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下床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下床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2.
比较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结果显示腹腔镜组住院费用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切口大小、术后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时间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表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比较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结果 显示腹腔镜组住院费用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切口大小、术后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时间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表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两组患者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及费用、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残石率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切口显著缩小(P<0.01),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术后通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时间显著缩短(均P<0.01),术中失血量显著减少(P<0.01),而住院总费用增加(P<0.01)。观察组切口感染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术后并发症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残留结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新郑市中医院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予以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取石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肛门排气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取石成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取石成功率高,术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小,可有效缩短肛门排气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对比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选取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43例,实施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43例,实施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与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与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实施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更加显著,术中出血量更少,切口更短,患者排气时间更快,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三孔法3D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组)30例和对照组(传统开腹组)30例.观察两组临床指标及愈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孔法3D腹腔镜胆道探查术疗效好,节省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护理特点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患者的具体病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疼痛以及切口感染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经过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对比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及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接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的病患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病患传统开腹手术,给予研究组病患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对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病患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工作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温云隆 《当代医学》2021,27(22):80-82
目的 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康复时间及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7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n=39)和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n=40),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结石清除率、视觉模拟(VAS)评分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结石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临床疗效显著,手术指标改善明显,结石清除率高,疼痛程度轻,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研究医源性胆道损伤及胆囊切除术后远期肝外胆管狭窄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开腹或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损伤或肝外胆管良性狭窄 2 5例 ,男 11例 ,女 14例 ,年龄 2 5~ 72岁 ,平均 (5 1.4± 13.4)岁。胆管狭窄据Bismuth标准诊断 ,其中Ⅰ型 5例、Ⅱ型 10例、Ⅲ型 8例、Ⅳ型 1例、Ⅴ型 1例。结果 有明确胆管损伤病史者 8例 ,其余 17例于胆囊切除术后数月出现胆管狭窄。 3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 ,1例合并胆总管结石 ,13例伴有胆管扩张。胆管狭窄长 5~ 30mm ,宽 2~ 5mm。 5例Ⅰ型者均合并有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除有明确胆管损伤和Ⅰ型狭窄病例外 ,9例(75 % )有术后胆汁漏病史。本组直接修补加T管引流 2例 ,用肝圆韧带游离片修补胆道缺损 1例 ,胆肠Roux en Y胆道重建 2 0例。获取 11例狭窄处标本 ,病理检查均示局部瘢痕增生。 2 1例 (2 1/ 2 3)术后效果良好 ,2例出现吻合口狭窄 ,2例未手术者仍经常出现上腹部疼痛。结论 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胆汁漏是产生远期肝外胆管狭窄的主要原因。有术中出血史者多为BismuthⅢ、Ⅳ、Ⅴ型狭窄。胆囊术后胆汁漏可能出现BismuthⅡ型或Ⅲ型胆管狭窄 ,而有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者常常表现为BismuthⅠ型狭窄。用胆肠Roux en Y作胆道重建治疗此类狭窄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纤维胆管镜在治疗肝胆管结石中的临床疗效,判断其应用前景。方法对我院33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行纤维胆管镜手术治疗,总结术前及术中、术后的治疗体会。结果 3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14 d~20 d,无并发症发生,266例患者一次性取石成功,治愈出院,66例复杂病例术后经T管多次胆管镜取石成功,结石取出率达100%.结论纤维胆管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住院时间短、痛苦少、恢复快,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必将为广大患者和医生所接受并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1):58-60
目的 探讨在胆管癌治疗中采取开腹胆道旁路手术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胆管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病历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腹胆管切除术,观察组实施开腹胆道旁路手术,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后肛门排气、下床时长,住院时长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比,评估疗效、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治疗后TBIL值,术后肛门排气、下床时长及住院时长均优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治疗胆管癌相比传统开腹胆管切除术,不仅术中出血较少、且术后并发症少、恢复较快,疗效更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62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结果.结果62例成功行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平均手术时间130 min,平均住院时间5.4 d,平均出血量82 ml.1例术后胆漏,随访20~24个月,无胆道残余结石、胆道狭窄、胆道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腹...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下经乳头胆管腔内超声联合胆管活检对肝外胆管狭窄的诊治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来自我院确诊的肝外胆管狭窄患者30例,30例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例。研究组为进行IDUS联合胆管内活检的患者,对照组为进行IDUS的患者、经乳头胆管内活检患者。结果研究组操作成功率达100%,诊断准确率达9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通过定位诊断比较显示,研究组诊断胰腺上段、胰腺内段的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研究组出现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胆管出血、急性胆管炎、穿孔等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IDUS联合经乳头胆管内活检对肝外胆管狭窄的病因诊断具有较高价值,能够提高诊断率,同时通过规范胆管狭窄的诊治手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一期经皮肝空刺硬质腥选镜(PTCS)与传统胆总管切开治疗肝内胆管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4年1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4例肝内胆管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传统胆总管切开,36例)和观察组(一期 PTCS,38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残留例数分别为(210±36)min 和(234±54)min、(5.2±1.8)d 和(6.7±3.2)d、(24.2±6.8)mL 和(28.9±8.6)mL、4例和11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胆总管切开手术相比较,一期 PTCS 治疗肝内胆管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更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