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归脾汤对雷公藤醇提物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雷公藤醇提物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进而探讨中医经典方剂归脾汤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归脾汤低、中、高剂量组(4.5,9,18 g·kg-1).分别以相应剂量连续ig5 d后,再以雷公藤醇提物(3.2 mg·kg-1)ig3 d造模.检测大鼠肝病理组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5),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脏病理呈脂肪性病变,肝细胞浑浊.与模型组相比,归脾汤各组均可有效降低血清ALT,AST,MDA水平(P<0.05),提高GSH-Px水平(P<0.05),中、高剂量还可提高SOD水平(P<0.05);归脾汤各组肝脏病理损伤与模型组相比较均有所减轻.结论:归脾汤对雷公藤所致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而且急性肝损伤的发生机制与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醋制降低京大戟对人正常肝细胞LO2的毒性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京大戟醋制前后对人正常肝细胞LO2的毒性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LO2细胞,用不同浓度的京大戟生品和醋品对其进行处理,MTT法测定各样品对LO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Hoee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AnnexinV/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LO2细胞凋亡;PI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细胞裂解上清超氧化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京大戟生品各浓度组均可抑制LO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引起细胞S期阻滞(P<0.05);能显著升高细胞培养液上清ALT,AST,LDH活力(P<0.05),显著降低细胞裂解上清SOD活性和GSH含量、增加MDA含量.醋制后,与京大戟生品组比较,可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周期阻滞,显著降低细胞培养液上清ALT,AST,LDH活力(P<0.05),显著升高细胞裂解上清SOD活性和GSH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结论:醋制可降低京大戟对LO2细胞的毒性,其机制可能是减轻氧化损伤,从而降低细胞周期阻滞,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固体脂质纳米粒降低雷公藤内酯醇肝毒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固体脂质纳米粒降低雷公藤内酯醇(TP)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用雷公藤内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TP—SLN)小鼠ig60d后,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肝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TP—SLN对ALT,AST,SOD,GSH—Px,MDA的活性或含量差异无显著性;中、高剂量(20,30μg/kg)的TP组则显著降低SOD和GSH—Px的活性,并能显著提高MDA,ALT和AST的含量。结论 TP—SLN能降低TP对肝脏的毒性。  相似文献   

4.
逍遥散对雷公藤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经典方剂逍遥散对雷公藤水煎剂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相关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甘利欣(0.056 g?kg-1)对照组、逍遥散低、中、高剂量组(3.38,6.75,13.50 g?kg-1).分别以相应剂量药物连续ig5 d,再以雷公藤水煎剂按生药量计3.2 mg?kg-1 ig 4 d造模.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并做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及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SOD,GSH-Px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脏病理呈脂肪性病变,肝细胞浑浊.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各组均可有效降低血清ALT,AST及MDA水平(P<0.05),提高GSH-Px水平(P<0.05),中、高剂量还可提高SOD水平(P<0.05);逍遥散各组肝脏病理损伤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所减轻.结论:雷公藤所致急性肝损伤与其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逍遥散对雷公藤所致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醋制降低甘遂对人正常肝细胞LO2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比较甘遂醋制前后对人正常肝细胞LO2的毒性差异,初步探讨甘遂醋制减毒机制。方法:以人正常肝细胞LO2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检测甘遂醋制前后对LO2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和裂解上清液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Ca2+-Mg2+-ATP酶等酶的活力和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生甘遂可明显降低LO2细胞的活性(P<0.01)与形态,并显著提高LO2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AST,LDH活力(P<0.01)、显著降低SOD活力和GSH含量(P<0.01),显著增加MDA含量(P<0.01),显著降低LO2细胞裂解上清液中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力(P<0.01);醋制后,与生甘遂各剂量组比较,醋甘遂可显著降低生甘遂对LO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0.01)和形态变差的趋势,可显著降低LO2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AST,LDH活力(P<0.01)、显著增加SOD活力和GSH含量(P<0.01)、显著降低MDA含量(P<0.01)、显著提高LO2细胞裂解上清液中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力(P<0.01),且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结论:醋制可降低甘遂肝毒性,其可能机制为通过降低甘遂对肝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及减轻氧化损伤而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酸千金藤碱(CH)对小鼠急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腹腔注射地塞米松(DXM)的同时灌服高脂饮食复制小鼠急性脂肪肝模型,应用不同剂量CH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小鼠血脂及肝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等指标及肝脏病理学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和肝组织TG、TC、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SOD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1)。CH高剂量组小鼠血清TG、TC、ALT、AST及肝组织TG、TC、MDA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0.05),肝组织SOD和GSH-Px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不同剂量CH均能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情况。结论:CH对DXM所致小鼠急性脂肪肝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够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等方面有关。  相似文献   

