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曾亚  何佳  汤参娥 《医学临床研究》2012,(10):1899-1901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癌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7(CCR7)和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检测43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和35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CCR7mRNA和COx-2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CCR7mRNA和COX-2mRNA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79%和58.14%,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9±0.28和0.66±0.21,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阳性率(分别为14.29%和8.57%)和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3±0.05和0.09土0.0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CR7mRNA和COX-2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和相对表达量均随癌细胞浸润程度的加深、临床分期的增加及淋巴结转移明显增高(P〈0.05),但与性别和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CCR7和COX-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癌细胞的浸润与淋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MCM4、C—erbB-2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中表达的改变及其在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IDC、20例乳腺不典型增生和30例乳腺腺病等非癌病变旁正常乳腺组织中MCM4、c-erbB-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80例IDC、20例不典型增生组织中MCM4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86.25%、7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IDC组织中c—erbB-2蛋白的阳性率为65%,与不典型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乳腺癌组中MCM4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有关(P〈0.05),与年龄无关。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肿瘤大小及年龄无关。MCM4蛋白的阳性表达与c—erbB-2的表达呈正相关(r=O.240,P〈0.05)。结论MCM4蛋白阳性表达可作为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指标,联合c-erbB-2检测有助于乳腺癌预后的判断及I临床治疗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和骨髓微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9例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VEGF-C的表达情况;同时抽取相应的骨髓血标本,应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标本中细胞角蛋白19(CK19) mRNA 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 VEGF-C 阳性表达率62.71%(37/59)及表达程度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VEGF-C表达阳性率及表达水平均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 P <0.05)。VEGF-C表达水平与发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临床分级、雌激素受体(ER )水平、孕激素受体(PR )水平无关,但其表达水平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水平显著相关( P <0.05)。CK19 mRNA在乳腺纤维腺瘤患者骨髓标本中未见表达,在乳腺癌患者骨髓血中有34例57.6%(25/59)阳性表达,乳腺癌骨髓微转移阳性组VEGF-C阳性表达率及表达水平均高于骨髓阴性表达组( P <0.05)。骨髓CK19 mRNA表达水平与VEGF-C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P <0.05)。【结论】乳腺癌患者VEGF-C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及骨髓微转移密切相关,提示V EG F-C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播散。  相似文献   

4.
毛磊  罗兢蓉 《医学临床研究》2012,(11):2103-2105
【目的】探讨HPV16/18和survivin在宫颈癌进展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高危宫颈癌患者108例做常规宫颈脱落细胞和分泌物PCR-HPV-DNA检查,并在阴道镜下行宫颈多点活检做病检和免疫组化,比较不同分级HPV感染阳性率和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析HPV-DNA基因表达与sur-vivin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CINⅠ)、CINⅡ、CINⅢ级和宫颈癌患者的宫颈HPV16/18感染阳性率分别为42.42%、61.90%、68.42%和82.86%,显著高于正常体检者的15.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CINⅡ、CINⅢ级和宫颈癌患者的宫颈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82%、90.48%、100%和100%,显著高于正常体检者阳性率的10.0。%,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CINⅡ、CINⅢ级和宫颈癌患者的HPVl6/18-DNA基因表达与survivin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HPVl6/18和survivin与宫颈癌进展关系密切,且均随CIN分级和宫颈癌级别的升高而表达增加,两者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宫颈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P16蛋白表达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IN病例135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正常宫颈组织31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S‐P二步法检测两组 P16蛋白表达,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法检测 HR‐HPV病毒载量,比较两组HPV‐DNA病毒载量阳性率和 P16蛋白高表达率的差异,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观察组P16蛋白高表达率和 HR‐HPV病毒载量阳性率分别为58.5%、68.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16.1%),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且观察组高表达率和阳性率随着病变级别的增高而逐渐升高;HR‐HPV病毒载量阳性率与P16蛋白高表达率呈正相关性( P <0.05)。【结论】CIN 组织P16蛋白表达与 HR‐HPV病毒载量阳性率明显增高,且两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宾捷  孔屏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812-1814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转移相关基因(Mta-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0例乳腺癌组织和6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Mta-1及VEGF的表达;分析二者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类型、发病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Mta-1表达与VEGF的相关性。