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背景研究发现低氧诱导因子-1(HIF-1)与机体缺氧的生理反应有关,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此外人视网膜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呈高表达。但二者在胚胎期缺氧环境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仍有待研究。目的观察大鼠视网膜胚胎发育过程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变化,探讨HIF-1α和VEGF在视网膜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30只清洁级SD孕鼠剖腹取出胚胎10、12、14、16、20d鼠,每组取5只孕鼠,每只孕鼠随机选取2只胎鼠进行观察。摘除胎鼠一侧眼球,分离视网膜并制备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HIF-1α、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不同胎龄大鼠及成年大鼠视网膜组织中HIF-1α mRNA及VEGF 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在大鼠视网膜胚胎早期(10~12d)即可检测到HIF-1α和VEGF蛋白均呈高表达,二者的表达强度均随胎龄的增加而减弱(F=56.70,P〈0.01;F=60.78,P〈0.01),各胎龄组视网膜中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成年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胎龄的增加HIF-1α蛋白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变化与VEG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96,P=0.00)。RT—PCR检测结果表明,大鼠胚胎早期(10~12d)即可检测到HIF-1α mRNA和VEGF mRNA在视网膜中均呈高表达,二者的表达均随胎龄的增加而减弱(F:68.84,P〈0.01;F=96.49,P〈0.01),各胎龄组视网膜中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成年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鼠视网膜胚胎发育过程中HIF-1α及VEGF的表达随着胎龄的增加均呈先高后低的动态变化趋势,提示HIF-1α/VEGF通路参与大鼠视网膜的胚胎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鼠视网膜胚胎发育的形态学改变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时空表达,探讨HIF-1α在视网膜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胚胎10~20 d大鼠视网膜进行光镜观察;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胎龄视网膜(10、12、14、16、18、20 d)HIF-1α的表达.结果 大鼠视网膜发育起自胚胎10 d;14 d外层色素上皮细胞呈单层排列,神经上皮层逐渐增厚;16 d神经上皮层分为内外两层;18 d出现chievitz层;20 d内网层形成,神经节细胞开始分化.至出生前,视网膜组织分为色素上皮细胞层、神经母细胞层和神经节细胞层.低氧诱导因子-1α在胚胎早期(10~12 d)呈现高表达,随胎龄增加而表达减弱,且表达部位随发育进程而改变.结论 大鼠视网膜发生起始于胚胎第10 d,随胎龄增加逐渐分化,至出生前发育尚不完善.HIF-1α在大鼠胚胎期视网膜的时空表达变化提示HIF-1α可能参与了大鼠视网膜的胚胎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大鼠视网膜胚胎期及出生后早期发育过程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 -1α)的时空表达,探讨其表达变化与视网膜发育的关系。方法 实验大鼠分为孕12、16、20 d 组,出生后1、5、10 d组及成年组,每组各5只,共35只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方法检测视网膜H IF-1α蛋白及HIF-1αmRNA的表达。结果 胚胎期大鼠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均有HIF 1α阳性表达,出生后发育早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也可见HIF-1α阳性表达,以神经节细胞、内网层更明显。随着发育进展,其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视网膜节细胞层。大鼠视网膜HIF-1α蛋白及mRNA的表达在胚胎期最高、出生后发育期逐渐下降、成年期最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鼠视网膜胚胎及出生后发育过程中HIF-1α的表达存在时空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与大鼠视网膜胚胎期及出生后早期的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阴秀霞  康前雁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1):1956-1958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 HIF-1α)和干细胞标志物( Pax6)在患者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其与正常结膜组织中的变化,以探讨HIF-1α和Pax6的表达与翼状胬肉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35例翼状胬肉患者切除的翼状胬肉组织为实验组,同时选取10例正常人结膜组织为对照组,使用常规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法对HIF-1α和 Pax6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与染色进行对照。
  结果:实验组35例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为66%(23/35),正常对照组10例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仅为10%(1/10),HIF-1α表达在正常球结膜与翼状胬肉两组间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人球结膜Pax6在组织各层细胞核内表达,而Pax6在翼状胬肉组织中表达下降甚至未见表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HIF-1α在翼状胬肉中高表达,提示它可能参与了翼状胬肉的病理过程;Pax6基因在翼状胬肉上皮细胞中表达下调,提示翼状胬肉上皮细胞病理过程属于鳞状上皮化生类型。  相似文献   

5.
