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目的:探讨间断氧气雾化在肝胆老年肿瘤患者术后面罩吸氧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全麻下行肝胆肿瘤手术后面罩吸氧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湿化吸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间断雾化吸氧。结果:两组患者在使用面罩吸氧后,观察组痰液黏稠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憋闷不适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胆肿瘤患者术后间断氧气雾化吸氧,优于常规湿化方法,能有效降低痰液的黏稠度,促进患者有效排痰,降低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氧气雾化法与间断氧气雾化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将该院64例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持续氧气雾化法)和观察组(间断氧气雾化法),比较2组患者气道湿化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湿化满意度(65.5%)略优于对照组(5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刺激性咳嗽、痰栓形成、气管损伤、肺部感染、痰痂形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雾化方法进行气道湿化均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但间断氧气雾化法在湿化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节约雾化液方面略优于持续氧气雾化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盐酸氨溴索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与灭菌生理盐水间断气道湿化在重度颅脑损伤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濮阳市中医院2017年9月~12月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灭菌生理盐水间断气道湿化,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比较对两种湿化方法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气道湿化5d后,观察组痰液黏稠度和气道湿化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道湿化5d后,两组PaO2、PaCO2、氧合指数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气管损伤、肺部感染及刺激性咳嗽等气道并发症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每天平均吸痰次数较对照组少,护理时间短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应用盐酸氨溴索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可减少每天吸痰次数和护理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超声雾化吸入时采用面罩吸氧以及单鼻塞和面罩联合吸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6例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面罩吸氧,B组给予单鼻塞和面罩联合吸氧,观察两组在雾化吸入前与雾化时的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在雾化过程中出现的症状、痰液性状的变化.结果:单鼻塞和面罩联合吸氧组与面罩吸氧组比较,SpO2、RR、胸闷、气促、呛咳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罩和单鼻塞联合吸氧可以改善缺氧,缓解不适症状,使痰液稀薄,适合气管切开患者雾化吸入时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脱机老年患者吸氧应用持续加温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切开并脱离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2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例。实验组患者吸氧采用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对照组患者吸氧采用微量泵持续常温滴入气道湿化法。比较2组患者的痰液黏稠度、舒适度、痰痂形成及刺激性咳嗽情况。结果 2组患者痰液黏稠度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痰液黏稠度Ⅰ度、Ⅱ度、Ⅲ度分别为9、3、1例和2、8、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度效果比较,实验组舒适12例、不舒适1例,对照组舒适6例、不舒适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痂形成比较,实验组0例,对照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性咳嗽效果比较,实验组1例,对照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气管切开脱机患者吸氧中应用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效果更优于微量泵持续常温滴入气道湿化,降低了肺部感染及呼吸道刺激症状的发生概率,提高了吸氧效果,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值得在老年气管切开脱机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氧疗湿化管路(RT 308管路)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T管雾化器进行气道湿化,观察比较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痰液黏稠度、气道湿化效果、清理呼吸道痰液间隔时间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痰液黏稠度Ⅰ度、Ⅱ度及Ⅲ度分别为65%,30%,5%,优于对照组的10%,5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P<0.05);观察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P<0.05);观察组呼吸道清理间隔时间为(3.32±1.72)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 1.2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2,P<0.01).