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毒邪致病的古今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是危害人类的重大疾病,目前不能根治.本文从文献入手论述了古今医家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毒邪致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指出了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毒邪致病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本病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毒损肝络病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震  姚乃礼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26-1127
从毒邪的特征入手,论述了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湿热疫毒入侵,从致病特点看,其属于伏邪的范 畴,病机关键是毒损肝络,阐述了毒邪导致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机演变过程,提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应注意解毒通络的 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总结近三十位名医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的论述,湿热之邪、毒邪、瘀邪是慢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因病机;三者之间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互相交结,相互影响,或偏重湿热之邪、或毒邪、或瘀邪;病因病机明确,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运用频次统计、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证候特点进行研究,分析疫毒侵袭人体致病及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的证候特点,表明乙肝病毒侵袭人体为病,与人体正气的盛衰及湿热疫毒的强弱关系密切,其导致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甚至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发生,取决于侵袭人体疫毒的性质、致病特点以及正邪交争、邪正盛衰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终末阶段,肝硬化的进展与体内乙型肝炎病毒水平相关,长期有效的病因治疗使肝硬化部分逆转成为可能。西医抗病毒治疗显示了控制病原学因素的重要临床意义,契合中医学"邪去则正安"的治疗理念。从中医温病学理论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属于"伏邪"范畴,性质为湿热疫毒;湿热疫毒稽留血分、瘀热入络是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核心病机。从病证结合角度出发,治疗中强调"祛邪为先",中医基本治法为清热解毒、化瘀消癥,以自拟三甲复肝饮为基本方剂,根据不同病情进行加减,配合规范的抗乙肝病毒治疗,同时辨证应用抗肝纤维化中成药,以期及时阻断、延缓或逆转肝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水道疾病的病机主要为外感邪毒或邪毒内生、身体虚弱、过度劳累影响肾和膀胱功能,毒邪内阻使水道不畅,气机受阻,功能失调,或正气亏虚,对水道及其脏腑功能的调节能力下降,使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而发病。壮医认为毒虚致百病,毒、虚是慢性肾脏病致病的因素,两者贯穿于慢性肾脏病的整个疾病过程。运用壮医特色"三道两路""三气同步"的基本理论与"毒虚致百病"的病因病机,通过调气、解毒、补虚原则指导治疗慢性肾脏病。  相似文献   

7.
浅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因病机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是现代医学病理形态学概念,中医学古代文献并无其记载。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常将肝纤维化归入“胁痛”、“黄疸”、“痞块”、“积聚”、“瘕瘕”等病证范畴。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在病因病机上与慢性乙肝、肝硬化难以截然分开。其病机复杂,医家有强调“湿热”、“疫毒”、“肝郁”、“血瘀”等之不同。笔者根据中医理论及临床经验,拟从正虚血瘀湿热疫毒角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进行浅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湿热疫毒"角度论述了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认为肝纤维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感受湿热疫毒,其不断加重的关键因素是湿热疫毒未尽。  相似文献   

9.
斑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上海市南市区卫生局贺国平(200011)关键词:斑蝥片,慢性乙型肝炎笔者根据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以毒邪内伏、脉络瘀阻、肝脾受损为主,运用具有祛邪攻毒、解郁散结、行瘀通络作用的斑蝥片治疗,取得一定疗效,尤以ALT为著,...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目前西医治疗仍有局限性,中医药治疗慢乙肝大有可为。我们上溯经典,借鉴"伏邪温病"理论,总结并提出:慢性乙型肝炎基本病机为脾胃亏虚,正气不足,湿热疫毒之邪伏于厥阴少阳,而以伏于厥阴为主的观点;治疗上以"扶正透邪"为基本大法,其中扶正以健脾益气、养阴为主,透邪以运转少阳枢机、驱邪外出为主并配合清热化湿、利湿、活血消瘀、导滞等治法,实践于临床,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旭英  雷陵 《中医杂志》2011,52(23):2052-2053
十堰市中医医院雷陵主任医师从医20余年,致力于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的研究,现将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慢性乙型肝炎据其发病规律及临床表现,可归属中医学"湿温"、"肝着"、"胁痛"、"黄疸"、"湿阻"、"积聚"、"虚劳"范畴.雷老师认为,慢性乙型肝炎外因系感染湿热疫毒之邪,内因乃正气不足.  相似文献   

