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跟骨骨折手术中的螺钉问题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总结钢板螺钉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手术的螺钉问题。方法 应用解剖型AO跟骨钢板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60例。对术后早期出现的螺钉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22个月,螺钉松动1例,螺钉位置不当2例。结论 解剖型AO跟骨钢板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能充分恢复跟骨形态,但需充分术前准备增加螺钉固定位置的准确性,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应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加植骨融合技术对22例不稳定性寰枢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术后临床疗效、寰枢椎稳定性、手术并发症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寰枢椎间稳定性得到即刻恢复。平均随访时间26.4个月,无脊髓及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发生,X线及CT复查显示螺钉位置良好,植骨融合时间平均3.4个月。结论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性寰椎骨折.力学稳定性好,植骨融合率高,手术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直视法”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寰枢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应用"直视法"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寰枢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采用"直视法"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并髂骨块植骨融合治疗22例寰枢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观察置钉的安全性、术后临床疗效、寰枢椎稳定性、手术并发症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均一次置钉成功,寰枢间稳定性得到即刻恢复,无脊髓及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26.4月,影像学资料示螺钉位置良好,固定牢固,植骨融合时间平均3.4个月。结论采用"直视法"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性骨折,具有安全系数高、力学稳定性好、植骨融合率高及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不稳定性寰枢椎骨折较为理想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限制接触型动力加压钢板,对四肢长管状骨骨折骨膜外固定骨折愈合情况。方法:对47例股骨骨折、14例胫骨干骨折、15例肱骨干骨折病人应用限制接触型加压钢板骨膜外固定,观察术后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经10~16个月随访,除1例股骨干近端粉碎骨折过早负重导致螺钉松动,再行内固定外,余53例钢板折弯、拔钉、断钉、感染等并发症,骨折均愈合。结论:限制接触型动力加压钢板是骨膜外固定治疗长管状骨骨折的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严重骨质疏松后骨折病人的治疗方法。方法 本院自1993年1月至2000年12月应用钢板、髓内针等内固定加骨水泥填塞的方法治疗严重骨疏松并发骨折的高龄患者7例。结果 经1-6年的随访,内固定均稳定,骨折端愈合良好,局部未出现断裂等严重的并发症,患肢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 选择性应用内固定加骨水泥填塞法可以解决部分严重骨疏松并发骨折患者固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牛小育 《骨科》2012,3(1):41-43
目的 探讨带髓内针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肱骨干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愈合时间、医源性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及再次手术率.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愈合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医源性神经损伤、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及再次手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带髓内针治疗与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相当,但带锁髓内针治疗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股骨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钉较其他内固定治疗方法的优越性。方法 对106例股骨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及梅花针、V型针治疗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随访6个月以上,采用交锁钉治疗的60例股骨骨折,59例骨折均愈合,1例骨不连,其中3例出现锁钉断裂。采用钢板及梅花针、V型针治疗的46例股骨骨折患者,随访6~12个月,其中42例全部骨折愈合,2例钢板折断及螺钉松动,1例梅花针折断弯曲,1例V型针折断,后均采用重新切开复位交锁钉内固定,骨折Ⅱ期全部愈合。结论 股骨骨折交锁髓内钉治疗较其他内固定(加压钢板及梅花针、V型针)有较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挠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体会。方法对60例老年挠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获612个月随访。术后412个月随访。术后48周X线结果示骨折全部达到临床愈合。Lidstrom评分:优:36例,良21例,可3例,优良率95%。未出现桡骨关节炎等术后并发症病例。结论经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较好,并发症少,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9.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老年性骨折。髋动力螺钉的粗大螺纹螺钉及套筒内滑动机制可通过对大多数稳定的粗隆间骨折断端之间的有效加压而达到有效固定的目的,然而应用于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时,可因螺钉的过度滑动产生骨折移位,甚至钢板断裂;联合应用大转子稳定接骨板可对大转子进行固定,并通过顶部螺钉固定起到防止股骨颈旋转的作用。髓内固定系统可有效防范螺钉的过度滑动及骨折移位,但易并发股骨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仍存在争议。该文作者对带有大转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保留髓内钉、附加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效果。方法对17例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采用保留髓内钉、附加锁定钢板微创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肢活动、负重及骨痂生长情况。结果 17例均获随访,时间6~18(9±2)个月,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无感染、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现象等。结论保留髓内钉、附加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手术创伤小,骨膜可不用剥离,血运破坏小,固定牢靠。结合早期功能锻练,可促进骨折愈合,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带锁髓内针附加锁定钢板加压植骨与单纯锁定钢板加压植骨治疗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对比分析。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6例股骨干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行带锁髓内针附加锁定钢板加压植骨(观察组)与单纯锁定钢板加压植骨治疗(对照组)。术后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愈合率及是否有并发症发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80~150分钟,平均(106.32±7.24)分钟;出血量300~550ml,平均(410.65±1.43)ml。