袁春燕  孟旭霞  牛膺筠 《眼科研究》2011,29(11):998-1001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表达于造血组织和神经组织,发挥促红细胞生成和神经保护的作用。研究证实,EPO在胚胎发育的脑组织中有表达,但其在神经组织来源的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研究较少。目的观察大鼠视网膜胚胎期发育过程中EPO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视网膜发育的关系。方法于Wistar母鼠孕12d(E12d)、孕16d(E16d)、孕20d(E20d)时氯胺酮麻醉后剖腹取胎,获得各阶段的胚胎鼠,每组孕鼠各5只,每只孕鼠任意选取1只胎鼠;成年组(12月龄)共选Wistar大鼠5只。成年鼠及胎鼠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后立即摘除眼球,分离视网膜并制作石蜡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EPO蛋白及EPOmRNA的表达。结果胚胎各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及RPE层均有EPO阳性表达,免疫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成年鼠EPO阳性表达主要集中于RGCs层,E12d、E16d、E20d和成年组大鼠视网膜中EPO的表达量分别为105.55±10.35、99.35±8.71、83.27±7.84和30.30±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13,P〈0.01)。凝胶成像半定量分析显示,EPO基因扩增产物的表达在E16d最高,E20d次之,成年组最低。E16d、E20d和成年组大鼠视网膜中EPOmRNA表达的相对值分别为0.88±0.10、0.86±0.09和0.26±0.03,胚胎鼠明显高于成年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81,P=0.00)。结论Wistar大鼠视网膜胚胎发育过程中EPO的表达呈现由高到低的趋势,其表达规律与视网膜发育各期的组织学改变相吻合。这种变化可能与大鼠视网膜胚胎期的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研究两性霉素B与维生素E对大鼠晶状体钠泵α亚单位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两性霉素B与维生素E注射到大鼠体内 ,连续给药 10d ,并设置生理盐水对照。手术取出晶状体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定各组大鼠晶状体钠泵α亚单位在mRNA水平的表达状况。结果 正常大鼠晶状体钠泵α重整异构体在mRNA水平的表达以α2 为主 ,与α1及α3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两性霉素作用后的晶状体钠泵α亚单位在mRNA水平的表达明显升高 ,尤其是α1和α3 的升高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维生素E作用后的晶状体钠泵α亚单位仅α1重整异构体在mRNA水平的表达明显增高 (P <0 .0 1)。结论 两性霉素B与维生素E通过作用于大鼠晶状体钠泵α亚单位不同的重整异构体 ,提高其在mRNA水平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内质网应激相关BIP (蛋白重链结合蛋白)、HIF-1α(低氧诱导因子-1α)和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2月对照组(C2m),糖尿病2月组(D2m),正常4月对照组(C4m),糖尿病4月组(D4m),正常6月对照组(C6m),糖尿病6月组(D6m),每组各12只。实验组给予一次性腹腔注射65mg/kg STZ建立糖尿病模型。 ELISA法检测BIP、HIF-1α和VEGF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BIP、HIF-1α和VEGF视网膜内定位情况。
  结果:BIP表达随DM 病程的延长而增加( P<0.05),且DM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HIF-1α在DM组中表达较对照组增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M组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VEGF蛋白在D2 m组与对照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 D4 m、D6 m 与对照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D4 m和D6 m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BIP在对照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中少量表达,DM组主要分布于视网膜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HIF-1α在对照组基本不表达, DM组各层均有表达;VEGF在对照组大鼠中视网膜各层中少量表达,而DM组大鼠的内核层、外核层及视网膜血管、神经节细胞层中 VEGF 阳性表达。
  结论: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 BIP、HIF-1α、VEGF均较对照组增加且随糖尿病病程进展而增加,内质网应激和低氧诱导因子途径均可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归东梅  杨飏  李迅  高殿文 《眼科研究》2010,28(9):805-809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与高眼压视网膜损伤的关系,为青光眼视网膜缺氧提供证据。方法用巩膜静脉烧烙法在50只SPF级Wistar大鼠的双眼制作慢性高眼压模型,眼压高于造模前40%以上者为造模成功。按照视网膜取材时间的不同将动物模型眼随机分为高眼压3、7、14、21、28 d组,每组10只大鼠20只眼。另选取10只匹配大鼠作为假手术对照组,仅作球结膜切开。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视网膜组织中HIF-1α、iNOS、COX-2 mRNA及其蛋白在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结果 HIF-1α、iNOS、COX-2 mRNA及蛋白在假手术组大鼠视网膜中呈微弱表达,造模眼HIF-1α、iNOS、COX-2 mRNA及其蛋白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于7 d时达到高峰,随后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组的表达水平。造模后3、7、14、21、28 d组大鼠视网膜中HIF-1α、iNOS、COX-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iNOS、COX-2的低氧信号途径是青光眼神经变性发生发展中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并探讨17β-雌二醇对高氧诱导的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48只新生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4只。对照组大鼠分娩完成后与新生鼠一起正常饲养;实验组大鼠分娩完成后立即与新生鼠一起置于高氧环境饲养。对照组和实验组又再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干预组(对照组1、实验1)和雌二醇干预组(对照组2、实验组2),每组各12只大鼠。对照组1和实验组1大鼠分别每日皮下注射PBS 0.1 ml;对照组2和实验组2大鼠分别每日皮下注射雌二醇 1 μg。每日观察鼠的发育情况。