结论 使用RT 308管路气道湿化的患者痰液的黏稠程度较低,湿化效果满意,清理呼吸道痰液间隔时间延长,优于T管雾化器的气道湿化效果,减少了由于反复吸痰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双伺服加温湿化器用于张口呼吸病人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张口呼吸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FisherPaykel双伺服加温湿化器(MR850)持续湿化,对照组采用压缩雾化吸入机持续雾化吸入,观察比较24h后口腔黏膜湿化效果、气道评分、痰液黏稠度、气道湿化效果、呼吸、血气分析变化,并观察24h、48h、72h气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口腔黏膜湿化效果、痰液黏稠度、肺部啰音、刺激性咳嗽、Pa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伺服加温湿化器对张口呼吸病人气道起到了良好的气道湿化效果,痰液引流通畅,口腔黏膜痰痂形成明显减少,血气分析指标改善,降低了肺部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持续湿化与非持续湿化氧气吸入在冠脉旁路移植术后脱离人工气道后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预防肺部并发症发生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低氧血症患者52例分组,分别采用持续湿化与非持续湿化氧气吸入治疗,其中2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0.45%氯化钠盐水持续氧气雾化吸入+普通湿化瓶鼻导管吸氧,对照组26例采用高流量氧气面罩吸氧+普通湿化瓶鼻导管吸氧。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痰液粘稠度、X线胸片检查结果、二次插管、氧饱和度、氧分压、住监护室的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痰液粘稠度、X线胸片检查结果、二次插管、氧饱和度、氧分压、住监护室的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二氧化碳分压结果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持续氧气雾化吸入在治疗冠脉旁路移植术后脱离人工气道后低氧血症的患者中较非湿化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湿化可以有效预防肺部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舌后坠患者非确定性人工气道(口咽通气道下)湿化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应用口咽通气道的脑卒中舌后坠呼吸困难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经口咽通气道内径孔道持续湿化法;对照组应用五官科喉头喷雾器间歇湿化法。观察两组患者痰液湿化效果、吸痰次数、痰痂的形成、气道黏膜损伤以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湿化第3、7天观察组痰液湿化效果满意率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化第7天观察组痰痂的形成、气道黏膜的损伤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化第3、7天观察组吸痰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舌后坠患者采用非确定性人工气道持续湿化法,湿化效果满意,可减少吸痰次数、痰痂的形成以及气道黏膜的损伤,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CU人工气道患者脱机后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ICU脱机后保留人工气道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40例序号单数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T管吸氧气道湿化方法,40例序号双数者为观察组,采用呼吸湿化治疗仪进行气道湿化,比较2种气道湿化方法对痰液黏稠度、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等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痰液黏稠度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士对呼吸湿化治疗仪的满意度高于普通T管湿化方式(P0.05)。结论采用呼吸湿化治疗仪对保留人工气道脱机患者进行气道湿化,效果优于普通T管吸氧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联合供氧沐舒坦雾化对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氧疗效果.方法:将168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组采用多功能氧气湿化器对氧气加温湿化,同时采用氧气驱动式雾化吸入沐舒坦;对照组用传统的浮标式氧气吸入器持续吸氧.观察两组患者心率、呼吸、血气分析结果、痰液黏稠度、气喘缓解时间和痰鸣音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呼吸和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气喘缓解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痰液黏稠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沐舒坦雾化联合供氧加温湿化可提高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氧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调式精密过滤输液器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将50例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微调式精密过滤输液器持续将湿化液滴入雾化杯内进行气道湿化的方法,对照组采用注射器间断向雾化杯内加入湿化液进行气道湿化的方法。比较两组气道湿化护理工时、湿化费用、痰液黏稠度、温湿度、发生肺不张例数与好转天数情况。结果:在气道湿化护理工时、痰液黏稠度、相对湿度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湿化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一次性微调式精密过滤输液器持续雾化湿化效果好,可用于神经外科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湿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湿化液刺激排痰法配合常规呼吸机气道湿化法在机械通气气道湿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气道湿化法,试验组采用常规气道湿化法+湿化液刺激排痰法,比较两组患者吸痰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痰液黏稠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气道黏膜损伤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中痰阻、窒息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化液刺激排痰法配合常规气道湿化法,在改善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方面具有良好的辅助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随机对照设计探讨常规湿化与未湿化低流量吸氧应用于呼吸系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适反应的差异性。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呼吸内科长期低流量吸氧的肺部疾病患者4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对象分成两组,即常规使用湿化液组、不使用湿化液组。