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广西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2002年1月至2004年2月因CHF(NYHA心功能Ⅱ~Ⅲ级)收治的83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卡维地洛组(42例)和比索洛尔组(41例)。卡维地洛组口服卡维地洛从小剂量3.125mg每日2次开始,每2周剂量加倍,直至靶剂量25mg每日2次或最大耐受剂量,疗程6个月。比索洛尔组口服1.25mg每日1次,剂量递增同前,直至靶剂量10mg每日1次或最大耐受剂量,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用卡维地洛和比索洛尔治疗后超声检查各项心功能指标和NYHA心功能分级均有改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卡维地洛组有1例患者,比索洛尔组有2例患者不能耐受而退出。结论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相似,而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耐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卡维地洛治疗国人扩张型心肌病 (DCM )心力衰竭的耐受性。方法 :对NYHAⅡ~Ⅳ级DCM患者在常规治疗 (强心、利尿、扩血管 )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 ,起始剂量 5mg/d ,如能耐受则逐渐滴定到最大耐受量 ,通过临床监测及调查表随访观察其不良事件。结果 :① 34例正式应用卡维地洛治疗的DCM患者至随访结束后平均卡维地洛用量为 (2 9.0 6± 6 .5 4 )mg/d ,临床疗效好 ;②卡维地洛大剂量 (≥ 35mg/d ,n =17)者舒张压、收缩压明显高于卡维地洛小剂量者 (≤ 30mg/d ,n =17) ,P <0 .0 5 ;前者年龄明显低于后者 (P <0 .0 5 ) ,但两组间心率、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6 0min步行距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③不良事件共4 4次 ,主要包括 :乏力、腹胀、头昏等 ;④不良事件主要发生在 5mg/d及 10mg/d时的初始期及 30~ 4 0mg/d的耐受量期 ,与剂量无显著关系。结论 :我国DCM患者对第三代 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的耐受性好 ,不良事件少 ,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大心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5 mm],伴慢性心功能不全(CH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大心脏伴CHF患者23例,在常规治疗≥2周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从3.125 mg,2次/d 开始,每2周递增1次,直至靶剂量25 mg(体重大于85 kg可增加至50 mg),2次/d,或最大耐受剂量,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卡维地洛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血压、心率降低,LVEF升高(P均<0.05);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结论:卡维地洛能安全改善大心脏伴CHF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45例CHF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B组)用利尿剂、强心甙、硝酸酯类等药进行治疗,治疗组(A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起始剂量3.125mg,2次/d,每2周加量1倍,至最大剂量25mg,2次/d。结果:治疗16周后,两组的心功能分级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LVEF增加更加显著(P<0.05)。结论:卡维地洛对CHF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国产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94例CH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常规治疗组 (44例 )使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等药物治疗 ,卡维地洛治疗组(5 0例 )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 ,心力衰竭初步控制后加用卡维地洛 5mg ,2次 d ,缓慢逐增至 10mg ,2次 d。评估治疗前后心功能、心率、血压、超声心动图 ,并进行对照。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及治疗前后比较 ,卡维地洛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明显改善。心率减慢 ,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收缩末内径明显缩小。结论老年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和ANP及BN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达利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和ANP/BNP的影响。方法60例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病情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增加服用卡维地洛,从每次3.125mg开始,2次/d,缓慢递增。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率、血压、心功能分期评估和血清ANP/BNP测定。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5个月后,心率明显下降(P<0.01),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血清ANP/BNP明显下降(P<0.01)。66.7%患者服用卡维地洛剂量可达到目标剂量25mg,2次/d;33.3%患者使用中等剂量12.5mg,2次/d,维持治疗。结论长期服用卡维地洛能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清ANP和BNP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国产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18例住院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7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加用国产卡维地洛起始剂量2.5mg/次;2次/d,若耐受,每2周剂量加倍,直至20.0mg/次,2次/d,共8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及组间的心功能分级,血压、心率及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6、8周与治疗前比较血压、心率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除个别患者出现心动过缓外,无一例发生严重低血压及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结论国产卡维地洛对心力衰竭患者有明显疗效,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8.