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对照组应用双歧杆菌片、多塞平片、止泻宁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4.7%,对照组为49.0%,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合痛泻要方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2.
梁钢 《广西中医药》2006,29(3):15-16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匹维溴胺、洛哌丁胺口服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05%,对照组总有效率60.98%。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得舒特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计算疗效指数,治疗组疗效指数为90.10%,显著高于对照组76.73%;同时在腹胀、腹泻、腹痛、情绪障碍等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IBS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 6 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 30例 ,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 ;对照组采用得舒特治疗。结果 :治疗 4周后 ,计算疗效指数 ,治疗组疗效指数为 90 .1 0 % ,显著高于对照组 76 .73%。同时在腹胀、腹泻、腹痛、情绪障碍等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IBS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43例,分为脾虚、肝郁、湿热三型辨证论治,脾虚型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肝郁型采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湿郁型采用三仁汤加减治疗。结果 18例脾虚型腹泻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9%,14例肝郁泄泻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7%,11例湿热泄泻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7%。结论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可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总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肝郁脾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异常(P>0.05)。结论: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肝郁脾虚证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针刺治疗脾虚型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脾虚型慢性功能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参苓白术散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对照组为69.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针刺治疗脾虚型功能性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结合复合行为疗法治疗功能性腹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予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加减同时给予复合行为疗法,对照组予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中总有效率91.0%。对照组总有效率54.8%。两组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疗效确切,简便易行,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7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中药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金双歧治疗,2组治疗4周,随访4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6%,治疗组复发率为12.6%,对照组复发率为43.8%,2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美清 《河南中医》2008,28(11):70-71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联合金双歧治疗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加味联合金双歧治疗,对照组采用思密达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01%,对照组有效率为71.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月后随访治愈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痛泻要方加味联合金双歧对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型的D-IBS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马来酸曲美布汀片100mg/次,3次/d,口服。治疗组30例,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炒白芍20g,炒白术15g,陈皮9g,防风6g,茯苓30g,薏苡仁20g,扁豆、山药各30g,砂仁6g,炒莱菔子10g,合欢皮30g,佛手12g)1剂/d,水煎服,分早晚两次。观察症状体征与症候积分、不良反应、一般指标。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1疗程,随访180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减少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卢亮 《山西中医》2021,(4):13-15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合养心安神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痛泻要方(疏肝健脾)合甘麦大枣汤加减(养心安神)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精神状态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主要症状、精神状态评分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合养心安神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腹部不适、腹泻等症状,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马来酸曲美布汀片100mg/次,3次/d,口服。治疗组30例,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炒白芍20g,炒白术15g,陈皮9g,防风6g,茯苓30g,薏苡仁20g,扁豆、山药各30g,砂仁6g,炒莱菔子10g,合欢皮30g,佛手12g)1剂/d,水煎服,分早晚两次。观察症状体征与症候积分、不良反应、一般指标。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1疗程,随访180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减少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以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28例,并与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28例作比较,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2组有效率比较虽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以痛泻要方为优,表明,对于肝郁脾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疏肝健脾法比健脾法疗效明显提高,也证明了辨证论治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FOLFOX-4方案化疗4~6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口服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4~6个疗程。结果:两组有效率、胃肠道反应、T淋巴细胞亚群等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能提高化疗的近期有效率、减轻不良反应、提高免疫功能,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中西药物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供临床医生用药参考。方法:将105例IB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56例治疗组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共4周,疗程结束后随诊4周。50例对照组只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西药联合中药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治疗IBS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痛泻要方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深圳市中医院门诊就诊的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63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痛泻要方合五苓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 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评价 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 4 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2.7%(24/33),对照组为46.7%(14/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泻要方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具有较好疗效,其疗效优于参苓白术散加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逍遥散(汤)合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76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逍遥散(汤)合痛泻要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复方地芬诺酯片与蒙脱石散治疗。两组均7d为1个疗程,分别于4个疗程后与停药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4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对照组为76.3%;停药4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3%,对照组为86.7%,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汤)合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腹泻较西药常规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肝郁脾虚腹泻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给予加味痛泻要方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焦虑自评表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表评分(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方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并与匹维溴铵联合蒙脱石散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确诊的74例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以痛泻要方加味方治疗,对照组用匹维溴铵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的症状改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在腹泻、腹痛、急躁易怒、食少纳差症状改善以及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内的复发率治疗组(44.44%)与对照组(61.9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痛泻要方加味方在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方面疗效确切且安全,优于匹维溴铵联合蒙脱石散的临床疗效,在改善患者腹泻、腹痛、急躁易怒、食少纳差症状方面优势明显,在防止疾病复发方面有待未来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