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阐明肠道菌群在Treg缺失免疫缺陷病的功能和分子机制。方法首先,利用16S r DNA测序技术检测Treg缺失免疫缺陷病模型小鼠的肠道菌群变化;然后,用代谢组学技术检测模型小鼠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变化,并找出疾病相关的代谢产物;最后,用各种分子生物学、基因敲除小鼠等技术研究分子机理。结果在Treg缺失免疫缺陷病小鼠上,发现肠道菌群发生了严重的紊乱。根据肠道菌群的变化,选择罗伊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L. reuteri)处理Treg缺失免疫缺陷病小鼠,L. reuteri抑制了Treg缺失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然后,通过代谢组学发现,代谢产物肌苷在罗伊氏乳酸杆菌处理的Treg缺失小鼠上被明显增加。最后,进一步证明罗伊氏乳酸杆菌和肌苷通过激活腺苷A2A受体改善了Treg缺失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结论"肠道菌群-肌苷-A2A受体"轴在Treg缺失免疫缺陷病发生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罗伊氏乳酸杆菌、肌苷以及其他的A2A受体激动剂也许可用于治疗Treg缺失免疫缺陷病。  相似文献   

2.
黄小明  张敏 《安徽医药》2020,24(2):220-224
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负担沉重的慢性疾病,很少病人会因症状求医,且治疗后远期效果不甚理想。迄今为止便秘的病因和病理生理也不是完全清楚,但肠道菌群和膳食纤维与便秘之间有着重要关系已是共识。越来越多研究证实便秘病人肠道菌群存在不同程度的紊乱,肠道微生物的改变可能改善便秘相关症状,而益生菌治疗已成为慢性便秘治疗的重要方式。益生菌可能是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结构、代谢产物促进肠蠕动、增加粪便水分等机制改善便秘症状的。该文就从慢性便秘病人肠道菌群差异性和益生菌在慢性便秘治疗中的作用两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抗生素致肠道菌群紊乱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非肠道疾病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将予以抗生素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40例)、将予以抗生素联合益生菌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46例).比较两组治疗21 d后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程度、免疫功能(CD...  相似文献   

4.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参与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中与心力衰竭疾病进展的关系十分密切。该文主要讨论肠道菌群代谢物氧化三甲胺(TMAO)参与心力衰竭的病理过程以及TMAO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介绍心力衰竭患者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特点,阐明了TMAO通过介导炎症反应和相关信号通路加重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的机制。高水平TMAO与心力衰竭患者不良结局相关,对心力衰竭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通过饮食、益生菌和益生元、抗菌药物、粪便移植等途径来调节TMAO水平有望成为心力衰竭的潜在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肠道菌群失调介导酒精性肝病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精性肝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在一般情况下,肠道菌群处于动态平衡,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当机体长期摄入酒精后,酒精及其代谢物通过引起肠道菌群数量改变、肠道通透性增加、细菌位移等方式造成肠道菌群紊乱,从而激活机体免疫应答,诱导肝脏产生促炎症因子,促进酒精性肝病发生发展。而补充益生菌或益生元调节肠道菌群紊乱可以有效的改善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指征,提示调节肠道菌群失调将会成为临床治疗酒精性肝病行之有效的手段。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酒精摄入、肠道菌群失调、酒精性肝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调节菌群紊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进展进行概述,为菌群失调与酒精性肝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探究由乳双歧杆菌HN019、乳双歧杆菌V9与益生元共同组成的益生菌、益生元复合制剂对头孢曲松引起的 小鼠免疫异常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的改善效果。方法 45只四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头孢曲松以 及头孢曲松+益生菌复合制剂30d后,检测受试小鼠的体重、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脾脏细胞中免疫細胞因子的 mRNA表达、用RT-qPCR和高通量测序技術检测粪便双歧杆菌含量以及粪便细菌的构成。结果 头孢曲松+复合制剂组受试小鼠 体重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头孢曲松组脾脏IL-10 mRNA表达量有下降趋势,头孢曲松+益生菌复合制剂组受试小鼠脾脏IL- 10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头孢曲松组(P<0.05)。头孢曲松组受试小鼠粪便双歧杆菌含量有下降趋势,头孢曲松+益生菌复合制剂 组受试小鼠粪便双歧杆菌含量显著高于头孢曲松组(P<0.05)。头孢曲松组和头孢曲松+复合制剂组与空白组相比,受试小鼠α-多 样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头孢曲松组拟杆菌门减少,厚壁菌门和肠球菌属增多。头孢曲松+复合制剂组与头孢曲松组相比,受 试小鼠厚壁菌门与肠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减少,放线菌门增加。结论 头孢曲松可导致宿主免疫功能异常,肠道双歧杆菌等有益 菌减少,肠道菌群整体结构紊乱。益生菌、益生元复合制剂可通过促进抗炎因子的产生改善了宿主免疫功能,并通过增加双歧 杆菌和减少某些致病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头孢曲松导致的宿主肠道菌群异常、促进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7.
