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核素首次通过法测定肝动脉血流指数(hepatic artery blood flow index,HBI)预测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程度。方法选取67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METAVIR评分系统评估纤维化程度。静脉注射二磷酸锝~(99)(~(99m)Tc-MDP)后,即刻采用首次通过法测定肝血流指数。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eceivers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ROC)衡量肝血流指数预测肝纤维化的价值。结果肝血流指数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717,P0.001)。肝血流指数预测显著肝纤维化的AUROC为0.916(95%CI:0.844~0.987,P0.001),截止点为32.77时,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62.5%,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为70.0%,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为83.3%。血流指数预测严重肝硬化的AUROC为0.832(95%CI:0.729~0.935,P0.001),截止点为40.70时,敏感性为96.3%,特异性为58.8%,PPV为70.0%,NPV为96.5%。结论核素首次通过法测定肝动脉血流指数是一种新型评估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程度的方法,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Fibroscan与APRI诊断年龄40岁且ALT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对138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行肝脏活检确定病理分级。测定LSM值及APRI值,分析这两种方法诊断2级以上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F≥2,F0~F1与F2~F4对比),从而判断这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并将两种方法进行并联实验、串联实验,以研究联合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Fibroscan诊断2级以上肝纤维化的AUROC为0.880,其cutoff值为6.95 k Pa,敏感度为88.9%,特异性为76.3%。APRI诊断2级以上肝纤维化的AUROC为0.865,其cutoff值为0.58,敏感度为73.3%,特异性为81.7%。两种方法并联诊断2级以上肝纤维化敏感度为97.78%,特异性为68.82%,阳性预测值为60.27%,阴性预测值为98.46%;串联诊断2级以上肝纤维化敏感度为60.00%,特异性为91.40%,阳性预测值为77.14%,阴性预测值为82.52%。结论应用Fibroscan和APRI这两种无创诊断肝纤维化的方法可以较好的诊断年龄40岁且ALT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transient elastography,TE)技术在非病毒性肝病肝纤维化无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经肝组织活检诊断为非病毒性肝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肝组织活检纤维化程度F0~F1为无显著肝纤维化,F2~F4为显著肝纤维化,分析LSM值与肝组织活检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计算LSM值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AUROC、敏感性和特异度等。结果共纳入96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其中无显著肝纤维化者58例(60.42%),显著肝纤维化者38例(39.58%)。LSM值与肝组织活检纤维化分期间相关系数r=0.500(P 0.001)。LSM值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AUROC为0.795(P 0.05);当Cut-off值为11.45 kPa时,敏感性为60.5%、特异度为89.7%,阳性预测值为79.3%,阴性预测值为77.6%。结论 LSM值与非病毒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分期间有较好的相关性;TE对于非病毒性肝病引起的肝纤维化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用于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动态监测肝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4.
APRI和Forns指数对慢乙肝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验证APRI和Forns指数对诊断慢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172例慢性乙肝患者均接受肝组织病理检查,并同时检测肝功能、血常规和血脂,用ROC曲线评价APRI和Forns指数诊断慢乙肝肝纤维化的能力.结果 肝纤维化分期与APRI/Forns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312和0.315(P<0.01);肝纤维化S4的APRI和Forns指数均高于S0/S1/S2/S3(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PRI和Forns指数诊断显著肝纤维化(S2-S4)的AUC均小于0.7,诊断s4的AUC均大于0.7;APRI诊断S4的敏感性(SN)80%、特异性(SP)74%、阳性预测值(PPV)34.5%和阴性预测值(NPV)95.6%;Forns指数诊断S4的SN92%、SP63%、PPV29.9%和NPV97.9%.结论 APRI和Forns指数与肝纤维化分期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用于肝纤维化S4的诊断,但对肝纤维化S1、S2和S3的区分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5.
