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观察美常安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及锡类散灌肠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美常安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及锡类散灌肠组(治疗组)40例,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及锡类散灌肠组(对照组)38例,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76%(P0.05),治疗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常安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及锡类散灌肠治疗轻、中度活动期UC的临床疗效优于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及锡类散灌肠,且不良反应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拟溃结灌肠汤联合美沙拉秦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2例。对照组单纯口服美沙拉秦治疗,联合组给予自拟溃结灌肠汤联合美沙拉秦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临床疗效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75%(30/32),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症状积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29.17%(7/24),观察组复发率为6.67%(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溃结灌肠汤联合美沙拉秦治疗可改善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临床效果明显,且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3.
黄芩汤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湿热型结肠炎中Th1/Th2的状态以及黄芩汤对Th1/Th2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湿热型结肠炎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人工气候箱法造出大鼠湿热型体质,结合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建立湿热型结肠炎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湿热+TNBS组、黄芩汤组、美沙拉嗪组;对大鼠进行临床活动度观察、结肠组织的宏观和微观观察、检测结肠长度重量、脾脏和胸腺的重量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黄芩汤能够有效缓解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临床症状,降低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Th1细胞因子INF-γ和IL-12并提高Th2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表达。结论黄芩汤可以改善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反应,调节Th1/Th2细胞的平衡,这可能是其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河北中医》2021,43(2)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汤和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大肠湿热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治疗组50例予加味芍药汤和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8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计数(PLT)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改良Mayo评分及内镜Azzolin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45/50),对照组74.0%(3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IL-1β、IL-8、TNF-α及CRP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T及APTT均明显延长(P 0.05),FIB及PLT均明显降低(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改良Mayo评分及Azzolin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加味芍药汤和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大肠湿热型UC临床疗效确切,可通过抑制炎性反应,调节凝血功能,改善患者的病情活动情况,促进病变黏膜修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芍药汤加减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的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符合条件的UC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吞服勿咀嚼,1 g/次,4次/d;及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盐灌肠液100~200 mg,保留灌肠。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内服及芍药汤加减保留灌肠。两组保留灌肠每周5 d,休息2 d,均连续治疗8周。进行治疗前后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Baron评分,Geboes指数和大肠湿热证评分;采用IBDQ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检测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IL-1β,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结果:观察组疾病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Baron评分,Geboes指数和大肠湿热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IBDQ量表之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社会能力4个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4和IL-10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TGF-β高于对照组,MMP-1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芍药汤加减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活动期大肠湿热型UC患者,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肠黏膜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王曦  杨军  李影  郑强 《新中医》2015,47(8):64-65
