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2015年青海省人群法定传染病发生水平及分布特征,为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青海省医疗机构通过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传染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青海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4种31 904例,死亡39例,报告发病率546.84/10万,死亡率0.67/10万,病死率0.12%。结论 2015年青海省传染病发病水平与2014年相比呈下降态势,但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等传染病发病率依然较高,应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和防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查清2004~2005年凉州区城乡居民以传染病为重点的全死因死亡率及死因构成,掌握主要传染病死亡率与人群分布特征,为凉州区制订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指导手册》介绍的方法调查凉州区2004~2005年户籍人口中全部死者死亡原因及相关信息和凉州区2004~2005年户籍人口资料及社会经济、文化、卫生等信息。结果凉州区2004~2005年2年调查人口数分别为932139人和942952人,合计1875091人。凉州区2004~2005年2年总死亡人数11371例,其中传染病死亡436例,占总死亡人数的3.84%;凉州区传染病粗死率为23.25/10万,标化率为23.67/10万;凉州区传染病死亡2000年世调率为30.74/10万;截缩率为27.56/10万;0~64岁传染病死亡累计率为1.28%,0~74岁传染病死亡累计率为3.86%。结论凉州区传染病死亡率高出全国水平74.94%,在传染病死亡中,呼吸道结核死亡率为12.37/10万,高出全国水平116.64%,病毒性肝炎死亡率为8.27/10万,高出全国水平50.36%。结核病和病毒性肝炎已成为严重危害凉州区城乡居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传染病,是导致凉州区人口死亡的主要传染病。  相似文献   

3.
仝海员  张梦梦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7):3349-3353
目的 分析2002—2015年江苏省扬中市四类慢性病的死亡现况,探讨四类慢性病的早死概率、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对慢性病死亡率变化趋势的影响,以及当地“健康中国2030”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下降目标的实现情况。方法 于扬中市公安局获取2002—2015年扬中市人口资料,扬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取2002—2015年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人口资料。计算四类慢性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采用人口学的死亡率差别分解法进行死亡率差别分解分析,以寿命表法计算早死概率。结果 2002—2015年扬中市总人群四类慢性病粗死亡率为648.69/10万、标化死亡率为341.26/10万,死亡构成比呈上升趋势。总人群四类慢性病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这一差异是人口、非人口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002—2015年扬中市总人群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男性早死概率高于女性,年均变化速度低于女性。预计到2030年男、女性早死概率均能实现“健康中国2030年”目标。结论 四类慢性病是当地全人群的主要死因,其死亡率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加强非人口因素的干预力度,可有效降低本地慢性病死亡率,男性人群是降低慢性病早死概率需要关注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
背景 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人口结构逐步老龄化,而人口构成因素对恶性肿瘤死亡带来的影响及贡献情况尚不清楚。 目的 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中部社区2007—2020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并总结其变化趋势。 方法 2021年1—12月,回顾性收集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2007—2020年户籍居民全死因监测系统库的死亡数据。人口构成资料由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安局提供。采用粗死亡率(CMR)、标化死亡率(SMR,以2010年中国标准人口为参照)、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当地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并采用死亡率差别分解法探究人口构成因素和非人口构成因素对CMR变化的贡献率。 结果 2007—2020年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合计报告恶性肿瘤死亡2 446例,占同期全社区总死亡人数(8 589例)的28.48%,CMR为268.56/10万,SMR为71.46/10万;其中肺癌CMR为69.61/10万,SMR为33.12/10万;结直肠癌CMR为33.05/10万,SMR为15.46/10万;胃癌CMR为31.84/10万,SMR为15.29/10万。2007—2020年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男性、女性、全人口恶性肿瘤CMR保持稳定(Z值分别为1.82、-0.54、0.87,P>0.05)。2007—2020年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男性CMR、SMR高于女性(u=6.69,P<0.001;Z=-13.22,P<0.001);男性恶性肿瘤SMR呈下降趋势(AAPC=-1.80%,Z=-2.19,P<0.05),女性恶性肿瘤SMR保持稳定(Z=-1.63,P>0.05),全人口恶性肿瘤SMR呈逐年下降趋势(AAPC=-1.73%,Z=-3.09,P=0.010)。