【结果】Mta-1和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两组表达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Mta-1和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无关(P〉0.05)。120例乳腺癌中伴有淋巴结转移组和临床分期Ⅲ、Ⅳ期组乳腺癌组织Mta-1与VEGF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和Ⅰ、Ⅱ期组。120例乳腺癌组织中,Mta-1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s=0.758,P〈0.05)。【结论】Mta-1及VEGF可以作为乳腺癌预测转移和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Mta-1与VEGF的表达增高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1iVision法检测139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Galectin-3的表达情况,比较有、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Galectin-3的表达。【结果】Galeetin-3在乳腺恶性病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91.4%)明显高于良性病变(33.33%),差异有显著性(P〈0.01);伴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97.83%)高于不伴有淋巴转移(81.82%)乳腺癌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且有淋巴结转移的Galectin-3阳性表达多呈中、强阳性,Galectin-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s=0.521,P〈0.05)。【结论】Galectin-3在乳腺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病变中的表达,随着肿瘤的侵袭、淋巴转移,其表达强度逐渐增强。其对预测乳腺癌的发展及而后判断有泰者价值.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 TP)和淋巴管计数 (lymph vessel count, LVC)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石蜡包埋切片SP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和分析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①VEGF—C、TP在42例胆囊癌组织申的阳性表达率均为64.3%,其评分值分别为2.80±2.26和2.85±1.93,在正常胆囊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6.3%和12.5%,其评分值分别为0.69±1.08和0.69±1.45。胆囊癌组织中的VEGF—C和TP表达阳性数及其评分明显高于正常胆囊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②胆囊癌组织中LVC均值明显高于正常胆囊组织(12.08±3.18VS4.32±1.31,P〈0.0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癌组织中VEGF—C和TP的表达水平及LVc与胆囊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而与肿瘤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邻近脏器有无浸润、附近淋巴结有无转移密切相关(P〈O.05)。④胆囊癌组织中的VEGFC与LVC、TP与LVC、VEGF—C与TP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VEGF-C、TP、LVC的表达特征与胆囊癌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热休克蛋白70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与食管鳞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00例石蜡包埋食管癌肿瘤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其HSP70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HSP70蛋白表达阳性率为90%,高于正常黏膜表达(13.3%),差畀有显著性(P〈0.01),食管鳞癌组织中HSP70蛋白的表达水平比正常食管黏膜明显升高。在伴有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病例中,HSP7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和96%,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术后生存期〈3年的食管鳞癌病例中,83.3%表达HSP70,而在生存期〉5年的病人中,HSP70阳性表达率为96.1%,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SP70蛋白的表达与预后有关,HSP70高表达者预后好,HSP70可以作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重要生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和AQP2在宫颈癌发生和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QP1)和AQP2在90例宫颈癌和12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AQP1在正常宫颈、宫颈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3%,54.4%,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1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晚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0.05)。AQP2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癌细胞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56.7%,无统计学意义(P〉0.05)。AQP2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AQP1和AQP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成正相关(rs=0.301,P=0.004)。【结论】AQP1在宫颈癌中表达升高,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B细胞淋巴瘤-2(bcl-2)的表达、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宫颈病变组织169例、正常对照组25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上述5项指标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内存在HIF-1α、VEGF、MMP-13、survivin、bcl-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呈负相关;但与年龄、性别、肿块类型无关。HIF-1α、VEGF、survivin、bcl-2与临床分期有关,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MMP-13、survivi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中央区HIF-1α、VEGF的表达水平较周边区高,肿瘤表达水平与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与VEGF、survivin与bcl-2呈正相关,其余无直接相关性。结论 HIF-1α、VEGF、MMP-13、survivin、bcl-2的异常表达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联合检测上述5项指标有望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手术化疗疗效的评价、预后的判断提供有力的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2.
