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息心电图(ECG)慢性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方法对215例需接受冠脉造影的疑诊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均行标准12导联静息ECG检查,并将其慢性ST-T改变情况与冠脉造影结果进比较。结果以冠脉造影结果阳性判定为冠心病,分析ECG的ST-T改变情况,心电图阳性组90例,其中真阳性34例,占37.8%,假阳性56例,占62.2%;心电图阴性125例,其中假阴性72例,占57.6%,真阴性53例,占42.4%。结论静息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并不高,临床依据持续性ST段压低诊断冠心病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2.
刘娟  任洁  夏军 《现代医学》2008,36(1):6-7
目的 探讨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及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患者105例按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阳性与阴性两组,与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05例中冠脉造影检查阳性86例,阳性率为81.9%;造影前心电图异常63例中有56例诊断为冠心病,心电图正常42例中有30例诊断冠心病;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敏感度为65.1%,特异度为63.2%.结论 仅凭心电图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有限,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危险因素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冠脉造影联合动态心电图监测诊断老年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依次进行冠脉造影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后将两种监测方法诊断的结果进行比较并以冠脉造影结果阳性为冠心病,计算动态心电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经研究比较,118例患者中,冠脉造影诊断阳性为103例,阴性为15例。动态心电图诊断的阳性为107例,阴性为11例。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敏感性为89.6%,特异性为45.5%。结论: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简便,但冠脉造影更为准确,临床遇到疑难病症应联合应用冠脉造影和动态心电图使诊断更精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评价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拟诊冠心病患者83例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平板运动试验,将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平板运动试验阳性43例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19例,阴性24例.平板运动试验阴性40例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5例,阴性35例.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79.2%,特异性59.3%,准确性65.1%,假阳性率40.7%,假阴性率20.8%;平板运动试验的敏感性、准确性均高于静息心电图,但特异性较低,假阳性较高.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较单支病变者高(P<0.0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是冠心病诊断的一项筛选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其价值较静息心电图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静息心电图持续性ST段压低与冠状动脉病变以及不同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我院近两年拟诊断为冠心病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各支冠脉病变的发生情况,不同程度冠脉病变时心电图持续性ST段压低的发生情况,分析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所有资料中冠脉造影阳性212例。心电图阳性组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为37.4%,冠心病组中心电图ST段压低的发生率为31.6%。对不同冠脉病变程度组的患者进行分析,表明冠脉病变程度与持续性ST段压低及心脏结构的改变均无明显相关。【结论】静息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并不高,临床依据持续性ST段压低诊断冠心病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常规静息心电图ST改变和平板运动试验的关系,以提高冠心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65例行冠脉造影的非心肌梗死患者的常规静息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以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对高血脂26例(40%),高血压19例(29%),吸烟20例(31%),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进行检查,静息心电图正常,平板运动试验阴性,但冠状动脉造影都存在着单支或双支甚至三支病变.结论 如果患者有明显临床症状,高度怀疑冠心病的患者应及早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的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并对其进行评估.方法 抽取2010年3月~2013年1月于浙江省衢州市衢化医院住院的7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显示冠心病临床症状,均行常规静息心电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对两种检查方法在老年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 78例临床症状显示为冠心病的患者中,常规静息心电图检查确诊29例,准确率为37.2%;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69例,准确率为85.9%.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的诊断中,如果用常规静息心电图ST-T的改变作为诊断标准,其诊断可能会出现较大偏差.临床上应该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和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这样准确率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李红叶 《吉林医学》2011,(9):1785-1785