出生后7、14 d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的含量。出生后14 d时行苏木精 伊红(HE)染色观察视网膜新生血管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VEGF蛋白的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视网膜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出生后14 d各组大鼠标本中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P<0.05)。其中,实验组1较对照组1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28,P<0.05)。实验组2较实验组1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5.16,P<0.05)。实验组2与对照组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25,P>0.05)。出生后14 d各组大鼠VEGF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P<0.05)。其中,实验组1与对照组、实验组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5.41,4.35,P<0.05)。视网膜超微结构显示,实验组1神经节细胞肿胀,细胞质淡染,线粒体空泡形成;其他各组视网膜超微结构正常。出生后7、14 d各组大鼠视网膜VEGF、HIF-1 mRNA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7,16.1,13.4,17.5;P=0.001,0.005,0.003,0.009)。其中,出生后7 d,对照组2 VEGF表达高于对照组1,实验组2VEGF表达高于实验组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5.22,4.32;P<0.05)。出生后14 d,对照组2 VEGF表达高于对照组1,实验组2 VEGF、HIF-1表达低于实验组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3.72,5.12,4.08;P均<0.05)。结论雌二醇对VEGF mRNA具有双重调控作用,高氧条件下促进视网膜VEGF表达和视网膜血管发育;正常氧条件下通过HIF-1α-VEGF系统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雌二醇在一定程度上可保护缺氧造成的视网膜超微结构损害。  相似文献   

10.
王旭  严宏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4):588-591
目的:观察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硫醇转移酶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方法:将体外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用 AGEs-BSA 浓度为1.5mg/mL,胎牛血清体积分数为10%的DMEM培养液培养,同时设定相同浓度的BSA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于0,1,2,3,4 d收集细胞,测定晶状体上皮细胞内ROS含量、TTase 活性, qRT-PCR 检测 TTase mRNA 表达情况, Western blot检测TTase蛋白质表达。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AGEs-BSA干预后,细胞内ROS含量呈时间依赖性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BSA干预后ROS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AGEs可诱导TTase的 mRNA表达逐渐增高,2 d时达到峰值,约为正常对照组的5.06倍( P<0.01);而BSA处理组和对照组TTase的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TTase的mRNA表达类似, TTase活性升高,在3 d达到峰值,为正常对照组的2.01倍( P<0.01)。 Western blot检测发现,TTase蛋白质表达逐渐增加,从3d开始TTase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GEs可能是通过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发生氧化应激,致使TTase表达上调,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晶状体上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性白内障组。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组中,建立糖尿病模型,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两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ICAM-1表达变化;RT-PCR法检测TGF-β1和TGF-β1中和抗体对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ICAM-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ICAM-1的表达明显增高,且随着病程发展呈进行性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F-β1培养组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ICAM-1的表达则显著增强,与正常血清培养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GF-β1抗体培养组中,ICAM-1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与TGF-β1培养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可以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ICAM-1的表达;ICAM-1通过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的黏附、增殖而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蛋白激酶C-α(PKC-α)在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皮质性白内障形成过程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 离体培养的大鼠晶状体,应用Western-blot检测蛋白激酶C在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和分布;H_2O_2诱导大鼠皮质性白内障形成,Western-blot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内蛋白激酶C-α的蛋白表达变化;RT-PCR检测其mRNA含量改变。同时,流式细胞仪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调亡率。结果 在正常晶状体上皮细胞中PKC-α高表达,经H_2O_2处理产生凋亡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PKC-α的蛋白表达和mRNA含量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H_2O_2可抑制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PKC-α的活性,提示PKC-α与白内障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3.