入选患者均给予低流量、低浓度吸氧,吸氧时间每日6h,观察两组患者不适反应、缺氧改善情况、继发呼吸道感染、住院时间及累计吸氧时间,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鼻黏膜出血、鼻咽部干燥、吸氧异味及胸部不适症状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恶心症状未湿化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缺氧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化组继发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于未湿化组;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化组累计吸氧时间、所消耗护理时间高于未湿化组,未湿化组患者满意度高于湿化组(P0.05)。结论未湿化低流量吸氧相比湿化低流量吸氧,可以减少呼吸系统患者的吸氧时间及继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但可能造成患者恶心症状。在临床过程中,可以在改善患者恶心症状的同时提倡未湿化吸氧,以降低继发呼吸道感染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肿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氧疗中实施不同给氧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脑肿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鼻导管组、人工鼻组、面罩组各20例,分别实施鼻导管吸氧、人工鼻吸氧及面罩法吸氧。观察3组患者氧疗前、氧疗1 h、氧疗24 h时的血氧饱和度、痰液黏稠度(Ⅲ度)以及并发症(肺部感染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患者在吸氧1 h、吸氧24 h时的血氧饱和度均比吸氧前有显著提高(P0.05),但面罩组提高幅度显著更高(P0.05);鼻导管组与面罩组吸氧1 h、吸氧24 h时的痰液黏稠(Ⅲ度)率相比吸氧前显著下降(P0.05),优于人工鼻组(P0.05);面罩组与人工鼻组的肺部感染与切口处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显著低于鼻导管组(P0.05)。结论面罩吸氧应用在脑肿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中有良好效果,不仅可快速平稳改善血氧饱和度,而且能降低痰液黏稠度以及肺部感染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对PICU呼吸系统疾病患儿面罩吸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12月入住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面罩吸氧患儿6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在普通气泡式氧气湿化装置的基础上,加用MR 850湿化器连接RT 308湿化氧疗管路对氧气进行温湿化氧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气泡式氧气湿化装置进行氧疗,监测并比较氧疗24 h时两组患儿的痰液黏稠度,血PaO2、PaCO2、pH值,监护仪中的SpO2、呼吸次数。结果观察组的痰液黏稠度和对照组比较,Z=2.077,P0.05;观察组的PaO2和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和呼吸次数比对照组低(P0.05),但血pH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有利于气道分泌物的稀释,明显改善患儿低氧血症,提高氧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应用2种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5例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雾化器接面罩半封闭持续氧气雾化吸入气道湿化法,对照组采用持续滴注0.45%生理盐水气道湿化,比较2组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雾化器面罩半封闭持续氧气雾化吸入气道湿化法效果优于持续滴注0.45%生理盐水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切开不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71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可控式加温、输液泵恒速滴入、氧气雾化面罩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间断加入、持续气道湿化;评价两组气道湿化的效果:观察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损伤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管切开病人用可控式加温、输液泵恒速滴入、氧气雾化面罩持续气道湿化方法效果明显优于间断加入、持续气道湿化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流量湿化吸氧治疗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对呼吸功能与痰液性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吸氧治疗,观察组采取高流量湿化吸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血氧分压、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痰液性状为Ⅰ级与Ⅱ级的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肺炎吸氧治疗期间,高流量湿化吸氧治疗有助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与痰液性状,促进炎症因子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主动加热湿化与褪黑素对ICU气管切开脱机患者血气指标与睡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该院ICU 82例行气管切开术已脱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雾化加湿器湿化与褪黑素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主动加热湿化器湿化与褪黑素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脱机前,脱机2、4、7 d时血气指标,7 d内平均吸痰次数、痰液量、痰液黏稠度;同时比较治疗前、治疗7 d后患者褪黑素水平、睡眠时间、睡眠躁动发生率。结果两组PaCO 2在交互因素、组别因素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 2指标在时点因素、交互因素、组别因素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O 2仅在时点因素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吸痰次数、痰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痰液黏稠度Ⅰ度、Ⅱ度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Ⅲ度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褪黑素水平明显升高,睡眠时间明显延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褪黑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加热湿化联合褪黑素可明显改善ICU气管切开患者血气指标与睡眠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