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水胶体敷料预防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行PICC治疗的肿瘤患者6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观察组患者置管后在置管部位上方5~6cm处沿静脉穿刺走向覆盖10cm×10cm的水胶体敷料,7d更换1次;对照组患者置管后给予11cm×12cm透明敷贴固定,7d更换1次。2组患者均按PICC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2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仅有1例发生I级静脉炎,发生率为3.23%;对照组患者中7例发生静脉炎,其中5例为I级静脉炎,2例为II级静脉炎,发生率为22.58%。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应用水胶体敷料能有效预防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薄水胶体敷料在预防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留置PICC的低出生体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临床均积极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其中对照组患儿在留置PICC后局部外涂喜辽妥预防,观察组患儿在留置PICC后采用超薄水胶体敷料贴敷预防。观察两组患儿不同穿刺部位机械静脉炎发生情况,采用美国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2016年修订版)对静脉炎程度进行分级评价,另采用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儿家长进行静脉炎预防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对照组患儿中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26.67%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而观察组的静脉炎分级程度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对静脉炎预防护理的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低出生体重儿PICC后极易发生机械性静脉炎,临床中于PICC置管后及时采用超薄水胶体敷料贴敷可有效降低患儿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其操作简单,预防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吕友红  薛敏芬 《护理研究》2013,27(19):1974-1975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水胶体敷料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16例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试验组置管时采用地塞米松稀释液浸润PICC导管后再行插管,插管后穿刺点上方8cm~10cm处外贴水胶体敷料;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浸润导管后再行插管。观察两组病人PICC置入术后7d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2例病人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对照组13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水胶体敷料可以有效预防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PICC穿刺后应用水胶体敷料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需行PICC置管的患者2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9例,在同一PICC穿刺置管方法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敷料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方法,比较两组对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及整体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总发生率为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4%(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9.3%,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2.8%,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穿刺后应用水胶体敷料能有效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在护理工作中更好地预防PICC所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方法 将2005年6月-2006年9月在我科PICC置管的102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51例).2组置管成功后均以透明敷料固定导管,24 h后实验组改用增强型溃疡膜固定导管;对照组仍采用透明敷料固定导管,并给予33%硫酸镁湿敷;观察2组预防静脉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96%;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7.62%.结论 PICC置管后24 h粘贴增强型溃疡膜能够更好地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李亚莉 《现代护理》2007,13(23):2161-2162
目的在护理工作中更好地预防PICC所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方法将2005年6月-2006年9月在我科PICC置管的102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51例)。2组置管成功后均以透明敷料固定导管,24h后实验组改用增强型溃疡膜固定导管;对照组仍采用透明敷料固定导管,并给予33%硫酸镁湿敷;观察2组预防静脉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96%;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7.62%。结论PICC置管后24h粘贴增强型溃疡膜能够更好地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水胶体敷料配合红豆热敷袋预防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5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水胶体敷料进行干预,观察组采取水胶体敷料配合红豆热敷袋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的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Z=-3.115,P=0.002)。 结论 水胶体敷料配合红豆热敷袋对预防机械性静脉炎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护理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喜辽妥对PICC置管患儿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340例PICC置管患儿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置管成功后给予喜辽妥外涂;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发生时间及其他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严重程度小于对照组(P 0. 01);治疗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喜辽妥在预防PICC置管患儿发生机械性静脉炎上具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用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中的作用。方法搜集该院2016年3月~2018年6月中84例行PICC置管后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采用硫酸镁热敷,观察组则采用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治疗,对比两组干预后静脉炎变化程度、疼痛程度,并调查两组患者及护士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及护士对置管期间的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护士对置管期间的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在治疗NSCLC患者用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静脉炎发生情况,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对提高患者及护士的满意度评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金秋桂 《护理学报》2010,17(18):45-46
目的探讨予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早期实施护理干预降低静脉炎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40例PICC置管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在PICC置管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PICC置管术后增加喜疗妥外涂及湿热敷,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结束或出院拔管时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PICC置管期间发生静脉炎1例,对照组发生静脉炎8例,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 PICC置管早期喜疗妥外涂及湿热敷能有效预防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机械性静脉炎,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操作简单,疗效肯定,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PICC置管早产儿机械性静脉炎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10月本院采用PICC置管早产儿8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PICC置管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程度。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PICC置管早产儿机械性静脉炎防控中的效果较好,更适用于PICC置管的早生儿。  相似文献   

12.