2007—2020年在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65~79岁居民CMR呈逐年下降趋势(AAPC=-4.17%,Z=-1.80,P<0.01)。2007—2013年与2014—2020年恶性肿瘤CMR差别为3.80/10万,人口构成因素和非人口构成因素对死亡率增加值的贡献分别为28.97/10万和-25.17/10万,贡献率分别为53.51%和46.49%。 结论 2007—2020年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男性和全人口恶性肿瘤SMR已出现下降趋势,65~79岁居民CMR呈逐年下降趋势,人口结构因素(老龄化)是恶性肿瘤CMR未见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描述云南省1975-200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死亡构成、死因顺位的演变过程,确定目前云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水平,为评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情况提供参考数据和制定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死亡率差别指数了解“人口因素”等对死亡率变化的影响。结果1990-2000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27.9‰下降为74.9‰,10年内下降率为41.4%;婴儿死亡率由96.4‰下降为62.4‰,10年内下降了35.3%;死因顺位:新生儿前5位死因为宫内窒息、破伤风、早产(低出生体重)、意外窒息。随年代变化其顺序稍有变动。破伤风死亡全省已下降到17例;死亡构成:NMR/IMR在60%以上,IMR/U5MR在80%以上;U5MR下降52%为“非人口因素”引起。质量检验结果以昆明市和玉溪市U5MR可信度高,相关系数为0.864和0.951。结论1975-2000年云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一直呈下降趋势,“非人口因素”包括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科技进步使U5MR下降为52%。婴儿死亡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建议干预措施重点放在新生儿复苏及非正常死亡。  相似文献   

6.
延吉市朝鲜族与汉族居民死亡原因及其变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延吉市朝鲜族及汉族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 .[方法 ]对延吉市 2 0 0 0年死亡居民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 ]2 0 0 0年延吉市居民的总死亡率为 389 99/ 10万 ,标化死亡率为4 80 2 0 / 10万 ,其中男性组朝鲜族及汉族的死亡率分别为 5 37 92 / 10万 ,2 98 10 / 10万 ,女性组朝鲜族及汉族的死亡率分别为 4 34 0 4 / 10万 ,2 39 19/ 10万 ,无论男女朝鲜族的总死亡率明显高于汉族 ;1970年~ 2 0 0 0年居民死亡原因中 ,心脑血管疾病一直占据首位 ,意外伤害和营养代谢性疾病在死亡原因构成中从 1973年~ 1975年的第 6位和第 9位上升至 2 0 0 0年的第 4位和第 7位 ,而呼吸系统疾病及传染病则由 1973年~ 1975年的第 4位和第 5位下降至第 6位和第 9位 .[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治疗是下一阶段延吉市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 ,并且应根据不同民族的特征采取不同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盈江县传染病流行趋势及特征,为制定传染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2年法定传染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2年报告乙类传染病17种10 188例,死亡348例,年均发病率432.72/10万,死亡率14.78/10万。发病居前5位的病种分别是疟疾、肺结核、病毒性肝炎、艾滋病、伤寒,占发病总数的93.91%;不同年度、不同种类传染病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应加强传染病监测工作,重点落实重点疾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1 2015年辖区传染病疫情分析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按发病日期统计(包括慢性病),现住址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2015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共1919例,报告病种17种,报告发病率为1017.1144/10万,与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4.5274%;死亡13例,报告死亡率为5.30/10万,与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33.33%;2015年病死率为0.52%。乙类传染病报告1224例,报告病种10种,报告发病率为648.7483/10万,与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6.2787%;死亡10例,报告死亡率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青海省2006-2016年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6年青海省法定传染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6年青海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7种,发病360 760例,死亡402例,年均发病率为581.1/10万,年均死亡率0.65/10万,病死率0.11%。男女比例1.42∶1,职业以农民、散居儿童、牧民、学生为主。