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检测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在诊断细菌性感染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患者56例,非细菌性感染的患者56例,分别分为细菌组和非细菌组,对2组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C反应蛋白检测、白细胞计数水平检测,并对各组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细菌组在3种方法检测结果数值均高于非细菌组,差异显著性( P<0.05);细菌组的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为96.43%,非细菌组则为10.71%,2组差异显著性( P<0.05);C反应蛋白无显著性差异( P>0.05)无统计学意义;细菌组的白细胞计数阳性率为94.64%,非细菌组则为3.57%,2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诊断细菌性感染患者时采取检测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的方法可及早的对疾病做出诊断,从而能够及时的采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对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站收治的50例细菌性感染患者作为实验组,非细菌感染患者50例作为非细菌感染组,另选取同期在我站接受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比较两组入选者的PCT、CRP及WBC。结果实验组患者PCT、CRP及WBC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实验组PCT、CRP及WBC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PCT、CRP、WBC可作为细菌性感染的诊断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血降钙素原测定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意义。方法:采集155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检测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水平,根据病原学诊断结果将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PCT高于非细菌感染组,细菌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CRP和WBC阳性率(P<0.01)。结论:PCT有助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菌性炎症与非细菌性炎症的临床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1L-6)、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wBC)在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免疫比浊法对21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PCT、IL-6、CRP进行检测,同时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计数WBC。结果:PCT、IL-6及WBC检测在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血清CRP检测两组问差异无显著性(P〉0.05)。检测血清PCT水平对细菌感染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血清IL-6、CRP及WBC检测。结论: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意义优于血清IL-6、CRY及WBC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 CRP)、降钙素原( PCT)及白细胞( WBC)在小儿肺炎诊疗过程中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50位肺炎患儿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及痰培养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细菌性肺炎患儿CRP水平显著高于8mg/L,阳性率达100%,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R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WBC和痰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WBC)3者在小儿细菌性肺炎疾病中均有升高,但是PCT阳性率明显高于CRP和WBC,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 PCT)、白细胞( WBC)对小儿细菌性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指导临床早期用药有一定的价值,而且相比于CRP和WBC,PCT是一个能够更早,更灵敏地反映小儿细菌性肺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3种指标联合检测对儿童早期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受试者分为重症细菌感染组(A组)、局部细菌感染组(B组)、病毒感染组(C组)和健康体检组(D组);静脉采血测定PCT、CRP、WBC,并比较4组3种指标水平,分析这些指标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A组PCT和CRP明显高于B、C、D组(P〈0.05),B组PCT和CRP高于C、D组(P〈0.05),A组WBC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PCT〉0.5u/L为阈值,诊断重症感染的敏感性为100%,为3种指标中最高;以CRP〉10mg/L为阈值,诊断局部感染的敏感性为85.7%,为3种指标中最高。结论:PCT对重症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高,对局部细菌感染敏感性不如CRP,WBC对感染的诊断亦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小儿呼吸道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总数水平的不同,探讨PCT、CRP与WBC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20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有无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142例和非细菌感染组78例,所有患儿分别检测血清PCT、CRP及WBC水平,并对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及WBC检测阳性率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CRP和WBC。结论:血清PCT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优于CRP和WBC,是小儿细菌感染的敏感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008年6月~2011年6月入住我院呼吸内科住院部、急诊科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78例,检测血清中PCT、C反应蛋白fCresponseprotein,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结果与病毒感染组相比,细菌感染组患者血中PCT水平明显升高(P〈0.01),CRP、WBC的水平亦有明显升高(P〈0.01,P〈0.05);细菌感染组PCT、CRP、WB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组(P〈O.01),但三个指标中PCT阳性率明显高于CRP、WBC;PCT在三个指标中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准确性均为最高。结论PCT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优于CRP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作为诊断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86例,根据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体诊断标准分为细菌性感染组(54例)和非细菌性感染组(32例),检测并比较两组PCT和C反应蛋白(CRP)值,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细菌性感染组患者血清中PCT水平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与非细菌性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54例细菌性感染组患者血清中PCT增高例数和CRP增高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和CRP两个指标诊断细菌性中枢神经感染不存在一致性。结论PCT对中枢神经系统是否细菌感染具有明显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冠磊  梁军  刘晓燕 《中外医疗》2012,31(21):34+36-34,3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该研究共研究62例高龄下呼吸道感染者,记录62例患者人院时PCT、CRP、WBC水平,并统计分析三者的阳性率、敏感度、特异性来说明其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重的价值。结论细菌感染组中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WBC、CRP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C 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及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2013年间在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157例感染性疾病患儿,按临床诊断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同时选取79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 PCT、CRP 水平测定和全血 WBC 计数。结果:细菌感染组的 PCT、CRP 和 WBC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细菌感染组的 WBC、CRP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PC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 PC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CRP、WBC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 可以快速客观地判别儿童感染的类型以及感染严重程度,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感染性发热患者中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差别,探讨血清PCT在感染性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地纳入73例发热查因的急诊和住院患者,采血测定PCT、CRP和血常规,同时通过病原学或血清免疫学检测明确诊断,比较各指标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通过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的PCT、CRP和白细胞总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1)。PCT对发热患者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为93.0%,特异性为83.3%,均高于CRP的敏感性(81.4%)和特异性(56.7%)与白细胞的敏感性(76.7%)和特异性(53.3%)。结论采取PCT的检测能更有效的鉴别急诊发热患者的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且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造词,有助于早期的正确诊断、治疗及用药。  相似文献   

13.
