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脂肪栓塞(cerebral fat embolism,CFE)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1例CFE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并复习文献。结果:股骨干骨折后出现意识障碍、偏瘫,脑脊液镜检发现脂肪滴,头颅CT未发现异常,头颅MRI示两侧半卵圆中心、基底核区多发斑点片状长T1长T2信号,边缘模糊。治愈出院。结论:CFE临床少见,易被忽视,早期行头颅MRI检查,密切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指标,可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CT及MRI影像学表现,为该病临床准确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8例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临床CT及MRI影像学资料。结果经分析发现,4例患者MRI影像表现为:双侧顶枕叶基本对称分布,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T2FLAIR呈现为高信号。而DWI则主要呈等信号,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4例患者临床CT表现:其双侧大脑后循环供血区表现为斑片状、低密度区。结论临床应用MRI及CT检查可为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有利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3.
陈善文  李伟  康全利  魏亚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45):3238-3238
患者女,24岁,因头痛头晕、左侧肢体麻木及活动不利于2006年11月在外院治疗.头颅CT显示右顶叶片状混杂高密度影(图1A),头颅MRI显示右顶片状不规则等短T1等长T2信号影(图1B,C),周围有环状长T1短T2信号影,怀疑动静脉畸形,因个人原因未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8岁.发作性头痛10余年.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头颅MRI示右侧额部内板下见等长T1等长T2混合团块信号影,肿块部分侵入内板内,液体衰减反转回复(rLAIR)序列为等、高信号,DWI为高信号为主,内可见片状等、低信号.MRI示右侧额部颅骨内板下见团块状等、长T2(图1a),等、长T1(图1b)混杂信号影,边界清,FLAIR序列为等、高信号,其内可见小片状低信号影(图1c),DWI(图1d)示主体高信号,内见片状等、低信号.局部颅骨变薄,邻近脑实质受压.病理诊断为表皮样囊肿.  相似文献   

5.
刘梦秋  刘影 《安徽医学》2015,36(4):508-509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9岁,8年前被诊断为“桥本氏甲状腺炎”,拒绝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一直自觉头痛、头晕及失眠。2007年外院头颅MRI检查显示:多发性脑白质病变。2012年11月16日于我院行头颅MRI检查显示:右侧额叶及左侧顶叶皮层下白质内见多发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未见明显异常强化,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未见明显异常。患者自觉头痛、头晕症状无缓解,于2013年2月28日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3月4日于我院行磁共振检查,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示:右侧额叶,左侧顶叶见多发斑片状稍长 T1、稍长 T2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呈斑片状稍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图(apparent diffusion coeffecient,ADC)呈稍高信号。病灶大小、范围与2012年11月16日相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求脑型血吸虫病的发生情况、CT及MRI的诊断价值、治疗的选择和观察其预后。方法67例患者常规作免疫、病原学检查及头颅CT或MRI,并给予吡喹酮抗病原治疗,治疗后3个月~5年复查和回访。结果67例免疫或病原学检查呈阳性。头颅CT平扫显示单个或多发病灶,增强扫描病灶呈结节状、斑片状或脑回状强化。MRI显示病灶呈片状或结节状长T1长T2信号灶,增强扫描其内可见斑片状、点状强化灶。9例同时作CT与MRI的患者,显示病灶部位及数目基本相同。治疗后30例复查,头颅病灶消失19例,缩小11例。52例复诊或回访,症状消失45例,减轻7例。结论脑型血吸虫病主要发生在青壮年,头颅CT或MRI对脑型血吸虫病定位和定性诊断有很大价值。用毗喹酮治疗,及早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3):111-113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PRE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2例患者均行CT、MRI平扫及DWI检查,其中2例患者行MR增强检查。结果 MR及CT显示双侧顶枕叶9例、基底节区3例、额颞叶2例、小脑2例、丘脑1例、胼胝体1例及脑干1例多发斑片状异常信号或低密度影,主要位于双侧顶枕叶皮质及皮质下白质内。MR表现为稍长T1、稍长T2信号,FLAIR呈高信号,2例增强后病变未见强化,12例患者高b值DWI均呈等信号,相应ADC图呈高信号。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复查MRI,病灶逐渐缩小、消失,临床症状好转。结论 DWI能明确PRES早期病变为血管源性水肿,DWI并结合常规MR对PRES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患者治疗后影像学评价有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临床诊断为1,2-二氯乙烷中毒的8例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和1.5TMRI行常规T1WI、T2WI和质子像检查。结果5例患者CT有广泛累及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片状异常低密度,3例小脑齿状核均呈对称性片状低密度改变;MRI5例有广泛累及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3例小脑齿状核均呈对称性片状长T1、长T2信号改变;其中2例同时累及基底节区和小脑齿状核,1例同时累及双侧脑干背侧和丘脑,1例基底节受累病灶囊性变。结论1,2-二氯乙烷中毒可以特异性累及基底节区和齿状核,CT、MRI结合临床均可正确诊断、鉴别诊断和评估预后,MRI可早期发现脑改变。  相似文献   

9.
