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p16和c-myc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的关系及p16和c-myc在细胞周期中的关系,为星形细胞瘤的预防、诊断和预测预后提供新思路。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和6例正常脑组织石蜡标本中p16和c-myc的表达。结果: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p16阳性率逐渐下降,Ⅰ~Ⅱ和Ⅲ~Ⅳ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327,P&;lt;0.05);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c-myc阳性率逐渐升高,Ⅰ~Ⅱ和Ⅲ~Ⅳ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211,P&;lt;0.05)。在56例石蜡标本中p16和c-myc阳性率呈负相关(r=-0.997,P&;lt;0.01)。结论:p16和c-myc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星形细胞瘤分化程度及恶性程度重要的参考指标,p16和c-myc在细胞周期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细胞周期中,p16抑制c-myc的增殖,为选择星形细胞瘤临床手术方案及减少神经功能丢失程度和预测预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学困生元刻板印象多维结构并编制测量问卷。方法:对105名中学生和10名教师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通过内容分析探索学困生元刻板印象的内容结构;并据此编制学困生元刻板印象两极特质形容词评定问卷,对461名学困生进行调查。结果:学困生元刻板印象两极特质形容词评定问卷由18个项目构成,包含意志品质、态度与能力、同伴交往、行为特征等4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拟合指标(χ2=261.84,χ2/df=2.03,CFI=0.94,TLI=0.93,RMSEA=0.056,90%CI=0.047-0.066,SRMR=0.063),总问卷及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72~0.87之间,重测信度为0.75~0.82;总分与维度(0.35~0.78)以及各维度间(0.22~0.62)显著相关,总分和各维度与外群际接触意向显著相关(0.23~0.35)。结论:学困生元刻板印象具有四维结构,学困生元刻板印象两极特质形容词评定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动物实验水平研究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载体促进紫杉醇粒抗脑胶质瘤的作用。方法:1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悬液的制备。2制备胶质瘤模型,制备的胶质瘤模型随机分成四组,每组20只,Ⅰ组注射生理盐水、Ⅱ组注射紫杉醇、Ⅲ组注射PBCA+NP、Ⅳ组注射紫杉醇+PBCA+NP,15d后观察Wistar大鼠的变化,观察肿瘤病理切片,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率。结果:1Wistar大鼠的生存状态,Ⅳ组好于其它三组。2Ⅱ组和Ⅲ组Wistar大鼠脑胶质瘤血管的减少和坏死肿瘤组织比Ⅳ组少。3Wistar大鼠脑胶质瘤调亡率Ⅳ组高于Ⅱ组、Ⅲ组,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载体明显提高紫杉醇抗Wistar大鼠脑胶质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紫杉醇原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对鼠脑胶质瘤进行了局部缓释化疗,观察其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抑瘤作用。方法将8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分为对照组(无血清1640),PBCA+NP组,紫杉醇组及紫杉醇+PBCA+NP组(20只/组)。结果 PBCA+NP组和紫杉醇组瘤均重分别为对照组的(82.1±1.7)豫和(49.8±3.1)豫,其中尤以联合组肿瘤受抑最为显著,其瘤均重仅为对照组(38,0±2.1)豫。结论紫杉醇原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进行化疗可有效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前臂动静脉内瘘术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术狭窄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方法。方法 5例患者4例经患侧肱动脉穿刺、1例经右侧股动脉穿刺,行前臂动脉DSA检查及动静脉内瘘术狭窄血管内球囊成形术(PTA)。结果 5例狭窄程度达到90%~98%,范围4cm~9cm,血管内球囊成形术后狭窄程度改善到10%以下,技术成功率达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前臂动静脉内瘘术狭窄血管内球囊成形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1990~1991年在缺碘性疾病流行区新疆托克逊县观察了一次性口服不同剂量(400、300和200mg)碘化油微囊的防治疗效及尿碘排泄。结果表明,在服药后半年和1年甲状腺肿患病率在不同剂量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与对照组比较无论患病率还是治愈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剂量组之间服药后1月内尿碘排泄有随剂量增大相应增高的趋势(P<0.01),但至第三个月时无论是不同剂量组之间还是与对照组之间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从而提示,口服碘化油微囊能否作为防治缺碘性疾病的长效补碘方法,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又称血栓性静脉炎,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发绀,严重者出现肢体坏死。以往对此病主要实行全身溶栓和手术治疗,前者风险大,易造成血栓脱落及全身出血,后者创伤大且效果不甚理想。1999年11月至2003年4月,我院对32例该病患者实行了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经健侧或(和)患侧股静脉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06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传统手术)和观察组(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对两组术中、术后情况,以及术后第1、5天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引流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而淋巴结清扫数目没有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u-Spine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不稳定及滑脱的技术特点和疗效.方法:采用U-Spine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椎间cage植入、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不稳定及滑脱症患者39例,对比治疗前后JOA29分评分,随访观察椎间植骨愈合情况.结果:术后3~5 d常规下地活动,随访8~20个月,JOA29分评分达到23.89±1.98,病变椎间隙高度与L1~2间隙比值增加为1.15±0.07,椎间孔上下直径与L1~2椎间孔比值增加为1.22±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例滑脱完全复位,全部随访病例未出现椎间高度的再丢失,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植骨融合良好.结论:U-Spine椎弓根钉棒系统螺钉设计理念独特,应用简便,提拉复位效果好,固定可靠,同时行神经周围充分减压,椎间cage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负载两性霉素B壳聚糖-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及其释药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背景:两性霉素B为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但该药无法通过血脑屏障而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甚微.利用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的优势,通过相分离透析技术制备负载两性霉素B的壳聚糖-聚乳酸纳米粒子,有望克服两性霉素B的不足.目的:对负载两性霉素B的壳聚糖聚乳酸纳米粒进行表征,分析其体外药物释放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重复测量设计,于2008-11/2009-04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医学与生物实验室完成.材料:壳聚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4×105,脱乙酰度为93%,为上海卡伯工贸有限公司产品.两性霉素B为Sigma公司产品.方法:在二甲基亚砜溶液中,在三乙胺存在下,通过壳聚糖和D,L-丙交酯的开环聚合反应能够生成壳聚糖聚乳酸共聚物.该共聚物由亲水壳聚糖段和疏水聚乳酸段组成,在水中能够组装形成纳米粒子.两性霉素B通过相分离透析技术包载于纳米粒子中.主要观察指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小、粒径分布,环境扫描电镜观察纳米颗粒的外观形态,紫外光谱分析负载两性霉素B的壳聚糖聚乳酸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量和释药性能.结果:壳聚糖-聚乳酸纳米粒和负载两性霉素B的壳聚糖聚乳酸纳米粒,其粒径分别为114 nm和153 nm(当丙交酯与壳聚糖摩尔比为11:1时).纳米粒子粒径分布较窄,呈球形.共聚物中丙交酯与壳聚糖摩尔比影响药物的包封率和载药量,随着丙交酯与壳聚糖摩尔比从11:1到20:1,包封率从(62.3±3.5)%增加到(90.7±2.8)%,载药量从(7.8±1.12)%增加到(12.3±1.4)%.随着聚乳酸段质量比增加,纳米粒子尺寸、包封率和载药量增加,而约物释放降低.结论:开环聚合制备壳聚糖聚乳酸共聚物及用相分离透析方法制备负载两性霉素B纳米粒简便可靠,负载两性霉素B后纳米粒径明显变大,且纳米粒对两性霉素B有很高的包封率,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