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不同激素对蒙古黄芪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无菌芽的下胚轴为外植体,分别接种在不同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中.结果表明最适合黄芪愈伤组织诱导的激素组合为MS 2,4-D2.0(mg·L-1) 6-BA0.5(mg·L-1)和MS NAA3.0(mg·L-1) 6-BA0.5(mg·L-1),诱导率均达到100%,综合考虑愈伤组织质地以及后期试验目的,最终确定增殖培养基为MS NAA3.0(mg·L-1) 6-BA0.5(mg·L-1).黄芪愈伤组织生长曲线呈现S型,在第9天进入快速增长期,最佳继代时间在24d左右.  相似文献   

2.
白芨愈伤组织诱导、增殖与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白芨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分化再生体系.方法 以MS为基本培养基,应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和质量浓度配比,研究不同外植体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芨愈伤组织形成、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 白芨假鳞茎为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佳外植体;1.0 mg/L 6-苄氨基嘌呤(6-BA)与2.0 mg/L 2,4-二氯苯氧乙酸(2,4-D)组合不仅可诱导白芨愈伤组织形成,还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成芽.1.0 mg/L 6-BA与3.0 mg/L 2,4-D的组合促进愈伤组织增殖,增殖系数为7.8;在分化培养基中附加0.5 mg/L噻二唑苯基脲(TDZ),可提高愈伤组织分化率.结论 白芨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2,4-D 2.0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2,4-D 3.0 mg/L;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2,4-D 2.0 mg/L+TDZ 0.5 mg/L.  相似文献   

3.
李明军  刘杰  周娜  张晓丽  孙琳静  涂荣涛 《中草药》2008,39(7):1078-1080
目的 建立裕丹参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及植株再生体系.方法 比较不同的外植体基本培养基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裕丹参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 MS 6-BA 2 mg/L NAA 0.2~2 mg/L有利于叶柄和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其出愈率均为100%,但叶柄出愈量更大;MS 6-BA 2 mg/L有利于叶片芽的分化,其分化率达55.6%,并有直接成芽现象;B5 6-BA 1 mg/L 2,4-D 1 mg/L是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结论 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为叶柄,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2 mg/L NAA 0.2~2 mg/L;诱导芽分化的最佳外植体为叶片,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2 mg/L;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B5 6-BA 1 mg/L 2,4-D 1 mg/L.  相似文献   

4.
王萌  张丽  谢显莉  张利 《中草药》2011,42(6):1206-1209
目的考察不同质量浓度激素组合对甘西鼠尾草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以甘西鼠尾草叶片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研究2,4-D、NAA、6-BA、KT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的影响,并探讨适宜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条件。结果以诱导率和相对生长速率为指标,6-BA和2,4-D均对甘西鼠尾草细胞脱分化和细胞增殖具有显著影响,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激素组合为2,4-D 0.5 mg/L+NAA 1.0 mg/L+6-BA 0.5 mg/L,增殖的最佳激素组合为2,4-D 0.5 mg/L+6-BA 2.0 mg/L+KT 0.1 mg/L,MS+NAA 0.5 mg/L+6-BA 1.0 mg/L的培养基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而1/2 MS+IBA 1.0 mg/L的培养基则有利于不定根的分化。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组织培养体系,适宜甘西鼠尾草的植株再生。  相似文献   

5.
宋运贤  石晶莹  薛建平 《中草药》2009,40(1):135-137
目的 研究大量元素和植物生长物质对怀牛膝愈伤组织生长及怀牛膝多糖量的影响.方法 以怀牛膝无菌苗的叶片、茎段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培养基中大量元素和植物生长物质6-BA、IBA、NAA和2,4-D对怀牛膝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并在愈伤组织形成高峰期30 d时,采用酚一硫酸比色法对其中多糖的量进行检测,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极差分析、方差分析比较.结果 大量元素的添加量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生长和多糖的量无显著影响,6-BA对怀牛膝愈伤组织多糖量影响影响显著.结论 诱导怀牛膝愈伤组织形成多糖的适宜培养基是1/4MS+6-B.A0.5 mg/L+2,4-D 1.0 mg/L.  相似文献   

