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碱蓬籽油对小鼠血脂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碱蓬籽油对高脂小鼠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含量(TG)及免疫力低下小鼠廓清指数、吞噬指数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小鼠蛋黄乳实验TC、TG检测,观察碱蓬籽油对小鼠高脂的影响;通过小鼠碳粒廓清实验,观察碱蓬籽油对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廓清指数及吞噬指数的影响,进而观察碱蓬籽油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碱蓬籽油能显著降低蛋黄乳小鼠的TC、TG含量,增加免疫低下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的吞噬功能。结论碱蓬籽油具有一定的降脂和提高机体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定磷法测定保健食品中核酸的含量林国斌,赵道辉,郑丽红核酸是一切生物细胞最重要的物质。目前,以核酸为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广泛上市,迫切需要寻找一个准确可靠的测定方法,来满足市售产品质量监测的需要。本文选用定磷法测定保健食品中核酸含量,实测结果表明,此方法...  相似文献   

3.
环磷酰胺对小鼠免疫抑制的动物模型建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建立肿瘤化疗免疫抑制动物模型,为建立保健食品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功能的评价方法提供科学依:活。[方法]给予C57BL/6J正常小鼠和荷瘤小鼠腹腔内注射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CP),隔日连续腹腔注射4—5次,观察:对小鼠免疫学指标及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正常小鼠和荷瘤小鼠腹腔注射20、50、100me/kg体重的CP后,各剂量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和肝肾功能损伤。①正常小鼠20mg/kg体重以上剂量组,白细胞计数、抗体生成细胞以及巨噬细胞功能显著下降,谷草转氨酶(AST)升高;50mg/kg体重剂量组的脾脏指数下降;50mg/kg体重以上剂量组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均出现显著下降,以及谷丙转氨酶、尿素的升高。②荷瘤小鼠20mg/kg体重以上剂量组白细胞计数、巨噬细胞功能显著下降,50mg/kg体重以上剂量组脾脏指数、NK细胞活性、抗体生成细胞功能均出现显著下降,以及谷草转氨酶、各丙转氨酶、尿素的升高。③正常小鼠注射60mg/kg体重的CP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及肿瘤坏死因子均出现显著下降;荷瘤小鼠注射60mg/kg体重的CP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出现显著下降。[结论]给予C47BL/6J正常小鼠和荷瘤小鼠腹腔注射20-50mg/kg体重的CP,隔日连续45次,即可建立免疫抑制动物模型。建议采用正常小鼠免疫抑制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饮水补充硼对雄性肥胖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器官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3月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肥胖模型组和硼低、中、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其余4组饲喂高脂饲料,持续8周造模。随后在硼低、中、高剂量组大鼠饮水中添加20、40和80 mg/L硼,空白对照组和肥胖模型组饮用蒸馏水,试验期90 d。试验结束后,右心房采血测定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同时称重胸腺和脾脏,HE染色,显微观察并测定免疫器官组织学参数。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肥胖模型组大鼠Lee's指数和腹脂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以及胸腺重量均显著增加(P<0.05),而血清总蛋白(TP)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与肥胖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硼添加组大鼠Lee's指数和腹脂率、血清载脂蛋白B(apo B)和LDL-c含量、胸腺重量及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TP和HDL-c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硼中剂量组大鼠血清LDL-c含量和胸腺重量也显著降低(P<0.05);但硼高剂量组大鼠上述检测指标均无显著变化。显微观测可见,硼低、中剂量组脾小结面积显著增加(P<0.05),脾动脉周围淋巴鞘和边缘区增厚,脾索增粗,胸腺髓质/皮质比例显著降低(P<0.05),细胞排列紧密,髓质内空泡样结构较少,硼高剂量组脾脏和胸腺组织结构无明显变化。结论饮水补充20 mg/L硼可明显降低血清apo B和LDL-c水平,增加HDL-c水平,缓解高脂饮食引发的肥胖对肝功能相关指标及免疫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乌龙茶多糖对糖尿病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乌龙茶多糖(OTPS)对糖尿病(DM)模型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链脲佐菌素复制Balb/CDM小鼠和WistarDM大鼠模型,依据卫生部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检测脏器/体重比值、迟发型变态反应(DTH)、半数溶血值(HC50)、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血清IL-2,并用流式细胞仪(FCM)分析外周血免疫分子。结果:(1)OTPS能极显著提高DM小鼠NK细胞的活性,促进T细胞介导的DTH反应,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以及提高血清HC50值,同时还能增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2)FCM测试表明OTPS能降低DM鼠T淋巴细胞中毒性CD8T淋巴细胞比例,增加CD4T淋巴细胞,减少过度表达的NK细胞,降低活化的T淋巴细胞数量,从而减少IL-2的含量,纠正免疫功能紊乱现象。结论:OTPS对DM模型鼠有较好的免疫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6.
微波辐射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微波辐射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微波辐射后测定血清IgG浓度,T淋巴细胞,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阳性率,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小鼠胸腺、脾脏指数。结果与对照相比。1,5mW/cm^2组IgG含量明显升高(P〈0.01),15mW/cm^2组则显著降低(P〈0.01);各辐射组ANAE阳性率均显著降低(P〈0.01);1mW/cm^2组吞噬率有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脾脏指数在15mW/cm^2组明显下降。在辐射21d后。暴露组小鼠血清IgG浓度明显增高(P〈0.05);微波辐射15,21d后,暴露组吞噬率、吞噬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辐射9,21d后脾脏指数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微波辐射对小鼠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影响,表现为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非特异免疫功能的改变。微波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因微波辐射的强度和辐射时间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饮食核酸对不同龄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目的 探讨饮食核酸对小鼠增龄性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青龄 ( 1 2周龄 C57BL/6)、老龄 ( 1 5月龄 BALB/c)小鼠各随机分为 3组 ,在普通饮食饲喂的基础上 ,各组分别每日灌胃 2 0 mg/kg bw的低剂量、1 0 0 mg/kg bw的高剂量饮食核酸提取物 (低、高剂量实验组 )和0 .1 mol/L的柠檬酸钠缓冲液 (对照组 ) ,另选 6周龄 BALB/c小鼠作为幼龄对照组 ,每日灌胃柠檬酸钠缓冲液。观察中枢免疫器官胸腺与外周免疫器官脾脏的脏器指数、脾淋巴细胞 DNA合成能力、细胞因子白介素 - 2 ( IL- 2 )及肿瘤坏死因子 ( TNF)活性的变化。结果 青龄鼠高、低剂量饮食核酸补充组与其对照组比 ,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IL- 2及 TNF活性均显著增加( P<0 .0 5) ,但不同剂量核酸补充组间无显著差异。老龄鼠高剂量核酸补充组的胸腺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IL- 2及 TNF活性均显著高于低剂量核酸补充组和其对照组 ( P<0 .0 5) ;但胸腺指数高剂量核酸补充组仍低于幼龄对照组 ,低剂量核酸补充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 IL- 2活性也明显高于其对照组 (差异均为 P<0 .0 5) ;低剂量核酸补充组 IL - 2和 TNF活性与幼龄组间无差异。结论 饮食核酸既是生命早期和维持正常免疫的必需营养物质 ,还可显著改善小鼠增龄性?  相似文献   