12.
从"肾虚伏气"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童光东  彭胜权 《中医杂志》2004,45(10):726-728
以晚清温病学家柳宝诒"肾虚伏气"理论为指导,总结出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伏气认识,必须把握肾虚这一病机本质.具体到CHB,认为乙型肝炎病毒伏于肝血更易理解,也更合乎CHB病理特点.伏邪的性质,不囿于伏寒化温,当遵温毒或疫毒之邪.由此提出,CHB的病机为"肾虚湿热毒邪内伏肝血"假说,从而总结出清、透、活、补为一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毒邪致病论"是中医学病因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中医学者通过不断地理论探讨和临床实践,提出从"毒邪理论治疗银屑病"的学术观点,但是内容繁杂多样,缺乏系统性。本文将从简析"毒"的内涵、银屑病的"毒邪致病"理论、从"毒邪致病"出发探索银屑病的治疗及银屑病"毒邪"理论的展望4个方面进行阐述,同时提出"毒邪致病"是银屑病病因病机的重点之一,临证时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重视解毒药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传统中医对"毒"邪病因的认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当存在"毒"邪致病或"瘀""毒"从化互结致病的病因病机。注重"瘀""毒"病因在COPD发病过程中的相互兼夹、相互从化,探索中医治法方药,对丰富COPD的中医病因学,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系统的总结了补肾健脾法治疗慢乙肝的理论依据。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伤的一种传染病。该文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藏象理论及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出发,阐明慢乙肝发生的病因病机、病位及其临床表现与治疗,认识到慢乙肝主要为感受湿热疫毒之邪而致,病机为正虚邪恋,病位在肝脾肾三脏。以此来探索补肾健脾法治疗慢乙肝的理论渊源及科学证据,为临床治疗及用药提供依据,从而发挥中医药治疗慢乙肝的独到优势。  相似文献   

16.
痛风(Gout)是由于单钠尿酸盐沉积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病"范畴。应森林教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对痛风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有独到的见解,提出"双毒学说"为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认为本病之核心病因病机在"毒",又因其发病时间、感邪性质、致病特点等不同,主张分期治疗,急性期(亦称外毒期或邪毒期)以"外感邪毒"为主,缓解期(亦称内毒期或伏毒期)以"内生伏毒"为主,基于"双毒学说"指导下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恰可为痛风性关节炎分期论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是临床常见病,危害性较大,治疗较困难,易复发。中医药治疗CHB教西医有一定的优势。笔者认为湿热疫毒之邪伏于膜原是CHB治疗不易的主要原因,故本文以中医膜原理论为指导,试探讨CHB的病因病机、邪伏膜原证的临床表现以及宣发膜原法治疗本病的机理,以期为CHB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一种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调查表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艾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为艾滋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讨论总结的形式,对长期工作在防治艾滋病一线的15名中医药专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专家认为艾滋病的最常见病因为疫毒、湿毒、湿邪、热邪;临床常见病机为元气亏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病邪侵犯部位出现较多的依次为脾、肾、肺、胃、肝。结论:艾滋病系湿热疫毒之邪为患,艾滋病疫毒为直接致病因素,艾滋病毒邪直伤本元之气为其主要病机特点,病变部位以脾肾为主。  相似文献   

19.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鼻鼽"辨证范围。中医伏毒理论隶属伏邪范畴,伏毒的病因病机和致病特点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与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有其相似性,且过敏性鼻炎的基本病因为风、湿、热等毒邪内伏人体,若机体禀赋不足,每因易感新邪而引动体内"伏毒",使伏毒外发累及四肢百骸而发病。本文以伏毒理论为出发点,从病因病机、致病特点和治则治法3个方面阐述伏毒与过敏性鼻炎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治疗过敏性鼻炎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以温病学"肾虚伏气"理论为指导,基于"肾虚伏气"病因病机、致病特点及发展变化来认识AIDS致病病机特点,提出"本病的产生是由于正虚(肾虚为本),疫毒内伏,逾时而发"的思想观点。进而总结归纳提出AIDS肾虚伏气病机特点:"初即见里热证、邪伏于内、逾时而发、自我积聚、渐进加重,缠绵难愈,反复发作",以期为临床AIDS辨治及研究提供新的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