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配合套石篮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220例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6例)和对照组(104例),两组均采用输尿管镜和钬激光碎石术.对照组术中不应用套石篮,观察组术中配合套石篮治疗.结果 术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碎石成功率分别为96.55%(112/116)和78.85%(82/104),术中结石滑落回肾孟或肾盏内比率分别为10.34%(12/116)和26.92%(28/10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术中均无穿孔和黏膜剥脱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榆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配合套石篮固定上段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明显降低了结石推移至肾孟或肾盏内的比率,提高了碎石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附262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2620例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病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620例输尿管结石病例,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为92.2%(2415/2620),其中上段一次性清除率为80.2%(510/636),中段为94.3%(671/712),下段为97.1%(1235/1272);术中中转行开放手术42例,输尿管狭窄置镜失败106例,结石移位至肾内57例,输尿管假道49例,输尿管穿孔61例,输尿管撕脱2例;术后无严重感染及输尿管狭窄发生。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显著,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是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应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204例,其中输尿管中段结石16例(占8%),输尿管下段结石188例(占92%),膀胱壁内段结石6例。结果 204例手术时间15~116分钟,平均45分钟;碎石成功率98.0%(200例),术中结石排净率96.6%,2例结石漂移至肾脏,未能完成手术;3例碎石后,部分结石漂移至肾脏(〉3 mm);1例结石异常坚硬,气压弹道碎石探针无法将其击碎,中转开放手术,1例膀胱壁内段结石开口处隆起,局部黏膜充血水肿严重伴出血,无法发现输尿管开口,无法插入导丝,后中转开放手术(下腹半月线小切口)+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成功。术后均有肉眼或镜下血尿,多于术后2~3天消失,204例均无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确切、安全、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78例予以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对照组78例予以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一次性碎石成功率等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2组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而一次性碎石成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97.44%比87.18%,χ2=5.778、P=0.016)。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提高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且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比较双通道输尿管软镜与电子输尿管软镜在行碎石手术时的碎石效率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7年4月-2016年7月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的病例共836例,随机分为电子输尿管软镜组427例和双通道输尿管软镜组409例,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和残石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电子输尿管软镜组手术成功率为92.5%,双通道输尿管软镜组手术成功率为83.6%,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后电子输尿管软镜组有10例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而双通道输尿管镜组有13例出现SIRS,治疗后均好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子输尿管软镜组手术时间为(83.1±7.9)min,双通道输尿管镜组手术时间为(95.3±7.6)min,电子输尿管软镜组手术用时较短(P0.05);电子输尿管软镜组有17例发生石街形成、6例结石残留,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均排空。双通道输尿管软镜术后有25例发生石街形成、8例结石残留,ESWL治疗后均排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通道输尿管软镜与电子输尿管软镜行碎石手术都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电子输尿管软镜由于清晰度高、操作灵活,手术成功率高于双通道输尿管软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输尿管硬镜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输尿管硬镜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435例,其中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217例、中段26例、下段168例,多段多发结石24例。结石长径5mm~20mm,采用钬激光碎石,部分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时联合使用拦截网篮。结果: 输尿管镜成功进镜完成碎石者406例(占93.3%),术后1月清石387例(占89.0%); 7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时联合使用拦截网篮结石上移至肾盂6例(占7.9%),141例没有联合使用拦截网篮者结石上移至肾盂25例(占17.7%);术后出现输尿管狭窄6例(占1.4%), 出现尿脓毒血症者7例(占1.6%);无输尿管撕脱、断裂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合理掌握适应症、防治尿路感染、术中谨慎规范操作等方面注意后输尿管硬镜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能达到安全、有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顺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与逆行输尿管镜取石治疗复杂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134例复杂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顺行组(经皮肾穿刺造瘘碎石MPCNL)67例,逆行组(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碎石URL)67例.分别进行腔内钬激光碎石,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MPCNL组手术成功率100%(67/67),平均手术时间48.7 min,无输尿管穿孔发生,术后3 d无石率94.0%(63/67).1例术后辅助体外碎石,3例术后并发高热.URL组手术成功率88.1%(59/67).8例术中因输尿管扭曲或结石下方息肉堵塞不能到达结石部位而改行其他治疗.平均手术时间65.7 min,术后3 d无石率61.2%(41/67),3例并发输尿管穿孔,14例术后辅助体外碎石,术后并发高热8例.顺行组手术时间短,结石取净率高,术中、术后并发症少,与逆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顺行腔内钬激光碎石疗效好,副作用少,可作为治疗复杂榆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输尿管镜技术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失败的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9年5月我院应用输尿管镜钬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治疗ESWL失败的17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一次碎石成功138例(78.9%),输尿管镜碎石后较大碎石片冲入输尿管上段或肾孟再次ESWL34例(19.4%),改开放手术取石3例(1.7%);术后1个月X射线或B超复查无结石残留168例(96%);手术中并发输尿管穿孔5例,术后3例输尿管狭窄行输尿管镜检扩张双支架管引流。结论经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是治疗ESWL治疗失败的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2123-2124
对比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选取2015年4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11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要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与术后复发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具有手术创伤更小、手术耗时少、术后能够快速康复以及安全性更高等优势,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俊  张杰 《中国临床医学》2008,15(1):113-114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硬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218例。结果:218例输尿管结石一次碎石成功202例(92.7%),失败16例(7.3%),其中上段输尿管结石移位9例(4.1%),改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后成功。输尿管穿孔2例(0.9%)及5例(2.3%)进镜失败的转开放手术治愈。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中下段输尿管结石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中不同温度的灌洗液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术后体温的影响。方法将70例拟在我院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术中灌洗液温度控制在37℃左右,对照组术中灌洗液温度未做特殊处理,约为室温。记录患者术后48h体温变化,血常规白细胞数,血清降钙素原(PCT)。