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旨在探讨影响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后阴道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 回顾性分析IVF/ICSI-ET术后先兆流产患者272例,依据妊娠最终结局将上述患者分为活产组和流产组。使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评价患者特征。使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系数创建了预测接受IVF/ICSI后先兆流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列线图。结果 活产组和流产组在基础资料、冷冻胚胎占比、治疗方案、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率和胚胎种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质指数、胚胎移植后开始出现阴道出血时间、第14天血清hCG水平、第14天血清孕酮水平和孕囊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胚胎移植后开始出现阴道出血时间、移植后第14天血清hCG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上述指标建立列线图,列线图的曲线下面积为0.710。列线图的ROC曲线下面积优于单一预测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胚胎移植后阴道开始出血时间的AUC为0.644,血清hCG14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BMI对采用早卵泡期超长方案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20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收治的行IVF-ET的942例(976个周期)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期本院收治的1 258例(1 298个周期)男方或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的非PCOS患者为对照。根据BMI将PCOS患者与非PCOS患者分为低体重组(BMI<18.5 kg/m2组)、正常体重组(18.5 kg/m2≤BMI<24 kg/m2)、超重组(24 kg/m2≤BMI<28 kg/m2)和肥胖组(BMI≥28 kg/m2)4个亚组。分析比较PCOS患者4个亚组及相同BMI下PCOS患者与非PCOS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及临床结局的差异。结果 随着BMI上升,PCOS患者实验室结局出现明显恶化,临床结局中超重儿出生率上升。PCOS与非PCOS各亚组实验室结局比较,P...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82个FET周期PCOS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的妊娠结局分为未着床组(A组)、流产组(B1组)和活产组(B2组)。比较这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并使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冻融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再按照获取优质囊胚数的百分位数(0~3、4~6、7~10、≥11个)将患者分为C1、C2、C3、C4组,比较不同优质囊胚数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结果 882个PCOS患者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71.09%(627/882),活产率61.68%(544/882),流产率13.24%(83/627)。单因素分析显示,在A、B1和B2这三组的比较中,体质量指数(BMI)、不孕类型、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2)水平、获卵数和优质囊胚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五项差异指标进行进一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OR=1.046,95%CI:1.001~1.093,P=0.044)和有既往妊娠史(OR...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辅助生殖技术(ART)妊娠妇女中枯萎卵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共2378例,包括早期胚胎停育和同期单胎活产,其中胚胎停育根据有无胎芽分为胎芽组和枯萎卵组.比较枯萎卵组、胎芽组和活产组3组间基本信息,如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基础窦卵泡数(AFC)、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bFSH/bLH比值、不孕年限、促性腺激素(Gn)用量及Gn天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雌二醇值、移植日内膜厚度、获卵数、移植优胚率、移植后10~14 d血清β-hCG值、不孕类型和流产次数,以及不同移植周期、胚胎类型、不孕因素、受精方式间枯萎卵发生率的比较.结果 枯萎卵组的双方年龄、BMI、不孕年限、不孕类型、流产次数和活产组有显著性差异;β-hCG在枯萎卵组<胎芽组<活产组(P=0.000);囊胚移植较卵裂期胚胎显著增加枯萎卵的发生率(11.6%vs 5.6%,P=0.000);3组间其他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女方年龄、β-hCG和囊胚移植是枯萎卵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女方高龄、血清β-hCG下降和囊胚移植增加枯萎卵发生的风险,枯萎卵的发生可能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基因印记错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对于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后有OHSS高风险患者进行鲜胚移植或取消鲜胚移植行全胚冷冻、冻胚移植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对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在该院生殖中心接受IVF/ICSI-ET助孕存在OHSS发生高风险的共1578例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行鲜胚移植或取消移植行全胚冷冻后冻胚移植(FET)两种不同处理方式所获得的妊娠结局及处理后OHSS发生率.结果 2010年鲜胚移植共计9009周期,OHSS高风险患者共计1578周期(E2≥4000pg/mL或取卵数≥30个).OHSS高风险患者进行鲜胚移植为1284周期,其临床妊娠率为60.9%;全胚冻存294周期,行首次FET为250周期,临床妊娠率54.0%(P<0.05);两组的着床率分别为39.7%(1111/2802)和35.7%(185/518),流产率分别为9.7%(76/782)和8.9%(12/135).OHSS高风险患者进行鲜胚移植后发生重度OHSS共46周期,其发生率为3.6%(46/1284),高于全胚冷冻组0.3%(1/294),亦高于全年度非OHSS高风险鲜胚移植患者的1.3%(100/7725周期)(P<0.05).结论 OHSS高风险患者进行全胚冷冻后冻胚移植首周期较鲜胚移植能有效避免重度OHSS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刘聪  李伟伟  殷秀荣 《重庆医学》2021,50(14):2407-2411