背景: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但其临床应用有一定局限性。目的:联合应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模型Fibromodel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30例CHB患者,行肝活检病理分期,以≥S2为显著肝纤维化的分界点,以S4为早期肝硬化的分界点;同时检测相关实验室指标。以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ibromodel和血清HA的诊断价值;根据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评估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结果:Fibromodel对≥S2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2,以0.15为界定值排除显著肝纤维化的敏感性、特异性和NPV分别为81.1%、62.4%和87.5%;以0.5为界定值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敏感性、特异性和PPV分别为68.1%、76.9%和64.2%。只对Fibromodel介于0.15~0.5之间者行肝活检,可避免46.2%的肝活检,准确性为76.7%。血清HA对≥S2的AUC为0.789,诊断界值为60ng/ml时,敏感性、特异性和NPV分别为76.8%、78.2%和82.9%;对S4的AUC为0.801,诊断界值为140ng/ml时,敏感性、特异性和PPV分别为85.5%、81.6%和82.1%。进一步应用血清HA评价未被Fibromodel确定的患者,可避免60.0%的肝活检,准确性为83.3%。结论:Fibromodel与血清HA联合应用可提高无创评估CHB肝纤维化的诊断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肝活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与HBs Ag定量比值(Gq HBs R)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在232例进行肝穿刺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美国罗氏公司提供的化学发光法试剂检测HBs Ag定量;将≥S2作为显著纤维化组,S2组作为轻度或无纤维化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该比值在不同截点时对于显著性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 Gq HBs R判断有无显著性肝纤维化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04。当Gq HBs R9.57时,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敏感性为49.2%、特异性为88.2%、阳性预测值(PPV)为84.2%、阴性预测值(NPV)为57.7%;当Gq HBs R10时,其特异性和PPV分别为88.2%和83.3%;当Gq HBs R20时,其特异性和PPV均为100%;当Gq HBs R2.4时,其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4%和81.8%;当Gq HBs R2时,其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随着Gq HBs R逐渐增大,其特异性和PPV逐渐增大,随着Gq HBs R逐渐变小,其敏感性和NPV逐渐增大。在特异性和PPV分别为88.2%和83.3%,敏感性和NPV分别为98.4%和81.8%时,可避免约40%患者进行肝穿刺。基于4因素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APRI)、γ-GT、HBs Ag单独判断有无显著性肝纤维化的AUC分别为0.638、0.631、0.606、0.588,而Gq HBs R判断有无显著性肝纤维化的AUC明显优于FIB-4、APRI、γ-GT或HBs Ag。结论非创伤性诊断模型Gq HBs R能较好地区分存在显著性肝纤维化,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或许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血清HA、PC Ⅲ、CIV定量对肝组织纤维化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定量对肝组织纤维化不同阶段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253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A、PCⅢ、CⅣ水平,所有患者同时做了肝组织活检.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ROC(Receiver Operating Curve)曲线确立HA、PCⅢ、CⅣ诊断肝纤维化(分期≥S2)和肝硬化(分期S4)的截断值及其诊断的灵敏度(Se)、特异度(Spe)、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血清HA、PCⅢ、CⅣ诊断肝纤维化(分期≥S2)的截断值分别为90μg/L、90 μ g/L、75 μ g/L,其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0.4%、82.0%、63.1%,特异度分别为70.2%、60.8%、83.8%,阳性预测值(PPV)分别为86.7%、83.5%、90.4%,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59.8%、58.4%、48.4%.HA、PC Ⅲ、C Ⅳ诊断肝硬化的截断值分别为210μg/L、150 μ g/1.90 μ g/L,其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6.2%、76.4%、80.0%.特异度分别为85.3%、68.7%、75.8%,PPV分别为65.4%、40.4%、47.8%,NPV分别为98.8%、91.3%、93.2%.结论测定血清HA、PCⅢ、CⅣ水平可以对肝纤维化不同阶段做出相对准确的诊断.其中以HA对肝硬化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肝脏硬度值(LSM)对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10月-2018年8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住院行肝活组织检查的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330例,根据肝组织学病理结果,分为轻微肝纤维化(F0~F1)和明显肝纤维化(F2~F4)两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诊断明显肝纤维化的指标,然后对筛选后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在诊断明显肝纤维化患者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330例患者中轻微纤维化(F0~F1)有245例,明显肝纤维化(F2~F4)有85例。