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全球每年脊髓损伤的发病率为10.4—83人/100万人[1]。SCI患者常在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等方面遗留功能障碍[2]。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是SCI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躯体神经活动之间的协调性丧失,  相似文献   

2.
<正>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可导致尿潴留、反复泌尿系感染,严重者甚至导致肾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目前,国际上对SCI后NB的治疗主要以间歇清洁导尿、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盆底生物电反馈和手术治疗等。但因脊髓损伤机制的复杂性,疗效不佳。因此,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3]。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成年女性中,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 incontinence,SUI)患病率高达18.9%[1]。临床多通过病史、症状及体征诊断SUI,但对判断SUI病因及识别合并症存在一定困难[2-3]。妊娠及分娩是导致神经、周围结缔组织和盆底肌肉损伤重要因素[4]。盆底超声可从形态及功能两方面综合评估膀胱、尿道及周围病变,实时、动态显示膀胱颈、尿道运动轨迹,早期发现尿道高活动度型SUI;  相似文献   

4.
<正>高鸟氨酸血症-高氨血症-高同型瓜氨酸尿症(Hyperornithinemia-Hyperammonemia-Homocitrullinuria Syndrome,HHH)综合征是一类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由编码线粒体内膜上1型鸟氨酸转运体的SLC25A15基因突变导致[1]。迄今为止,已有20多个SLC25A15基因突变被发现,但并没有明确的基因型-表型关系[2]。HHH综合征可以在任何年龄起病,其临床表现呈多样性[3],其中约2/3的HHH综合征患者存在以锥体束征和痉挛性步态为特征的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1]。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血管意外对下尿路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脑血管意外后排尿障碍患者、19例同期胸椎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外括约肌功能障碍的特点。结果脑血管意外排尿障碍患者以逼尿肌反射亢进为主,膀胱顺应性下降,尿道外括约肌多为松弛状态,逼尿肌反射亢进患者病灶集中于基底节和额叶;胸椎脊髓损伤患者影像尿动力检查与之有差异。结论脑血管意外后排尿障碍患者影像尿动力学改变以逼尿肌反射亢进和尿道外括约肌松弛为主,与胸椎脊髓损伤后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6.
<正>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科病房住院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合并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detrusor sphincter dyssynergia,DSD)的患者,诊断符合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发布的《脊髓损伤神经学标准》[1]。27例患者中,男22例,女5例;病  相似文献   

7.
<正>脑卒中是导致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患者因残疾无法独立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2-3]。脑功能检测技术可监测大脑活动期间的变化,为评估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效果提供帮助[1]。相关的脑功能检测技术有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等[4-5]。  相似文献   

8.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脊髓结构受到外力或病变等破坏,阻断了脊髓内的上行感觉传入和下行运动输出通路,进而导致患者永久且不可逆转的感觉运动等功能丧失[1—2]。由于SCI后的自发再生能力孱弱,通过促进神经组织再生以实现功能恢复的研究极具挑战性,目前绝大部分研究仍处于动物水平,尚未出现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3]。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结石较大、梗阻明显、体外振波碎石困难者,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更具有优势[1]。钬激光不仅可击碎不同成分和不同密度的结石,且可使结石颗粒粉末化,顺利排出体外[2],因此,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transurethral ureteroscopic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TUL)治疗输尿管结石备受人们青睐。本次研究探讨镜外置管正压冲洗法在TUL的安全性与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的特征是在睡眠期间反复出现上气道塌陷,导致气流受限或完全停止。OSA发病率高,男性约34%,女性17%[1]。未治疗OSA可导致长期心血管并发症,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和心力衰竭[2],尚可因白天过多嗜睡、神经认知功能损害而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3—4]。  相似文献   

11.
<正>围产期心理疾病是指从妊娠至产后一年内发生的心理疾病[1]。最常见的围产期心理疾病为抑郁和焦虑,其发生率约为16.3%和8.1%~16%[2-3]。但研究表明[4],仅有不到1/4围产期心理疾病患者因情绪问题求助,且其中接受心理保健治疗的女性占极少部分。然而,未经治疗的围产期心理疾病可能导致儿童发育迟缓和母婴联结障碍,严重者还会导致孕产妇自伤、自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5]。心理健康素养(mental health literacy,MHL)水平是影响个体心理保健服务资源利用高低的重要因素[6]。  相似文献   