目的 探讨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s)宫腔灌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行冻融胚胎移植的PCOS患者3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n=192)和对照组(n=190).所有入选患者选择诱导排卵方案准备内膜,排卵后3 d进行胚胎移植.试验组排卵前抽取自体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与H CG混合共培养24 h,于移植前3 d宫腔灌注,对照组于移植前3 d使用培养液宫腔灌注.两组患者分别于宫腔灌注前、移植前留取宫腔液,用Bio-Plex悬液芯片系统检测宫腔液内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BMI)、基础性激素、抗缪勒管素(AM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宫腔灌注后宫腔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2的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而IL-10、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因子(RANTES)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宫腔灌注前后MCP-1、TNF-α、RANTES、IL-2、IL-10水平无显著变化.两组的移植优胚率、异位妊娠率无显著差异,试验组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升高,早期流产率降低(P<0.05).结论 PBMCs宫腔灌注可能通过调整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了PCOS患者FET周期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IVF-ET的PCOS患者500例,根据IVF-ET前患者BMI分为正常BMI组(n=180,BMI 18.5~24 kg/m2)和高BMI组(n=320,BMI≥24.0 kg/m2),所有患者均采用降调长方案超促排卵方案,比较2组促卵泡激素(Gn)用量、Gn用药时间、取卵数、胚胎分裂情况、卵裂率、胚胎移植周期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与正常BMI组比较,高BMI组IVF-ET周期Gn用量明显增加,取卵数明显减少(P<0.01),两组Gn用药时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移植胚胎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BMI组比较,高BMI组移植周期基础睾酮(T)水平明显升高,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孕酮(P)和雌二醇(E2)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BMI组比较,高BMI组临床妊娠率明显降低,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率均明显升高,新生儿体质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高BMI的PCOS患者对IVF-ET后妊娠结局可产生不利影响。建议进入IVF-ET周期前加强锻炼以降低体质量,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AMH)在辅助生殖超排卵周期中预测卵巢反应性的价值.方法 按获卵数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雌二醇(E2)水平,将68例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l)的不孕症患者分为卵巢低反应组(A组)、卵巢正常反应组(B组)及卵巢高反应组(C组).于促排周期月经第2天及hCG注射日,分别检测血清AMH、E2及孕酮(P)水平.比较3组临床效果及注射rFSH后AMH、E2、黄体生成素(LH)及P水平的变化.按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比较AMH、窦卵泡数(AFC)、优质胚胎率、优质胚胎数的变化.结果 ①A、B、C 3组月经第2天(D2)AMH水平的M分别为0.645、1.762及3.101 ng/mL;IVF周期hCG日AMH水平M分别为0.331、0.898及1.434 ng/m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重比较后均发现D2AMH及hCG日A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组>B组>A组).②获卵数与促排周期D2AMH、hCG日AMH、AFC(窦卵泡数)、P呈显著正相关;与促排周期D2卵泡刺激(FSH)、促性腺激素(GN)量呈负相关.③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和GN量、AFC、D2AMH、HCG日E2及HCG日AMH水平均成正相关;与D2FSH成负相关.④妊娠组和未妊娠组间的卵裂率、优胚率及优质胚胎数间有差异性(P<0.05).结论 ①D2AMH、hCG日的AMH水平及AFC均是预测卵巢反应性较好的标记物;②D2AMH、hCG日AMH及hCG日E2水平对预测OHSS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③AMH水平不能预测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余蓉  赵军招  林金菊  林文琴  黄学锋 《浙江医学》2011,33(12):1750-1752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及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对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周期(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83个(例)激动剂长方案IVF周期,其中PCOS因素周期153例,单纯输卵管因素周期275例.两组患者再分别根据BMI分为超重组(BMI≥24)和正常体重组(BMI<24).比较各组促性腺激素用量、用药天数、获卵数、卵子成熟率、受精率、优质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结果 PCOS组高BMI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输卵管因素组(P<0.01).PCOS组中,高BMI患者促性腺激素用量及天数显著高于正常BMI患者(P<0.01).正常体重的PCOS患者获卵数与优胚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卵子成熟率、受精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妊娠早期流产率在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结论 肥胖合并PCOS时降低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反应.非肥胖型PCOS利于促排卵.肥胖及PCOS均未影响IVF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COS患者首次体外受精长方案周期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一次接受IVF长方案助孕治疗的106例PCOS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完成1次取卵周期能否最终获得活产胎儿分为未获活产组与活产组,对2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Gn启动剂量、总量及Gn使用时间、获卵数、2PN及可移植胚胎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活产组患者的BMI显著降低(P<0.05),而获卵数、2PN及可移植胚胎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提示BMI及可移植胚胎数是影响妊娠结局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PCOS不孕患者第一次IVF长方案周期中, BMI及可移植的胚胎数目与妊娠结局呈显著相关性, 较低的BMI以及适当多的可移植的胚胎数目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1次取卵周期的累积活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