两组在临床指标HBV DNA、HBsAg、HBeAg、抗-HBc、ALT、AST、TBil和LSM水平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HBsAg与LSM是明显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 05)。ROC曲线分析发现只有LSM有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 744(95%可信区间:0. 680~0. 808)。以LSM≥6. 15 k Pa为界值,预测明显肝纤维化的敏感度为62. 4%,特异度为76. 3%,准确度为72. 1%,阳性预测值为72. 5%,阴性预测值为67. 0%。结论 LSM对明显肝纤维化的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多个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模型的验证和分析比较,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9例NAFLD患者,进行肝组织活检和病理学分期,并检测血清指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等方法评估APRI指数、AST/ALT比率、BARD评分等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29例病例中17例(58.9%)为男性,平均年龄(51±12)岁,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7±5)kg/m2,糖尿病患者15(51.7%);病理肝纤维化分级提示显著纤维化S3-S4:6例(20.6%).各诊断模型对肝脏显著纤维化程度都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其中AST/ALT比率表现最佳[其曲线下面积(AUROC)为0.83],其次为BARD评分(AUROC0.77)和APRI指数(AUROC0.67).AST/ALT比率和BARD评分模型的阴性预测值均大于90%(分别为93%和95%).阳性预测值均处于中低等水平.AST/ALT比率和BARD评分模型分别可使68.9%和37.9%的患者避免肝活检.结论: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模型能较好地区分存在显著肝纤维化的NAFLD患者,其中以AST/ALT比率、BARD评分模型较为有效,可以避免部分患者行肝穿刺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41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性斑块、1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性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颈动脉超声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易损性评估,分析颈动脉超声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灵敏度(sensitivity,SEN)、特异性(specificity,SPE)、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评估准确度等指标。结果 (1)51例患者中,颈动脉超声分型为易损性斑块43例(84.3%)、稳定性斑块8例(15.7%)。(2)颈动脉超声评估斑块易损性的SEN、SPE、PPV、NPV、评估准确度分别为97.6%、70.0%、93.0%、87.5%、92.2%。(3)颈动脉超声与临床确诊方法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927,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性能良好,且与临床确诊方法一致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FibroTest-ActiTest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炎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验证FibroTest-ActiTest(FT-AT)对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纤维化和炎症程度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导致FT和肝活组织检查两者不一致性的原因.方法 选择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慢性HBV感染患者100例,并当天留取血清做相关生物化学指标检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定诊断价值.结果 100份肝组织标本长度为8~30 mm(中位数15 mm);可供评价汇管区5~26个(中位数为9个).所有患者中存在显著纤维化(F3~F6)者39例,显著炎症(A2~A4)者65例.诊断显著炎症(A2~A4)、显著纤维化(F3~F6)和肝硬化(F5~F6)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33、0.840和0.862,95%可信区间分别为0.753~0.913、0.750~0.929和0.721~1.003.FT≤0.31以86%阴性预测值排除显著肝纤维化,而FT≥0.72则以92%阳性预测值确诊显著肝纤维化.FT和肝活组织检查结果比较,纤维化存在2级以上差异者有26例;其不一致性:3例归咎于肝活组织检查,7例归咎于FT,16例原因未定.结论 FT-AT可较准确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和炎症状态.当选择合适分界值判定有无显著肝纤维化时,FT可使68%的患者避免肝穿刺,并保证87%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选取73例血吸虫病患者,以肝活组织检查为"金标准",评估瞬时弹性诊断仪(Fibroscan)和无创诊断模型对日本血吸虫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预测价值。结果Fibroscan测定值与肝组织病理等级之间Spearman相关系数r=0.651(P<0.001)。Fibroscan预测F1(轻微肝纤维化)的截断值7.90;预测F2(显著肝纤维化)的截断值为8.15;预测F3(严重肝纤维化)的截断值为10.1;预测F4(肝硬化)的截断值为18.0。ARPI和FIB-4预测血吸虫病患者轻微肝纤维化具有较高价值;Fibroscan预测血吸虫病患者显著和严重肝纤维化时,优于无创诊断模型。  相似文献   

13.
