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P53、Bax蛋白变化及其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术后病理确诊的脑胶质瘤组织94例,选取同期颅脑损伤内减压术切除正常脑组织9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53、Bax蛋白表达水平。随访2年记录总生存率。结果 脑胶质瘤组织P53蛋白表达阳性率(62.77%,59/94)明显高于对照组(15.56%,14/90;P<0.05),而Bax蛋白表达阳性率(28.72%,27/94)明显低于对照组(68.89%,62/90;P<0.05)。低级别胶质瘤P53蛋白表达阳性率(40.0%,18/45)明显低于高级别胶质瘤(83.67%,41/49;P<0.05),而Bax蛋白表达阳性率(55.56%,25/45)明显高于高级别胶质瘤(16.33%,8/49;P<0.05)。P53蛋白与胶质瘤病理级别呈正相关(r=0.745,P<0.05),而Bax蛋白与胶质瘤病理级别呈负相关(r=-0.787,P<0.05)。多因素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P53表达阳性、Bax表达阴性是胶质瘤病人生存期较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53阳性表达胶质瘤病人2年累积生存率(69.49%,41/59)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88.57%,31/35;P<0.05),Bax阳性表达胶质瘤病人2年累积生存率(92.59%,25/27)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70.15%,47/67;P<0.05)。结论 脑胶质瘤P53呈高表达,Bax呈低表达,二者与脑胶质瘤恶性程度有关,对脑胶质瘤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基因(ATRX)表达水平在人脑胶质瘤病人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6月手术治疗的102例人脑胶质瘤的临床资料。术后检测脑胶质瘤组织TERT启动子突变及ATRX表达情况。所有病人术后随访2年。结果 102例中,低级别胶质瘤48例(WHO分级Ⅱ级),高级别胶质瘤54例(Ⅲ级31例,Ⅳ级23例)。低级别组TERT启动子突变率(37.50%,18/48)明显低于高级别组(59.26%,32/54;P<0.05),而ATRX表达阳性率(60.42%,29/48)明显高于高级别组(37.04%,20/54;P<0.05)。多因素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结果显示,TERT启动子突变、ATRX表达阴性是生存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TERT启动子突变型胶质瘤病人较野生型病人生存期明显缩短(P<0.05),ATRX表达阴性胶质瘤病人较表达阳性病人生存期明显缩短(P<0.05)。结论 TERT启动子突变、ATRX基因表达对人脑胶质瘤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1H-磁共振波谱(1H -MRS)在诊断脑胶质瘤及评价其分级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80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DWI及MRS检查,通过测定脑肿瘤实质部分、对照正常侧的ADC值及比值(rADC)、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水平及其比值,结合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1H -磁共振波谱(1H -MRS)在诊断脑胶质瘤及其分级中的作用.结果 (1)高级别组患者ADC值与rADC值均显著低于低级别组,相关分析发现ADC值与rADC值与肿瘤级别呈负相关;(2)与低级别组相比,高级别组患者NAA/Cho、NAA/Cr显著降低,Cho/Cr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NAA/Cho、NAA/Cr与肿瘤级别呈负相关,Cho/Cr与肿瘤级别呈正相关.结论 通过检测rADC值、NAA/Cho、NAA/Cr、Cho/Cr的变化,可以评价低级别及高级别的脑胶质瘤,为术前分级提供重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RGMB-AS1在脑胶质瘤病人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7年6月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脑胶质瘤140例(低级别64例,高级别76例),另选取颅脑损伤内减压术中切取正常脑组织25例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ncRNA RGMB-AS1的表达水平,以RGMB-AS1表达量的中位数为截断值,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用Kaplan-Meier法比较总体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用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胶质瘤病人预后的因素。结果 140例胶质瘤中,lncRNA RGMB-AS1高表达70例,低表达70例。胶质瘤组织lncRNA RGMB-AS1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术前KPS评分<80分、WHO分级Ⅲ~Ⅳ级、lncRNA RGMB-AS1高表达是胶质瘤病人PFS和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lncRNA RGMB-AS1高表达胶质瘤病人PFS和OS较低表达病人均明显缩短(P<0.05)。无论是高级别胶质瘤,还是低级别胶质瘤,lncRNA RGMB-AS1高表达病人PFS和OS较低表达病人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 lncRNA RGMB-AS1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病例级别呈正相关,lncRNA RGMB-AS1高表达脑胶质瘤病人生存期较低表达病人明显缩短。这提示lncRNA RGMB-AS1表达水平可作为脑胶质瘤病人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28层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脑胶质瘤病例资料,低级别组(WHOⅠ~Ⅱ级,21例)和高级别组(WHOⅢ~Ⅳ级,11例),均行CT灌注扫描,测量肿瘤实质部分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的CBF、CBV及r CBF、r CBV。