术后24小时血红蛋白(91.56±7.63)g/L,骨折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5.36±2.98)周。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60~110分钟,平均(81.27±6.38)分钟;出血量150~400ml,平均(235.78±6.12)ml。术后24小时血红蛋白(86.18±2.37)g/L,骨折愈合时间14~23周,平均(18.54±8.21)周。通过带锁髓内针附加锁定钢板加压植骨治疗患者骨不连愈合率及膝关节活动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锁定钢板加压植骨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针附加锁定钢板加压植骨治疗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后的愈合时间、愈合率及膝关节功能恢复优于单纯锁定钢板加压植骨治疗组,在临床治疗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应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告股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再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治疗股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再骨折10例,其中9例再次手术行带锁髓内钉固定、取髂骨植骨,1例行股骨髁上骨牵引、小夹板外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0个月~2年,所有病例骨折均已愈合,无明显并发症,再次手术者7例已行内固定物取出。结论对于股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再骨折及骨折较粉碎、骨折段较长的新鲜股骨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带锁髓内针治疗复杂股骨骨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带锁髓内针治疗复杂股骨骨折周东生王伯珉张伟王健任卫国*对于股骨干粉碎性多段骨折,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上用牵引复位以及普通髓内针、钢板等内固定术,都不尽人意时,可采用一种新的方法—GK型带锁髓内针。钢板内固定对于多段骨折及严重的粉碎骨折很不适宜,髓内针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口咽入路寰椎前路钢板内固定对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不稳定性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口咽入路寰椎前路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均未出现断裂、螺钉松动、脊髓损伤、钢板移位、椎动脉损伤等。术后行CT扫描检查,3例患者螺钉的位置过于靠近椎动脉沟,但未出现相关的临床症状。术后VAS评分0~3分,平均(1.4±0.9)分。术后半年均骨性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随访期间未发现1例内置物相关并发症。结论对不稳定性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口咽入路寰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能使患者获得坚固的骨性愈合,并发症发生少。  相似文献   

15.
涂泽松  李逸群  吴峰 《中国骨伤》2010,23(8):609-611
目的:探讨股骨骨折术后再骨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4年至2008年股骨骨折钢板取出术后发生再骨折的病例10例,女4例,男6例;年龄19~48岁,平均33岁;原骨折根据Müller分型:A型4例,B型3例,C型3例。采用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针进行固定治疗,并应用病理切片方法观察骨折端骨组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4个月。10例伤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均恢复下肢行走和负重功能。病理切片显示原骨折端部分骨质坏死,骨结构紊乱,毛细血管阻塞,可见新生血管和哈弗小管长入坏死骨质,并形成切割圆锥,证实原骨折端处于新生骨爬行替代坏死骨的过程。结论:普通钢板内固定术后极大地破坏骨质血运,骨质坏死,影响骨质重建,造成骨力学性能下降,钢板取出后容易发生再骨折,应用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针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可达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与术前相比较,术后患者的掌倾角和尺偏角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2.75%。术后均获得随访6~12个月,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钢板断裂、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低,术后功能恢复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异体腓骨结构性植骨结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应用异体腓骨结构性植骨结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11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4例,女7例;平均年龄68(47~81)岁。Neer分型:3部分骨折8例,4部分骨折3例。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CMS)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评定,并评估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6(13~17)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未见内固定失效及骨折移位。CMS评分:优3例,良7例,一般1例。随访期间,有1例患者发生伤口感染。结论应用异体腓骨结构性植骨结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能提供更牢固的稳定性,满足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需求,可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体会。方法对30例跟骨骨折采用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评价术后功能。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均获随访6~22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优18足,良9足,可3足,差0足,优良率90.00%。未出现腓肠皮神经损伤及螺钉断裂病例。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后恢复优良率高,并发症少,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22例踝部骨折脱位并下胫腓关节分离病人进行手术治疗。18例下胫腓联合做了加压螺钉或骨栓固定,外踝骨折应用4孔钢板或髓内针固定陈旧性骨折脱位需作下胫腓关节加压融合,同时作纵轴穿针稳定距骨。随访1~6年,优良率达90.9%。认为Laugehansen分类法符合临床实际、实用,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对踝关节稳定性、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其治疗关键在于处理好下胫腓关节分离和腓骨骨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切口骨折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2006年对97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对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术后Hb计量)、骨感染、骨折愈合情况及膝关节活动度进行记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随访患者84例,闭合复位组35例,小切口骨折复位组49例,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手术时间差异有显著性,余项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基层医院采用小切口骨折复位锁定髓内针治疗股骨骨折,髓内针可准确置人并能准确判断骨折复位情况,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透视损伤,并不增加出血、骨感染及骨不愈合率,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