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湿热内蕴型免疫性不育症与HLA—DQBl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70例抗精子抗体阳性的湿热内蕴型免疫性不育症患者和60例正常健康者的HLA—DQBl基因进行分型研究。结果:免疫性不育症组HLA—DQBl*0601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HLA—DQBI*0601等位基因可能是抗精子抗体阳性的湿热内蕴型免疫性不育症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阳性的免疫性不育症患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QA1(Human LeococyteAntigen-DQA1,HLA-DQA1)基因的相关性及不同中医证型与HLA-DQAl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技术,将51例抗精子抗体阳性的免疫性不育症中医分型为肾阴不足型、湿热内蕴型和瘀血阻滞型的患者与60名正常健康人的HLA-DQA1基因进行分型研究。结果:免疫性不育症组HLA-DQA1*0401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χ2=29.869,P<0.01),免疫性不育症组DQA1*0301等位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肾阴不足型免疫性不育症组HLA-DQA1*0301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HLA-DQA1*0401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HLA-DQA1*0401等位基因可能是抗精子抗体阳性的免疫性不育症的易感基因,DQA1*0301可能是安徽汉族免疫性不育症的保护基因;免疫性不育症患者的中医证型肾阴不足型可能与DQA1*0401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HLA-DQB1基因的关联情况.方法:检索已发表的有关中国汉族人群SLE和HLA-DQB1关联研究的文献,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应用Revman4.1软件进行一致性检验和数据合并.结摹:等位基因DQB1*0502、DQB1*0601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群SLE患者的危险基因(P<0.05);等位基因DQB1*0301、DQB1*0302和DQB1*0401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群SLE患者的保护基因(均P<0.05).结论:中国汉族人群SLE与HLA-DQB1的某些等位基因具有关联性,且与其他种族人群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吴湘  刘磊  伦新  荣莉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2):123-124,127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埋线法对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抗精子抗体(AsAb)的作用.方法:将100例男性不育症抗精子抗体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50例俞募配穴埋线组和50例13服强的松西药组,经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和对抗精子抗体的影响.结果:埋线组的总有效率、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率、血清和(或)精浆AsAb的阳性水平,均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俞募配穴埋线法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的疗效肯定,能良性调节AsAb.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研究了700名广东省汉族人群HLA-DQB1等位基因频率及多态性分布.方法采用深圳益生堂生物企业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HLA-DQB1低分辨率基因分型芯片试剂盒",应用PCR-SSP SSO芯片检测技术,对700名广东省的中国人群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鉴定了10个HLA-DQB1等位基因.广东省人群HLA-DQB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为HLA-DQB1*05>*0301>*0303>*0601>*02>*0302>*04>*0602>*0604>*0603.结论为我国疾病相关性研究、人类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遗传学参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抗原(HLA)-DRB1和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天疱疮的遗传相关性。方法以上海地区的58例天疱疮患者(病例组)和89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分型技术(PCR-SSP)对两组HLA-DRB1和HLA-DQB1等位基因进行分型,直接计数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组间比较,以等位基因频率的比值比(OR)评价基因与疾病的关联性。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共检测到13种HLA-DRB1等位基因和5种HLA-DQB1等位基因。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病例组HLA-DRB1*14和HLA-DQB1*05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7.24%和18.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9%(P=0.000,P值的校正值Pc<0.05,OR=12.150)和6.74%(P=0.001,Pc<0.05,OR=3.238);病例组HLA-DQB1*06等位基因频率为15.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90%(P=0.003,Pc<0.05,OR=0.411)。结论 HLA-DRB1*14和HLA-DQB1*05可能是上海地区天疱疮患者的易感基因,而HLA-DQB1*06则可能是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上海及江浙地区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HLA-DQB1等位基因与口腔扁平苔藓(OLP)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检测上海及江浙地区44例OLP患者和150例正常对照者的HLA-DRB1、HLA-DQB1等位基因表现频率,所得数据在OLP与正常对照之间以及不同类型OLP患者之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LP组HLA-DRB1*09和HLA-DRB1*07基因表现频率均明显增高,分别为56.8%vs31.3%(P<0.01)和27.3%vs13.3%(P<0.05);而HLA-DQB1*06基因表现频率则显著降低(18.8%vs42.5%)(P<0.01)。OLP组内比较显示,HLA-DRB1*04表达频率在具有糜烂表现的OLP患者中显著升高,与白纹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LA-DRB1*09、DRB1*07等位基因与上海及江浙地区部分人群的OLP易感性相关;HLA-DQB1*06等位基因可能与OLP的抵抗性相关联;HLA-DRB1*04可能与糜烂型OLP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宁夏回族人群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SSP-PCR)的方法对宁夏回族66例健康个体及70例RA患者的HLA-DQB1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应用遗传学统计方法对DQB1基因多态性与RA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与病例组等位基因的构成及基因型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对照组中,0501/0501和0501/0601这2种基因型频率最高,均为10.61%,在病例组中,0301/0303基因型频率最高(17.14%),0301/0302基因型频率次之(10.00%);*0501等位基因频率在对照组中高达24.24%,而在患者中仅为5%;*0301等位基因在RA患者中频率高达28.57%,而在对照组中仅为3.79%。结论:0301/0303和0301/0302这2种基因型可能与宁夏回族RA的易患性有关,*0301等位基因可能是宁夏回族易患RA的危险因子,而*0501等位基因可能为宁夏回族抗RA的基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海南地区汉族女性人群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和HLA-DRB5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以海南地区41例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患者和38例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且病理证实无宫颈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CR克隆测序技术对两组HLA-DQB1和DRB5等位基因进行分型.结果 共检测到12种HLA-DQB1等位基因和8种HLA-DRB5等位基因.其中HLA-DQB1*06011,HLA-DQB1* 030101和HLA-DQB1* 03032与HLA-DRB5* 01:01:01分别是海南地区汉族女性HLA-DQB1和DRB5的优势表达基因.无宫颈癌患者HLA-DRB5*0206等位基因频率(18.4%)显著高于宫颈癌患者(0)(P=0.013).结论 HLA-DRB5* 0206可能是海南地区女性宫颈癌的保护基因,可能降低女性患宫颈癌的风险.HLA-DRB5不同等位基因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HLA-DQB1基因多态性在宁夏回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的分布,阐明宁夏回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感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SSP-PCR)的方法对宁夏回族66例健康个体(对照组)及84例EH患者(病例组)的HLA-DQB1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应用遗传学统计方法分析宁夏回族原发性高血压人群DQB1基因多态性。结果:病例组等位基因DQB1*0301、*0401、*0601、*0604/5/6/7、*0302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病例组等位基因DQB1*0501、*0602、*0603/8、*0606、*0402、*0604/5/6/8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DQB1*0301、*0401、*0601、*0604/5/6/7、*0302与宁夏回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感性有关,而DQB1*0501、*0602、*0603/8、*0606、*0402、*0604/5/6/8有可能是宁夏回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