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1 毫秒
1.
目的分析细菌性肝脓肿的CT征象,分析和探讨其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5例细菌性肝脓肿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典型肝脓肿CT征象脓肿内"小泡影"及"环征"为特征性表现,不典型肝脓肿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表现复杂,可见病灶周围强化、蜂窝状强化、病灶缩小、延时强化。结论 CT平扫加增强扫描对肝脓肿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小脓肿型脑囊虫23例CT立体导向下直视手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 CT立体导向下直视手术切除脑实质内小脓肿型脑囊虫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采用 CT立体导向下显微直视手术切除脑实质内小脓肿型脑囊虫 2 2例的临床特点 ,CT表现 ,手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 1例患者术后癫痫症状消失 ,有 1例患者术后仍有癫痫发作。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新的神经损害症状。结论 :CT导向下显微直视手术具有定位准确、手术通路及操作微创化等优点 ,是治疗脑实质内小脓肿型脑囊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小脓肿型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 ,对 16例小脓肿型脑囊虫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 :小脓肿型囊虫病人均以癫痫起病 ,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CT检查有一定的特征性 ,血清及脑脊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率低。 16例中 3例抗囊虫药物治疗而愈 ,13例予抗囊虫药物或抗感染治疗 15~ 40天 ,CT复查病灶无明显缩小而改为手术切除。认为综合分析小脓肿型脑囊虫病的临床、CT及免疫学检查特点 ,有利于正确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陈文福 《广西医学》2004,26(10):1483-1484
目的 提高对脑囊虫病的CT影像认识及其CT分型在临床治疗中的参考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 136例脑囊虫病的CT表现。结果 根据其CT表现把脑囊虫病分为 :(1)脑炎型 ;(2 )多发小囊型 ;(3)单发囊型 ;(4 )多发小钙化型 ;(5 )小脓肿型 ;(6 )多发小结节状强化型 ;(7)脑室型 ;其中脑炎型、多发小囊型、小脓肿型为抗囊治疗效果最好。结论 典型脑囊虫病不仅在CT检查中得到正确诊断而且CT分型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时间和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输卵管与卵巢脓肿的SCT及MR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输卵管脓肿(FTA)、输卵管卵巢脓肿(TOA)的CT和MR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单纯输卵管脓肿、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和MR扫描资料,16例行CT扫描,4例行MR检查。结果单纯输卵管脓肿6例,CT表现附件区管状囊性肿块4例和输卵管增粗2例,管腔内可见小分隔、积脓,管壁增厚且明显强化。输卵管卵巢脓肿14例,表现为附件区厚壁多房囊实性肿块,边界不清,CT平扫呈等低混杂密度,MR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脓肿实性部分、囊壁及分隔明显均匀强化,囊性区无强化。继发征象包括脓肿周围条索及网格状影5例,与子宫体粘连分界不清12例,输卵管系膜增厚8例;直肠乙状结肠壁增厚5例;直肠周围脂肪水肿模糊8例;子宫骶骨韧带增厚10例;输尿管扩张3例等。结论输卵管脓肿、输卵管卵巢脓肿具有特征性影像表现,CT及MR为输卵管与卵巢脓肿较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6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行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观察治疗效果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 46例患者病灶完全治愈,1周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1月治愈率达到82.6%,2月治愈率达到95.6%,3月治愈率达100%。结论 CT引导下肝脓肿置管引流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可取代传统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输卵管脓肿(FTA)、输卵管卵巢脓肿(TOA)的CT和MR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单纯输卵管脓肿、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和MR扫描资料,16例行CT扫描,4例行MR检查。结果单纯输卵管脓肿6例,CT表现附件区管状囊性肿块4例和输卵管增粗2例,管腔内可见小分隔、积脓,管壁增厚且明显强化。输卵管卵巢脓肿14例,表现为附件区厚壁多房囊实性肿块,边界不清,CT平扫呈等低混杂密度,MR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脓肿实性部分、囊壁及分隔明显均匀强化,囊性区无强化。继发征象包括脓肿周围条索及网格状影5例,与子宫体粘连分界不清12例,输卵管系膜增厚8例;直肠乙状结肠壁增厚5例;直肠周围脂肪水肿模糊8例;子宫骶骨韧带增厚1O例;输尿管扩张3例等。结论输卵管脓肿、输卵管卵巢脓肿具有特征性影像表现,CT及MR为输卵管与卵巢脓肿较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12例不典型肝脓肿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不典型肝脓肿的CT表现,提高术前正确诊断率.方法:使用GE lightspeedpro 4排CT机扫描.结果:本组2例肝脓肿由于小病灶,平扫近等密度,未被发现,增强扫描后通过正常肝组织对比才发现稍低密度的小化脓灶.结论:对于不典型肝脓肿,如能密切结合病史、临床、化验和其他影像学检查,则可组合成该病的特征,绝大多数不典型病例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脑内小脓肿缺乏特征的临床征象,常规的X线及脑电图检查均不能定胜,CT的应用使脑内小脓肿诊断的阳性率大大提高。本文通过对11例脑内小脓肿(直径小于1.5cm)CT征象的分析,说明CT不仅可以确定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和数目,而且根据病变的密度和形态,强化后的变化,可以判断病变的病理时期,  相似文献   

10.