FIB-4指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FIB-4(fibrosis index based on the 4 factor)指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价值。方法检测86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PLT(血小板)等指标,根据病理肝纤维化分期设定两个判定点,分别为显著纤维化(≥S2级)和肝硬化(S4级),采用FIB-4指数加以评分,以肝组织病理学检查作对比,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AUROCs)评价FIB-4对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FIB-4指数采用AUROCs加以评价,显示FIB-4≥S2级(显著纤维化)AUC曲线下面积为0.813,以1.56分值为界值,诊断显著肝纤维化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达到86.21%、71.43%、86.2%和71.4%。S4级(肝硬化)AUC曲线下面积为0.802,以2.2分值为界值,诊断肝硬化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达到87.5%、67.14%、37.8%和95.9%。结论FIB-4指数是一种简单易行、预测结果可靠的非侵入诊断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肝活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脏瞬时弹性超声成像(Fibroscan,FS)在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上海瑞金医院感染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10例,运用FS检测肝脏硬度值(Stiffness值)。所有患者同期行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同时检测肝功能、血小板、凝血等指标。以肝活检结果为标准绘制FS工作特征曲线,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Stiffness值与Ishak评分比对,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无肝纤维化(S0期)、轻度肝纤维化(S1~S2期)、中度肝纤维化(S3~S4期)和重度肝纤维化及肝硬化(S5期~S6期)患者Stiffness值(kPa)分别为5.45±1.44、7.01±2.42、9.23±3.00、16.87±6.77,对Stiffness值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tiffness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显著正相关(r=0.67812,P<0.01)。Fibroscan检测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AUROC分别为0.840和0.938,其中以Stiffness值8.050kPa作为显著肝纤维化的诊断界值,敏感度为60.3%,特异度为93.7%,阳性预测值为94.71%,阴性预测值为55.83%;以12.150kPa作为重度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诊断界值点,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9%和92.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11%和95.86%。逐步回归统计分析,Alb、PLT、AST、年龄、体质量对Stiffness值有影响。结论 Fibroscan评估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尤其是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准确性高,在诊断与疗效评估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血清HA、PCⅢ、CIV定量对肝组织纤维经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定量对肝组织纤维化不同阶段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253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A、PCⅢ、CⅣ水平,所有患者同时做了肝组织活检。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ROC(Receiver Operating Curve)曲线确立HA、PCⅢ、CⅣ诊断肝纤维化(分期≥S2)和肝硬化(分期S4)的截断值及其诊断的灵敏度(Se)、特异度(Spe)、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血清HA、PCⅢ、CⅣ诊断肝纤维化(分期≥S2)的截断值分别为90μg/L、90μg/L、75μg/L,其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0.4%、82.0%、63.1%,特异分别为70.2%、60.8%、83.8%,阳性预测值(PPV)分别为86.7%、83.5%、90.4%,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59.8%、58.4%、48.4%。HA、PCⅢ、CⅣ诊断肝硬化的截断值分别分210μg/L、150μg/L、90μg/L,其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6.2%、76.4%、80.0%,特异度分别为85.3%、68.7%、75.8%,PPV分别为65.4%、40.4%、47.8%,NPV分别为98.8%、91.3%、93.2%。结论 测定血清HA、PCⅢ、CⅣ水平可以肝纤维化不同阶段做出相对准确的诊断。其中以HA对肝梗化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GGT/PLT比值(GPR)、FIB-4和APRI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肝组织活检诊断为CHB合并NAFLD患者122例。分析GPR、FIB-4和APRI预测肝纤维化分期的价值。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s相关系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肝纤维化分期。结果肝组织病理活检作为金标准,F1、F2、F3和F4各纳入33例、50例、28例和11例患者。GPR、FIB-4和APRI与肝纤维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20、0.326、0.284(P0.05)。GPR、FIB-4和APRI均不能预测CHB合并NAFLD明显肝纤维化(F2)。