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程国彭《医学心悟》详言内证,而对外科的论述则有所不及.他后来因诊治背疽、广疮及疥癣患者不计其数,投以膏散,均"不半月而收功",故聚精会神,参悟外科旨要,特著《外科十法》一卷,为辨治痈疽发背之大纲.其言简意赅,方约而效,堪补《医学心悟》之不足.  相似文献   

2.
程国彭于其著作《医学心悟》中对于虚劳的认识独到,提出了"虚劳为病,重在滋阴"的治则,并分论虚劳多见十病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现对其治疗虚劳的理法方药的特色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半夏白术天麻汤是治疗痰厥头痛、眩晕的一条主方。据有关古医籍记载,同名方有李东垣方与程国彭方两首,前者载于《脾胃论》,后者载于《医学心悟》。而今一般多指程氏的《医学心悟》方,如中医学院试用教材《方剂学》(1978、1985年版)、《内科学》(1978年版),以及近年来出版的方剂学专书如《中医方剂学》(浙江科技出版社,1981年)、《中医方剂与治法》(四川科技出版社,1984年)等均如是。唯《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是并载了东垣与程氏二方。程国彭,字钟龄,为清代名医(约生于公元1662~1735年),著有《医学心悟》,撰于1732年。该方分载于“头痛”及“眩晕”门,谓:“痰厥头痛者,胸膈多痰,动则眩晕,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组方  相似文献   

4.
新安医家程国彭在其代表作《医学心悟》中对行痹、痛痹、着痹的治法别开法门,治疗行痹以散风为主,佐以散寒祛湿,参以补血之剂;治疗痛痹以散寒为主,佐以疏风燥湿,参以补火之剂;治疗着痹以燥湿为主,佐以祛风散寒,参以补脾之剂。此外,其还创制蠲痹汤、松枝酒、虎骨胶丸等诸多治痹方剂。  相似文献   

5.
程国彭学术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医学心悟》一书的研究,探析程国彭的学术思想.发现其学术思想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在医德方面的贡献,二是在中医方剂方面的创新,三是在掌握中医理论方面强调执简驭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学心悟》中的医学伦理学思想.方法: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对《医学心悟》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医学伦理学思想.结果:《医学心悟》所体现的医学伦理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严谨诚恳、态度端正,医术精湛、减少失误,乱加指挥、旁人之误等方面.结论:《医学心悟》中蕴含的伦理学思想对当今临床仍有极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程国彭《医学心悟》对咳嗽的辨治论述颇为详尽,通过对程氏论治咳嗽经验探析,以探讨总结程氏对咳嗽的治疗经验,对提高治疗咳嗽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家藏心典》系清代陈修园晚年的著作,现仅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保存一孤本,十分珍贵。该书对痈疽的病因病机、痈疽的辨证以及痈疽的治疗均有独到之处。陈氏认为脏腑功能失调是痈疽产生的主要原因,该病的病机关键是"不通",本病的病理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火"。对痈疽的治疗他强调内服外治多种治法相结合,创立了家藏百味膏治疗外科诸证。对于痈疽的预后,陈氏进一步完善了"五善七恶"的理论。对于外科疾病的辨证论治,其远宗《内经》《伤寒论》之法,近取朱丹溪、程山龄等名贤之意,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实践,对外科病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清代著名医家程国彭,辨证准确,用药精简。提出医门八法,创制了止嗽散、程氏萆薢分清饮等常用方剂,文章简述了《医学心悟》从外感(风寒外感、寒邪直中、热邪传里、暑热伤气、湿痰壅遏、燥火入肺)、内伤(七情气结、虚火上炎、肾阳不足、脾肺气虚)两个方面对于喘证的治法。  相似文献   