8.
保健食品市场监测分析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 《现代预防医学》2001,28(2):229-230
目的:了解市售保健食品的营养卫生质量。方法:随机抽样25份,按照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检验方法对其卫生指标、营养指标及功效成分进行检验及结果判定。结果:三类指标均合格的有19份,合格率为76%。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肠菌群超标、蛋白质含量不足、强化剂含量超标。还发现产品标签有夸大保健功能和宣传疗效的现象。建议:强化生产企业的自身管理,规范保健食品的标签标识;加强保健食品的监督执法力度,开展经常性市场监测。以保证其功能、营养和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9.
染料木黄酮对γ射线损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对^137Cs γ射线照射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方法雄性昆明小鼠补充不同剂量的Gen饲料2周前后经4.0Gy^137Cs γ射线照射,测定其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辐射小鼠的免疫功能明显低于正常小鼠,补充0.8%。Gen可以提高辐射小鼠免疫功能,与照射对照组比,耳廓肿胀率提高49.3%;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提高86.8%;血清溶血素提高90.9%;脾脏指数提高23.6%;脾结节数提高32.1%,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充Gen可以提高辐射小鼠碳粒廓清指数,但差异不显著;对胸腺指数的影响亦不明显。结论染料木黄酮可以提高辐射小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频谱水的安全性及保健作用。方法 按卫生部GB15193-199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执行。结果 LD50>15000mg/g属无毒级,小鼠骨髓微核、精子畸形、Ames′试验均为阴性;90天喂养试验生长发育、血液有生化指标、肝肾功能均无损害作用;Mφ吞噬率及血清溶菌酶含量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疲劳试验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频普水安全毒且能提高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Nucleic acid vaccines provide an exciting new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developing the multiantigen vaccines designed to induce protective antibody and T-cell responses against Plasmodium proteins that many experts believe will be required for effective protection against malaria. As a first step in this process, we produced a plasmid DNA vaccine that includes the gene encoding the P. Yoelii circumsporozoite protein (PyCSP). This vaccine induced higher levels of antibodies and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against PyCSP than immunization with irradiated sporozoites, and protected 9 of the first 16 mice immunized. Work is now in progress to optimize immunization regimens, establish the mechanisms of protective immunity induced by the vaccine, and to determine whether protective immunity can be increased by vaccinating with multiple nucleic acid vaccines designed to produce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multiple targets.  相似文献   

12.
贺江 《职业与健康》2010,26(19):2210-2211
目的调查分析延安市实验中学发生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调查处理中遇到的问题,为防控流感和呼吸系统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诊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发热或上呼吸道病例的鼻、咽拭子,用realtime RT-PCR方法和RT-PCR方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对收集的资料和流行过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2009年10月13—19日,延安市实验中学发生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例16例,罹患率为0.24%,学校教师没有发病;经实验室检测,16份标本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阳性。结论该次疫情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感传染性强,播散快,容易在免疫力较低、在聚集生活的人群中引起暴发或流行。  相似文献   

