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00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目的了解我国居民现阶段的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79 542名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健康素养现状调查。结果中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6.48%,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为14.97%、6.93%和20.39%,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科学健康观(29.97%)、安全与急救素养(18.70%)、传染病预防素养(15.86%)、基本医疗素养(7.43%)和慢性病预防素养(4.66%)。东、中部地区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高于西部地区居民,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男性高于女性,45岁以下居民高于45岁及以上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也越高。结论中国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较低。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人群健康素养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动态监测与分析江苏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出提高人群健康素养水平针对性对策。方法对江苏省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抽样调查,并进行标化分析。结果 2011年度江苏省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11.26%,城市高于农村,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45岁年龄组高于≥45岁年龄组,其中25~34岁年龄组最高,55~65岁年龄组人群最低。2011年度居民健康素养知识正确认知度总体为63.87%。结论近年来,全省健康素养水平有所提高。应加快形成省、市、县三级健康干预和监测评估网络,动态掌握变化趋势,实现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干预评估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  相似文献   

3.
张庆英 《中国校医》2013,27(11):836-838
目的了解本镇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开展健康素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卫生部统一设计的问卷,随机抽取一个自然村15~69岁居民200人,入户调查。结果调查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10.00%。从健康素养的3个方面看: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是38.00%、、18.50%和46.00%。总体健康素养和3个方面健康素养显示:45岁以下年龄组高于45岁以上年龄组,文化成度越高,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越高。健康素养46项测评内容知晓情况: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66.9%。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知识知晓率分别是68.9%、64.3%和66.0%。有2项低于20.0%分别是:成年男性1 d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能超过25克的知晓率11.0%,知道妇女怀孕后至少要进行5次孕期检查的人占19.5%。结论本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很低,应根据不同特征人群特点及认知方面不足处有针对性开展健康素养干预工作,提高整个人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安徽省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全省11个监测点3029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安徽省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4.73%;具备3大类素养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的水平较高(14.39%),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为8.11%,健康技能4.80%;具备6类健康问题中,安全与急救素养42.70%、科学健康观28.36%、健康信息素养10.75%、传染病防治素养15.69%、慢性病防治素养9.83%和基本医疗素养5.79%;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男性高于女性,45岁以下居民高于45岁及以上居民;文化程度越高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也越高。结论安徽省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农村,教育程度低及45岁以上的居民是健康素养干预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监测和分析常州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变化趋势,提出提高人群健康素养水平的针对性策略。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常州市15~69周岁常住居民共2 510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标化分析。结果 2015年度常州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27.6%,高于全国和江苏省水平,城市高于农村;各年龄组间存在差异,25~34岁组健康素养水平最高;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居民健康知识正确认知度总体为66.3%。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活动,常州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6.