目的:观察香连止泻片内服联合结肠宁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大肠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吞服勿咀嚼,每次1 g,每天4次。观察组给予香连止泻片,每次4片,每天3次,口服;和结肠宁保留灌肠,每次5 g,每天1次。疗程为8周。进行治疗前后大肠湿热证评分和结肠镜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结肠镜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香连止泻片内服联合结肠宁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的综合疗效优于单用美沙拉嗪肠溶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泻火养阴散对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50例初发GD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用他巴唑治疗组25例(A组),泻火养阴散联用他巴唑治疗组25例(B组);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GD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人外周血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水平。以IFN-γ/IL-4作为反映Th1/Th2细胞因子的指标。结果:初发GD患者与正常组比较,血清IFN-γ,IL-4水平及IFN-γ/IL-4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GD患者与治疗前比较,血清IFN-γ水平降低(P<0.01),血清IL-4水平降低(P<0.05);IFN-γ/IL-4比值降低(P<0.01);与A组治疗后比较,B组治疗后血清中IFN-γ水平(7.87±1.62)vs(8.96±1.87)ng.L-1及IFN-γ/IL-4更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泻火养阴散可使Graves’病患者血清中IFN-γ水平(1.53±0.11)vs(1.61±0.18)ng.L-1降低,IFN-γ/IL4比值降低,通过调节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来调整Th1/Th2平衡,改善GD患者的免疫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清养透解合剂联合泼尼松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阴虚证患者Th1/Th2的影响,探讨其治疗SLE的主要作用环节。方法选择42例2009年8月—2011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门诊及住院SLE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另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职工和学生体检健康者12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健康组)。两组均采用口服泼尼松片治疗,剂量根据SLE活动性指数评分及病情调整:重度活动期用40~60mg/d;中度活动期用20~40mg/d,轻度活动期用15~20mg/d;稳定期用小剂量(<15mg/d)治疗;病情稳定1~2周后严格按激素减量法渐次减量。病情复发或合并狼疮肾炎、狼疮脑炎用口服激素难以控制病情时,加用标准环磷酰胺注射液冲击疗法(0.5~1.0g/m2体表面积,每4周1次)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清养透解合剂治疗,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用。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每天1剂,分早晚2次口服。两组均治疗6个月。健康组不予任何治疗措施。治疗前后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12)、Th2类细胞因子(IL-10、IL-4)。结果与健康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清Th1类细胞因子(IL-12、IFN-γ)、Th2类细胞因子(IL-10、IL-4)升高,Th1/Th2细胞因子比值(IFN-γ/IL-4、IL-12/IL-10)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h1类细胞因子(IL-12、IFN-γ)降低、Th2类细胞因子(IL-10、IL-4)降低(P<0.05),Th1/Th2细胞因子比值(IFN-γ/IL-4、IL-12/IL-10)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IL-4降低,IFN-γ/IL-4升高(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养透解合剂联合泼尼松片能改善Th1/Th2细胞群失衡,能减轻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内外合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着重分析其对Th1/Th2细胞因子含量、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kinin-1,MCP-1)、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的9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美沙拉嗪肠溶片,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芍药汤合六君子汤加减内服联合中药灌肠治之,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通过中医症候积分变化评价临床效果,检测治疗前后Th1/Th2细胞因子含量,监测外周血IGF-1、MCP-1、HMGB-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69.39%的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有效率89.80%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Th1细胞因子IL-2、IFN-γ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Th2细胞因子IL-4、IL-10含量则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血清中IGF-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MCP-1、HMGB-1水平则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以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Th1细胞因子IL-2、IFN-γ含量及血清中MCP-1、HMGB-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Th2细胞因子IL-4、IL-10含量及血清中IGF-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16.33%,以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χ~2=9.254,P0.05)。结论中医内外合治能显著减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优化Th1/Th2细胞免疫应答,并能通过调控外周血IGF-1、MCP-1、HMGB-1水平而减轻机体肠道内的炎症损伤,促进溃疡愈合,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瘿气灵对Graves病(GD)血清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收集初发未治的确诊为GD的患者147例,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西医结合组按中医辨证符合虚证(心肝气阴两虚)、实证(肝胃火旺)及虚实夹杂证。治疗组各组用瘿气灵5粒,tid;西药对照组用他巴唑5mg,tid。各组疗程均为3个月。采用超敏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FN-γ(γ-干扰素)和IL-4(白细胞介素4)值,计算二者比值,治疗前后各一次。结果:各治疗组治疗前IFN-γ、IL-4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IFN-γ/IL-4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治疗组治疗后IFN-γ、IL-4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IFN-γ/IL-4值各治疗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瘿气灵通过调节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来调整Th1/Th2平衡,改善GD患者的免疫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11.