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患者一例,长期口服环孢素,因"确诊再生障碍性贫血9+年,发热3天"入住血液科,予环磷酰胺静脉治疗9天后,突发意识障碍及四肢抽搐,转入神经科ICU治疗,头颅CT:双侧顶叶、枕叶多发斑片状低密度影。头颅MRI:左侧颞叶、双侧额叶、顶叶、枕叶、胼胝氏体、双侧小脑半球及小脑蚓部多发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边界不清,FLAIR像呈高信号。DWI像:双侧枕叶、右侧小脑半球间散在高信号,考虑诊断为:(1)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2)再生障碍性贫血;(3)自身免疫性溶血。予停用环孢素及环磷酰胺、脱水降颅压、丙戊酸钠抗癫痫、对症、支持治疗,9天后,症状消失,转入普通病房。复习此病例以学习可逆性脑后部综合征,以免临床上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MRI在诊断HS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例HSE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0例均以急性及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头痛、发热及精神症状为主.20例均行脑CT及MRI检查,其中CT上5例见脑低密度灶,以颞叶受累为主,15例无异常发现;MRI上18例额颞叶于T2加权像呈片状不规则高信号.2例为可疑信号.结论:掌握HSE的临床特点,对可疑患者结合头颅MRI检查,可显示病变部位、范围及程度,对判断预后及HSE做出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前纵隔恶性肿瘤的多模态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电子发射体层摄影/计算机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影像表现,以提高该部位疾病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成人原发前纵隔恶性肿瘤患者20例的影像、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20例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4例行双时相全身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 PET/CT检查。 结果20例中胸腺癌10例,CT示病灶内均可见多发或大片状囊变坏死区,1例见斑点状钙化,其中2例MRI示病灶呈不均匀长T1加权像(T1 weighted image,T1WI)、长T2加权像(T2 weighted image,T2WI)信号,3例全身18F-FDG PET/CT示病灶呈明显异常高代谢伴颈部、纵隔多发淋巴结转移,1例伴颅内转移,1例伴肝脏转移,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淋巴瘤5例,CT示病灶呈较大不规则软组织影并包绕邻近大血管,2例见小片状囊变坏死区,其中1例全身18F-FDG PET/CT示病灶呈明显异常高代谢伴全身多发淋巴结及骨骼浸润,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神经内分泌癌2例,CT示病灶内可见囊变坏死及分隔,增强后呈明显环形强化,分隔亦见强化。恶性生殖细胞瘤1例,CT示病灶内见囊变坏死区,MRI示病灶呈不均匀长T1WI长T2WI信号,并见短T1WI长T2WI脂肪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明显强化。恶性黑色素瘤1例,CT示病灶内见大片状囊变坏死区,MRI显示病灶呈不均匀短T1WI短T2WI信号,增强后呈轻度不均匀强化。滑膜肉瘤1例,CT示肿块包绕周围血管并内见囊变坏死,MRI上呈不均匀长T1WI长T2WI信号,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结论多模态成像对成人原发前纵隔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并有助于指导临床分期、治疗及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2.
1病历报告患者,男,58岁,因视物不清半年、言语不清1个月于1997年12月12日人院。查体:视物模糊,双侧视力0.1,双侧视乳头水肿。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CT见左枕叶等密度肿块。MR示不规则片状TI低信号,TZ高信号影,增强扫描见不规则指状强化影,约4cmX3.scmX3cm大小,边缘清楚,病灶周围见低信号环绕。诊断:左枕叶占位,考虑为炎性病变。血常规检查各项均正常。因患者拒绝腰穿,未行脑脊液检查。在应用大量抗生素的同时,给予激素治疗。2周后症状明显减轻,复查头颅CT见病灶明显吸收,密度明显减低。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自动…  相似文献   

13.