12.
<正>脑卒中(stroke)是一类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五大特点的脑血管疾病[1]。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报道称[2],在美国每年大约有700万人患脑卒中,总体患病率约为2.5%—3.7%,医疗耗费高达280亿美元。我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3],脑卒中在≥40岁人群中患病数高达1242万,  相似文献   

13.
<正>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1]是一种常见的大肠黏膜上皮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高[2],是全球相关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在美国,2020年报告了近15万例结直肠癌病例和超过5万死亡病例,预计到2030年,结直肠癌将有超过220万新发病例和110万死亡病例[4]。  相似文献   

14.
正神经源性膀胱(NB)是一类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进而产生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及并发症的疾病总称。这类患者常并发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如果不正确处理,有可能导致尿路感染、尿失禁和上尿路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现将间歇导尿对尿路感染影响的研究综述如下。1 NB并发尿路感染的发病机制尿路感染是NB最常见的并发症,当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引起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功能失调,排尿功能障碍导  相似文献   

15.
<正>侵蚀艾肯菌是艾肯菌属中的唯一菌种,为革兰阴性菌,常定植于口腔和鼻咽部。近年来,由侵蚀艾肯菌引起的感染逐年增多,免疫力低下、黏膜受损及动物咬伤是侵蚀艾肯菌导致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国内外研究报道,侵蚀艾肯菌可导致心内膜炎[1]、头颈部脓肿[2]、脏器脓肿[3]、关节炎[4]、血流感染[5]、结膜炎[6]等,然而,鲜有关于侵蚀艾肯菌引起泪囊炎的文献报道。现将本院发现的1例由侵蚀艾肯菌致急性泪囊炎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发生率高于恶性结节[1-2],发病原因主要为患者出现甲状腺炎症以及自身的免疫性疾病导致[3]。早期鉴别患者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并及时诊治可以提高治疗效果[4]。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可以较为准确的鉴别和诊断甲状腺结节,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5]。固醇调和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是参与机体胆固醇代谢调控的相关因子,也是脂肪酸合成的重要核转录因子,其在多种肿瘤中呈现异常高表达,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有研究发现,SREBP1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是甲状腺癌的癌基因和促增殖因子[7]。本研究主要探讨CDUS联合SREBP1检测对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男性尿道解剖结构和功能复杂,尿道病变包括狭窄、感染、尿道瘘、尿道畸形以及肿瘤等疾病,大部分以排尿困难就诊病人均因尿道狭窄,男性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而男性尿道狭窄以骑跨伤尿道损伤后狭窄、尿道断裂修补术后再狭窄、前列腺增生造成尿道狭窄[1-2]、以及医源性及感染性尿道最多见[3],尿道X线造影或会师造影技术在临床应用广泛,而尿道CT造影未在临床中广泛普及应用。在观察尿道狭窄段与狭窄度,因X线造影重叠影像太多,有时不能明确具体狭窄部位,并只能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8.
<正>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是一种以发热、肝脾大、黄疸、出血、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凝血障碍、骨髓和其他组织中可发现噬血细胞为特征[1]的高炎症综合征。病毒感染是成人HLH最常见的诱因,以EB病毒相关(EBV) HLH最为常见,占43%,预后差,治疗效果不理想[2]。目前EBV-HLH无标准治疗,最常用含依托泊苷和地塞米松的HLH-94/04方案[3],但是患者一般很快复发[4]。  相似文献   

19.
尿道下裂是男性泌尿生殖系最常见的先天畸形,国内报道的发病率约为3‰[1]。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手术矫正仍是唯一的治疗途径。虽然手术方法在不断创新、改进,其治疗效果有了显著提高,但术后尿瘘、尿道狭窄、痛性阴茎勃起、假性尿道憩室等并发症仍时有发生[2]。2007年9月-2010年9月我科收治的506例男性尿道下裂患儿中发生术后尿道憩室23例。我们从护理角度分析尿道憩室发生的原因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由于腹压增加使尿液不自主从尿道口流出,而非膀胱壁及逼尿肌收缩对尿液造成的压力所引起的漏尿[1]。我国中老年女性中发病率约为18.9%[2],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3],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本病分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由于手术治疗具有创伤性,费用高,且术后并发症较多[4],而中医药方法治疗本病其成本低廉,风险小,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易为患者所接受,为手术以外治疗方法的有效补充,故被临床广泛应用[5-6]。作者应用康复训练联合中医灸药方法治疗轻中度盆底组织松弛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