合肥市蜀山区居民健康素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蜀山区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为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社区15~69周岁居民150人,采用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1.3%,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健康技能的比例分别为14.7%、12.0%和55.3%;从事医疗工作,文化程度越高者,其健康素养越高(P0.05)。结论蜀山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朝北京市阳区不同特征人群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素养状况,并了解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5~69周岁居民800人进行入户调查,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朝阳区居民具备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素养的比例是30.00%,总体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素养具备情况:30~39岁年龄组具备率最高;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也越高。"对骨质疏松的正确认识"的正确率为7.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文化程度是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应加强慢性病相关知识、生理卫生知识和保健康复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对低文化程度居民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升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张琼  陈玉阳 《浙江预防医学》2012,24(12):13-15,38
目的了解杭州市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入户调查杭州15~69岁城乡常住人口2639人。结果杭州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41.49%,传染病预防素养最低仅为15.80%,城市居民(43.35%)高于农村(39.60%),35~45岁组健康素养水平最高为50.22%,文化程度越高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也越高。累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具备慢性病预防素养的人自评健康状况较好,具备基本医疗素养的人自评健康状况较差。结论需要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开展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江苏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并发现影响健康素养提高的影响因素和卫生成本。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以及PPS抽样,选取调查对象,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结果,并根据国家统一方法进行标化。结果本次共调查12 000户,有效样本量为11 853份,样本回收率为98.78%,经标化后2012年江苏省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是13.2%,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是22.1%、10.0%和18.0%,江苏省居民具备6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安全与急救素养、科学健康观、健康素养信息获取、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基本医疗素养,结果依次为46.1%、41.7%、19.8%、13.6%、13.6%和4.4%。健康素养水平在不同城乡、文化程度、经济水平、职业中分布有差异,文化程度越高,经济水平越好,素养水平越高(P0.05)。健康素养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需要投入近5000万元的费用。结论通过监测分析印证了健康素养受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城镇化进程等多因素的制约,是反映我国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标。要提高健康素养水平,需要卫生计生部门加大对健康教育持续性的投入和政策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居民健康素养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了解掌握浙江省居民的健康素养状况,建立浙江省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指标体系及监测网络。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浙江省12个监测点调查15~69周岁5114人,以入户调查的方式进行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浙江省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8.45%,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为17.70%、9.25%和27.00%,具备5类健康问题的素养比例为:科学健康观33.90%、安全与急救素养26.90%、传染病预防素养19.50%、基本医疗素养10.00%、慢性病预防素养5.46%。文化程度越高的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也越高。结论浙江省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需要持续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素养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淮安市淮阴区常住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居民健康素养干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全区3个街道15岁~69岁城乡常住居民675人,采用2013年度《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淮阴区居民的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为21.62%,具备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为33.33%、12.30%和24.89%。男性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女性,男女分别为22.83%和17.86%;25岁~34岁年龄组居民的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55岁~64岁最低,分别为32.59%和7.38%。大专及以上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最高,不识字/识字很少居民的水平最低,分别为58.33%和4.62%,且素养水平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采取有效措施,针对不同人群,尤其是老年、妇女和受教育程度低等重点人群实施健康素养干预,努力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甘肃省45~69岁常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布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中老年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和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法,抽取全省87个县市区45~69岁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与健康素养相关问题等两大类,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017年甘肃省45~69岁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6.52%;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健康技能3个方面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为15.59%、8.36%和8.72%;六类健康问题素养具备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科学健康观素养(29.37%)、安全与急救素养(28.94%)、健康信息素养(15.38%)、传染病防治素养(12.43%)、基本医疗素养(11.02%)和慢性病防治素养(1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城乡、文化程度、职业和收入是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甘肃省45~69岁常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加强健康教育和监测研究,并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太仓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法和KISH表法,抽取全市2 866名居民,采用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2012年太仓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0.5%,具备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为40.5%,15.4%,26.9%。不同年龄组、文化程度、职业人群间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具备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等5类健康问题相关健康素养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安全与急救知识(68.0%)、科学健康观(57.2%)、传染病预防知识(23.3%)、慢性病预防知识(16.0%)、基本医疗(15.0%)。结论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是影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的主要部分,应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开展干预工作,提高弱势人群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天津市15-24岁年龄组人群健康素养水平,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使用PPS(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法在16个区抽样,每区抽取3个街道,每个街道抽取2个居委会抽样单位,每个居委会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70个家庭户,每个家庭户采用KISH表抽取1名调查对象,每个居委会完成50份调查问卷。