目的:分析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改变的原因及其临床归宿。方法:随机抽取因胸痛而住院患者共1 440例,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分析静息心电图持续性ST段异常的可能原因。结果:12导联心电图正常者293例,异常者1 147例,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两者均异常者(真阳性)800例,均正常者(真阴性)186例,有107例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者静息心电图为正常,有347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而静息心电图异常被诊断为冠心病。结论:患者静息心电图持续ST-T改变并非冠心病引起,而存在能够引起继发性ST-T改变的其他病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心电图与冠心病不同病变动脉之间的关系,探讨静息心电图在鉴别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冠状脉造影检查为阳性的7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静息心电图检查,将静息心电图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对比分析,评价静息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结果冠状脉造影检查显示,单支血管病变患者32例,双支血管病变患者27例,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19例;静息心电图出现ST-T改变的51例,阳性率65.38%,其中单支血管病变18例,阳性率56.25%(18/32),双支血管病变患者17例,阳性率62.96%(17/27),多支血管病变16例,阳性率84.21%(16/19)。结论冠状动脉仍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静息心电图在鉴别诊断冠心病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阳性率不是很理想,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怀柔医第一医院2003年1月~2009年11月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与常规心电图结果.结果:259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者为阳性者132例(50.97%).在心电图阳性162例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97例(59.88%),在心电图阴性的97例中也有冠状动脉造影阳性35例(36.0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并非冠心病所特有,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1.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和心电图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MT)及心电图(ECG)动诊冠心病的价值。方法从1993年5月~1996年12月做冠脉造影(CAG)、TMT和ECG的可疑冠心病者中随机抽取35例,以CAG为标准计算TMT和ECG的敏感性等指标,分析TMT和ECG的助诊效果。结果可疑患者最小23岁,随年龄而增加,40岁后尤明显,CAG显示40岁前实际患者很少,其后明显增加。冠脉狭窄累及前降支者最多。TMT的敏感性、阴性结果预测值均较ECG高。冠脉狭窄大于75%者TMT及ECG均呈阳性,在4O%~75%者TMT多呈阳性而ECG均呈阴性。结论TMT助诊冠心病较ECG更敏感,但需排除假阳性。  相似文献   

12.
60例冠状动脉造影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电图 (ECG)表现与冠状动脉造影 (CAG)结果的联系。方法 将 6 0例冠心病患者按CAG检查结果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 ,将两组患者的ECG表现进行比较。结果 临床及ECG符合急性Q波性心肌梗死CAG阳性率 10 0 %。Ptfv1≤ - 0 .0 4mm·s,在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其余表现如缺血型ST段偏移、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障碍、室早、房早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提示心电图Ptfv1≤ - 0 .0 4mm·s的冠心病患者CAG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UCG)、心电图(ECG)及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冠心病患者的CTA、UCG和ECG检查资料,并以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为依据,分析CTA、UCG、E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CTA、UCG、ECG诊断冠心病的阳性率分别为88.76%、66.85%、5 1. 1 2%,三者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χ^2=59.39,P<0.05),CTA检查的阳性率显著高于UCG、ECG(χ^2=24.74,59.98;P<0.05),UCG检查的阳性率显著高于ECG(χ^2=9.10,P<0.05);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CTA、UCG、ECG检查的阳性检出率均呈升高趋势,CTA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5,P<0.05),但U C G、 E C G检查差异无统计学差异(χ^2=4.59,4.80;P>0.05)。结论 CTA、UCG、ECG检查均可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方法,但冠状动脉CTA诊断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高于UCG、ECG。  相似文献   

14.