韩静  王大博  冯振华  孙娟 《眼科新进展》2011,31(11):1021-1024
目的了解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lpha,HIF-1α)在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急性青光眼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穿刺组、加压后2h、12h、1d、3d、7d、14d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穿刺组只进行前房穿刺不加压,加压各组前房灌注加压法制作急性高眼压模型。HE染色观察视网膜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方法观察HIF-1α蛋白和mRNA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急性高眼压损伤后1d,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视网膜高度水肿,7d时水肿基本消失,14d时视网膜各层结构紊乱,明显萎缩变薄。HIF-1α蛋白和mRNA在加压后2h时表达增多(HIF-1α蛋白IOD值0.54±0.06,mRNA相对表达量1.5162±0.1199),12h达到高峰(HIF-1α蛋白IOD值1.73±0.10,mRNA相对表达量2.9041±0.1690),随时间推移表达逐渐减少,14d时降至最低(HIF-1α蛋白IOD值0.52±0.03,mRNA相对表达量1.2847±0.0434),但仍高于对照组(HIF-1α蛋白IOD值0.25±0.04,mRNA相对表达量1.0009±0.04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大鼠视网膜的HIF-1α在急性高眼压后表达增加,该因子在急性青光眼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先天性白内障小鼠发育过程中视网膜Acin1基因( apoptotic chromatin condensation inducer 1,凋亡染色体凝聚诱导1)表达的变化及差异,探讨先天性白内障小鼠与正常小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差异及晶状体与视网膜发育的联系。
  方法:选取先天性白内障小鼠和正常C57 BL/6小鼠各15只,其中雌性各10只,雄性各5只,两种小鼠各随机按1雄2雌合笼正常饲养,雌鼠受孕后单独饲养,待其分娩后将对应幼鼠分为先天性白内障组和正常对照组,各组于1,5,9,14,17,21,26,60d 分别处理5只幼鼠,取左眼球4%中性甲醛固定行免疫组化检测ACIN1蛋白( ACINUS )表达,右眼取视网膜行PCR检测Acin1 mRNA表达。
  结果:Acin1在两组幼鼠视网膜各日龄均有持续表达;随着视网膜各层细胞的分化,ACIN1蛋白从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至外核层逐渐表达,以神经节细胞和内核层为主,神经母细胞层未见阳性表达,正常对照组P1~P14 d ACIN1阳性细胞逐渐增多, P17 d开始减少, P21 d之后各层阳性细胞明显减少;先天性白内障组整体变化趋势同正常对照组类似, P1~P14 d 阳性细胞数低于正常对照组, P17~P21 d阳性细胞数持平且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日龄两组比较,除P17, P26, P60 d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先天性白内障组内不同日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先白=295.07,P<0.01),两两比较除P1与P5d, P17与P21 d外其余各日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正常组内不同日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正常=214.21,P<0.01),除P1与P5d外其余各日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性白内障组P17d表达量低于正常组 P14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Acin1 mRNA变化趋势与蛋白相似,两组同日龄比较,除P17,P21,P60d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不同日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先白=522.29,P<0.01;F正常=472.05,P<0.01);两两比较先天性白内障组除P21与P26 d外其余各日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组各日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小鼠视网膜发育过程中存在Acin1时间和空间的差异性表达,先天性白内障晶状体发育障碍可能会影响视网膜细胞Acin1的表达及视网膜细胞的凋亡及发育。  相似文献   

15.
丁熊  王平  陈瑜  赵婷  仲苏鄂 《眼科研究》2010,28(8):760-764
目的研究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晶状体中氯离子通道蛋白-3(CLC-3)和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CLC-3和AQP-1与白内障发病的关系。方法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8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生理盐水组(40只)和半乳糖性白内障模型组(Gal组)(40只)。生理盐水组和Gal组根据处理时间不同各亚分为5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大鼠。Gal组单侧眼球后注射D-半乳糖生理盐水注射液,生理盐水组同期单侧眼球后注射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每日裂隙灯下观察大鼠晶状体混浊的动态变化,并参照Kador等的分级标准分期记录。分别于第1次给药后第3、7、14、21、30天在全身麻醉下处死各组实验大鼠,摘出晶状体,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晶状体中CLC-3mRNA和AQP-1mRNA含量的变化。结果透明晶状体和半乳糖性白内障晶状体中均有CLC-3mRNA和AQP-1mRNA的表达;生理盐水组各时间点CLC-3mRNA和AQP-1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l组于3、7、14d时CLC-3mRNA表达逐渐增高,均高于同期生理盐水组,到14d时约达正常水平的7倍,21d、30d时又有所下降,均低于同期生理盐水组(P〈0.01);各时间点晶状体CLC-3mRNA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于3d时AQP-1mRNA表达已下降,与同期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白内障的进一步发展,AQP-1mRNA含量逐渐降低,均低于同期生理盐水组(P〈0.01);各时间点晶状体AQP-1mRNA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晶状体中CLC-3和AQP-1表达的变化可能与白内障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穆晓伟  吕勇  费璇 《眼科新进展》2012,32(3):223-226