结果 15-24岁年龄组人群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0.77%,健康知识和理念具备率为24.52%,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具备率为22.12%,健康技能具备率为13.78%。15-24岁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在健康素养、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24岁年龄组人群科学健康观素养具备率为41.84%,传染病预防素养具备率为25.01%,慢性病预防素养具备率为16.73%,安全与急救素养具备率为54.98%,基本医疗素养具备率为9.85%,健康信息素养具备率为32.65%。15-24岁年龄组城乡与农村居民在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健康信息素养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24岁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在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健康信息素养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24岁年龄组人群的健康是至关重要,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各学校应加大教育力度,在中学、大学开设健康教育课,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同时各企业应该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提升员工健康素养继而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张莹  钱珍花 《中国健康教育》2013,(3):270-271,274
目的了解苏州市相城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相城区15~69岁常住居民510人,采用全国统一编定的《2010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入户面对面形式,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相城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6.6%。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为18.4%、4.6%和60.4%。具备5类健康问题的素养比例分别为科学健康观37.6%,传染病预防素养16.2%,慢性病预防素养1.8%,安全与急救素养38.2%,基本医疗素养7.4%。不同年龄段居民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存在差异,年轻人高于老年人。居民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结论相城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需要持续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素养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顺义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素养的各种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在顺义农村地区抽取两个村,每村随机抽取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样本总量共670人。结果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三方面健康素养知晓率分别为74.68%、69.82%、63.97%,均呈现45岁以下年龄组高于45岁以上年龄组的特点。同时受教育程度越高,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越高。结论顺义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知晓水平总体不高,未达到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80%的指标,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特点,采用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策略和措施,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江西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和卫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于江西省范围内非集体居住的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平板问卷入户调查。以2017—2020年江西省健康素养监测数据为依据,基于复杂抽样分析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经加权调整,2017—2020年江西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13.31%、16.77%、19.85%和23.73%,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14.21,P<0.05)。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以及基本技能三方面素养水平的4年累计增长量分别为11.59%、10.03%和8.49%,且均呈上升趋势(P<0.05)。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现城市高于农村,年轻人高于老年人,文化程度越高素养水平越高的特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2017—2020年江西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逐年升高,2020年素养水平更高(OR=1.276,95%CI:1.119~1.455),以65~69岁年龄组为参照,35~44岁年龄组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更高(OR=2.437,95%CI:1.744~3.407),以不识字/少识字者为参照,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健康素养水平更高(OR=33.894,95%CI:18.837~60.870)。结论江西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老年人和文化程度较低者是健康促进工作的重点人群,社会应群策群力提高健康素养水平,促进全民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静安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行政部门制定健康促进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方法,以调查问卷对1 760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入户面对面调查。【结果】静安区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31.89%,其中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具备率分别为46.30%、27.02%、43.44%,6类健康问题的健康素养具备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65.49%),科学健康观素养(60.75%),健康信息素养(56.86%),慢性病防治素养(34.22%),基本医疗素养(31.10%),传染病防治素养(24.28%)。65~69岁年龄组居民的素养水平最低(χ~2=22.03,P<0.05);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的健康素养水平最高(χ~2=43.54,P<0.05);公务员健康素养具备率显著高于其他职业者(χ~2=22.78,P<0.05)。【结论】静安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中有升,需要进一步提高薄弱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监测衢州市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和变化趋势,探讨健康素养水平提升措施。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 808名15—69周岁常住居民的信息,通过使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对其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2015年,衢州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比率为13.55%。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健康基本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是22.70%、16.18%和20.53%。具备6类健康素养的人群达标比例从高到低分别是安全与急救素养55.39%、科学健康观素养36.29%、传染病防治素养22.90%、健康信息素养22.09%、基本医疗素养12.90%、慢性病防治素养8.62%。25—34岁年龄组健康素养最高;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其他职业;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农村。结论衢州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升,要大力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慢性病防治和基本医疗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是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深圳市居民健康素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深圳市居民健康素养状况,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市抽取6258名18周岁以上居民,进行健康素养的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19.3%,18~24岁组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10.9%)明显低于25岁以上各年龄组居民的水平(20.3%~23.3%);男性(17.1%)低于女性(21.7%),深圳户籍居民(25.7%)高于非深圳户籍(13.8%),受教育程度越高,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也越高(Р<0.01)。结论深圳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户籍、文化程度人群中存在差异,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虽有一定基础,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