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0岁以上老年CHF患者86例,在心衰症状已基本缓解,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2.5mg,2次/d,以后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在4~6周内渐增到病人能耐受的最大剂量或达到目标剂量20mg,2次/d。维持剂量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及维持剂量治疗3个月后心率、血压、血生化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心率、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心搏量、心脏指数、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增加(P〈0.01或P〈0.05),左房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明显降低(P〈0.01);而各项生化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并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评估国产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 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 0例 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病情基本稳定的基础上 ,随机分为卡维地洛 ( A组 )、美多心安 ( B组 )组。均从小剂量 ( A组 ,2 .5 mgbid;B组 ,6.2 5 mg ,bid)开始 ,缓慢递增。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功能 ( NYHA )分级评估 ,血液常规 ,生化 ,肝、肾功能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 ,并进行对照。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 ,治疗 3个月后两组的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明显改善 ,且 A组较 B组改善更为明显 ( A组从 0 .4 0到 0 .4 8,P <0 .0 1;B组从 0 .4 3到 0 .4 9,P <0 .0 5 )。左心室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内径均有缩小趋势。无肝、肾功能损害 ,不良反应少 ,且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能耐受较大剂量。结论 :卡维地洛与美多心安对 CHF均有较好的疗效 ,前者在某些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的CHF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给卡维地洛3.125mg渐增至50mg,口服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LVEF、6min步行距离均得到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CHF6个月后,能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利钠肽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利钠肽 (ANP、BNP、C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状态、心脏结构的关系 ,探讨其用于CHF诊断的价值。方法 :4 8例CHF患者为心力衰竭组 ,心功能按HYHA标准分级 :Ⅱ级 15例 ,Ⅲ级 2 4例 ,Ⅳ级 9例 ,基本病因为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 ;对照组 10例 ,为健康体检者。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浆ANP、BNP、CNP水平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左室结构和功能。结果 :心力衰竭组血浆ANP、BNP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均 <0 0 1) ,并与心功能严重程度有关 ,但不同病因的CHF患者之间血浆ANP、BNP、CNP水平均无明显差异 (P均 >0 0 5 )。其中LVEF <4 5 %的患者 4 1例 ,其血浆BNP水平和LVEF负相关 (r=- 0 37,P <0 0 5 ) ,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心肌重量指数 (LVMI)呈正相关 (r均为 0 36 ,P均 <0 0 5 ) ,血浆ANP、BNP水平和肺动脉收缩压正相关 (P <0 0 5或P <0 0 1)。血浆CNP水平在CHF患者无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血浆ANP、BNP水平可作为反映心功能状态的指标 ,其中血浆BNP水平更为敏感、特异并且和心脏结构相关 ,可作为CHF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不同pH值HEPES KH复灌液对未成熟心肌的影响。方法 :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注模型 ,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 (NC ,n =8) ,仅灌注pH 7 4HEPES KH液 90min ;缺血 再灌 (I R ,n =8) ,灌流 2 0min后缺血 6 0min ,用pH 7 4HEPES KH液恢复灌注 30min ;酸性灌注组 (E ,n =8) ,缺血 6 0min后 ,先用pH 6 8HEPES KH液灌注 5min ,然后换成pH 7 1灌注 5min ,最后恢复pH 7 4灌注 2 0min。以左室功能恢复、心肌含水量、血清肌酸激酶 (CK)和乳酸脱氢酶 (LDH)漏出率、心肌组织ATP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E组在左室功能恢复、ATP含量、SOD活性方面均优于I R组 (P <0 0 5 ) ,在心肌含水量、MDA含量、CK、LDH漏出率方面均低于I R组 (P <0 0 5 )。结论 :pH反常是I R损伤的重要发病机制 ,复灌初期应用梯度酸性复灌液有助于未成熟心肌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内皮素 (ET)心钠素 (AN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病理生理过程所起的作用、临床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单纯慢性支气管炎(A组 ) 2 1例 ,慢性支气管炎并阻塞性肺气肿 (B组 ) 2 7例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并肺心病 (PHD)(C组 ) 3 2例及健康对照组 (D组 ) 2 4例CGRP、ET及ANP水平 ,同步测定动脉血气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数 (FEV1 %P)。结果 :1 各指标变化 ( 1)CGRPB、C组急性期、稳定期均低于对照组 ,且急性期均低于稳定期 ;C组各期相应的低于B组 ,A组急性期、稳定期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 2 )ETA组急性期及B、C组急性期、稳定期均高于对照组 ,各自组急性期均高于稳定期 ,除A组稳定期降至正常外 ,B、C组稳定期均高于对照组 ,且C组各期相应的高于B组 ;( 3 )ANPB组急性期及C组急性期、稳定期均高于对照组 ,C组急性期明显高于B组急性期 ,B、C组急性期明显高于各自稳定期。 2 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CGRP与PaO2 呈非常显著正相关 (P <0 0 1) ,与PaCO2 、ANP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5 ) ,与ET呈非常显著负相关 (P <0 0 1) ;ET与ANP非常显著正相关 (P <0 0 1) ,与PaCO2 正相关 (P <0 0 5 ) ,与PaO2 、FEV1 %P非常显著负相关 (P  相似文献   

14.