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2009年为发病高峰年。5~7月发病数较多,冬季和春夏季为发病高峰。发病数居前6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其它感染性腹泻、梅毒、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结论青海省传染病疫情形势严峻,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为主,需加大重点传染病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上海市某远郊社区居民死亡特征及其趋势,为改善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居民健康水平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根据200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王港社区户籍人口死因监测数据库,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 AAPC)等指标对居民全死因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率的差别分解法人口构成因素和非人口构成因素对死亡率差异的贡献。结果2009—2019年浦东新区某社区居民死亡2751人,粗死亡率为714.37/10万,中国标化死亡率为266.45/10万。总人口中国标化死亡率呈显著下降趋势[AAPC(95%CI)=-1.71%(-3.01%,-0.40%),P=0.03],粗死亡率呈显著上升态势[AAPC(95%CI)=2.42%(0.74%,4.12%),P=0.01];男性粗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AAPC(95%CI)=3.24%(1.31%,5.20%),P=0.004],女性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APC(95%CI)=-2.77%(-4.77%,-0.72%),P=0.01]。男性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0.05)。以2009年为基准,2014—2019年死亡率增加值中人口构成因素贡献151.08/10万,贡献率为73.78%,高于2009—2013年的相应数据(37.55/10万,61.58%)。结论当地居民死亡率的上升主要与老龄化有关,关注社区老年人健康需要,有助于改善当地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澳大利亚和我国GMP管理进行对比分析和探讨.方法:借鉴澳大利亚TGA的药品质量监管经验,对GMP体系、现场检查和跟踪检查进行全面阐述,并与我国情况的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我国GMP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缺陷,必须进行改进以适应GMP管理国际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促进我国医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8):189-192
众所周知,近视可由遗传、外界环境、不良用眼习惯等综合性因素导致,主要预防措施为定期进行视力筛查,并及时对症治疗,与此同时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保持充足睡眠,保证一定运动量及营养均衡。若判定为近视,可通过光学镜片、西药治疗及中医治疗等方式延缓度数增加,若以上方式均无效,还可通过手术方式进行矫正。目前,近视给青少年的健康及成长带来的重大影响已成为公论,故我国近视低龄化问题也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针对社会人群而言,了解近视成因,对精准预防与有效控制格外重要。本文对近年来文献报道进行总结,从近视形成原因、预防、筛查及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苦参碱(matrine,MT)和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的肝毒性,以探索其毒性严重程度和特征,并初步阐明毒性机制。方法用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处理肝细胞,24 h后,检测IC50、肝细胞酶含量、病理形态、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并检测凋亡率。用对乙酰氨基酚、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处理斑马鱼,96 h后,检测LC50、肝细胞病理形态、丙二醛和谷胱甘肽含量,并检测凋亡率,同时检测氧化应激相关基因zgc:136383、凋亡相关基因EIF4EBP3和zgc:123120的表达。结果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肝细胞有毒性作用,苦参碱IC50为5.3 mmol/L,氧化苦参碱为19mmol/L。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处理肝细胞的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含量升高,肝细胞肿胀,丙二醛含量升高,谷胱甘肽含量降低,凋亡率增加(P0.05)。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斑马鱼有毒性作用,苦参碱的LC50为0.41 mmol/L,氧化苦参碱为3.8 mmol/L。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处理的斑马鱼肝细胞呈现轻度至中度空泡化,丙二醛含量和凋亡率增加,谷胱甘肽含量降低(P0.05)。苦参碱下调氧化应激相关基因zgc:136383(P0.05),下调抗凋亡基因EIF4BP3,上调促基因zgc:123120(P0.05)。结论体内外模型结果一致,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具有肝毒性,其毒性特征相似,苦参碱的毒性大于氧化苦参碱。肝毒性机制与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有关:苦参碱下调基因zgc:136383减少脂质转运,并激活氧化应激反应;苦参碱上调促凋亡基因zgc:123120,下调抗凋亡基因EIF4EBP3并诱导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15.
