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排酸保肾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尿酸血症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苯溴马隆片及塞来西布胶囊,试验组给予自拟排酸保肾方治疗,疗程为21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关节相关体征、治疗前后的血清尿酸、尿蛋白及血肌酐各指标。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是77.5%和90%。与对照组比,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经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及关节僵硬评分均显著性降低(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尿酸、尿蛋白及血肌酐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排酸保肾方因其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恢复关节功能,降低血尿酸、尿蛋白及血肌酐水平,可推荐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基因多态性分型对复方土茯苓颗粒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降尿酸疗效影响。【方法】 将8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 例。试验组给予复方土茯苓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别嘌醇片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中西医疗效及安全性,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评价基因多态性分型对2组患者降尿酸疗效的影响。【结果】(1)研究过程中,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无脱落病例,最终治疗组39例、对照组40例患者完成试验。(2)试验组的血尿酸达标率和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为82.05%(32/39),对照组均为87.50%(35/4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均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各基因分型对2组疗效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试验组的肝肾功能副作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复方土茯苓颗粒可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且其安全性高于别嘌醇片,而基因多态性分型对疗效无明显影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金龙降尿酸颗粒治疗高尿酸血症(湿热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湿热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性治疗,治疗组给予本院协定处方"金龙降尿酸颗粒"口服,对照组给予别嘌呤醇口服。4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作为近期疗效评估点进行疗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结果:同治疗前相比,两组均可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可显著降低湿热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P<0.05),同时,在降低血脂、血糖改善血流变方面有一定疗效;两组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金龙降尿酸颗粒可有效的降低湿热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并能有效改善与湿热内蕴相关的中医临床症状,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苡仁痛风方治疗原发性急性痛风的疗效和安全性。随机特70例原发性急性痛风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进行治疗和比较,疗程为28天,共有67例完成了试验(试验组34例,对照组33例)。结果与用药前相比。试验组的尿酸、黄嘌呤氧化酶、空腹血浆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脂、胆固醇、脂蛋白、尿β2微球蛋白下降和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表明该方治疗原发性急性痛风具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柴胡四物汤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用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试验组加用柴胡四物汤加减,两组疗程均为20天。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87.5%、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0天、20天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四物汤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明显减轻疼痛,疗效优于单用加巴喷丁胶囊,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痛风胶囊治疗IgA肾病伴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5例IgA肾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服别嘌呤醇,治疗组加服痛风胶囊,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24hUUA、β2-MG、24hUPro、BUA、CCr、S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66.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证候积分及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痛风胶囊是治疗IgA肾病伴高尿酸血症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肥气胶囊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别嘌呤片,观察组给予肥气胶囊,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临床疗效、血尿酸水平及安全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有效率为90.9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及尿酸排泄分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血尿酸水平及尿酸排泄分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8周的治疗,两组肌酐、尿素氮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亦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肥气胶囊能够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评价痛风清利方治疗痰浊内蕴型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高尿酸血症患者9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痛风清利方治疗,对照组服用别嘌醇100mg/d,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共治疗8周,记录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尿酸水平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较治疗前,血尿酸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清利方治疗痰浊内蕴型高尿酸血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并显著改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  相似文献   

9.
理脾调脂胶囊治疗高三酰甘油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理脾调脂胶囊治疗高三酰甘油血症的疗效并与血脂康比较。方法:49例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服药前及服药24d后测定三酰甘油(TG)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TG均明显降低(均P<0·01),但组间比较P<0·05。结论:理脾调脂胶囊对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作用优于血脂康,临床显效率也优于血脂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合血脂康胶囊治疗脾肾阳虚型老年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1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3例,对照组用血脂康胶囊,治疗组用血脂康胶囊和金匮肾气丸。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77%、对照组80.7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C、TG、LDL-c均下降(P〈0.01),HDL-c升高(P〈0.01);对照组TC、TG、LDL-c均下降(P〈0.01),HDL-c升高(P〈0.01)。治疗组TC、TG降低及HDL-c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金匮肾气丸合血脂康胶囊治疗老年高脂血症血脂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2.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3.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6.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7.
喘证的一般护理注意调整病室环境、体位与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实施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8.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七情学说实验研究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近年来有关中医七情学说的实验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实验研究对七情学说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着重对今后开展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涉及的动物模型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