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磊教授以理脾为本,将治痰贯穿始终。根据小儿脾常不足、肾常虚、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癫痫发作期治疗主以涤痰开窍,辅以理气健脾,同时配合活血化瘀通窍与平肝息风潜阳。主要选方为柴芍温胆汤、天麻钩藤饮、桃红四物汤加减;缓解期则以补肾养肝为主,兼以健脾化痰,主要选方为杞菊地黄丸合定痫丸加减,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正恶性肿瘤所致贫血发生机制有失血,骨髓浸润,肿瘤广泛转移在微血管形成癌细胞栓(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营养障碍致造血物质缺乏(营养性贫血),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慢性病贫血),化疗和放疗的应用(治疗相关性贫血)[1]。本病多归属中医"虚劳""血枯""血虚"等范畴,文献报道的治疗多着眼于虚则补之,多用健脾益气、补肾填髓之法[2]。一般而言,单纯的补益对失血、营养性贫血、慢性病贫血等引起的贫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早期胚胎宫内生长受限存在的临床依据及其发病相关因素和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孕早期月经龄与胚胎生长发育不相符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组),与同期随机抽取的1956例正常孕妇作对照(对照组),对年龄、婚龄、不孕不育病史、不良孕史、宫内操作史、盆腔感染性疾病史,孕中、晚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娩期情况及新生儿情况进行分析。产后随访1年,记录新生儿及婴儿生长发育、智力发育情况。结果:孕早期胚胎宫内生长受限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P<0.05)、婚龄(P<0.05)、不孕不育病史(P<0.01)、不良孕史(P<0.01)、宫内操作史(P<0.01)、盆腔感染性疾病史(P<0.01)、前置胎盘(P<0.01)、胎盘异常(P<0.01)、胎盘粘连及植入(P<0.01)、产后出血(P<0.05)。结论:孕早期存在胚胎宫内生长受限,其发病相关因素有遗传、免疫因素;盆腔感染性疾病史;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胆脾同治"法方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调节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分院住院行PTCD外引流的MOJ患者60例,应用完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常规对照组和"胆脾同治"治疗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预防出血、和抗感染的支持治疗;"胆脾同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先贤张锡纯"胆脾同治"方,治疗7 d后通过检测治疗前后尿液中LAC/MAN的比例、血清中内毒素水平、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DAO)的变化,观察"胆脾同治"法对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7 d后,所有患者的尿液中LAC/MAN含量、静脉血中的内毒素、D-乳酸和DAO含量较治疗前都有所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较,观察组尿液中LAC/MAN比值,静脉血中内毒素以及D-乳酸和DAO水平都有明显下降[对照组分别为(0.176±0.038)、(32.47±11.68)pg/m L、(7.27±2.35)Mm/L,(2.39±0.53)Ku/L];[观察组分别为(0.126±0.029)、(19.79±6.59)pg/m L、(4.31±1.25)Mm/L、(1.68±0.35)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脾同治"法对改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方法:收集11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方法,将其分为中西医结合组(59例)与西医组(52例)。采用寿命表法统计患者的1、3、5年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OS及PFS;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经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结果:(1)西医组中位PFS为10.4个月,中西医结合组中位PFS为21.5个月,两组中位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的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2.3%vs67.9%、12.3%vs30.8%、8.8%vs30.8%,两组无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影响本病患者PFS的因素是肝转移灶分布(P=0.000)、化疗(P=0.000)、中药辨证治疗(P=0.000);肝转移灶分布的风险比是3.350(95%CI:2.066~5.430),化疗的风险比是0.323(95%CI:0.174~0.598),服用中药的风险比是0.347(95%CI:0.218~0.554)。(3)西医组中位OS为47.5个月,中西医结合组中位OS为54.2个月,两组中位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2%vs 98.2%、62.4%vs86.4%、32.5%vs67.3%,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影响本病患者OS的因素是肝转移灶分布(P=0.000)、中药辨证治疗(P=0.000);肝转移灶分布的风险比是7.572(95%CI:3.638~15.763),服用中药的风险比是0.242(95%CI:0.112~0.526)。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是改善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患者预后的有效保护性因子;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延长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术后PFS和OS方面均显示出一定的优势,需要继续随访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131I全身显像联合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131I治疗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15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DTC的患者,均在术后接受了1次以上的131I治疗,每次剂量为1.85~9.25 GBq,131I治疗前测定血清Tg,治疗5 d后进行131I全身显像。 结果 153例行131I治疗的DTC患者共行血清Tg和131I全身显像检查各为262次,其中55.6%(85/153)的患者的血清Tg水平与131I全身显像均异常,13.7%(21/153)的患者两者均为正常,30.7%(47/153)的患者两者结果不一致,不一致的47例患者经其他影像学检查证实19例131I全身显像异常的患者中有13例异常,28例血清Tg异常的患者中有25例异常。