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眩晕为临床常见证候。自觉眼花缭乱,景物旋转。本病早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如金元时期刘河间认为“诸风掉  相似文献   
2.
泄泻证治     
泄泻的病因虽多,但脾、胃、肠三者功能失调是基本的病理变化,其中脾的病变最为主要。脾之升清降浊功能失调,中焦气机紊乱,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泄泻日久,更伤中阳,魄门不固,遂愈泄愈虚,愈虚愈泄,形成恶性  相似文献   
3.
哮喘证治     
楼百层(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哮喘的主要病理因素为痰,内伏之痰在肺,因外感风寒,或因饮食、情志,或劳累过度而诱发,尤与气候变化最为密切。此病反复发作,久延不已,不仅肺气大伤,而且影响心肾。根据本病发作和间歇的特点,针灸应掌握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治标:以针刺列  相似文献   
4.
浅谈穴性     
论述腧穴穴性的概念、源流、与穴性有关的因素,从而提示穴性如同药性一样,只有熟练掌握,运用自如,才能达到取穴少而效捷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作者关于坐骨神经痛的研究,到今天共发表了12篇文章。以前进行的研究,是根据手指的感觉,选择体表上的压痛点和硬结等反应点,观察临床疗效,探讨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技术。另外,对于由腰椎、椎间盘等所引起的、因不可逆性原因而发生的坐骨神经痛,针灸治疗为什么能改善症状的机理也进行了实验研究,取得了能够从某一方面说明镇痛机理的成果。这些研究,从疗效来说虽然进展缓慢,但是,从1973年发表《三叉神经痛的傍神经刺》以后,在治疗上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针刺出现循经感觉减退带现象,就是在某经经穴上施针,病人在循经的皮肤上出现与感传一致的边缘规则整齐的痛觉减退带。这种现象是在“经络敏感人”身上发生的,但不是所有的“经络敏感人”皆有这种现象。自1960年以来,我们总共发现了25例“经络敏感人”,对其中的15例进行了这一现象的检查,共发现4例具有这种现象。对此4例皆做了部分或全部经脉的描记,并拍下了照片,对其中的一例做了重点观察,两例已报导。一例是1960年发现的青年女性癔病并伴有循经疼痛  相似文献   
7.
8.
<正> 某男,58岁,外籍。1981年2月17日初诊。患者自述有凉气自少腹上冲胸、咽以及从会阴向后沿着脊柱向上冲于头顶部,历时一年余。同时伴有头痛、头晕。屡服镇静、止痛药无效。睡眠、纳食、二便均正常。检查脊柱、四肢无异常。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紧。此乃冲脉虚寒,脉气上逆为病。治拟温中理气降逆。针灸取穴:膻中、内关、气海(加灸)、百会、三阴交、后溪(均双),施以补法,留针15分钟。每日治疗一次。针灸三次后冲逆明显减轻,仍有头晕、头痛感。给予百会加灸,经  相似文献   
9.
人中一穴,又称水沟、鬼宫、鬼客厅、鬼市等名。属督脉,为督脉、手足阳明经之交会穴。其部位在人中沟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人中”首见于《灵枢·经脉》篇:“大肠手阳明之脉,……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针灸甲乙经》记载:“水沟,在鼻柱下人中,督脉、手足阳明之会,直唇取之,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壮。”其穴名之义,陈修园解释道:“人之鼻下口上水沟穴,一名人中,取身居乎天地中之义也,……。天气通于鼻,地气通于口,天食人以五气,鼻受之;地食人以五味,口受之,穴居其中,故  相似文献   
10.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疾病,其病因较为复杂,以坐骨神经炎、腰椎间盘脱出、腰椎关节炎、局部神经根炎或其附近组织炎症以及腰骶部早期脊髓肿瘤等为该病病因。其临床特点多以下腰部或一侧臀部疼痛开始,沿大腿后侧、膳窝、小腿外侧向足部放射。表现持续性钝痛或有发作性加剧。剧疼时呈刀刺样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