10.
《痈疽神秘灸经》是一本运用灸法治疗痈疽的专著,《外科正宗》作为一部重要的外科论著,其书中大篇幅提及灸法治疗痈疽等疾病。通过对两书研究内容进行比较,发现两书在对痈疽病因病机的认识、痈疽治则治法、疾病发病预后判断等方面认识相同,然而,在痈疽的灸法禁忌症及灸疗方法的选用上却有所不同。本文从以上几方面加以阐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养阴清热解毒法治疗Ⅱ级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解毒法治疗Ⅱ级糖尿病足阴虚血瘀、肌肤毒聚阴疡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降糖、降脂、祛聚、改善患肢血供、营养神经及抗生素,溃疡创面配合换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养阴清热解毒,药用四妙活血汤,治疗28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肢麻木、发凉、疼痛缓解的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肢皮温及踝肱指数(ABI)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清热解毒法治疗Ⅱ级糖尿病足阴虚血瘀、毒聚肌肤阴疡证患者疗效显著,能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2.
李汐  杨必安  黄作阵 《中医学报》2021,36(5):1116-1119
《黄帝内经》对痈疽的论述涵盖了痈疽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的整个过程,其理论框架已初见雏形。痈病总体病性为阳热实证,发展到疽病会成为虚证;外淫、饮食偏嗜等多种病因都会导致痈疽发生;其病机是由营至卫发为痈病,后从分肉下陷筋髓至疽病;治疗上,在脓未成时应用泻热消肿之法,脓已成时用铍针或砭石排脓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程志清教授治疗经期头痛的辨证思想、治则治法和用药规律。[方法]通过跟随程志清教授抄方侍诊,总结程师运用辨证思维治疗经期头痛的临床诊疗思路及用药经验,并列举一则典型医案加以分析。[结果]程师认为女子经期头痛不离血虚、肝火、血瘀三因,根本病机为肝血亏损、肝气郁结、血瘀气滞,且程师认为这三者之间有密切联系,往往互为因果,又共为肝经病变。程师整体认识证型之间的病机传变规律,以补血和血、平肝息风、通络止痛为治疗大法,并自拟和血平肝通络饮治之。和血平肝通络饮全方包括四物汤、全蝎、珍珠母、牛膝、茺蔚子等药物,临床辨证加减使用,治疗效果明显。所选医案中患者为典型经期头痛,辨证为肝气不舒、血瘀血虚之证,故用补血和血、平肝通络法治之,方用自拟和血平肝通络饮加减,获满意疗效。[结论]程师治疗经期头痛遵循补血和血、平肝通络的治则治法,精准合理选择药物,疗效确切,其治疗经验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值得深入学习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徐大椿所撰《洄溪医案》涉及的外科疾病占了较大比重,包括流注、项痈、对口、发背等病的诊疗经验,对现今外科疾病的治疗仍有重要参考价值.其诊疗特点主要有:辨证论治,慎用温补;和血通气,清火养阴;重视胃气,托毒外出;内外结合,重用围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挖掘衢州雷氏医学的形成背景、源流及学术思想特色。[方法]采用传统医史文献整理研究方法和现代数据库挖掘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雷氏医学的形成背景、源流及学术思想特色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结果]衢州地理环境优越、地区经济繁荣、历史文化深厚、社会环境独特等各种因素为雷氏医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随着新安名医程芝田至衢州行医后,将程氏医学与各家学说融汇贯通,并把以心法审证用药的学术特色也带到衢州,衢州先后涌现出雷少逸、雷大震、程曦、江诚、龚香圃等许多医家,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衢州雷氏医学。雷氏医学学术思想来源于中医经典,传承于学术交流,创新于融会新知,重视衷中参西,提倡分层论治,用药四因制宜。[结论]衢州地理位置独特,人杰地灵,孕育了灿烂的医学文明。随着程芝田授其徒雷逸仙为始肇端,逐渐形成了崇尚经典、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知时辨治的雷氏医学,其学术思想对现代中医临床仍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化疗、放疗、腹腔内热灌注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因现行医疗体制存在局限性,胃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较为困难.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根治胃癌的唯一方法,配合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术中腹腔内热灌注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其他辅助治疗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目前仍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主要方式.进展期胃癌的治疗研究仍在进行当中.  相似文献   

17.
关于《慈幼筏》的成书年代,有1628年、1644年、1704年3种观点。此书诸版本中有题为张介宾著者,而张介宾儿科诸书多在1628年成书,故认为此书成书于1628年。但从自序及来容来看,此书作者是程云鹏,并非张介宾,所以1628年之说不能成立。1644年与1704年两说的分歧,是由于对作者《自序》中“甲申”二字的理解不同所致:崇祯甲申为1644年,而康熙甲申则为1704年。从《徽州府志》、《歙县志》、《黄安县志》等地方志及《慈幼筏》张希良序、李膦序中关于程云鹏的记载来看,此书当成书于康熙甲申,即1704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金黄散洗剂治疗丹毒、疖或痈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60例丹毒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均用青霉素钠800万U静脉滴注,1次/d;50%硫酸镁湿敷,2次/d;微波照射,2次/d,每次30min,对照组采用如意金黄散,1次/d外敷,实验组采用金黄散洗剂,2次/d外擦,两组患者均10d为一个疗程。60例疖或痈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均用1:10 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对照组采用如意金黄散,1次/d外敷,实验组采用金黄散洗剂,2次/d外擦,两组患者均7d为一个疗程。结果丹毒实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7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实验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疖或痈实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实验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金黄散洗剂作用迅速,使用方便,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如意金黄散。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胆管囊肿,亦称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该病具有分型复杂、症状无特异性、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等特点。因该病临床症状不典型,且常合并肝、胆、胰疾病,极易被误诊或者漏诊,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随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更新,该病在病理、形态、病因、诊断及治疗方面均有所发展,该综述通过其病因、分型着手,对近年来先天性胆管囊肿的诊断、治疗方面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肝门部胆管癌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振飞 《当代医学》2011,17(32):6-7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8例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的经验。结果18例患者均经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18例患者中6例行开腹手术治疗,其中2例达R0切除,但1例因术后并发症在围手术期死亡。2例行手术切除但切缘有肿瘤残留。2例无法切除肿瘤只能行胆肠内引流术。6例行PTcD治疗。5例不愿行手术或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等治疗而自行出院。1例在外院已经行放射治疗。结论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效果最佳,但手术根治率不高,且手术并发症可引起死亡。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等介入治疗作为减轻黄疸的方法可运用于术前减黄或姑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