血清Tg诊断DTC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110/123)和90%(27/30),而131I全身显像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6%(98/123)和80%(24/30)。 结论 DTC手术及131I治疗后,常规进行血清Tg测定和131I全身显像检查,对术后判定复发转移灶及制定最佳131I诊疗计划、评价131I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诊治规范和管理模式建立前后双胎妊娠绒毛膜性诊断的准确性和围产儿预后的改变。方法收集2010-01-01—2015-12-31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杨浦院区产科分娩、经产后肉眼检查或胎盘胎膜病理检查明确绒毛膜性质的双胎妊娠孕妇444例,以本院2013-06-01起对双胎妊娠实施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简称"规范")为界分组,比较规范实施前后绒毛膜性诊断的准确性、妊娠结局及围产儿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 (1)规范实施前后,收集病例的年龄、身高、体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规范实施后,产前超声诊断绒毛膜性的比例较实施前明显增加(91.7%vs.70.2%,P<0.01),根据超声检查孕囊个数诊断绒毛膜性的比例明显增加(71.7%vs.60.0%,P<0.01);规范实施前有2例产后与产前绒毛膜性诊断不相符,规范实施后诊断均相符,但总体绒毛膜性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规范实施后的择期剖宫产分娩孕周明显晚于规范实施前[(37.17±0.45)周vs.(36.93±0.51)周,P<0.01],其中双绒毛膜双胎择期剖宫产分娩孕周在规范实施后亦明显晚于规范实施前[(37.32±0.32)周vs.(37.03±0.46)周,P<0.01]。(4)规范实施前后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婴同室比例在规范实施后高于规范实施前(58.3%vs.54.1%,P<0.05),新生儿NICU入住率、出生后直接转院比例及放弃抢救比例低于规范实施前(37.4%vs.37.7%,4.3%vs.7.3%,0 vs.0.9%,P<0.05)。结论双胎妊娠诊治规范和管理模式的建立有利于围产儿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邹玉  沈婕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9):1089-1090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低于3.5mmol/L,低钾时通过神经、肌肉功能失调影响整个机体,严重低钾可导致患者死亡。本文就近3年我院酒精性肝病低钾血症28例诊治情况作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通络方剂(Tongluo recipe,TLR)对糖尿病大鼠肝纤维化相关血清学指标及形态学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60 mg/kg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模型.模型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0只:糖尿病对照组、通络方剂干预组,同时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对照组大鼠仅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溶液,每日同一时间灌胃.造模12周后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取肝组织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 结果 糖尿病大鼠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Ⅳ,Ⅳ-c)水平显著升高(P<0.01),肝血窦边缘及肝汇管区胶原纤维增生,Disse间隙贮脂细胞增生;糖尿病大鼠肝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经通络方剂治疗12周后,血清HA、Ⅳ-c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纤维化病理形态有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肝组织SOD活性显著增加、MDA水平显著下降(P<0.01),氧化应激水平有所下降. 结论 通络方剂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改善肝纤维化的病理形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强了肝组织抗氧化酶类活性以及清除脂质过氧化物有关.  相似文献   
10.
通络方剂治疗糖尿病性肝损伤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通络方剂治疗糖尿病性肝损伤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予链脲佐菌素60mg/kg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模型。模型动物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0):糖尿病对照(DM)组、通络方剂小剂量(TL)组、通络方剂中剂量(TM)组和通络方剂大剂量(TH)组。通络方剂剂量分别为每天0.5、1.0、2.0g/kg。同时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CN)组。测定空腹血糖、血脂、血清肝功能指标;造模12周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检测SOD、CAT、GSH-Px、MDA活性;透射电镜下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造模12周后糖尿病大鼠并发肝脏损伤,血清ALT、AST及AKP水平显著升高(P0.01);透射电镜下糖尿病大鼠肝组织超微结构出现糖尿病特征性病理变化。经通络方剂治疗后,中高剂量组糖尿病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下降(P0.05);糖尿病大鼠肝细胞胞质糖原颗粒减少,线粒体嵴变清晰且基质密度降低,粗面及滑面内质网形态接近正常,间质胶原纤维减少。糖尿病大鼠肝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增高,SOD和CAT活性显著降低、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经通络方剂治疗12周后,低中高剂量组糖尿病大鼠SOD活性均显著增加、中高剂量组糖尿病大鼠MDA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通络方剂对糖尿病大鼠肝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部分与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肝组织抗氧化酶类活性、清除脂质过氧化物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