结果两组患者体温37.5℃的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8h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血清PC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体温38.5℃或血清PCT0.05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37℃左右的灌洗液能够降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发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74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进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观察组予以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时的结石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78%(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二期手术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血肌酐、血尿素氮及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有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肾穿刺造瘘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老年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7年8月进行输尿管软镜碎石的老年肾结石患者80例,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6例退出、3例失访,最终观察组35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前先在超声或CT引导下局麻行患侧肾穿刺造瘘,对照组则直接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术后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并检测术前、术毕以及术后24 h的C反应蛋白(CRP)量。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观察组未出现大出血、高热等并发症,对照组术后有3例发热。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1±3.1)和(65.5±2.2)min,P 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净石率高于对照组[94.3%(33/35)和77.8%(28/36)],术毕及术后24 h炎症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前肾穿刺造瘘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老年患者肾结石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微创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轻度肾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轻度肾积水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后腹腔镜微创取石术组(n=50)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组(n=50)。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后腹腔镜微创取石术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组,手术时间长于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组,结石清除率高于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组(P<0.05)。手术后,两组的血清TNF-α、IL-6、KIM-1、Cys-C水平均升高,IL-2水平均降低,但后腹腔镜微创取石术组均优于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微创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轻度肾积水,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结石清除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输尿管软镜治疗中上盏肾结石术后不留置双J管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对患者术后血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泌尿外科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20例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中上盏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留置双J管,研究组术后不留置双J管。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两组的IL-1β、CRP、PCT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NE、Cor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尿、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后采取无管化处理并不影响中上盏肾结石清除率,患者血尿、膀胱刺激征以及腰腹部疼痛发生率显著降低,有良好的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欧阳波  何秉勋 《华西医学》2009,(5):1106-1107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盂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例肾盂结石经尿道输尿管镜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术式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术后复查出现大小不等上尿路残余结石,分别予经皮肾镜碎石,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体外振波碎石治疗后复查无残余结石。结论:肾盂结石经尿道输尿管镜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治疗需要根据结石的大小、形态及位置严格掌握适应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输尿管硬镜结合软镜鞘联合软镜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6年8月确诊输尿管中上段结石住院患者,治疗组110例:先用输尿管硬镜经过软镜鞘碎石取石,再使用输尿管软镜通过软镜鞘碎石取石;对照组110例:采用传统直接用软镜经过软镜鞘碎石。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结石大小和发病部位无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处理时间、住院日、术后并发症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87.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处理时间、结石处理时间和软镜使用台次上,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比例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输尿管硬镜结合软镜及软镜鞘较传统软镜碎石方法,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且能延长软镜的使用寿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何氏通淋排石汤加减联合艾灸对输尿管镜碎石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研究总计纳入12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2021年8月~2023年6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均采取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60例)术后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60例)术后常规治疗结合何氏通淋排石汤加减及艾灸治疗,各组患者临床数据对比: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率、术后1周及术后2周、术后3周患者疼痛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情况、术后1d与术后3周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白细胞(WBC)水平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结石清除率(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8.33%),p<0.05;与对照组(13.33%)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率更低(3.33%),p<0.05;术后1周及术后2周、术后3周,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1d与术后3周研究组患者CRP水平与W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何氏通淋排石汤加减联合艾灸可提升输尿管镜碎石术后疗效,提升结石清除率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术后疼痛轻,机体炎症反应轻,恢复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并发感染性休克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4月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表现为术后1~6h内出现高热,血压降至90/60mmHg以下,中段尿培养2例为阳性,血培养均为阳性。感染性休克原因依次为:术前尿路感染未能得到良好控制,术中输尿管灌注压力过高、损伤输尿管、手术时间过长及术后引流不畅等。经给予抗感染、抗休克等对症支持治疗后4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有冠心病史患者因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于术后d2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充分认识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原因,术前抗感染治疗,术中恰当的操作技巧,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早期发现及积极合理治疗,对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集束化干预对输尿管镜碎石患者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输尿管镜碎石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多学科联合集束化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30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白细胞(WBC)计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尿白细胞(LEU)计数及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结果观察组WBC、PCT、CRP、LEU术后第3天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EU术后第5天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QO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学科联合集束化干预可以降低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