结果与低级别组比较,高级别组胶质瘤病灶区CBF、CBV及r CBF、r CBV均明显升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8层CT灌注成像在胶质瘤术前分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体素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IVIM)-MRI对人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及异柠檬酸盐脱氢酶1(IDH1)突变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术后病理确诊的100例脑胶质瘤的临床资料。术前应用3.0 T MRI扫描仪检查,获取IVIM-MRI参数,包括灌注比例系数(F)、真实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与表观扩散系数(ADC)。结果 与高级别胶质瘤相比,低级别胶质瘤ADC值与D值明显增高(P<0.05),而F值与D*值均显著降低(P<0.05)。无论是低级别胶质瘤,还是高级别胶质瘤,IDH1基因突变型病人ADC值显著高于IDH1基因突野生型(P<0.05)。高级别胶质瘤病人中,IDH1基因突变型病人F值、D*值均显著低于IDH1基因野生型(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对于鉴别胶质瘤级别,ADC值的最佳临界值为1.091,灵敏度为86.92%,特异度为89.45%;D值的最佳临界值为0.934,灵敏度为78.26%,特异度为94.71%;D*值的最佳临界值为6.161,灵敏度为73.95%,特异度为73.66%;F值的最佳临界值为0.190,灵敏度为56.55%,特异度为100.00%。对于区分IDH1基因型,低级别胶质瘤病人中,ADC值区分IDH1基因突变的最佳临界值为1.181,灵敏度为92.87%,特异度为80.01%;高级别胶质瘤病人中,F值的效能最高,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2.87%。结论 IVIM-MRI定量分析可用于胶质瘤术前诊断与分级,并对预测胶质瘤IDH1基因状态具有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脊液外泌体miR-146a与人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5月~2017年5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70例脑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31例,高级别胶质瘤39 例)和25例颅脑损伤(对照组)的脑脊液,采用PCR检测脑脊液外泌体miR-146a表达水平。胶质瘤病人术后随访1~36个月,记录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1.00±0.14)相比,脑胶质瘤组脑脊液外泌体miR-146a相对表达量(0.71±0.26)明显降低(P<0.001);高级别胶质瘤脑脊液外泌体miR-146a相对表达量(0.64±0.27)明显低于低级别胶质瘤(0.77±0.24;P<0.05)。随访期间,19例(27.14%)术后复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脊液外泌体miR-146a表达量低是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脑脊液外泌体miR-146a表达水平预测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53(95%置信区间0.762~0.944),最佳截断值为0.445,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90.2%和63.2%,约登指数为0.534。结论 脑胶质瘤病人脑脊液外泌体miR-146a表达普遍降低,而且胶质瘤病理级别越高,降低越明显;脑脊液外泌体miR-146a表达水平对预测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脑外伤后患者的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8例脑外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同一时期健康体检5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变化及GCS和GOS和不同GCS及GOS患者的凝血及纤溶指标。结果观察组PT、FIB、FDP和D-二聚体差异显著(P0.05),APTT和TT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GCS和GOS评分患者的PT、FIB、FDP和D-二聚体显著差异(P0.05),APTT和TT无差异(P0.05)。结论患者的PT时间延长,FIB、FDP和D-二聚体明显升高,PT、FIB、FDP和D-二聚体可反映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miR-9、过氧化物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γ(PPARγ)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脑胶质瘤手术标本76例,选取同期因颅脑损伤手术减压留取正常脑组织39例作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9、PPARγ 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PARγ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脑胶质瘤组织miR-9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而PPARγ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P<0.05)。高级别胶质瘤miR-9 mRNA表达阳性率(92.31%,36/39)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62.16%,23/37;P<0.05),而PPARγ mRNA表达阳性率(48.72,19/39)明显低于低级别胶质瘤(75.68%,28/37;P<0.05)。脑胶质瘤组织miR-9与PPARγ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573, P<0.05)。