水胶体敷料防治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观察应用水胶体敷料预防及治疗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经患者知情同意后,根据医生开医嘱先后顺序,将80例患者间隔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PICC置管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导管护理,并选择6cm×7cm的水胶体敷料沿穿刺静脉走向平行覆盖于透明贴膜上方,下缘距穿刺点2~3cm,覆盖3~7d。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置管后导管护理。如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再覆盖水胶体敷料。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并比较应用硫酸镁湿敷和应用水胶体敷料治疗静脉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1例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50%;对照组共有8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水胶体敷料治疗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8例(88.89%)治愈,1例(11.11%)显效;应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炎,14例(87.50oA)治愈,1例(6.25%)显效。结论 水胶体敷料能有效预防及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水胶体敷料在早产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结合3M透明敷贴“三明治”式固定早产儿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50例PICC置管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敷料结合3M透明敷贴“三明治”式固定PICC导管,对照组采用3M透明敷贴常规固定PICC导管。比较两组PICC留置的时间及穿刺周围局部皮肤情况(包括皮肤机械性损伤、过敏性皮炎、静脉炎及局部皮肤压疮等)。结果 观察组PICC留置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皮肤机械性损伤、过敏性皮炎、静脉炎及局部皮肤压疮等情况的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胶体敷料结合3M透明敷贴“三明治”式固定早产儿PICC导管,不仅能妥善固定PICC导管,而且还能保护局部皮肤,避免局部机械性损伤、过敏性皮炎及皮肤压疮等情况的发生,还可以预防或减轻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热敷穿刺部位及温盐水配合送管对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4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6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早产儿按照PICC指南进行操作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热敷穿刺部位及温盐水配合送管的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及静脉炎程度。[结果]观察组早产儿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静脉炎的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热敷穿刺部位及温盐水配合送管可以降低早产儿PICC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减轻静脉炎的发生程度,对早产儿发生PICC机械性静脉炎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使用水胶体敷料对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后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检索Pubmed、Google学术搜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集水胶体敷料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随机或者半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5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共纳入文献13篇。在穿刺点或穿刺点上方应用水胶体敷料能够有效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结论早期应用水胶体敷料能有效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且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薄型泡沫敷料预防PICC导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2014年5~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科新置PICC导管的118位患者中,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试验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予常规的肢体活动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置管结束后在穿刺点上方约5 cm贴薄型泡沫敷料,观察其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程度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型泡沫敷料能有效预防PICC导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喜辽妥对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导管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留置PICC导管早产儿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喜辽妥涂抹,比较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及程度、出现静脉炎时间及留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总发生率及发生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留置导管的时间长于对照组,出现静脉炎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PICC置管使用喜辽妥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减轻病情严重程度,延长导管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防治PICC引起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300例PICC置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患者用喜辽妥外涂穿刺侧上臂7d,观察组患者在置管部位上方5~6cm处沿静脉穿刺走向覆盖10cm×10cm水胶体敷料7d;观察两组患者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静脉炎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13.3%,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水胶体敷料外贴防治PICC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9.
水胶体敷料预防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预防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4月至2009年11月接受PICC置管术的30例患者根据置管时间分为两组:A组采用常规的湿热敷;B组用9cm×14cm的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沿穿刺静脉走向平行覆盖于穿刺点上方3~5cm,持续覆盖5d,有松脱情况及时更换。观察两组患者5d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舒适度及护士的操作时间。结果 A、B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5.00%和5.56%,且A组患者静脉炎的严重程度重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皮肤刺激、限制活动和暴露肢体等方面的不适均轻于A组(P〈0.05);A组护士执行干预措施的平均用时为(37±10)min,B组为(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84,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能有效降低机PICC置管致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20.
朱翊君  钟慧 《全科护理》2022,20(2):265-268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早产儿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住院且接受PICC置管的39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取前瞻性研究的方式观察患儿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396例早产儿中并发机械性静脉炎45例(11.36%);静脉炎分级为Ⅰ级18例(40.00%),Ⅱ级7例(15.56%),Ⅲ级20例(44.44%);患儿通过安普贴外敷、喜辽妥外涂后痊愈41例(91.11%),因静脉炎严重而拔管4例(8.8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体重、穿刺次数、置管途径、导管末端位置、置管时日龄的PICC置管早产儿并发机械性静脉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置管时体重、置管途径、穿刺次数是PICC置管早产儿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PICC置管早产儿出现机械性静脉炎有多因素综合作用,临床护理工作者应提升早产儿PICC置管护理质量,警惕机械性静脉炎出现的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