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制定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应急护理管理策略,探讨其实施效果,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疫情防控护理工作提供建议和指导。方法 基于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病区筹备、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穿脱程序培训、新冠定点医院相关护理常规和操作技术的培训、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医疗废弃物处理、合理排班、心理支持及后勤保障等方面实施疫情防控应急策略及护理管理。结果 2022年4月8日-6月5日,我院累计收治新冠肺炎阳性患者956例,其中重症203例,重症患者好转率(从重症转为普通型或轻型)达到97.8%。结论 新冠肺炎在上海流行期间,制定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护理管理策略、应急体系的构建有效地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有效地治愈重症患者和避免疫情地蔓延和扩散。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体得到有效控制,但反弹风险丝毫不容忽视;境内出现由于输入病例及进口商品引发的本土散发病例,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压力。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关于印发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强医疗资源储备,做好定点医疗机构和相关病区(病房)准备”“加强定点医院改造、完善定点医院启用方案、做好临时性扩充收治床位准备”~([1])。  相似文献   

3.
吉林市中心医院在疫情初期迅速果断地申请成为吉林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救治的定点医院。根据定点医院评估标准迅速有效地完成改造,第一时间接收新冠肺炎患者,践行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总方针,以集中救治为核心,实现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多团队、多学科协同配合,集中力量救治吉林市急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医疗工作有序开展,防控工作科学规范。我院共组织协调了省内外医疗队9支,收治患者4670例,救治成功率为99.96%,为吉林市“清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对该院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的运行管理经验总结如下,以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针对县市级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任务特点及疫情期间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模式经验。主要包括:制定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建立新冠肺炎防控人员库;防控点位的护理人力资源动态调整;对隔离病房、发热门诊、普通病区医务人员的同质化管理等,使各项工作良性运转。认为县市级医院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重点为确诊患者的转运和进入医院人员的新冠肺炎排查与诊治工作。针对工作模块与特点,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调配预案,达到精准化调配人力资源,能有效应对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提高了医院在灾难事件中的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在非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普通病房疫情期间建立严格的防控措施非常必要。本研究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诊治指南,结合院内感染控制科的相关要求,建立了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武汉方舱医院在定点医院床位紧缺的情况下,大规模集中收治确诊的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将患者与家庭和社会隔离,有效地控制了传染源,实现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目标,在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方舱医院平稳高效的运行,离不开护理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本文总结了方舱医院护理工作的要点,包括规范制度流程、全员培训、安排护理岗位、护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护患沟通渠道、发挥广播电台作用、加强感染控制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广大护理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总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门诊常态化防控管理经验。通过增强新冠肺炎疫情门诊防控常态化的管理意识,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门诊防控常态化管理培训,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门诊防控常态化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及新冠肺炎疫情门诊防控常态化的全过程管理,实现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确保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门诊防控常态化管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持久攻坚战,将疫情防控常态化与应急处置相结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分析,总结新冠肺炎非定点医院护士在防控疫情中遇到的问题及引发的思考,从而加强组织领导,优化疫情工作流程,强化全员督导培训,为疫情防控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邵丹  胡柳  张俊  叶琴 《天津护理》2021,29(2):201-204
建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心脏专科医院观察病区,总结观察病区在建立过程中的管理要点。严格按照武汉市非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定点医院的要求,评价病房布局合理性、病区环境进行规范消毒杀菌,进行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及岗位分配,落实护理人员培训,制定各项工作流程,加强医务人员防护,实施陪护管理监测,强化工勤人员防控执行。实现了患者、家属、医务及工勤人员“零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做好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收治、疫情预防与控制工作,同时兼顾原有危重患者的治疗需求,达到疫情防控与常规诊疗两手抓、两不误。方法采取了楼层布局调整最优化,理论与技能培训考核常态化,患者管理人性化,消毒措施管理规范化和防护物资管理精细化5个方面(“五化”)的防控策略,做到精准施策、动态调整。结果提高了全体工作人员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知,减少了恐惧心理,确保了工作质量与效果,增强了防控意识和落实防控措施的依从性与主动性,实现了全科在岗医护人员和非新冠肺炎患者及家属的零感染。结论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下,感染内科重视楼层布局、理论与技能培训考核、患者管理、消毒措施管理、防护物资管理,能显著提高防控效果,实现院内防控零感染。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肿瘤患者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放疗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疫情期间成为重要的替代或延缓手术的治疗手段.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制定严密而科学的防控管理体系,保证了放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对防控管理相关策略进行总结与思考,为突发公共卫生...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术前评估、手术时机选择已成为医患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北京协和医院组织相关多学科专家,遵循简明、个体化、分层分型、临床可操作的原则,结合最新临床指南、国内外临床研究证据与经验,编写了《北京协和医院成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术前评估与手术时机选择建议(2023)》。本建议提出,成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术前评估需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史、症状严重程度、康复情况等;综合考虑患者基础疾病、症状严重程度、手术麻醉等因素,进行全面、个体化的评估,从而为医务人员开展术前评估及手术时机选择提供决策支持,有助于加强围术期管理并提升术后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13.