miR-9高表达、PPARγ低表达是脑胶质瘤术后2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脑胶质瘤组织miR-9呈高表达,PPARγ呈低表达,二者呈明显负相关,且与脑胶质瘤病人生存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CD105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2002~2008年人脑胶质瘤标本152例,其中WHO分级Ⅰ级4例,Ⅱ级32例,Ⅲ级68 例,Ⅳ级48例;取同期颅脑损伤内减压术切除正常脑组织20例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EPO及CD105表达。收集2005~2008年人脑胶质瘤标本胶质瘤17例(WHO Ⅱ级6例,Ⅲ~Ⅳ级11例),正常对照5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PO mRNA表达变化。术后随访截止2010年4月23日,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生存曲线。结果 胶质瘤EPO表达阳性率(60.5%,92/152)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10%,2/20;P<0.001),胶质瘤EPO表达强度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s=0.368,P<0.001)。EPO表达阳性组CD105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EPO高表达组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5)。Ⅱ级胶质瘤组EPO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与Ⅲ~Ⅳ级胶质瘤组(P<0.05)。对于高级别(WHO Ⅲ~Ⅳ级)胶质瘤,EPO低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高表达组为36个月;EPO低表达组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高表达组(P<0.05)。结论 人脑胶质瘤EPO蛋白的表达与病理级别及新生血管正相关;WHO Ⅱ级胶质瘤EPO mRNA在转录水平已上调;WHO Ⅲ~Ⅳ级组胶质瘤EPO表达高者生存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ullin7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手术切除脑胶质瘤标本60例,其中WHO分级Ⅰ级12例,Ⅱ级18例,Ⅲ级14例,Ⅳ级16例。另选取重型颅脑损伤内减压术切除正常脑组织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免疫印迹法法检测Cullin7蛋白表达情况。51例随访46个月,9例失访;采用Kaplan-Meir法分析和Log-rank检验分析生存曲线。结果 高级别胶质瘤Cullin7蛋白阳性表达率(66.7%)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36.7%;P<0.05),而低级别胶质瘤Cullin7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P<0.05)。Cullin7高表达病人生存期较低表达病人明显缩短(P<0.05)。结论 Cullin7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与病人生存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病人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的变化。方法 收集2015~2017年手术切除及病理确诊的胶质瘤标本124例,其中WHO Ⅰ级9例,Ⅱ级28例,Ⅲ级34例,Ⅳ级53例。术前2~3 d采取静脉血,通过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β2-MG含量;并使用石蜡包埋的胶质瘤组织分别通过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基因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和PCR荧光探针法检测0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 WHO Ⅳ级胶质瘤病人血清β2-MG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级别(WHO Ⅰ~Ⅲ级)胶质瘤(P<0.05)。IDH1突变型胶质瘤病人血清β2-MG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病人(P<0.05)。MGMT甲基化胶质瘤病人血清β2-MG含量与非甲基化病人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清β2-MG含量对于WHO Ⅳ级胶质瘤与其他级别件胶质瘤的鉴别以及IDH1突变与野生型的鉴别中可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ATM)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40例脑胶质瘤组织(WHOⅠ~Ⅱ级25例,WHO Ⅲ~Ⅳ 级15例 )和8例非瘤脑组织ATM及PI3K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非瘤脑组织相比,胶质瘤组织ATM和PI3K mRNA水平明显增高(P<0.05),而且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增高,ATM和PI3K mRNA水平亦明显增高(P<0.05)。结论 脑胶质瘤ATM、PI3K表达显著增高,且随着病理学分级的升高,其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这提示两者在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NEAT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65例脑胶质瘤标本及同期因颅脑手术切除的正常脑组织27例。65例胶质瘤中,WHO Ⅰ~Ⅱ级26例,Ⅲ~Ⅳ级39例。根据胶质瘤组织lncRNA NEAT1表达水平,将65例胶质瘤分成lncRNA NEAT1高表达组(n=38)和低表达组(n=27)。应用RT-PCR检测lncRNA NEAT1的表达水平,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lncRNA NEAT1的表达水平与病人预后关系。结果 胶质瘤组织lncRNA NEAT1的表达水平(2.893±0.296)显著高于正常人脑组织(1.000±0.297;P=0.001)。WHO Ⅰ~Ⅱ级胶质瘤lncRNA NEAT1的表达水平(2.160±0.270)显著低于WHO Ⅲ~Ⅳ级胶质瘤(3.627±0.312;P=0.005)。