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建立厦门市医疗机构卫生应急能力常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评价医疗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方法 综合文献和专家咨询构建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评分法对三级指标进行筛选并设置权重.应用筛选后的指标体系对厦门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况调查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指标体系筛选出5项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和27项三级指标.评测结果显示厦门市急救中心和三甲医院综合分数较高,农村医疗机构和私营医院得分相对较低.结论 应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可对厦门市卫生应急能力进行常规量化考核,现有基础上应重点加强农村医疗机构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同时应加强私营医院的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提高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对策。方法:查阅文献资料,掌握医院应急能力建设的研究成果。通过实地调研,剖析医院应急能力建设现状。结果:基于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结合应急管理理论,提出完善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对策。结论:为提高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医院应完善危机管理组织结构;树立危机意识,塑造危机氛围;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强化模拟训练;建立危机预警信息系统;提高医院公关能力,构建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医院的危机反馈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误区,来提高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方法:查阅文献资料,掌握医院应急能力建设的研究成果.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分析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误区.结果:发现各医院在不同程度上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危机管理过程、危机事件的发展阶段以及应对能力提高方面存在误区.结论:医院应该普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知识,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形成一种危机文化,切实提高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辽宁省2013年至201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情况及发生发展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利用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2013年至2018年全省通过网络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辽宁省14个市通过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共报告一般级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30起,其中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比72.31%,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结论 应重点关注并不断提高发现及报告学校突发事件的水平和能力,加强学校师生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继续提高本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应急处置、培训演练等防控能力,以及时、科学、有效应对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体系的实现条件.方法 针对突发公共卫生预警体系建设对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性,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体系的实现条件.结果 必须建立起快速、健全的预警体系,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一旦出现危机,就能迅速做出反应,使损失降到最低.结论 只有通过加强法律体系建设、组织体系建设、人才建设等方法,才能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广州市2006-2009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及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09年,广州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91起,发病15 800例,死亡35例;传染病事件占87.65%,学校发生事件占74.11%;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3~4月、6月、9月和11月,主要为水痘、甲型H1N1流感、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及食物中毒等.从首例患者发病到报告的时间平均为2.98 d.结论 应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加强突发事件的监测和预警,提高对乙、丙类传染病和非法定传染病事件的重视程度,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7.
吴维学  杨斌  陈言 《中国热带医学》2016,(12):1246-1248
目的了解海南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为全省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卫计委《卫生应急能力评估工作指导方案》和《卫生应急能力评估标准》,采用自填式问卷和现场复核考察等方式调查应急能力,并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全省19市县区级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和医疗机构。全省各市县区平均评估分752.1分,其中体系建设平均得分率73.8%,应急队伍平均得分率92.1%,装备储备平均得分率72.0%,培训演练平均得分率70.7%,宣教科研平均得分率62.2%,监测预警平均得分率70.3%,应急处置平均得分率81.6%,善后评估平均得分率66.5%。结论海南省各市县区卫生局、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和医疗机构的应急体系已基本建立,初步具备了处置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广西二级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能力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二级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能力现状.方法:应用量表法对广西136家二级医院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二级医院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卫生人力资源调配、病床及相关设施、应急资源储备、应急设备获得、医疗救治预案.结果:126家二级医院按要求填写量表,占92.6%.调查反映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广西二级医院在人力资源调配方面有一定能力,在病床及相关设施扩充方面的能力有限,对应急资源具有一定储备,多数医院不能从其他部门获得应急资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预案不够完善.结论:广西二级医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能力十分有限,需要加强建设,系统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工作程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工作的主要内容有选定预警目标、制定预警计划、选取预警指标、建立预警监测等.  相似文献   

10.
分析医院图书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地位及任务,详细阐述其信息服务内容,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提供管理型和战略型情报咨询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资源推介、通过信息组织和分析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医院急诊医护人员对实施突发事件监测的意识,为寻找合理的监测指标、建立突发事件监测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北京某区医院为研究现场,对该区所有二、三级医院的部分急诊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7.3%(291/299)的医护人员认为有必要监测,其中81.4%(237/291)认为有在门急诊同时建立监测的必要性.Kruskal-Wallis H检验显示在北京该区所有二、三级医院医护人员关于发热等9项症状的日常监测预警例数均有显著差异(P<0.000 1);三级医院及二级医院范围内各院医护人员对于上述问题的回答均有显著差异(P<0.000 1).结论:SARS暴发后,医院急诊医护人员普遍存在对突发事件的监测意识.症状监测要根据各地区各医院的实际情况,结合病例数、病情严重程度及其他伴随症状判定和实施.  相似文献   

