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恰当的吞咽障碍动物模型,是进行吞咽障碍机制及治疗方法研究的重要手段。目前用于复制吞咽障碍的模型动物主要有啮齿动物、非人灵长类动物和其他一些哺乳动物,其中大、小鼠最为常用。复制的疾病模型主要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吞咽障碍、帕金森病吞咽障碍以及口咽部神经肌肉病变吞咽障碍等类型。造模成功与否主要依靠吞咽功能评估,如透视荧光吞咽检查、电生理检查等。目前还没有动物模型能完整表现与人类相似的吞咽障碍临床和病理特征。随着定向遗传基因修饰等技术的发展,以及不同检测指标的联合使用,有望复制出更加合理的吞咽障碍模型。  相似文献   

2.
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评价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评价河北省人民医院汪洁汪立审校约30%的一侧大脑半球卒中的病人有吞咽障碍[1],而脑于卒中病人中有71%的病人有吞咽障碍[2]。吞咽障碍是康复医务人员时常遇到的问题,正确地评价吞咽障碍是治疗的基础。下面分别介绍吞咽的神经机制、临床评...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蕾  关风光  周宁  林朝芹 《护理研究》2012,26(29):2697-2699
吞咽障碍是导致脑卒中病人死亡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护理策略,可促进病人吞咽功能的恢复.现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机制、功能评估工具、中西医康复护理策略方面进行综述,为康复护理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吞咽障碍的神经病理机制及吞咽障碍的康复评估法和吞咽功能评估工具,从康复训练的时间窗、运动疗法、物理治疗、中医康复治疗等方面综述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进展。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的研究现状,包括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机制、早期康复护理开展的意义、多学科合作干预模式及康复护理内容。认为早期吞咽障碍筛查与评估、吞咽-摄食管理、运动型言语障碍训练、营养支持护理、心理护理及照顾者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相结合,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李丽萍 《全科护理》2014,(15):1353-1355
介绍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神经病理机制和吞咽障碍的临床评定量表及应用,从康复训练的时机、运动疗法、物理治疗等方面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口腔癌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有些是癌症本身直接导致的,有些则是由治疗过程所引起。吞咽障碍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康复进程及生活质量,因此,及时准确地发现患者是否存在吞咽障碍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关于口腔癌患者吞咽障碍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吞咽障碍筛查尚缺乏统一标准。本文拟概述口腔癌患者吞咽障碍筛查工具的不同特点及应用现状,分析其优缺点,旨在为临床工作者选择合适的筛查工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症状之一,50%的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1],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若不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将严重的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和康复护理已成为当前脑卒中治疗与护理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王岩  林元婷  常艳玲 《全科护理》2023,(15):2039-2042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吞咽专科护士角色定位。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吞咽专科护士、护理管理者、康复医师、言语治疗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出吞咽专科护士角色定位5个主题:吞咽障碍护理实践者、跨学科合作者、团队间支持监督者、吞咽障碍护理领导者、吞咽障碍护理教育者。结论:吞咽专科护士工作贯穿吞咽障碍病人康复全过程,其工作是吞咽障碍康复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吞咽障碍专科领域人员应重视吞咽专科护士角色定位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0.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 不仅影响患者预后, 而且会延长住院时间, 增加医疗费用以及住院病死率。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sEMG-BFT)作为一种治疗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新兴技术, 因其无创、便于操作, 近年来逐渐应用于吞咽障碍。本文就sEMG-BFT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作用机制、治疗方法和参数、治疗效果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症状之一,50%的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若不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将严重的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和康复护理已成为当前脑卒中治疗与护理研究的重点.2005~2008年,本科对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与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吞咽障碍评价标准评定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信度和效度。 方法采用洼田饮水试验筛查出128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并根据吞咽障碍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利用吞咽障碍评价标准和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同时对其吞咽功能进行评价,后者作为效度标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信度和效标效度评价。 结果吞咽障碍评价标准评分与VFSS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r=0.84,P<0.01);吞咽障碍评价标准在同一评定者及不同评定者间均有良好的信度;可对吞咽障碍的患者是否发生误吸和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肺炎进行预测。 结论吞咽障碍评价标准适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评价,是一种简单、方便、安全、有效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13.
小脑是全脑神经元最密集的部位。近年来有多项研究显示小脑在吞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与大脑吞咽中枢具有紧密联系, 小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恢复具有促进作用。本文旨在介绍小脑调控吞咽的相关神经通路及功能基础, 并探讨小脑rTMS干预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作用机制,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领域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康复护理结合中西医护理吞咽障碍的护理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抽取2015年10月—2016年5月收治的患有吞咽障碍的8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医治时予以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方法,对照组则予以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病人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饮水实验和体重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吞咽障碍的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进行护理,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5.
吞咽障碍的康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吞咽障碍对患者营养的维持、疾病的康复以及生活质量具有重大影响 ,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正常的吞咽运动过程可分口腔期、咽喉期和食道期。任何一期发生障碍均可导致吞咽障碍。由此 ,吞咽障碍可分为口腔期吞咽障碍、咽喉期吞咽障碍和食道期吞咽障碍。脑卒中的吞咽障碍多为混合性吞咽障碍。1吞咽障碍的诊断如患者存在流涎、构音障碍、湿性罗音、进食呛咳、反复肺部感染、体重下降、口腔失用 ,同时伴有神经病学检查异常 ,即可诊断吞咽障碍。吞咽障碍的原因可分为真性延髓麻痹或假性延髓麻痹 ,两者的康复治疗的预后有所不同。附表 真性延髓…  相似文献   

