠海马NOS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电针对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段(Aβ25-35)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12月龄雄性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各10只.采用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25-35制备AD大鼠模型,电针组选取双侧"肾俞"穴、"内关"穴和"大椎"穴,接G6805-II型电针治疗仪治疗.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NOS活性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电针能显著提高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0.05),抑制海马NOS活性(P<0.05).结论:电针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NOS活性,减轻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艾灸预刺激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细胞周期蛋白CDK2、p21/cip的影响,探讨艾灸预刺激防治A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预艾灸组,每组各10只,以大鼠海马注入A131—42制作AD模型,预艾灸组采用艾务温和灸“百会”、“肾俞”两穴,免疫组化实验测定大鼠海马区CDK2、p21/cip蛋白的表达。结果预艾灸组经过2个月的预艾灸治疗,CDK2蛋白阳性细胞教相应减少,p21/cip蛋白阳性细胞数相应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蛄论艾灸预刺激可调控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通过降低CDK2的表达,增加p21/tip的表达来抑制AD的病理改变,达到防治AD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3,(3):577-579
目的:通过观察艾灸预刺激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热休克蛋白Hsp70、Hsp90的影响,探讨艾灸防治AD的作用机理。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预艾灸组,每组各10只,以双侧海马注入Aβ1-42制作AD大鼠造模,造模前预艾灸组采用艾条温和灸"百会""肾俞"穴,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海马CA1区Hsp70、Hsp90的平均光密度表达。结果:通过4周的预艾灸治疗,预艾灸组大鼠海马CA1区Hsp70、Hsp90的平均光密度表达均较模型组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艾灸预刺激方法可能通过诱导脑内Hsp70、Hsp90的表达来抑制Aβ毒性级联反应,从而起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艾灸相对穴“命门”“神阙”对骶上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后肢运动及膀胱功能的影响,探究其在内质网应激途径介导的膀胱组织凋亡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28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和造模组(20只)。造模组采用改良Allen′s法损伤大鼠T10段脊髓制备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将造模成功的1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和艾灸组(8只)。艾灸组大鼠于造模麻醉清醒后2 h予艾灸“神阙”“命门”干预,每穴每次2壮,隔日1次,共干预5次。比较各组大鼠干预后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尿流动力学指标(膀胱最大容量、漏尿点压力、膀胱顺应性),HE染色法观察膀胱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膀胱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激活转录因子4(ATF4)、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2(Caspase-12)]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膀胱移行上皮细胞排列紊乱,膀胱壁变薄,可见细胞空泡变性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艾灸组大鼠膀胱移行上皮细胞较模型组层次清晰、连续,可见轻度细胞空泡变性及少量中性粒...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加艾灸疗法,在选用具有补肾益髓作用的"百会"和"肾俞"(双侧)下,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区脑啡肽酶(NE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月龄为12个月左右的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AD大鼠模型采用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1-42制备,治疗组选取百会穴和双侧肾俞进行针刺和艾灸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NEP的表达情况。结果对于大鼠海马区NEP的表达,模型组比假手术组明显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较模型组则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补肾益髓"的针灸疗法可以提高AD大鼠海马区NEP的含量,从而促进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的降解,改善AD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5.