脉压差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 :高血压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人们普遍关心收缩压与舒张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 ,而对于脉压尚未进行广泛的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查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 ,观察了 64例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差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及内中膜厚度的相互关系。结果 :脉压差高的患者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及内中膜厚度也高 (P <0 0 5 ,P <0 0 1)。结论 :脉压差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内中膜厚度相关 ,脉压差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治疗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方法 :4例均为男性 ,年龄 39~ 74岁。 3例冠心病 ,1例扩张型心肌病 ,伴LBBB +I° AVB。药物治疗不佳。 3例冠心病植入单腔ICD ,扩张型心肌病植入双腔ICD。结果 :4例均成功植入ICD。平均起搏阈值 0 4 5v。平均R波振幅15 75mv。随访 8~ 36个月 ,3例出现快频率室速 ,经抗心动过速起搏及低能量电击治疗转复为窦律 ,平均电击能量 5 4J。 1例单腔ICD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导致误放电 ,经重新设置室速频率窗口 ,未再出现误放电。结论 :ICD能有效转复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双腔ICD因增加了心房电极 ,在改善血液动力学、预防房性及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降低不适当ICD治疗等方面优于单腔ICD。  相似文献   

16.
粉防已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粉防已碱 (Tetrandrine,Tet)对内皮素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计数及3H TDR掺入实验检测VSMC增殖状态 ;应用Northern杂交检测Tet对VSMC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基因和ET诱导的c jun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Tet可明显抑制VSMC的增殖 (P <0 0 5 ) ,抑制ET对VSMC的促丝裂作用 (P <0 0 5 ) ;抑制原癌基因c jun的表达 ,促进iNOS转录。结论 :Tet可能通过调节iNOS和细胞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而抑制VSMC的增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应用具有磷酸胆碱涂层的小血管支架治疗中远端细小冠脉的病变 (≤ 2 5mm)的疗效。方法 :选择 60例冠心病患者 ,年龄 5 4 2± 10 5岁。男 4 6例 ,女 14例 ,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 ,对病变血管以美国GE公司血管造影机测量系统实时测量病变血管直径 ,<2 5mm病变血管共 69支 ,平均血管直径 2 0± 0 4 5mm ,植入BiodivYsioSV支架 74个。结果 :69支病变血管均经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 ,手术成功率 10 0 %。支架植入后病变平均狭窄直径减至 0 %~ 10 % ,无 1例急性 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全部病例随访 6± 3 8个月 ,无 1例死亡。 15例于术后 4± 1 2个月心绞痛复发 ,经冠脉造影证实13例为支架内再狭窄 ,2例出现新部位血管病变。结论 :应用具有磷酸胆碱涂层支架治疗小血管病变 ,再狭窄率低 ,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副肌球蛋白全基因核酸疫苗免疫C57 BL/6 及BALB/c 小鼠诱生的保护性免疫力。方法: 将构建的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副肌球蛋白全基因核酸疫苗 (pCMV-SjC97) 经后腿胫前肌免疫C57BL/6及BALB/c小鼠, 共免疫3 次, 每次间隔3 w k。末次免疫后3 w k 以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 6 wk 后计数成虫负荷及肝、脾、肠组织虫卵数。设不含SjC97 编码基因的空载体质粒免疫组为对照组。结果: pCMV-SjC97 免疫C57 BL/6 小鼠主要诱生IgG2a 和IgG2b 亚类, 而免疫BALB/c小鼠除诱生IgG2a 和IgG2b 亚类外, 还诱生IgG1。pCMV-SjC97 免疫C57BL/6 小鼠诱生较明显的减虫率 (35.5% ~41.1% ) 和减卵率 (肝、脾及肠组织减卵率分别为44.5% ~59.6% 、56.7% ~82.4% 及57.9% ), 而对BALB/c小鼠未诱生保护性。结论: pCMV-SjC97 核酸疫苗能对C57BL/6 小鼠诱生较明显保护性免疫力, 而对BALB/c 小鼠未诱生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19.
吸烟者Clara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吸烟者小气道中Clara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改变 ,了解Clara细胞在吸烟所致肺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手术肺组织标本 5 4例 ,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小气道中Clara细胞分布及所占比例 ,RNA酶保护实验测定肺组织中Clara细胞 16kD特异性分泌蛋白 (CC16 )mRNA表达并用Western法测定CC16蛋白水平。结果 :终末及呼吸性细支气管中 ,Clara细胞占上皮细胞的比例在吸烟组较非吸烟组减低 (终末细支气管 11 7%、18 8% ;呼吸性细支气管 15 2 7%、2 5 32 % ,P <0 0 1)。戒烟组较吸烟组回升 (分别为 19 4 1%、13 2 % ,P <0 0 5 )。吸烟组杯状细胞增生明显 ,P <0 0 1。呼吸性细支气管中 ,戒烟组杯状细胞增生明显减轻 ,P <0 0 1。吸烟组肺组织中CC16mRNA表达 (0 2 9± 0 0 2、0 5 1± 0 0 6 ,P <0 0 1)及蛋白水平 (0 87± 0 12、1 78± 0 31,P <0 0 1)均下降 ,戒烟组有所恢复 ,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吸烟破坏Clara细胞 ,使其分泌蛋白CC16表达减少 ,戒烟可使Clara细胞的破坏部分恢复。Clara细胞数目减少与功能的变化削弱人体保护机制 ,导致肺损伤。其改变可能是吸烟所致肺部疾病形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