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慢性乙型肝炎目前西医治疗仍有局限性,中医药治疗慢乙肝大有可为。我们上溯经典,借鉴"伏邪温病"理论,总结并提出:慢性乙型肝炎基本病机为脾胃亏虚,正气不足,湿热疫毒之邪伏于厥阴少阳,而以伏于厥阴为主的观点;治疗上以"扶正透邪"为基本大法,其中扶正以健脾益气、养阴为主,透邪以运转少阳枢机、驱邪外出为主并配合清热化湿、利湿、活血消瘀、导滞等治法,实践于临床,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病机是以阳明胃热为标,脾气亏虚为本,同时与肝的疏泄条达密切相关。故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方法有①以清热治标行"霸道",直折其热。②以健脾补虚为"王道",缓图治本,同时配合化湿利湿之品。③调肝之用,斡旋枢机。④根据症状,随证加减:气滞明显者可加厚朴、延胡索、救必应、郁金、香附等;嗳气频、气逆不降者可加赭石、法半夏以降逆和胃;气滞热重、大便不通者可加虎杖、茵陈、火麻仁、郁李仁等;若气滞致血瘀者可加丹参、田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疏肝清胃方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及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82例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对照1组、对照2组各27例,观察组采用疏肝清胃方联合四联抗Hp方案(雷贝拉唑肠溶片+枸橼酸铋钾颗粒+克拉霉素缓释片+阿莫西林胶囊)口服;对照1组予疏肝清胃方煎剂口服;对照2组予上述四联西药口服。14 d后观察组停用2联抗生素剂及铋剂,以疏肝清胃方+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0 mg,每日1次口服,对照2组以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0 mg,每日1次口服,对照1组药物不变,继续治疗14 d。结果:三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镜疗效优于对照1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p根除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1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疏肝清胃方在改善症状方面与西药相当,其联合西药对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胃脘痛”“痞满”范畴。邱健行教授在继承前人治疗胃病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并结合岭南地区气候特点及岭南人体质,提出了具有岭南特色的“胃热主病”学说及“肝胃相关的胃病发病模式”学说;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上注重“清胃法”及“调肝法”的应用,总结出以柴胡、赤芍、枳实、甘草、夏枯草、蒲公英等作为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基本方药,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血小板免疫性破坏,血小板计数降低,以广泛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并伴有血小板自身抗体产生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本病在中医学属血证、紫斑、虚劳等范畴。中医药治疗ITP有改善出血症状、无明显毒副作用、疗效稳定、复发率低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镜像及病理的关系。方法选取CNAG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Hp感染情况、胃镜下胃黏膜表现、病理学结果,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进一步分析不同证型与Hp感染、胃镜像、病理的相关性。结果脾胃湿热证患者Hp感染率最高。98例患者不同证型间Hp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气虚证患者伴糜烂及黏膜水肿、渗出检出率最高,肝胃不和证患者伴胆汁反流、黏膜红斑检出率最高。98例患者胃镜下伴糜烂、伴胆汁反流、黏膜红斑及黏膜水肿、渗出4种胃镜像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胃不和证患者活动性百分率最高,脾气虚证患者慢性炎症百分率最高。98例患者病理结果中,活动性及慢性炎症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NAG不同中医证型与Hp感染、胃镜像、病理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可作为中医辨证的参考依据,并用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科室总结创新的“防控管治”四位一体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缓解期病例进行干预,科学评价该模式对UC缓解期患者疗效、预防复发及其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确诊为UC缓解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给予对维持缓解UC有效的口服药物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防控管治”四位一体中医特色慢病管理模式进行中医特色慢病管理。疗程均为24周,每4周随访记录,主要观察临床症状疗效、复发率、生活质量、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内镜指数和黏膜组织学检查的变化。结果:治疗2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27/30)高于治疗组(66.7%,20/30)(P<0.05);两组治疗前后内镜Baron评分与改良Mayo评分、病理组织学评分比较证实,治疗组内镜下黏膜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10.0%,3/30)低于对照组(20.0%,6/30)(P<0.05);治疗组治疗后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及社会能力各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而对照组只有肠道症状较治疗前改善(P<0.05),证明治疗组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防控管治”四位一体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UC缓解期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