王晖  周航  王金 《中外医疗》2012,31(8):170-170
目的探讨CT在细菌性肝脓肿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临床36例细菌性肝脓肿平扫加增强扫描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细菌性肝脓肿多形态,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边界欠清,增强扫描脓肿液化区不强化,边缘强化明显,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论 CT扫描是诊断肝脓肿的主要检查方法。CT可早期发现,两者的准确性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比较CT引导与B超引导肝脓肿经皮穿刺抽吸治疗的作用。方法 CT引导下肝脓肿经皮穿刺抽吸治疗16例,B超引导下15例。结果 CT引导下共穿刺16个脓肿,穿刺次数28次;B超引导下共穿刺15个脓肿,穿刺次数17次。两种引导方法每个脓肿平均穿刺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引导下行肝脓肿经皮穿刺抽吸治疗每个脓肿平均穿刺次数显著少于CT引导。结论肝脓肿经皮穿刺抽吸治疗术中,B超引导较CT引导具有更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肝脓肿患者23例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脓腔直径<5cm行穿刺抽吸治疗,直径≥5cm行抽吸置管引流治疗,并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加强营养,预防并发症。结果:23例肝脓肿治愈率为100%。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和(或)置管引流冲洗治疗肝脓肿切实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费用低的特点,加强临床护理是其疗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椎旁脓肿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艾滋病患者椎旁脓肿的CT及MRI影像表现。结果 35例艾滋病相关椎旁脓肿,结核性脓肿30例,非特异性化脓性脓肿5例。23例出现脊柱骨质破坏者均为结核性脓肿,其中4例患者可见椎体塌陷;14例病变可见硬膜外脓肿,其中13例为结核性脓肿。结论艾滋病患者椎旁脓肿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多见,影像表现上结核分枝杆菌骨质破坏分布范围更广泛,常见硬膜外脓肿,磁共振及CT检查为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脑内囊虫性小脓肿与结核瘤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瘤,二的临床症状、CT表现均有相似之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现将资料完整的40例囊虫性脓肿、25例结核瘤的CT征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47例肝脓肿CT诊断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宗强 《中外医疗》2010,29(9):176-176
目的探讨肝脓肿的CT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穿刺和病理证实的47例肝脓肿病例的临床及CT影像学资料。结果肝脓肿的CT平扫均呈低于邻近正常肝组织的低密度病灶,肝脓肿增强可表现为环靶征、簇状征、肝段强化和脓腔内气体CT诊断的特征性征象,本组诊断准确率为80.9%,误诊为肝癌5例,血管瘤4例。结论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可以较准确地诊断肝脓肿及减少误诊率,因此可作为肝脓肿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16层螺旋CT在肝脓肿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肝脓肿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8例肝脓肿患者纳入本研究,全部行16层螺旋CT的平扫、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检查,部分患者行延迟扫描,分析肝脓肿的16层螺旋CT表现.结果 肝脓肿在16层螺旋CT扫描征象上具有多样性,其CT表现与肝脓肿所处病理阶段密切相关.结论 16层螺旋CT为准确诊断肝脓肿提供了客观影像学依据,对判断肝脓肿的病理过程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唐宏波 《黑龙江医学》2011,35(7):513-514
目的 分析腹腔脓肿的CT表现,提高腹腔脓肿的CT诊断水平.方法对28例患者37处腹腔脓肿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24处病灶均呈均匀强化的不规则厚壁,并见到少量气体影或气液平面;厚度约为0.1~0.9 cm.结论 CT对腹腔脓肿定位诊断准确,脓肿壁的强化和含气征象为其特征.  相似文献   

18.
张荣飞  柴瑞新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1):1340-1341,1407
目的:探讨CT导引下对肾囊肿、肾包膜下血肿和肝脓肿进行介入性治疗.方法:在CT导引下经皮对12例肾囊肿、5例慢性肾包膜下血肿和7例肝脓肿分别进行硬化、冲洗介入治疗.结果:本组12例21个肾囊肿经硬化治疗后;12个直径缩小了1/3,5个单纯性囊肿治疗后基本消失.5例慢性包膜下血肿,经冲洗术后2~3个月复查完全消失.7例肝脓肿穿刺抽脓冲洗术后,5例病变范围明显缩小,2例单房性脓肿完全吸收.结论:CT引导下肾囊肿、肾包膜下血肿、肝脓肿的介入治疗不仅安全可靠,且疗效显著,病人痛苦小,部分病例可以取代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CT证实的110例脑内小脓肿,以儿童多见,以癫痫为首要和主要症状。脓肿均位于幕上,以顶叶最多占57.2%,其中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囊虫感染。经抗生素、类固醇及抗囊虫药物治疗效果良好。证实脑内小脓肿多为囊虫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肝脓肿穿刺引流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0例肝脓肿病人,均经临床检查、生化检查和影象学检查(CT,MRI)确诊为肝脓肿,行CT引导下定位穿刺抽吸引流.结果9例为化脓性,1例为阿米巴性.8例为单个脓肿,2例为多发脓肿.单个脓肿经一次抽吸后脓肿完全消失7例,1例经2次抽吸基本消失,多发或多房脓肿穿刺先抽较大脓肿,后抽较小脓肿,或分次抽吸,其中1例放置引流管,结合临床抗炎,疗效较好.结论CT引导下穿刺抽吸引流是治疗肝脓肿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