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而严重的合并症,发病率高达40%左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吞咽障碍日益被神经病学界、神经康复界所重视,吞咽障碍的康复已成为神经康复中的重要课题。国内外学者对吞咽障碍的评估和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表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但仍有一部分患者终身靠鼻饲进食。为此,本研究采用吞咽功能训练、冰刺激、低频电刺激、电针刺激等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氟桂嗪与尼莫地平防治偏头痛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001/2004,济南长城医院神经内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泰山医学院脑血管病研究所,梁山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省警官医院神经内科,东明县中医院神经内科,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济南市立四院神经内科,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选择 2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氟桂嗪治疗组与尼莫地平治疗组,每组各 110例。采用视觉线性模拟量表 visuallinear (analogue scale,VAS)、文字分级量表 verbalrating scale,VRS)及疗程中 (非疼痛时间判断疗效。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 β-内啡肽、神经降压素、内皮素、环磷酸腺苷与环磷酸鸟苷水平变化。结果:纳入统计分析 200例,氟桂嗪治疗组与尼莫地平治疗组各 100例。氟桂嗪组治疗后 VAS(3.6±1.7)cm ,较治疗前(7.3±2.6)cm 显著降低(P<0.01),VRS( 2.0±0.4)分,较治疗前 3.9±0.7)分显著降低(P (<0.01),非疼痛时间(15±4)d,较治疗前(7±2)d 显著增多(P <0.01);尼莫地平组治疗后 VAS(5.2±1.9)cm,较治疗前 7.2±2.2)cm 显著 (降低 P <0.05),VRS(2.9±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河北汉族人群NQO1基因多态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09例河北汉族人群NQO1基因多态性。结果河北汉族人群NQO1基因多态性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具有代表性。NQO1C/C、C/T、T/T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22.97%、55.98%、21.05%。NQO1基因多态性无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结论河北汉族人群NQO1基因存在多态性,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外相关报道有一定的差异,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人群NQO1基因的遗传特征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2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其中88例入院48 h内接受肠内营养(早期组),32例入院48 h后接受肠内营养(延迟组),比较两组院内继发感染发生情况、入住NICU时间、致残率和院内病死率.结果 两组共20例出现院内死亡,早期组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败血症发生率、入住NICU时间、院内病死率明显低于延迟组(P均<0.01).早期组入院后第14天血清CRP水平低于延迟组组(P<0.01).入院后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与入住NICU时间、CR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92、0.380,P均<0.01).120例患者中,院内死亡21例,与生存者相比,在梗死灶最大面积、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存者行早期营养支持所占比例大于院内死亡者(P<0.01).早期肠内营养(OR=0.231,95% CI:0.073 ~0.813)、医院获得性肺炎(OR=5.192,95% CI:1.823~18.956)和入院时GCS(OR=1.478,95% CI:1.159 ~1.899)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降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院内感染率、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及其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共选择2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阿司匹林治疗组、低分子肝素钙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前后分别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判定,并观察每组的不良反应。结果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阿司匹林治疗组、低分子肝素钙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钙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与阿司匹林治疗组,各组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性。结论脑梗死急性期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安全有效,且明显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亚低温脑保护在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自2010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148例入院时Glasgow昏迷评分(GCS)≤8分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各74例,亚低温组患者入院后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依据Glasgow预后评分(GOS)。结果亚低温组治疗结束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亚低温组恢复良好52例,中残11例,重残及植物生存8例,死亡3例。对照组恢复良好25例,中残19例,重残及植物生存23例,死亡7例。结论通过亚低温治疗使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得到良好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河北省健康人群谷胱甘肽硫转移酶T1、M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内对照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和凝胶成像分析方法对210例河北石家庄地区健康个体GSTT1、GSTM1基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河北健康人群GSTT1、GSTM1基因缺失型的检出频率分别为48.6%和59.0%。同时具有GSTT1基因缺失型和GSTM1基因缺失型个体的检出频率为31.9%。结论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在不同年龄、性别、生活习惯人群中分布差异无显著性。GSTT1、GSTM1基因在人群中的分布相互独立,无明显关联。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一、对象和方法  1 对象:选择2 0 0 1年12月至2 0 0 3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济南长城医院、菏泽市立第三人民医院、山东省警官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2 16例,其中男12 5例,女91例,年龄6 0~75岁,平均(6 8 0±10 9)岁。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全部患者均属于颈内动脉系统供血区的脑梗死。患者入院后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早期康复组10 8例,男6 3例,女4 5例,年龄6 0~75岁,平均(6 7 9±11 4 )岁;晚期康复组10 8例,男6 2例,女4 6例,年龄6 0…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院收治3例首发症状为肝外表现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现举2例报告如下。例1:女,70岁。因间断性夜间神志不清1周收入院。查体:T36.6℃,P80次/min,R20次/min,Bp16/10kPa。神志清,精神不振,皮肤、粘膜无黄染,肝右肋下4cm、剑下3cm,质硬,触叩痛,腹水征阴性。GPT103U,GOT200U,AKP159U,ν-GT220U,AFP>400μg/L,HBsAg(+),抗HBe(+),Glu4.6mmol/L。腹部B超示弥漫性肝癌。入院后数次夜间出汗,神志不清、昏迷,…  相似文献   
10.
脊柱侧凸是指一个或多个椎体节段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凸出,且Cobb角>10°。作为一种常见的脊柱三维畸形,其中约80%~85%脊柱侧凸病因不明确,称为特发性脊柱侧凸。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指10岁至骨骼发育成熟前发生的特发性脊柱侧凸,约占特发性脊柱侧凸中的80%,AIS可造成患者异常体型体态并产生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心理及社会融入。AIS可在青春发育期进展迅速,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于2020年发布的指南建议将10~18岁青少年纳入脊柱侧凸的筛查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1年2月1日亦发文明确提出将预防脊柱侧凸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及学生常见病监测网络。CiteSpace是一款可视化软件,兼具“图”和“谱”的双重特点与优势,通过提取文献关键信息及绘制一系列可视化图谱从而形成对某个领域研究内容、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的探测,目前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学、地理学等诸多领域。鉴于目前国内尚无对AIS研究的可视化分析,笔者应用CiteSpace软件对2012~2021年间国际AIS研究内容及热点进行梳理,以期为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