谢飞  叶云 《热带医学杂志》2013,(12):1496-1497,1549
目的探讨发热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及高敏C一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儿童不明原因发热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本院住院的172例发热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出院时的诊断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n=88)、非细菌感染组(n=61)和非感染组(n=23);同时,将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n=42)。对各组儿童进行PCT、HsCRP检测。结果细菌感染组PCT值为(2.14~1.01)¨g/L,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的(0.09~0.15)斗g/L和非感染组的(0.15~0.12)斗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高于对照组的(0.08-0.05)斗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非感染组和对照组血清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HsCRP值为(38.2±10.1)mg/L,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的(2.60~1.58)mg/L和非感染组的(15.3±10.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高于对照组的(5.0±1.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PCT≥0.5斗g/L为诊断细菌感染的阳性阈值,其诊断敏感性为77.3%,诊断特异性为94.0%;以HsCRP≥5.0mg/L为诊断细菌感染的阳性阈值,其诊断敏感性为81.8%,诊断特异性为50%,PCT的特异性明显高于HsCRP。结论检测血清PCT和HsCRP对发热性儿童患者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性感染具有重要的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检测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52例细菌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PCT、CRP的含量及动态变化进行检测,按不同感染类型分类比较降钙素原水平的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8.9±1.2)ng/mL,非细菌感染组(0.1±0.09)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不同类型感染组降钙素原比较:脓毒症组、医院获得性感染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组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下呼吸道感染组与非细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细菌培养阳性病例进行APACHE评分存在正相关性(r=0.58,P=0.02)。结论血清PCT、CRP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动态监测PCT水平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苏巧云  杨凤啸 《河北医学》2013,19(7):1109-11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间102例确诊为感染性疾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164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及其与感染性疾病之间的联系。以上病例均经我院实验室病原学检查及血清学检查等临床实验确诊。结果: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与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感染源及疾病程度不同时,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不同。细菌性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的降钙素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降钙素原相比较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降钙索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之间的C反应蛋白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检测对临床感染进行诊断,可以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且可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唐红  陈旭  付玉华 《医学综述》2014,(24):4541-454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80例患感染性疾病儿童临床资料,对细菌培养情况、PCT、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结果进行分析。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分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即为细菌感染组(100例),细菌培养结果阴性为非细菌感染组(80例)。结果 180例患儿中,非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和WBC阳性率分别为5.0%(4/80)、72.5%(58/80)和7.5%(6/80),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和WBC阳性率分别为90.0%(90/100)、84.0%(84/100)和36.0%(36/100),显示细菌感染组血清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而CRP阳性率在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WBC阳性率明显低于PCT阳性率。PCT阳性率与细菌感染程度呈正相关。结论作为区分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患儿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明显优于CRP和WBC检测,PCT与患儿感染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疗效和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与内毒素(ET)在腹部创伤术后患者肺部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2年5月腹部创伤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140例,并根据肺部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分为细菌组(44例)与非细菌组(96例),检测2组患者的血清PCT与ET水平。PCT<0.5 ng/ml为阴性,≥0.5ng/ml为阳性;ET<0.035 EU/ml为阴性,≥0.035 EU/ml为阳性。计算两者的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细菌组PCT阳性率为90.91%(40/44),非细菌组阳性率为5.21%(5/96)。细菌组ET阳性率为68.18%(30/44),非细菌组阳性率为34.38%(33/96)。根据计算可知,PCT检测敏感度为90.91%(40/44),特异度为94.79%(91/96);ET检测敏感度为68.18%(30/44),特异度为65.62%(63/96)。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内毒素检测对诊断腹部创伤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PCT和CRP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免疫荧光定量法和乳胶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172例儿科感染患者及78例正常体检儿童血清PCT和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PCT及其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非细菌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的PCT及其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CRP及其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感染患儿的血清PCT和CRP,具有敏感度及特异度高的特点,有助于感染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对指导合理应用抗菌素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春明  曹蕴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7(11):1410-141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细菌培养阳性和40例细菌培养阴性住院患者的PCT、血白细胞(WBC)计数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PCT检测采用半定量免疫色谱法。结果:2组PCT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阳性组WBC和CRP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阴性组(P0.01)。细菌培养阳性组PCT、WBC、CRP阳性率依次为36.11%、63.89%、97.22%,细菌培养阴性组PCT、WBC、CRP阳性率依次为25.00%、22.50%、72.50%,细菌培养阳性组WBC、CRP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阴性组(P0.01),2组PCT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依次为PCT 36.11%、WBC 63.89%、CRP 97.22%,特异度依次为PCT 75.00%、WBC 77.50%、CRP27.50%。结论:PCT在细菌感染诊断中有一定价值,与WBC和CRP联合检测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