13.
移动式核酸检测实验室对短时间内提高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能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基础和前提。本文总结了在大规模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筛查中应用移动式核酸检测实验室在流程设计、人员配备、生物安全等方面的经验以及工作中的重点注意事项,为今后局部疫情中应用移动式核酸检测实验室进行大规模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筛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者末次核酸阴性前后密切接触者(密接)的感染率, 评估动态核酸检测结果在判断新冠病毒感染者传染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 收集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动态核酸检测结果。选择新冠病毒感染者在首次核酸检测阳性前有核酸阴性结果者为研究对象, 对感染者的密接以及密接的密接(次密接)进行持续隔离医学观察, 评估密接和次密接的发病风险。结果共纳入宁波市2起本土疫情的89例新冠病毒感染者, 均为确诊病例。追踪调查了5 609名密接, 密接的总感染率为0.20%。感染者末次核酸阴性前的密接无感染, 末次核酸阴性后的密接感染率为1.33%, 且均为与指示病例共同居住生活者。感染者涉及的所有次密接均未感染。结论新冠病毒感染者末次核酸阴性前无传染性, 末次核酸阴性后开始具有传染性。  相似文献   

15.
从2021年1月30日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工作人员中选择28位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在疫苗接种前后分别对受种者的双手进行采样核酸检测的同时,对接种疫苗后粘贴在接种部位的针后贴进行核酸检测。接种疫苗前,受种者双手表面采集的标本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接种疫苗后,受种者双手表面采集的标本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共3例,核酸检测结果可疑共8例,阳性率占10.7%;共收集25例使用过的针后贴标本,核酸检测结果阳性24例,核酸检测结果可疑1例,阳性率占96%。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接种的针后贴存在核酸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在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确诊中遇到的"假阴性"和"假阳性"问题。方法根据2019-nCoV核酸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条件,从检测样本采集、运输、保存的方式,试剂盒的质量,以及临床实验室的管理等多方面,分析2019-nCoV核酸检测报告"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原因。结果研究结果论述了造成当前2019-nCoV核酸检测"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可能原因。优化样本采集的操作和方法,加强质控管理,开发应用新技术,加强对疑似病例和出院患者的诊断和管理,是避免2019-nCoV核酸检测报告出现"假阴性"的应对策略,并对保证核酸检测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可供相关部门在制定防治策略和开展工作时参考。结论核酸检测阳性结果被视为2019-nCoV感染诊断的金标准,而阴性结果不能作为排除2019-nCoV感染的金标准,更不能作为排除COVID-19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出院后14 d内核酸复检阳性率,分析复检阳性影响因素和传播风险,为有效管理出院患者提供依据。 方法 对86例出院患者的随访信息和核酸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出院后14 d内的核酸复检阳性率,分析性别、年龄、感染来源、临床严重程度、病程和住院时间等因素与复检阳性的统计学关联。 结果 86例出院患者均无发热、乏力、干咳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8例(9.30%)患者核酸复检阳性;性别、年龄、感染来源、临床严重程度与出院后核酸复检阳性无统计学关联(P>0.05);病程和住院时间与核酸复检阳性有统计学关联(P<0.05);共追踪8例核酸复检阳性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20人,未发现感染者。 结论 病程和住院时间为出院后核酸复检阳性的影响因素,建议出院患者进行14 d的隔离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郴州市3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不同时期不同标本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情况,为新冠肺炎临床诊疗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郴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确诊的39例新冠肺炎病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从确诊、住院诊疗到院后康复管理过程中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相关信息,描述不同阶段、不同标本的检测结果。 结果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郴州市共完成了39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01人次核酸检测。新冠肺炎病例均以单独咽拭子标本核酸检测确诊,出院后随访复查采用同一病人不同种类标本联合检测为主。出院后病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复阳率为12.82%。 结论 增加病例不同时期标本核酸检测次数和同一时期不同种类标本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应对出院后病例“复阳”现象开展进一步研究并加强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含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及NP40的灭活型样本保存液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灭活效果及其对核酸快速检测的影响。 方法通过测定灭活型样本保存液对SARS-CoV-2灭活前后病毒滴度变化,评价保存液的灭活效果;用灭活型样本保存液洗脱含有SARS-CoV-2模拟病毒的咽拭子样本,评价样本保存液对SARS-CoV-2核酸快速检测最低检测限和精密度的影响,并将SARS-CoV-2在灭活型样本保存液中保存不同时间以评价保存液对SARS-CoV-2核酸检测的影响。 结果灭活型样本保存液在5 min内可使SARS-CoV-2滴度至少下降2.76×105倍;灭活型样本保存液对SARS-CoV-2核酸检测的灵敏度无影响,对SARS-CoV-2核酸检测Ct值的CV小于5%;SARS-CoV-2在灭活型样本保存液中于25 ℃或2 ℃~8 ℃条件下可至少稳定保存4 d。 结论含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及NP40的灭活型样本保存液可有效灭活SARS-CoV-2病毒,且灭活后病毒核酸检测不受影响,适用于核酸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