罗靖  左巧富  王玮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6):1031-1034
【目的】探讨Survivin和p16INK4a在宫颈癌(CC)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Survivin和p16INK4a在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50例CC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在正常宫颈、宫颈CIN和UCC中的总阳性率分别为0%、50%和76%(X2=21.651,P〈0.05),其中,宫颈CIN和CC标本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宫颈标本(X2=8.571,X2=20.727,P〈0.0125),CC组的Survivin阳性率亦高于宫颈CIN(X2=7.250,P〈0.0125)。p16INK4a“在正常宫颈、宫颈CIN和CC中的总阳性率分别为0%、62.0%和84.0%(X2=27.123,P〈0.05),其中,宫颈CIN和CC标本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宫颈标本(x2=12.828,x2=28.000,P〈0.0125),CC组的p16INK4a“阳性率亦高于宫颈CIN,但差异无显著性(x2=6.139,P〉0.0125)。p16INK4a及Survivin在CINI、CINII中的表达均呈负相关,但CC中表达呈正相关(P〈0.01)。p16INK4a和Survivin表达的阳性率与CC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和p16INK4a阳性表达与CC及其癌前病变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宫颈病变中Survivin和p16INK4a的表达有助于CC的早期检出和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生存素(survivin)测定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健康对照组(22例健康体检者)、乳腺癌患者无转移组(24例)和乳腺癌患者有远处转移组(32例)血清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survivin表达水平为0.31±0.06 ng/ml;无转移的乳腺癌患者sur-vivin表达水平为0.49±0.05 ng/ml;有转移的乳腺癌患者survivin表达水平为1.02±0.18 ng/ml。统计软件分析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urvivin在乳腺癌患者(包括无转移组和转移组)的表达升高(P<0.01);而乳腺癌转移组中survivin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1)。结论血清survivin的蛋白质表达的定量检测可作为乳腺癌发生和转移的预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蛋白与国人前列腺癌的关系.[方法]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1997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MEDLIN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维普等文献资料库,纳入Survivin蛋白与前列腺癌临床意义相关文献.根据QUADAS(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对纳入的研究采用RevMan 5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共纳入17个符合要求的诊断对照研究,共1219例患者前列腺组织标本;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组织与正常前列腺组织Survivin表达阳性率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63.39,P <0.05);前列腺癌组织与前列腺增生组织Survivin表达阳性率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5.02,P <0.05);高、低分化癌组织Survivin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1,P <0.05);临床分期A+B期与C+D期 Survivin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4,P <0.05);伴转移与非转移前列腺癌组织Survivin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76,P <0.05).[结论]Survivin蛋白检测可作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辅助技术,Survivin可作为中晚期非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未来基因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 48例 65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C-erbB-2)、P53、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预后因子, 以同期 69例65岁以下非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65岁以上老年组乳腺癌 ER(+)、PR(+)较非老年组乳腺癌有较高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老年乳腺癌P53、C-erbB-2阳性表达率低于非老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老年组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率低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65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往往分化程度更高、侵袭性更低、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分析外周血microRNA-23b作为胃癌筛查分子标志物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接受胃镜病理活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三组,确诊为胃癌者列为胃癌组,共纳入46例;确诊为胃癌前病变者列为癌前病变组,共纳入28例;胃粘膜检查结果基本正常者列为对照组,共纳入26例。应用定量real time PCR检测技术对三组研究对象外周血样本中的miRNA-23b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样本的Log2△Ct值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P〈0.05),而且癌前病变组的Log2△Ct值显著高于胃癌组(P〈0.05);胃癌组、癌前病变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外周血样本中的miRNA-23b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7%、32.1%和3.8%,胃癌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P〈0.05),癌前病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胃镜活检结果对比,其阳性预测值为76.7%,阴性预测值为77.2%。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中miRNA-23b表达水平可反映患者病情的进展程度,且其诊断效率较高,有望成为用于胃癌早期筛查的新型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er-2/neu和CD138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和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观察102例乳腺癌,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15例乳腺良性肿瘤与15例正常乳腺组织)Her-2/neu和CD138的表达。结果①102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Her-2/neu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和0%,CD138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42%和100%。乳腺癌组织中Her-2/neu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在良性病变组织的阳性表达率(P〈0.01),良性病变组织中CD138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乳腺癌组织(P〈0.015)。②Her-2/neu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o.05)。③CD138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Her-2/neu阳性表达与CD138的阴性表达显著相关(P〈O.01)。  相似文献   

18.
王凤琴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1864-1867
[目的]通过Twist 、E-cadherin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上皮-间质转化( EMT) 现象,探讨其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其及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 例乳腺腺病组织、40 例乳腺纤维腺瘤及66例乳腺癌Twist 、E-cadherin表达水平,分析Twist、E-cadheri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①乳腺腺病、纤维腺瘤良性病变组织中E-cadherin 的表达分别97 %(39/ 40) 和85 %(34/ 40),而在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 的表达则明显下降,仅为37.8 %(25/ 66); Twist在66例乳腺癌组织中,有6例为Twist阴性(9%),15例为Twist弱表达(22.8%),24例Twist中度表达(36.4%),有21例Twist高表达(31.8%),阳性总表达91%;乳腺腺病中无阳性表达,乳腺纤维腺瘤中阳性表达仅2.5%,两种抗体组间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Twist与E-cadherin两者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③在乳腺癌中两者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学分级无相关性(P〉0.05);而在乳腺微乳头状癌中及淋巴结转移率高组Twist较高表达E-cadherin较低表达,说明Twist、E-cadherin 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和淋巴结转移率有关(P〈0.05).[结论]Twist、E-cadherin与EMT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乳腺癌中侵袭能力的增强可能与Twist高表达和E-cadherin 的低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