愈肠煎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愈肠煎保留灌肠配合美沙拉嗪治疗(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IL)-17,IL-21的影响。方法:将120例UC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综合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1 g/次,4次/d,吞服勿咀嚼。综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愈肠煎,1次/d,保留灌肠。两组疗程均为4周。进行治疗前后Baron内镜评分法评分;采用肠黏膜病变活动指数(Sutherland DAI)对疾病严重度与活动度进行评价;记录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进行治疗前后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17,IL-21水平。结果:综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6.67%,综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Baron评分和Sutherland DAI疾病活动性指数评价均低于对照组(P0.01);综合组腹泻、脓血便、腹痛和腹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综合组IBDQ量表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及社会能力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IL-17,IL-2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综合组血清IL-17,IL-2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愈肠煎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能减轻症状,控制疾病活动,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美沙拉嗪,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清肺健脾法治疗湿热证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即刻和远期疗效及对免疫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1月—2018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治疗的80例湿热证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清肺健脾治法中药颗粒剂口服,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清肠解毒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以及对患者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增加清肠解毒汤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湿热内蕴证中医症状评分,肠镜下黏膜表现评分和黏膜组织学Geboes指数评分,临床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和IFN-γ/IL-4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湿热内蕴证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 治疗后两组肠镜下黏膜表现评分和黏膜组织学Geboes指数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 治疗后两组血清IL-4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血清IFN-γ水平及IFN-γ/IL-4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肠解毒汤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患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同时可调节Th1/Th2平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调脾胃升降温针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辅助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2020年1月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调脾胃升降温针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Mayo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h17和Treg细胞比例,分析Mayo分级与血清IL-17、TGF-β1水平及Th17和Treg细胞比例的关系,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ayo评分及血清CRP、IL-17水平和Th17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及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血清TGF-β1、Treg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及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IL-17、Th17细胞表达与Mayo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TGF-β1、Treg细胞表达与Mayo分级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35/39),对照组为73.7%(28/3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微。结论调脾胃升降温针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更好,机制可能与明显调节Th17/Treg平衡,使IL-17、TGF-β1水平趋向正常,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龙胆泻肝胶囊治疗肝胆湿热型分泌性中耳炎(SOM)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肝胆湿热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2组均采用鼓膜穿刺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头孢克洛和氯雷他定抗感染治疗,试验组给予龙胆泻肝胶囊。评价2组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计算IFN-γ/IL-4,进行中医证候评分,观察患耳含积液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71.79%(P<0.05)。治疗前,2组IFN-γ、IL-4和IFN-γ/IL-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FN-γ、IL-4和IFN-γ/IL-4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IFN-γ、IL-4和IFN-γ/IL-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耳内含积液率为71.79%,低于对照组89.74%(P<0.05)。结论:采用龙胆泻肝胶囊治疗肝胆湿热型分泌性中耳炎,疗效令人满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可下调IFN-γ、IL-4表达,调节Th1/Th2平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肠道水疗舍云南白药、锡类散结肠灌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活动期轻度溃疡性结肠炎惠音分为3组各20例,对照1组采用艾迪沙口服治疗,对照2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采用肠道水疗配合云南白药、锡类散结肠灌注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0%,对照1组为55%,对照2组为50%治疗组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水疗合云南白药、锡类散结肠灌注治疗活动期轻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艾迪沙口服及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  相似文献   

17.
王智芳  黄建乐 《陕西中医》2020,(5):629-631,642
目的:探讨自拟祛风宣痹方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的疗效及对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CARAS患儿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祛风宣痹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鼻炎及哮喘症状评分,血清TNF-β、IFN-γ、IL-4、IL-5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控制率83.33%高于对照组62.96%(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8.15%与对照组9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前鼻炎、哮喘症状评分,血清TNF-β、IFN-γ、IL-4、IL-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TNF-β、IFN-γ均升高,IL-4、IL-5、鼻炎及哮喘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 观察组治疗后TNF-β、IFN-γ均高于对照组,IL-4、IL-5、鼻炎及哮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P>0.0.5)。结论:祛风宣痹方联合孟鲁司特钠可显著改善CARAS临床症状,调节Th1/Th2平衡,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周青秀 《新中医》2020,52(4):96-98
目的:观察健脾理肺方联合鼻内镜与西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纳入确诊为真菌性鼻窦炎的104例肺脾两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52例,2组均以鼻内镜治疗,术后以醋酸泼尼松片、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加予健脾理肺方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MTR)、嗜酸性粒细胞计数、Th1/Th2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 (IL-2)、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5 (IL-5)]的变化。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8.08%,高于对照组的78.85%(P<0.05)。2组MTR均较治疗前加快(P<0.05),观察组MTR快于对照组(P<0.05)。2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值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观察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值低于对照组(P<0.05)。2组IFN-γ、IL-2、IL-4、IL-5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IFN-γ、IL-2、IL-4、IL-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理肺方联合鼻内镜与西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可以增强局部的免疫防御功能,具有良好的消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康管理对成年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不同证型患者Th1/Th2变化的影响。方法:73例患者分为肺虚型、脾虚型、肾虚型、兼痰浊型及兼瘀血型,随机单盲对照将每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孟鲁司特钠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健康管理,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IFN-γ、IL-4水平并计算IFN-γ/IL-4比值。结果:各证型治疗组IFN-γ、IL-4和IFN-γ/IL-4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哮喘缓解期患者通过系统的健康管理可以改变Th1/Th2失衡,系统健康管理计划对哮喘缓解期起到积极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