中药对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黏膜免疫是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当机体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紊乱时,就会产生肠道炎症性疾病、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肿瘤。中药通过调节淋巴细胞亚群平衡、淋巴因子平衡、免疫球蛋白及肠道菌群平衡来调节免疫功能,本文就中药对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调节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社会和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与健康人不同,其中肠道菌群在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益生菌可以通过改善肠道通透性、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机制对2型糖尿病起到预防和改善作用。这一新兴的学术领域的飞速发展不但有助于阐明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而且将为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和途径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9.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内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在维持宿主生理功能上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与许多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睡眠剥夺与肠道菌群紊乱相关性研究的提出和再提出,综合分析肠道菌群紊乱与睡眠障碍的关系,为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改善睡眠药物开发及防治方法与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肿瘤、骨质疏松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慢病严重威胁人们健康,肠道菌群和功能失调是其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疲劳、失眠、精神抑郁、关节肿痛、面部色斑、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也多源自肠道内的菌群失衡。加上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及膳食结构不合理,都会导致肠道积累大量有害物质,影响人们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小麦戊聚糖对2型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和血糖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以腹腔注射链佐霉素构建糖尿病小鼠模型,治疗组在普通饮食基础上加用小麦戊聚糖制剂灌胃[6.7g/(kg·bw)]。观察造模后3周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各组空腹血糖的变化,采用16S r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肠道主要的菌群,比较各组菌群的差异。结果链佐霉素诱导2型糖尿病后小鼠空腹血糖升高(P<0.05),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下降(P<0.05),且肠道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的数量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P=0.001,r=-0.918;P=0.019,r=-0.718)。灌胃小麦戊聚糖制剂后,小鼠空腹血糖逐渐降低(P<0.05),肠道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的数量有所恢复。结论 2型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发生紊乱,小麦戊聚糖制剂能调节2型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紊乱,降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剂量荆防败毒散对小鼠肠道菌群及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60只KM雌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正常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一般剂量组(16.2 g·kg-1荆防败毒散)、超剂量1组(48.6 g·kg-1荆防败毒散)、超剂量2组(81 g·kg-1荆防败毒散)。实验周期为15 d。观察小鼠体质量情况,给药15 d后,检测各组小鼠淋巴细胞数、胸腺指数、脾指数、肠道菌群及细菌移位现象等指标。结果:超剂量2组第14天体质量明显轻于正常组,球杆菌比为0.389;与正常组比较,超剂量2组小鼠肠道益生菌,相关免疫指标(淋巴细胞数、胸腺指数及脾指数)明显减少,且出现了3例细菌移位现象,均为移至肠系淋巴结。一般剂量组和超剂量1组小鼠体质量、免疫指标、肠道菌群及细菌移位情况均与正常组基本一致。结论:5倍一般剂量的超剂量荆防败毒散可导致小鼠免疫功能降低,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乌梅丸对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 利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对正常对照组小鼠、高脂饮食诱导的模型组肥胖小鼠和乌梅丸干预后的肥胖小鼠的粪便样本进行16SrRNA测序,比较分析各组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并用PICRUSt软件预测差异功能通路。结果: 乌梅丸干预后,肥胖小鼠的体质量显著下降,白色脂肪细胞体积减小,白色脂肪纤维化程度减轻;同时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显著改变,乌梅丸不仅改变了肥胖小鼠肠道多样性,使其趋近于正常对照组小鼠,还在门、属、种3个水平上显著改变了肥胖小鼠的肠道细菌分布比例,使肥胖小鼠肠道内4个菌门、9个菌属、4个菌种的丰度趋近于正常对照组小鼠肠道丰度水平,肠道益生菌(多形拟杆菌、Parabacteroides_goldsteinii、狄氏副拟杆菌)丰度显著上升,且能降低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例。此外上述肠道菌群的改变可引起卟啉与叶绿素代谢、二甲苯退化、D-精氨酸和D-鸟氨酸代谢、苯甲酸降解、生物膜形成-霍乱弧菌、RNA转运、类黄酮生物合成7个通路功能的改变。结论: 乌梅丸可以治疗小鼠肥胖症,改变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14.