7.
沈楠  黄晓东  王艳春  齐玲  陈雪  徐博  刘婷婷 《中草药》2015,46(21):3208-3213
目的研究萱草花总黄酮(HCTF)对氧化应激引起的肝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l4诱导小鼠肝氧化损伤和H2O2诱导体外肝细胞损伤2种模型,HCTF给药后检测肝组织抗氧化指标,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应用MTT法测定肝细胞存活率,ELISA法检测肝细胞中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LXRα、FAS m 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HCTF可以明显降低CCl4肝损伤小鼠肝组织内MDA水平,提高肝组织GSH-Px和SOD活性,保护肝组织;HCTF可以明显提高H_2O_2损伤的HL-7702细胞存活率(P0.01):使HL-7702细胞中MDA水平降低(P0.05、0.01),GSH-Px和SOD活性升高(P0.01),ALT、LDH、AST活性降低(P0.05、0.01),LXRα和FAS m 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0.01)。结论 HCTF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而起到对CCl_4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同时可能通过降低氧化反应、减少LXRa和FAS的转录及蛋白表达,从而抑制H_2O_2对HL-7702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溪黄草水煎剂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溪黄草水煎剂对大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CCl4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用比色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AST)的活性;测定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溪黄草水煎剂显著降低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的活性;升高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SOD、GSH-Px的活性及降低MDA的含量。结论:溪黄草水煎剂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二至丸保肝活性成分群(70%乙醇部位)(active ingredients group in liver protection from Erzhi Pill,AIEP)对体外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培养L-O2型肝细胞,采用CCl4和H2O2体外诱导肝细胞损伤,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天门冬氨酸转换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水平,测定上清液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MTT法检测细胞存活和增殖活性。结果:(1)AIEP(0.32~40μg.mL-1)剂量组可明显降低由CCl4所致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ST和ALT水平及MDA含量的升高,还可显著提高由CCl4所致肝细胞存活率和SOD活力及GSH-Px活性的降低;(2)AIEP(0.32~40μg.mL-1)剂量组可使H2O2升高的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ST和ALT水平及MDA含量明显降低或恢复,还可显著提高CCl4降低的肝细胞存活率和SOD活力及GSH-Px活性。结论:提示AIEP对体外肝细胞损伤有较强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蟛蜞菊内酯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和蟛蜞菊内酯高、低剂量预处理组。动物术前分别腹腔内注射蟛蜞菊内酯10,20 mg·Kg-1,1次/d,连续3 d,再进行肝缺血1 h,再灌注4 h,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及肝组织中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并通过光镜观察肝组织结构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不同剂量蟛蜞菊内酯处理组血清ATL、AST及肝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低于肝缺血再灌注组(P0.01),肝组织中SOD及GSH-Px活性含量则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肝细胞形态学异常改变较模型组也明显减轻。结论蟛蜞菊内酯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减轻肝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商陆皂苷甲Esculentoside A(EsA)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的毒性。方法:1)MTT法测细胞活力;2)检测细胞上清液LDH、细胞内SOD及MDA;3)采用倒置显微镜及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4)采用Hoechst-PI染色及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1)EsA对肾细胞的活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149.11μg·mL-1,且存在一定的时效和量效关系;2)EsA能升高肾细胞培养上清中的LDH,使肾细胞内SOD/MDA比值有所下降;3)EsA能使肾细胞及其超微结构发生变化,出现凋亡或坏死,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大于100μg·mL-1浓度的商陆皂苷甲对HK-2细胞有一定的毒性,其毒性机制与细胞氧化应激、凋亡等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TFFC对大鼠心肌细胞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TFFC应用于ADR致过氧化损伤的大鼠,测定大鼠血清中LDH、AST、CK的活性,心肌组织中SOD、GSH-Px的活性以及MDA含量,并利用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观察培养液中LDH活性、MDA含量。结果:ADR组大鼠血清中LDH、AST、CK活性及心肌中MDA含量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P<0.001),而心肌中SOD、GSH-Px活性下降(P<0.001)。乳鼠心肌细胞加ADR培养组培养液中LDH活性、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当TFFC干预后血清中LDH、AST、CK活性和MDA含量逐渐回落,SOD、GSH-Px活性上升;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MDA含量逐渐下降(P<0.001,P<0.001)。结论:TFFC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维持心肌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而对心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广枣总黄酮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广枣总黄酮(TFFC)抗自由基、抗氧化的作用。方法在  相似文献   

14.
丹参酮ⅡA对四氯化碳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永忠  王晓东  刘永刚 《中药材》2003,26(6):415-417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四氯化碳(CCl4)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位灌流分离大鼠肝细胞培养36h后加入丹参酮ⅡA,同时造成CCl4损伤,于损伤3h测培养液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含量,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用MTT法测肝细胞存活率。结果:丹参酮ⅡA明显改善细胞存活率,抑制CCl4引起的ALT、LDH活力的升高,同时抑制MDA、NO的产生及提高SOD活力。结论:丹参酮ⅡA能有效抑制CCl4造成的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5.
姜黄素对四氯化碳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四氯化碳(CC14)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位灌流分离大鼠肝细胞培养36h后加入姜黄素,同时造成CC14损伤,于损伤3h后测培养液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含量,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用MTT法测肝细胞存活率。结果:姜黄素明显改善细胞存活率,抑制CC14引起的ALT、LDH活力的升高,同时抑制MDA、NO的产生及提高SOD活力。结论:姜黄素能有效抑制CCl4造成的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