12.
北京某区医院的突发事件监测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突发事件监测机构的设置及相关监测内容,为寻找合理的监测指标、完善医院日常监测、建立突发事件监测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北京某区医院为研究现场,对该区所有二级和三级医院(共计15所)进行问卷调查,并回顾门/急诊量的变化及药品销售量情况.结果:53.3%的医院现行监测机构设在门/急诊,其余设在其他部门.三级医院监测资料分析周期为每周,二级医院为每月.15所医院不同程度地对就诊人员的性别、年龄、职业等11项内容实施监测.2002年和2003年的1~6月门/急诊量变化趋势以3月份为分界点,3月份之前基本一致;2003年3月份后的门/急诊量开始与2002年的曲线分离.SARS流行期间对比往年同期水平销售量增幅最大的药品依次为抗病毒类药、抗生素类药、中药、免疫制剂.结论:门急诊是医院的重点监测部门,监测项目中的人群特征不可忽视.医院门/急诊量及药品销售变化对突发事件具有警示作用,是亟待挖掘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大力加强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主动监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主动监测基本结构应该包括医院急诊室病例监测和症状监测、公共卫生实验室对病原体的检测、药品和医疗相关物品销售监测、大城市人群症状监测、中小学生缺课监测、动物死亡监测、120呼救电话监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监测等.主动监测为及时发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启动成本效益合理的应急反应提供重要依据,是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必须大力加强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主动监测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佛山市南海区镇级医院防保机构公共卫生相关事件应急处置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基层防保机构应急体系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区15个镇级医院防保机构进行公共卫生相关事件应急处置现状调查。结果佛山市南海区公共卫生相关事件频发,各镇级医院防保机构能够按规范进行应急处置,落实相应防控措施,使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但尚存在镇(街道)及医院对公共卫生相关事件应急处置重视程度不够、应急处置经费没有保障、应急人员待遇偏低、应急人员能力不足等问题。结论南海区镇级医院防保机构已具备对公共卫生相关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各镇(街道)政府应建立辖区内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加大应急处置经费投入;各医院要配备足够的应急人员并提高其待遇,通过培训、演练等方式提高防保机构应急人员的能力,使其与日益频发的公共卫生相关应急处置任务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目前区县级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人才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方法对区县级4家医院2012年从事突发事件管理的人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管理人员严重不足,4所医院之间从事突发事件管理人员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专业技术水平较低,高级职称人员为0。(3)4所医院从事突发事件管理者均为兼职,无专职人员。(4)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少,缺乏高素质的多学科复合型人才。结论应加强区县级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人才梯队建设,提高他们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急性传染病是美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与联邦政府部门和其他机构合作,提供健康监视和预防体系,落实疾病预防计划和措施,管理全国健康统计数据,提供检疫指导、工作场地安全和环境疾病预防等服务,形成了较为有效和完善的急性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体系.本文介绍了CDC在预防和控制急性传染病方面的主要做法,包括制定全面控制规划,建立监测体系,提高监测能力.开展应用研究,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及时发布信息,开展全面指导.注重专业人员的培训,推广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新技术、新方法.推行疫苗接种计划,改善医疗机构防治策略.加强国际合作,提供国际疾病传播监管服务.对医疗和生物恐怖紧急情况的快速反映是预防和控制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制订医疗和生物恐怖紧急情况的全国反应计划,制定快速反应程序和规范,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协调快速反应力量及时反应,储备医疗物资,健全快速反应机制.CDC成功的预防措施和实践显示了其预防和控制体系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疆2007-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点,以便提出针对性控制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新疆2007-2010年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上报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新疆2007-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下降趋势,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3-6月和9-12月全疆报告事件各占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48.66%和43.62%;报告事件以小学(62.75%)和中学(27.52%)为主;报告事件以传染病为主,占学校突发事件的96.31%,其中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学校突发传染病事件的93.73%。报告事件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水痘(38.59%)、流行性腮腺炎(29.53%)、甲型 H1N1流感(9.40%)、风疹(5.37%)和手足口病(4.03%)。结论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甲型 H1N1流感为南北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的重点传染病,同时北疆需加强对手足口病和食物中毒的防控,南疆需加强对流行性感冒的防控。建议完善学校缺课监测预警,加强通风,让学生积极参加户外活动等综合性措施以减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江门市医疗救治机构应急资源和能力现状,为卫生应急能力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和现场考察等方法对江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基本信息、应急管理体系、医疗救治能力、卫生应急保障和储备、院感控制能力、疾病监测报告能力、卫生应急培训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82.65%及以上医疗机构已制定了常用的5个预案,77.55%及以上医疗机构已制定了7个必须的制度,95.65%县级以上医院成立了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小分队。2012年仅有4.35%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得到财政拨付的应急资金;90.82%医疗机构应急物资储备率低于60%;52.17%及以下县级以上医院对6类事件具有诊疗能力;13.04%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对71.88%的调查传染病(32种)有实验室诊断能力;8.70%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对调查传染病有治疗能力;6.67%乡镇卫生院对调查传染病有临床诊断能力;2.67%乡镇卫生院对75.00%调查传染病有治疗能力。结论江门市医疗救治机构应急资源和能力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供给保障不足、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禹念  熊勇  翟惠敏 《重庆医学》2017,(34):4814-4817
目的 调查广东省三甲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的健康工作环境现状.方法 便利抽样法抽取广东省14家三甲综合医院,对医院急诊科护士整群抽样,使用中文版磁性要素量表(EOMⅡ)调查急诊科共382名护士对健康工作环境的评价,采用十点单项目标尺测量急诊护士的自评工作满意度和自评护理质量.结果 研究中的急诊科护士的健康工作环境得分高于国内ICU、国外磁性医院及非磁性医院,但自评工作满意度和自评护理质量评价明显低于国外磁性与非磁性医院.不同班次的急诊护士对健康工作环境的评价存在差异;护士的自评工作满意度和自评护理质量影响健康工作环境的得分.结论 广东省三甲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的健康工作环境得分较高,但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较低.  相似文献   

20.
王欣 《中国病案》2012,13(6):52-54
在现代社会中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所难免,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危害性极大,妥善应对是医院必须面对的问题。医政部门应从制订应急预案,优化工作流程,进行模拟演练三方面提高医技科室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针对医技人员应急意识不足、应急预案需要细化、各相关科室应急预案衔接有待进一步完善、应急演练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加强医技人员的业务培训、培养医技人员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完善急救绿色通道、消除院内急救盲区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