李霖 《医学文选》2005,24(3):315-317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心绞痛患者心电图(ECG)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病变血管定位的关系。方法对200例CHD心绞痛患者的ECG与CAG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CHD心绞痛患者ECG与CAG的左前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左回旋支(LCX)对照符合率分别为68.4%、64.2%、25.9%,提示LAD、RCA病变时与LCX病变对比,ECG仍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P<0.05)。结论ECG对心绞痛患者病变血管的诊断、定位与CAG对照符合率偏低,但LAD、RCA病变时与LCX病变对比,ECG仍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作为CHD的诊断手段,其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286例冠心病病人静息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家强  曾知恒 《医学文选》2003,22(3):263-264
目的 探讨静息心电图(ECG)与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冠心病(CAD)的一致性。方法 所有病人均行CAG及ECG检查。结果 286例CAD病人,典型ECG阳性率仅35.66%,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狭窄50%~70%组阳性率12.90%,狭窄702,5~90%组阳性串19.26%,狭窄≥90%组阳性率76.40%;与冠状动脉狭窄支数比较,单支病变组阳性率42.10%,双支病变组阳性率14.68%,三支病变组阳性率66.28%。结论 部分CAD病人没有典型ECG改变,常常引起漏诊。对有典型病史者,应尽早进行CAG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ing,TET)心脏变时功能不全(chronotropic incompetence,CI)对冠心病(CHD)患者的的诊断价值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165例临床拟诊CHD患者,先后行TE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传统指标、CI及两项联合指标诊断CHD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进行比较;并根据CAG结果分CHD组和非CHD组,分析比较两组间心脏变时功能(chronotropic response,CR):运动中心率变化的各项指标和心脏变时指数(chronotropic responseindex,CRI)。结果(1)单纯以CI指标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与传统指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准确率高于传统指标(P〈0.05);两项联合指标诊断CHD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均显著高于传统指标(P〈0.01)。(2)CHD组运动CR明显低于非CHD组(P〈0.01)。CHD组3支冠脉病变者CR明显低于1、2支冠脉病变者(P〈0.01)。CRI与冠脉病变分支数目(r=-0.699,P〈0.01)呈负性相关。(3)右冠支、回旋支病变的CR均低于前降支病变(P〈0.05)。结论CI指标是诊断CHD的重要价值的指标,可以提高TET对CHD的诊断率。CHD患者CI可以预测心肌缺血程度,预测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提示窦房结发生供血不足的可能性,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更快捷的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SCT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MSCT诊断冠心病的诊断效能,并比较不同性别、年龄、钙化积分、心率及心率波动患者冠状动脉成像(CTA)的诊断敏感性。结果 MSCT评估冠脉狭窄的灵敏度为87.41%,特异度为95.60%,阳性预测值为93.08%,阴性预测值为89.79%,准确率为94.49%,CTA与CAG在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诊断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836);不同钙化积分组诊断敏感性差异显著(P<0.05),低钙化积分诊断敏感度显著高于重度钙化积分组(P<0.05);心率波动<15次/min患者诊断敏感度显著大于心率波动≧15次/min患者(P<0.05)。结论 MSCT评估冠心病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与CAG诊断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严重钙化及较大的心率波动可降低MSCT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宋红艳  刘相丽  许纲 《重庆医学》2012,41(4):341-343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行冠脉造影并行Holter检查者根据造影结果分成阴性组和阳性组,以冠状动脉狭窄大于或等于70%者为阳性。分析两组Holter结果,主要是分析其室性心律失常数量、形态,记录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心脏彩超及室早治疗方法等。结果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多于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早消融比例及室早次数多于特发性室早(P<0.05)。结论冠心病室早患者有自身的特点,对其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 (CAG)的特点。方法 对 5 9例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 ,穿刺右侧股动脉按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多角度摄片 ,采用目测直径法 ,血管狭窄≥ 5 0 %为CAG阳性[1] 。结果  5 9例病人CAG阳性 39例占 6 6 .1% ,男性 39例中阳性 31例占 79 5 % ,女性 2 0例中阳性 8例占 4 0 %。结论 CAG为显示冠状动脉解剖及病变特征的重要方法 ,表明临床诊断冠心病与CAG阳性率符合率较高 ,尤以男性患者为高。CAG检查阴性的患者 ,避免了不必要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对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对于诊断冠心病意义的评价。方法分析我院1994-2004年以“冠心病”住院的236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表现。结果236例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为心肌梗死的68例;ST—T缺血改变的88例;心律失常的45例;有“冠心病”症状.但心电图表现正常35例。结论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高,特异性低。对于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心电图ST—T缺血改变、心律失常和心电图表现正常而有冠心病的常见症状时.要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而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