GPR预测进展期肝纤维化(F3)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是0.725(0.637~0.802),cut-off值是0.380,灵敏度64.1%,特异度79.5%,准确率73.8%,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9.5%和82.5%; FIB-4和APRI预测进展期肝纤维化(F3)AUC分别为0.748(0.661~0.822)和0.745(0.658~0.819),与GPR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GPR、FIB-4和APRI预测CHB合并NAFLD进展期肝纤维化(F3)具有中等预测价值,但对明显肝纤维化(F2)无预测价值,合并脂肪肝可能影响血清学无创诊断预测肝纤维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内镜超声检查术(EUS)辅助诊断早期肝硬化的价值,以及分析EUS联合肝脏病理(LH)和肝硬度(LSM)诊断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效能。 方法 收集226例存在慢性肝损伤行内镜和EUS检查的患者资料,评估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情况,行LH检查明确肝纤维化情况,行Fibroscan检查明确LSM。分别构建EUS-LSM 、EUS-LH、LSM-LH和ELL(EUS , LSM and LH)肝硬化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特征(ROC)和曲线下面积(AUROC)评价不同诊断方法预测早期肝硬化的效能。 结果 经过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病患者149例,诊断为早期肝硬化(Child-pugh A级)患者77例。早期肝硬化组EUS下静脉曲张比例高于内镜[68.8%(53/77) 比 32.5% (25/77), P<0.05]。LSM预测早期肝硬化cutoff值为8.65 kPa。早期肝硬化组肝脏病理可见假小叶有42例(54.5%)。ELL的AUROC是0.919(95%CI:0.875~0.951,灵敏度=0.792,特异度=0.913,阳性预测值=0.824,阴性预测值=0.895,阳性似然比=9.08,阴性似然比=0.23,准确度=0.872),其预测早期肝硬化优于EUS(P<0.000 1)、LSM(P<0.000 1)、LH(P<0.000 1)、EUS-LSM(P<0.000 1)、EUS-LH(P=0.013 4)和LSM-LH(P=0.002 2)。 结论 早期肝硬化时 EUS在发现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方面优于内镜。EUS、LH和LSM联合诊断可显著提高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0种无创诊断肝纤维化指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行肝穿刺活检术诊断的1362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计算不同的指数得分。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评价各指数的准确性,采用DeLong法对各指数诊断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本组资料显示,诊断显著肝纤维化(≥S2)的AUROC依次为:S指数(0.745)、GPRI (0.736)和APRI (0.681);诊断肝硬化(S4)的AUROC依次为:S指数(0.716)、FIB-4(0.708)和GPRI (0.707);S指数诊断肝硬化时,其截断点为0.03,敏感度为98.8%,阴性预测值为97.0%,阴性似然比为0.14;截断点为1.5的特异度为99.5%,阳性预测值为70.0%,阳性似然比为10.1;S指数诊断显著肝纤维化时,其截断点为0.89,特异度为99.5%,阳性预测值为98.5%,阳性似然比为11.5;截断点为0.02的敏感度为97.7%,阴性预测值为40.0%,阴性似然比为0.26。结论在10个无创诊断指数中,S指数的诊断性能相对最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Fibro Touch)、FIB-4指数、APRI指数3种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CHB)进展性肝纤维化(≥F3)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229例CHB患者,均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血常规、肝生化、Fibro Touch检测,计算FIB-4和APRI指数,并行肝脏穿刺组织学检查,以肝纤维化分期分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3种方法曲线下面积(AUROC),确定截断值、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1)Fibro Touch、FIB-4、APRI指数3种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方法与CHB进展性肝纤维化(≥F3)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Fibro Touch相关性最高,r=0.66(95%CI:0.58~0.73),优于FIB-4、APRI指数。(2)在CHB进展性肝纤维化(≥F3)诊断中Fibro Touch、FIB-4、APRI指数的AUC分别为0.89、0.77、0.73;而其中Fibro Touch的AUROC最大0.89(0.85~0.94),截断值12.7(kPa),敏感性79%,特异性83%。结论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技术可对CHB进展性肝纤维化进行较准确的评估,且Fibro Touch对CHB进展性肝纤维化(≥F3)的诊断价值优于FIB-4指数、APRI指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FibroScan对于慢性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肝纤维化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选择2009年4月-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经肝脏穿刺病理诊断的慢性DILI患者49例,进行FibroScan检测得到肝脏硬度测量(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值.以肝脏活体组织检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ROC),以评价FibroScan对慢性DILI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 LSM值与肝脏病理分期呈正相关,Kendall相关系数为0.607,P<0.001.FibroScan诊断慢性DILI肝纤维化≥S2期、≥S3期、S4期的AUROC分别为0.878、0.944、0.993.结论 FibroScan对诊断慢性DILI肝纤维化程度有较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