6.
夏枯草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夏枯草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不同外植体、蔗糖、植物生长物质及其配比对夏枯草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和结论:以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效果最好,茎段次之,叶柄不能诱导出愈伤组织;6-BA是影响夏枯草愈伤组织形成的主要因素;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3.0 mg.L-1+NAA 0.1mg.L-1+2,4-D 0.5 mg.L-1+蔗糖3%;宜于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为1/2 MS+6-BA 3.25 mg.L-1+NAA1.25 mg.L-1+蔗糖2%;最佳生根培养基:MS+IBA 1.0 mg.L-1+蔗糖3%。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4,(10)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激素对唐古特大黄愈伤组织的影响,探讨培养唐古特大黄愈伤组织最佳培养基。方法选用唐古特大黄种子萌发的无菌苗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研究2,4-二氯苯氧乙酸(2,4-D),6-苄基氨基乙酸(6-BA),萘乙酸(NAA)3种激素组合对唐古特大黄愈伤组织诱导及愈伤组织蒽醌产量的影响。结果 2,4-D对愈伤诱导起主导性作用,2 mg/L的2,4-D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但更高质量浓度的2,4-D会影响诱导效果。2 mg/L的6-BA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快速诱导。对于愈伤组织中的蒽醌产量,2,4-D在2 mg/L时效果最好,6-BA无明显作用,1.0 mg/L以上质量浓度的NAA对2,4-D有增效作用。结论唐古特大黄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是MS培养基(MS)+2,4-D(2 mg/L)+6-BA(2 mg/L)+NAA(1 mg/L),在此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生长速率和蒽醌的产量都有较佳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培养基成分和光照对黄芪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类化合物形成的影响.方法 使用不同培养基并改变其中碳源、氮源、磷酸盐、钙盐的浓度,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黄芪愈伤组织培养,分光光度法检测愈伤组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 黄芪黄酮积累的最佳条件是(24±1)℃暗培养,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附加0.5mg·L-12,4-D和1.0mg·L-16-BA),其中含有80g·L-1蔗糖,NH NO3-为12(氮源总浓度为60mmol·L-1),1.5mmol·L-1KH2PO4,1.496 mmol·L-1CaCl2.结论 蔗糖作为碳源最有利于黄芪愈伤组织生长和黄芪黄酮的生物合成.混合氮源有利于黄芪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物质配比对小蔓长春花叶、茎、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及各生长期无菌植株、愈伤组织中长春胺含量差异.方法:以小蔓长春花无菌苗的叶、茎、根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实验研究2,4-D,6-BA,NAA对小蔓长春花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在无菌植株生长20,40,60 d,愈伤组织形成高峰期30 d,继代培养30 d时,采用HPLC分别对其中的长春胺含量测定,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培养基中添加的6-BA,NAA对小蔓长春花叶、茎、根愈伤组织的诱导、生长无显著影响,而2,4-D则影响显著.无菌植株生长20,40,60 d时,长春胺分别为(0.015±0.003)%,(0.097±0.001)%,(0.113±0.06)%;诱导培养、继代培养至30 d时,小蔓长春花叶、茎、根愈伤组织长春胺分别为(0.024±0.0025)%,(0.016±0.0015)%,(0.010±0.0015)%,(0.041±0.002)%,(0.019±0.001)%,(0.016±0.002)%.结论:诱导小蔓长春花叶、茎、根愈伤组织形成的最适培养基为MS+2,4-D 1.0mg·L-1+6-BA0.5mg·L-1+NAA0.5mg·L-1.不同生长期无菌植株中长春胺含量差异显著,源于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中的长春胺含量不同,其中叶诱导的愈伤组织长春胺含量显著高于茎、根产生的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土贝母茎段、叶片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方法及其与土贝母皂苷积累的关系。方法:在MS或B5培养基上,试验不同种类、不同含量的植物生长物质及其组合对土贝母茎段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影响。结果: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是MS附加2,4-D 2.0 mg.L-1,NAA 0.5 mg.L-1和BA 1.0mg.L-1;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是MS附加2,4-D 0.5 mg.L-1和NAA 2.0 mg.L-1。愈伤组织在MS附加2,4-D 2.0 mg.L-1,NAA 0.5 mg.L-1和BA 1.0 mg.L-1的培养基上积累土贝母皂苷的含量最高;在B5附加2,4-D2.0 mg.L-1,NAA 0.5 mg.L-1和BA 1.0 mg.L-1的培养基上经多次继代培养后,可形成较为均一、稳定的愈伤组织系。结论:建立了土贝母茎段、叶片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方法,为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生产土贝母皂苷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统总结和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及栽培各环节可以应用的方面及已有的应用概况,具体分为促进种子发芽、抑制枝芽生长、矮化植株、促进花芽分化、控制性别分化、防止落花落果、增强抗逆性、提高产量和品质等。本文还系统阐述了在药用植物中应用调节剂的安全问题,不仅包括产品安全和环境安全,还要关注品质安全,即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药用植物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如产生的药材品质变化。本文对药用植物中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建议:1)单纯以提高药用部位产量为目的而对该药用植物次生代谢成分,应禁止使用;2)积极开展调节剂对药用器官中次生代谢产物影响的研究,如用于打破药用植物种子休眠和调节繁殖器官生长,对药用器官的次生代谢没有直接影响,但也应考虑对后续产品中次生代谢的影响;3)推进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药用植物应用的登记。  相似文献   