lncRNA NEAT1高表达组病人术后生存期明显缩短(P=0.033),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lncRNA NEAT1低表达组(P=0.033)。lncRNA NEAT1表达水平高、病理级别高、KPS评分<80分以及复发时间<3个月是影响胶质瘤病人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lncRNA NEAT1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其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病人预后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SOX7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手术切除的胶质瘤标本131例,另取颅脑损伤内减压术中切除的正常脑组织标本32例作为对照。应用甲基化特异PCR及RT-PCR方法检测SOX7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mRNA表达水平。采用K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曲线。结果 胶质瘤SOX7基因甲基化率(71.8%,94/131)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32.4%,11/34;P<0.05)。高级别胶质瘤SOX7甲基化率(81.01%,64/79)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57.69%,30/52)。胶质瘤SOX7 mRN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P<0.05)。SOX7基因甲基化组生存期较非甲基化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 胶质瘤SOX7基因甲基化率升高,SOX7在胶质瘤中表达水平下调,SOX7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病人生存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玻连蛋白(VTN)水平与成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手术治疗的胶质瘤98例(高级别53例,低级别45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术前1 d、术后 7 d检测血清TGF-β、VTN水平。术后随访3年。结果 术前1 d胶质瘤病人血清TGF-β、VT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术前1 d血清TGF-β(r=0.734,P<0.05)、VTN(r=0.717,P<0.05)水平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术后3年,98例胶质瘤中,死亡69例,存活29例;存活病人术前血清TGF-β、VTN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病人(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前1 d血清TGF-β、VTN水平预测术后3年病人死亡风险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50.39 pg/ml、86.12 μg/ml。结论 胶质瘤病人血清TGF-β、VTN水平与肿瘤病理分级正相关,而且血清TGF-β、VTN水平升高提示病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胶质瘤微小RNA-25(mi RNA-25)和核因子kappa B(NF-кB)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2年9月手术切除胶质瘤标本29例,其中WHOⅠ级5例、Ⅱ级6例、Ⅲ级9例、Ⅳ级9例;选取同期去骨瓣内减压切除正常脑组织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PCR检测mi RNA-25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F-кB表达水平。结果相比正常组织,Ⅰ级胶质瘤mi RNA-2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Ⅱ级胶质瘤无明显变化(P〉0.05),而Ⅲ、Ⅳ胶质瘤均明显增高(P〈0.01);随胶质瘤病理级别增高其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正常脑组织NF-кB呈阴性表达,胶质瘤组织均呈阳性表达;而且,随胶质瘤病理级别增高,其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胶质瘤mi RNA-25表达水平与NF-κB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2;P〈0.05)。结论胶质瘤mi RNA-25和NF-кB表达均上调,且随病理级别增高显著增高;两者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手术切除的胶质瘤组织标本83例,其中2008年WHO分级Ⅰ级15例,Ⅱ级20,Ⅲ级26例,Ⅳ级22例;术前均未接受放疗或化疗。另外,收集30例颅脑损伤内减压手术切除的无肿瘤脑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ZH2 m RNA表达。根据EZH2 m RNA表达水平分为高表达组(EZH2 m RNA≥0.3,48例)和低表达组(EZH2 m RNA〈0.3,35例),分析两组术后生存期。结果胶质瘤组织EZH2 m 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级别胶质瘤(WHOⅢ、Ⅳ级)组织EZH2 m 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WHOⅠ、Ⅱ级)组织(P〈0.01)。低表达组患者术后生存期较高表达组显著延长(P〈0.01)。结论脑胶质瘤组织EZH2 m RNA呈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IR4435-2HG的表达水平及甲基化状态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组织110例和颅脑损伤内减压术中切除正常脑组织20例(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组织和血清MIR4435-2HG水平及甲基化状态.结果 11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