广州市海珠区2005~2006年托幼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峰 《中国热带医学》2007,7(7):1242-1242,1244
目的 了解广州市海珠区托幼机构消毒卫生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及提供解决办法,促进托幼机构管理水平的提高,切实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方法 于2005、2006年分别选取120所、143所托幼机构参照国家GB15982-1995、GB14934-1994卫生标准和《广东省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实施方案》对课室空气、物表、教师手、玩具以及食具消毒情况进行监测,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监测结果与2005年相比,除玩具消毒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29,P<0.05)、食具消毒感官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794,P<0.01)外,其余监测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幼机构需继续加强消毒卫生工作,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赵佐庆  朱文侠  张志培 《医学争鸣》2003,24(18):1700-1703
目的 :研究小肠缺血再灌注后一氧化氮 (NO)和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浓度的改变及Bax、c Fos和增殖性细胞核抗原 (PCNA)在小肠粘膜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表达 .方法 :阻断分布小范围细小小肠动脉 ,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 .分别于动脉阻断前、开放后 0 ,30及 6 0min从伴行静脉抽取血液标本 ,检测NO和SOD的浓度 .以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Bax ,c Fos和PCNA在小肠粘膜固有层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表达 .结果 :与血管阻断前相比 ,NO和SOD浓度明显下降 .再灌注 0 ,30和 6 0min后NO的浓度分别是 (12 .1± 4 .6 ) ,(11.6± 4 .4 )和 (15 .5± 4 .8) ,SOD的浓度分别是 (75 .0±4 .5 ) ,(4 3.4± 11.4 ) ,(90 .3± 2 7.9)× 10 3 NU·L -1.再灌注0 ,30和 6 0min ,Bax阳性细胞率分别为 (5 4± 8) ,(80± 5 )和(70± 7) ,c Fos阳性细胞率分别为 (85± 3)、(92± 5 )和 (6 0±4 ) ,PCNA阳性细胞率分别为 (90± 5 ) ,(93± 4 )和 (5 7± 3) .结论 :小肠小范围缺血再灌注后NO和SOD浓度的下降提示氧自由基的增多 ,Bax ,c Fos和PCNA的表达改变可能在小肠粘膜固有层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免疫损伤、凋亡和其他病理改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肺癌发生发展中cJun、cFos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cJun、cFos表达水平.方法:收集42例人肺癌标本,其中10例可观察到肺癌癌前病变组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cJun、cFos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42例肺癌组织中cJun、cFos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2%和59.5%,其中鳞癌为88.0%和56.0%,腺癌为69.2%和53.8%,小细胞肺癌均为100.0%.正常肺组织cJun、cFos表达阴性.在4例癌前组织中,cJun表达为75%;9例癌前病变组织中,cFos表达为77.8%.结论:在肺癌组织中,有cJun、cFos的高表达,同时,cJun的表达可能介导肺癌的促癌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芒果核提取物动物体内外抑菌效果及其使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及琼脂扩散法,观察芒果核提取物对常见肠道感染致病菌(标准和耐药)志贺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小鼠复制感染模型观察芒果核提取物动物体内抑菌效果;用小鼠空腹经口灌胃给予芒果核提取物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芒果核提取物对标准和耐药志贺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有不同程度体外抑菌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7.8、7.8、7.8、15.6、15.6mg/ml和15.6mg/ml,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18、21、19、17、18mm;动物体内大、中、小剂量对(标准及耐药组)福氏痢疾杆菌及志贺痢疾杆菌感染小鼠有明显抑菌作用;小鼠灌胃最大耐受量40g/kg,相当临床用量的50倍。结论芒果核提取物对常见3种肠道感染菌具有较明显的体内外抑菌作用及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肠癌防治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大肠癌发病率日渐增高,而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总的10年生存率徘徊在50%左右.如何提高大肠癌的治愈率,关键在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肿瘤病因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从病因机制出发干预、阻断肿瘤的发生发展.这也成为我国大肠癌防治研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