目的观察单纯视神经损伤及视神经损伤联合晶状体损伤后视神经中Nogo-A mRNA及Nogo-A的表达,探讨晶状体损伤促进视神经损伤后再生的机制。方法 6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6只)、单纯视神经损伤组(B组,30只)和视神经损伤联合晶状体损伤组(C组,30只)。分别于造模后7d、14d、21d处死大鼠2只(A组)、10只(B组)、10只(C组),光镜下观察视神经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ogo-A表达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分析不同组视神经Nogo-A 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正常视神经中表达Nogo-A mRNA及Nogo-A,但表达量较低;损伤视神经后7d Nogo-A 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至伤后21d B组及C组均维持较高的水平。B组损伤后7d Nogo-A表达阳性的细胞数开始增多(136.80±3.94),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保持高表达;C组损伤后21d Nogo-A的表达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神经损伤后髓鞘相关抑制因子Nogo-A表达增高,晶状体损伤促进视神经再生的机制可能与Nogo-A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抗缺氧及抗氧化能力的干预作用.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研究。雄性SPF级SD大鼠110只,适应性饲养7d后随机取30只作为正常组。余80只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66只,取其中60只,随机分成两组:30只大鼠不予处理,作为对照组;其余30只作为治疗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按900mg/kg/d的剂量进行治疗。在第4、第12、第20周到达实验终点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光光度法和1α-PCR方法分别检测各组视网膜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的阳性细胞数及mRNA水平表达量,以及视网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对相关数据行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实验第4、第12和第20周,对照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节细胞层及内核层均可见大量HIF-α阳性细胞表达,而治疗组HIF-1α阳性细胞数较同时间点的对照组少(P〈0.051:在各时间点,治疗组HIF-10αmRNA的表达也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②第4、第12和第20周时,治疗组CuZn-SOD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多,CuZn.SODmRNA的表达也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第4周和第12周时,治疗组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CuZn-SOD活力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可能是通过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状态,降低HIF-1α表达,提高SOD活力和CuZn-SOD蛋白表达水平,从而来提高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抗缺氧及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修鑫鑫  刘丹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1):1886-1889
观察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对紫外线诱导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Caveo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晶状体培养技术,通过紫外线照射氧化损伤法,建立实验性白内障晶状体模型,设置空白对照组、紫外线照射组和实验组(即紫外线照射+TP组),实验组按TP的浓度分为4个亚组,即0.02,0.2,2和20mg/L,分别于6,12,24和48h取样,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计数晶状体上皮细胞中Caveolin-1阳性细胞,并运用Western-blot免疫印迹分析晶状体上皮细胞中Caveolin-1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不同时段各组晶状体上皮细胞Caveolin-1阳性表达率和表达量的比较,各实验组与紫外线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段实验组晶状体上皮细胞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紫外线照射组,实验组的晶状体混浊程度明显低于紫外线照射组。0.02mg/L TP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可以抑制紫外线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Caveolin-1表达的减少,其中0.02mg/L TP对Caveolin-1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9.
王济民  石蕊  魏会玲  马勇  高丹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2):2139-214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在碱烧伤大鼠角膜组织中的表达,评估其在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健康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碱烧伤法建立CNV模型,分别于造模成功后1,3,5,7,14d测量CNV的长度并计算面积,同时取角膜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IF-1α及EPO的表达部位,并以RT-PCR法检测其mRNA的表达情况,实验数据采用SPSS 20.0处理。结果:碱烧伤后1,3,5,7,14d,CNV的面积随时间逐渐增加,7d生长最为旺盛,14d后生长减慢。免疫组织化学提示:正常角膜各层未见HIF-1α的表达,可见微量EPO,碱烧伤后1d时HIF-1α及EPO免疫活性增强,主要表达于角膜上皮及内皮层。RT-PCR结果显示HIF-1α及EPO mRNA的表达在正常大鼠角膜组织中表达极少,在角膜碱烧伤后3d表达增强,7d达到高峰,14d后明显下降;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IF-1α和EPO与CNV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徐雯  姚克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5):282-285,I001
目的:探讨卡配因Ⅱ在过氧化(H2O2)诱发大鼠白内障的离体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改变和意义。方法:使用H2O2诱发实验组离体培养的大 鼠晶状体发生白内障,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卡配因Ⅱ在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与对照组正常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卡配因Ⅱ表达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2个组晶状体出现混浊的时间和程度。结果:实验组大鼠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卡配因Ⅱ的表达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卡配因Ⅱ表达的增高发生于晶状体混浊之前。结论:H2O2可在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激活卡配因Ⅱ的表达,从而使其在氧化损伤诱发白内障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