李林煜  陈烨  甘平 《陕西中医》2021,(5):565-569
目的:探讨淫羊藿素对腹膜纤维化大鼠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造模组(20只)。造模组大鼠采用0.1%葡萄糖氯已定腹腔注射建立腹膜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淫羊藿素组,淫羊藿素组按3 mg/kg剂量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6周,处死大鼠,取腹膜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腹膜组织病理变化; Masson染色观察腹膜组织胶原纤维化; 免疫组化法、ELISA法检测腹膜组织GSK-3β、β-catenin水平; Western blot检测腹膜组织GSK-3β、p-GSK-3β、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腹膜组织腹膜增厚,胶原纤维增加,腹膜组织GSK-3β、p-GSK-3β、β-catenin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素可减轻腹膜增厚并减少腹膜组织胶原纤维,明显降低腹膜组织GSK-3β、p-GSK-3β、β-catenin蛋白表达(P<0.05)。结论:淫羊藿素可减轻腹膜纤维化大鼠腹膜增厚及腹膜组织胶原纤维,抑制GSK-3β、β-catenin的表达,具有抗腹膜纤维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翀  吕艳  李谈 《中医药学刊》2010,(10):2221-2223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穴对快速老化痴呆鼠(SAMP8)海马中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APP)及β-淀粉样肽蛋白(Aβ)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电针足三里防治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SAMP8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电针组及非穴组,每组各6只,并设正常对照组(SAMR1)。电针足三里干预结束后,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中APP及Aβ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电针组APP及Aβ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明显低于模型组及非穴组(P〈0.05);而模型组与非穴组间APP及Aβ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可降低SAMP8脑部APP及Aβ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老年斑及神经原纤维缠结形成,改善痴呆鼠的智能状态,这可能是针刺足三里治疗改善AD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甘草甜素对骨关节炎大鼠软骨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和造模组(24只)。造模组通过切断右侧前交叉韧带构建骨关节炎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只剪开皮肤和关节腔。将造模成功的2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只)、甘草甜素低剂量组(5只)、甘草甜素高剂量组(5只)、来氟米特组(6只)。甘草甜素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甘草甜素25、50mg/kg,来氟米特组给予灌胃来氟米特混悬液1.87mg/kg,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大鼠腹腔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给药3周。给药结束后,番红O-快绿染色观察大鼠软骨组织病理损伤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软骨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mRNA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软骨组织中的Caspase-3、Caspase-9、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13、CollagenⅡ、Aggrecan、转化生长因子(TGF)-β、p-Smad1、Smad1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术检测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软骨组织番红O染色重度或完全失染,软骨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的mRNA表达及蛋白活化水平均显著升高,MMP-1、MMP-13、TGF-β蛋白表达及Smad1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CollagenⅡ、Aggreca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外周血中Th17细胞水平均显著升高,Treg细胞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甘草甜素低、高剂量组番红O失染情况得到一定的缓解,来氟米特组大鼠基本恢复至假手术组情况(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甘草甜素低、高剂量组及来氟米特组大鼠Caspase-3、Caspase-9的mRNA表达与蛋白活化水平显著降低,MMP-1、MMP-13、TGF-β蛋白表达及Smad1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CollagenⅡ、Aggreca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外周血中Th17细胞水平均显著降低,Treg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甘草甜素可能通过抑制TGF-β/Smad1信号途径,抑制软骨降解与细胞凋亡,纠正Th17/Treg细胞失衡,降低免疫炎症反应来修复OA大鼠软骨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艾灸预刺激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细胞周期调节因子CyclinA、p21/cip的影响,以探讨艾灸防治AD的作用机理。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预艾灸组,每组10只,以双侧海马注入Aβ1-42制作AD大鼠模型,造模前预艾灸组采用艾条温和灸"百会"、"肾俞"穴,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海马区CyclinA、p21/cip的阳性细胞数。结果通过3个疗程的预艾灸治疗,预艾灸组大鼠海马区CylinA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有显著降低(P<0.01),p21/cip阳性细胞数有显著增强(P<0.01)。结论艾灸预刺激对异常表达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从而减少AD的病理改变或相关的细胞凋亡,达到防治AD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疗法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采用改进的Feeney法建立大鼠脑损伤模型,设假手术组大鼠6只(A组),造模成功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穴位注药组(B组)、穴位注水组(C组)、腹腔给药组(D组)和腹腔注水组(E组)各6只。造模后1 h,B、C、D、E组分别单次给予足三里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或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胞二磷胆碱或生理盐水处理。造模后24 h检测各组大鼠血清NSE和S100-β含量。结果 B、C、D、E各造模组与A组比较,S-100β和NES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在造模各组中,B组S-100β和NES含量明显低于C、D、E组(P均0.05)。结论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疗法可减少创伤性脑损伤大鼠S-100β和NES的产生,对创伤性脑损伤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艾灸预刺激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预艾灸组,每组各lO只。以大鼠海马注入Aβ1-42制作AD模型,预艾灸组采用艾条温和灸"百会""肾俞"两穴。5日为1个疗程,8个疗程后应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预艾灸组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优于模型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预艾灸组能有效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从而延缓A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