代谢性疾病是一系列机体代谢异常疾病的总称, 包括肥胖、糖尿病、非酒精性肝病等。人类肠道中有数以百亿的细菌, 其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与人类宿主相互作用, 从而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肠道微生物群与人类宿主的代谢健康密切相关, 在异常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各种常见的代谢疾病, 如肥胖、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肝病、心肺代谢疾病、营养不良等。本文讨论了肠道菌群与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的关系、致病机制, 基于肠道菌群的代谢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为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益生菌属于发酵食品分泌出来的一种菌素,可以有效改善人体肠内菌群平衡,近年来临床医学对益生菌的免疫调节作用不断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益生菌可以干预机体肠道共生菌群的组成,影响其功能的多样化,改变机体上皮组织和免疫应答反应;不仅如此,还可以抑制和减轻肠功能紊乱,有效促进免疫调节功能更好的发挥。本文针对益生菌的免疫调节效应进行相关应用研究,为临床对益生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无花果叶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糖尿病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无花果叶二氯甲烷萃取组、正丁醇萃取组和水萃取组(n=10),连续干预4周后观察其对小鼠血糖、体重、血脂以及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无花果二氯甲烷萃取物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脂水平(P<0.05),抗氧化能力明显高于其他组。无花果叶不同萃取物能减轻肠道菌群的紊乱,且二氯甲烷萃取物对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值上调趋势更明显。结论 二氯甲烷萃取物不仅能抑制糖尿病小鼠氧化-抗氧化失衡,对肠道菌群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艳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3):412-414
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具有维持自身免疫耐受和调节免疫应答的功能,其功能紊乱或数量下降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Graves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GO)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其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大量研究表明Treg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但Treg在GO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不多.本文将对Treg在GO中的免疫调节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益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通过维持宿主体内菌群平衡、影响肠屏障功能和调节免疫应答等作用,提高宿主健康水平,被公认为"肠道健康卫士".一些益生菌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致癌物质,影响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对肿瘤具有拮抗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益生菌在未来的肿瘤防治中有很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益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通过维持宿主体内菌群平衡、影响肠屏障功能和调节免疫应答等作用,提高宿主健康水平,被公认为"肠道健康卫士".一些益生菌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致癌物质,影响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对肿瘤具有拮抗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益生菌在未来的肿瘤防治中有很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多发于妊娠晚期的疾病,严重影响着母婴结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血清胆汁酸水平是ICP诊断的主要临床依据,肠道菌群在胆汁酸的合成和代谢中起关键作用,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ICP密切相关。微生物疗法如益生菌的使用可改善肠道微生物群,可作为治疗ICP的新思路。本文就ICP患者胆汁酸变化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分析肠道菌群与ICP发生发展的关系,发现某些特定菌种(如大肠杆菌志贺菌属、拟杆菌、双歧杆菌以及乳酸杆菌等)与ICP的发展密切相关,并总结益生菌改善胆汁淤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ICP的临床治疗和管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