12.
“越是阅历丰富、年龄积深的人就越有一套统一、自认为相对缜密且固定的思维,于是它们难以变形,而我们身上,那些在他们看来远远不成系统的‘新欣’元素,则总会被冠以一种类似于玩世不恭的浮躁。”这是在我们本期专辑里,还仅为一名中学生的王居里给出的对于代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国产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的疗效。方法 24例GHD患儿给予国产r-hGH每晚皮下注射,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后,24例患儿生长速率由治疗前(3.3±0.5)㎝/年增至(11.9±0.7)㎝/年,身高由治疗前(119.2±12.4)㎝增至(125.1±12.1)㎝,骨龄由(6.8±2.1)岁增至(7.3±1.9)岁。治疗前后生长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下注射r-hGH是治疗儿童GHD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生长调节剂打破温室当归苗的休眠状态,并促进其出苗及生长进程。方法:以当归温室苗为材料,设计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于移栽时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赤霉素(GA3),胺鲜酯(DA-6)和萘乙酸(NAA)混合溶液浸根,于出苗期监测出苗动态,于生长稳定期测量茎叶形态指标并统计抽薹率,于采挖期测量根部形态指标并统计产量。结果:GA3,DA-6和NAA对温室当归苗的出苗率的影响极显著,影响作用的大小顺序为GA3DA-6NAA;当归温室苗的出苗率、产量均与GA3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但与DA-6和NAA均不相关。结论:GA3,DA-6和NAA药剂组合能有效打破当归温室苗的休眠状态,并显著促进其出苗及生长进程;筛选出的当归温室苗移栽时浸根的最佳药剂组合为96.00 mg·L-1GA3,20.26 mg·L-1DA-6,53.12 mg·L-1NAA,当归温室苗的出苗率达到83.75%,当归产量达到363.22 kg·666.7 m-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物质在铁皮石斛生长发育中的作用。结果: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快繁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调控途径有:1通过调节铁皮石斛内源激素的变化以促进铁皮石斛的生长发育;2调节叶绿素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变化来影响铁皮石斛多糖含量的积累变化;3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铁皮石斛抗氧化酶的活性,以增加铁皮石斛的抗逆性作用等。讨论: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并结合铁皮石斛植物激素的变化、植物激素合成关键酶及基因表达的分析来研究铁皮石斛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是一条切实可行的研究道路。  相似文献   

16.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是指在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或视网膜复位术后,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rithelial,RPE)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的增生和收缩,又造成视网膜脱离的病变.PVR的基本病理过程是RPE细胞的移行、增生,属于细胞增生性疾病.生长因子在细胞增生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简要介绍了FGF、VEGF、TCF、PDCF在PVR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不明白为什么长大,独立就要把自己与别人冷漠地隔离开,但似乎冥冥中有个声音告诉我热情地与人交往是不成熟的,是幼稚的,陌生人永远都是陌生人。我带上了孤独的面具,只有在回忆儿时的记忆时,心中五味杂陈。  相似文献   

18.
川芎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其有效成分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能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为川芎嗪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仕江  黄天福 《中药材》1995,18(4):171-173
本文报道实验室恒温条件下对冬虫夏草寄主贡嘎蝠蛾的卵、幼虫、蛹等虫态生长发育的观察结果,并采用直线回归计算出各虫态的发展起点和有效积温常数。  相似文献   

20.
北柴胡植株生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北柴胡生长发育规律,为栽培技术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用植物生长分析方法调查各器官数量。结果:北柴胡植株由根、根颈、主茎、基生叶、主茎叶、各级分枝和叶、顶花序和各级侧生花序组成;1、2级分枝干物质占全部分枝的93.8%,3、4级分枝弱小但数量多,根-冠比只有0.19;植株具3—4级侧生花序,以1级和2级为主要构成部分;繁殖器官消耗了全部干物质的38.1%;主根长度只有17.2cm,与侧根的于物质重约各占50%。结论:北柴胡家种时间短,野生性强,很多性状不符合以根为收获物的要求,应加以合理调控和选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