16.
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的基本方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吞咽障碍是指人体将食物或水从口腔运送到胃的正常功能发生障碍 ,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 ,脑卒中是常见的原因之一 ,约占全部吞咽障碍的 2 5 %。据文献报道 ,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 4 1% ,慢性期为 16 % ,脑干卒中的吞咽障碍发生率高达 5 1%。此外 ,脑外伤 ,帕金森病、运动神经元病等疾病均可导致吞咽障碍。吞咽障碍的危害性在于易导致肺炎、营养不良和脱水等病症 ,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降低。国外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近 2 0多年来发展较快 ,但在国内开展只有近 10年的时间 ,且介绍吞咽障碍康复治疗方法的专著甚少。近几年来 ,我们…  相似文献   

17.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而严重的合并症,发病率高达40%左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吞咽障碍日益被神经病学界、神经康复界所重视,吞咽障碍的康复已成为神经康复中的重要课题。国内外学者对吞咽障碍的评估和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表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但仍有一部分患者终身靠鼻饲进食。为此,本研究采用吞咽功能训练、冰刺激、低频电刺激、电针刺激等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吞咽障碍筛查及分级管理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6月-8月在神经内科治疗的脑卒中患者50例为对照组,2019年9月-11月的脑卒中患者50例为干预组,干预组在常规吞咽障碍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吞咽障碍分级管理模式。结果 干预组吞咽功能恢复的有效率(45%)高于对照组(35%),干预组的出院满意度(98%)高于对照组(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吞咽障碍筛查及分级管理能够在早期识别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并及时干预,有效的促进了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吞咽障碍患者“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核心类目。 方法采用系统回顾研究法,从EMBASE、Medline及CNKI中检索筛选出常用的吞咽障碍评定量表,将量表评估项目纳入ICF框架内,与ICF类目相匹配,最终筛选出吞咽障碍患者ICF核心类目。 结果共纳入60篇与吞咽障碍有关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筛选出功能性经口进食(FOIS)、Rosenbek误吸程度分级(RASL)、进食评估工具(EAT-10)、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生活质量和照顾质量量表(SWAL-QQL-CARE)、吞咽造影检查评估量表(VFSFS)共6个常用吞咽障碍评定量表,吞咽障碍ICF核心类目57项,其中身体功能27项、身体结构13项、活动和参与7项、环境因素10项。 结论采用系统回顾研究法初步筛选出了吞咽障碍的ICF核心类目,有望为吞咽障碍的评估、治疗提供更全面的框架。  相似文献   

20.
焦睿  陈尚杰  余淑芳  周晓媚 《新医学》2021,52(9):646-650
近年来,超声影像学技术在康复医学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其在吞咽障碍评估和治疗方面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研究表明超声影像学检查不仅可评估吞咽障碍,还可使吞咽障碍的治疗精确化。另外超声影像学技术还有助于在其他颈部疾病的治疗中避免损伤吞咽相关结构,预防吞咽障碍的发生。该文总结了相关研究进展,以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