王玉秀  张瑞珂 《护理学报》2020,27(14):54-58
目的 探索医院精神科住院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护理管理。方法 精神科住院部在2020年1月21日—2月29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采取严格掌握患者入院指征和严格执行陪护探视制度控制人员聚集;通过体温监测和流行病学筛查关卡设置防止疫情输入;对住院患者进行分区收治、分级防护防范院内交叉感染;制定精神科住院患者疫情排查处置流程、通过首次排查和每日排查进行动态疫情防控;调整住院患者外出转运带送、专科治疗用药、院内外康复管理等工作流程落实防控措施;采取多种形式的疫情防控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严格执行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巡视制度、分级护理等护理核心制度,确保患者安全。结果 精神科住院部日均在床住院患者421例,累计开展新入院及在院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每日排查16 840例次,排查率为100%,带送患者外出转运506例次,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和确诊病例、无院内交叉感染,未发生住院患者自杀自伤、肇事肇祸、擅自离院等护理安全事件。结论 精神科住院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护理管理成效明显,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CT筛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过程中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经验。方法 选择 2020年1 月23日— 3月13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间到我院放射科进行CT筛查的受检者3 207例为研究对象。我院共有4台CT机,CT1定为筛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机,通过人员培训,梳理放射科将要面对的潜在危险因素,设定专区专机,建立疫情报告制度,严格"三区三通道"分区布局,保护易感人群,加强消毒隔离及医疗废物规范管理,全面实施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结果 此次统计在疫情期间,CT共筛查3 207例受检者,筛查出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8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专项培训覆盖率达100%,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落实率达100%,实现了工作人员零感染。结论 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我院放射科迅速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小组,每日对标学习最新文件,落实标准防护,合理分区杜绝了交叉感染,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后仍需要加强对烈性传染病的认识,常存一颗警醒之心,确保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应急处理工作,保障公众和科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5.
2019年底我国暴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立即展开疫情防控的各项应急预案,我院外科手术室也紧急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手术流程及感染防控措施,主要做好医务人员管理、培训、术前评估、术前准备、接送手术患者流程、术中护理配合、术后器械与环境物表的消毒处理等,在实际工作中对上述措施不断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16.
    
文章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第4批援鄂医疗队在驻地管理、隔离病区管理等方面的感染防控经验,通过对环境分区设置、严格防控、智能预警监测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援鄂期间医护人员零感染。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血液透析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管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血液透析中心的防控管理经验,提高血液透析中心的防控效果,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 方法 制订血液透析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实践方案,对浙江省267所血液透析中心在组织管理、防控流程制订、患者教育及管理、工作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管理,规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血液透析患者的接诊流程和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居家观察血液透析患者隔离透析治疗流程。结果 浙江省共收治血液透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患者2例,与其密切接触的1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隔离,经14 d医学观察后均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8例疑似感染病例及78例居家观察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规范隔离血液透析或连续肾脏替代治疗,14 d后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事件发生;4 700名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未发生院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结论 血液透析中心感染防控管理实践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有效,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该院在非隔离区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经验,为国内综合性医院非隔离区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精细化管理理念,以专业化为前提,制订非隔离区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标准,系统化落实各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网格化稽查,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团队间及医患间有效沟通,数据化反馈结果促进质量改进。结果 院内员工无继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院内全员口罩佩戴率、流行病史筛查率、环境及医疗用品消毒率均为100%,患者及家属的口罩佩戴正确率为73.79%,手卫生正确执行率为40.78%。结论 精细化管理策略防控措施在综合性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非隔离区域有效,患者及家属的口罩佩戴正确率及手卫生执行率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探讨救治策略改变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救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控形势期间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34例纳入研究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常态化期间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62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再灌注治疗情况[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Onset-to-FMC)、首次医疗接触时间至导丝通过(FMC to wire,FMC-to-W)时间、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IMI)血流分级、总缺血时间(从症状发作到导丝通过病变的时间)、首次医疗接触时间至开始溶栓(FMC to needle of thrombolysis, FMC-to-N)时间、溶栓再通比例、24 h内接受再灌注治疗比例、支架植入率、住院天数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ACE)、出血事件、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研究组Onset-to-FMC时间和总缺血时间明显延长(P<0.05),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比例增高,而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PCI)的患者比例降低(P<0.05),支架置入比例、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研究组入院时血清BNP高于对照组(P=0.042)。结论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STEMI患者Onset-to-FMC时间和总缺血时间明显延长,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比例增高,接受PPCI的患者比例减少,但出血风险及MACE没有增加。救治策略改变保证了STEMI患者的有效再灌注,没有对STEMI患者救治有效性和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