脑膜瘤的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占颅内肿瘤的15%~20%[1]。多数脑膜瘤呈缓慢生长的良性过程,表现为其特征性,但也有一些病例在影像学上存在不典型改变,笔者于工作中遇见1例,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49岁,头痛,头晕,伴进行性双侧听力下降1年余。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下未见结节灶,实验室检查阴性。患者于外院行头颅CT平扫示:右侧颞叶颅底鞍旁可见一稍高密度病灶影,边界不清,拟右侧鞍旁占位(见图1),来我院就诊,行MRI平扫及增强示:右侧桥小脑角区可见一约6cm×4.5cm×4cm的较大不规则肿块病变,呈长T1,长T2均匀信号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侧腹内侧丘脑梗死综合征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双侧腹内侧丘脑梗死综合征38例,就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治进行分析。结果:38例均急性起病,表现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嗜睡13例,浅昏迷8例,中度昏迷8例,重度昏迷4例,双眼垂直注视障碍29例,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11例,丘脑性失语9例,出现Korsakoff综合征16例;在24h内头颅CT显示4例患者示双侧基底节区腔隙软化灶。在24h至3d内CT有4例显示双侧丘脑对称性低密度影,MRI检查25例显示双侧丘脑、双侧丘脑内侧、双侧尾状核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改变。在第310天CT显示双侧丘脑内侧部对称性低密度灶9例,MRI显示双侧丘脑中线旁呈片状、类圆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DWI高信号,双侧对称,呈蝴蝶状;给予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及扩容、活血化淤、脑保护治疗,1010天CT显示双侧丘脑内侧部对称性低密度灶9例,MRI显示双侧丘脑中线旁呈片状、类圆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DWI高信号,双侧对称,呈蝴蝶状;给予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及扩容、活血化淤、脑保护治疗,1024d后存活33例,11例清醒后表现为顺行性遗忘和(或)逆行性遗忘,12例遗留有丘脑性痴呆,失语4例,眼球下视麻痹、运动障碍及垂直注视障碍11例。结论:双侧腹内侧丘脑梗死综合征发病原因可能为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心房纤颤。临床发病突然,主要表现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上或下视麻痹伴会聚障碍、失语症及痴呆。CT/MRI检查对本综合征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应按脑血管病治疗原则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不断增高,脑转移患者也显著增多。有的肺癌脑转移患者早期因缺乏呼吸系统症状,放在临床上极易误诊。现将2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误诊原因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9例。年龄35岁~73岁,平均63岁。从首发症状到就诊时间2d~2个月,平均15d。从首次就诊到确诊时间5~64d,平均14do全部患者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示颅内占位病变。X线胸片或胸部CT示,中心型肺癌7例,周围型肺癌13例。全部患者痰查癌细胞仅3例。误诊疾病:脑血栓10例,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例,散发性脑炎1例,癫病1例。2讨论肺癌脑转移部位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线粒体脑肌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经骨骼肌活检证实为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例1头颅CT表现为额顶叶,小脑和基底节的灰质核团的多发性脑梗死,但不在同一脑动脉主干的分布范围;MRI于脑深部灰质可见多发对称性大片状略长T1和长T2异常信号病灶,尤以丘脑和基底节等深部灰质核团为著,在FLAIR序列上为高信号。例2头部CT和MRI扫描可见脑萎缩,脑室扩大及小脑软化灶,在FLAIR序列上为低信号。结论 当颅脑CT发现灰质低密度或MRI示长T1长T2信号,不典型梗塞或软化,临床合并智力减退,肌无力及癫痫等症状时,应考虑到线料体脑肌病的可能,根据肌肉活检与其他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17.
1病历报告患者,男,38岁,2005年12月因头痛、呕吐3d入院,查体:意识清,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颜面、周身散在带毛黑痣,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眼科检查未见异常,腹部及其他脏器未行特殊检查。头颅CT见左颞叶近侧裂有一高密度灶,最大直径为2.0cm,头颅MRI见左侧岛叶短T1、短T2信号,大小约1.6cm×1.6cm×1.0cm,内部信号不均匀,周围见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全脑DSA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给予脱水、止血等药物治疗,12d后病情加重,语言含混,右侧肢体瘫,复查头颅CT见原高密度灶增大。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呈中-深度昏迷状态,左侧瞳孔扩大至5cm。急…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脑白质变性的弥散张量成像报道.方法:对患者行头颅MRI及DTI检查.结果:头颅MRI示,双侧小脑半球白质内、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内(以双侧脑室前后角及半卵圆中心为主)示多发、对称的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FLAIR序列呈高信号影,边界清晰,DT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纤维束成像)显示:双侧皮质脊髓束放射冠部分纤维偏少,以右侧明显;左侧枕额束较对侧偏少,左侧扣带束前部减少,胼胝体双侧前后钳纤维减少,以右前钳明显.结论:患者DTI检查显示胼胝体双侧前后钳纤维减少,以右前钳明显,表明胼胝体在整合额顶枕等皮层信息出现受阻,在临床上表现为知情意的不协调,与目前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也支持精神症状的左右半球信息传递及整合功能障碍的假说.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胃转流术后Wernicke脑病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44岁,干部。诊断为2型糖尿病5年,有饮酒史(250~500nl/d)20年。2009年6月在全麻下行"胃转流术",术后第5天出现恶心、呕吐,经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之后进食一直较差,8月13日恶心、呕吐症状加重,并伴呃逆,给予对症治疗,效果不佳,之后患者意识状态逐渐变差,先表现为淡漠,之后进展为昏睡、浅昏迷,8月21日行头颅MR检查显示:双侧丘脑内侧、第三、四脑室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对称长T1长T2信号,Flair及DWI呈高信号(见图1)。8月24日及9月1日查2次脑脊液结果均完全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症的MRI诊断及其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PRES患者的MRI资料并进行追踪随访。7例患者均行T1WI、T2WI、水抑制序列(FLAIR)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结栗MRI显示PRES以顶枕叶白质为主的片状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FLAIR高信号病变,部分累及皮层,颞叶后部、额叶或小脑也可有相同性质的小片状病灶受累。病灶DWI图呈等信号3例,略高信号2例,高信号1例,病灶DWI及ADC图呈混杂小片状低信号1例。经积极治疗随访发现,DWI呈等信号或略高信号者预后较好,DWI呈高信号及DWI和ADC图均显示低信号者预后较差。结论PRES的MRI表现具有鲜明的特征性,扩散加权成像对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