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20例病理分析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0例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根据病理特征分为息肉型、溃疡型、弥漫型,针对三种类型进行比较。所有患者息肉型12例(60.00%),溃疡型5例(25.00%),弥漫型3例(15.00%),其中息肉型最多,P<0.05,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20例患者中,主要以腹痛和发热为主,病变分布为胃8例,小肠5例,回盲部及盲肠5例,大肠4例。内窥镜下息肉型7例,溃疡型9例,弥漫型4例。除1例为T细胞淋巴瘤,其余均为B细胞淋巴瘤。结论:针对原发性胃肠道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的诊断,采用内窥镜下多次多点进行活检,可显著提高本病的确诊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胃肠镜活检中粘膜相关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晏培松  张传山  张晓晖  胡沛臻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2):1106-1108,W003
目的 :探讨胃肠镜活检标本中的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瘤 ( MAL Toma)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结合临床资料 ,采用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 ,对胃、肠镜活检中的 2 6例病理诊断为胃肠道 MALToma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胃、肠MAL Toma发病平均年龄为 49.3岁 ,胃的发病率是肠道的 2倍 ,男女比率为 1 .2∶ 1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与胃、肠癌相似 ,好发于胃体、胃窦、结肠、小肠。胃、肠镜下以糜烂型、溃疡型最为常见 ,常有多个小溃疡。组织学检查 ,瘤细胞主要在粘膜内弥漫性浸润。粘膜上皮层常表现为淋巴上皮样病变 ,固有层内腺体可部分、甚至全部被破坏 ,瘤细胞表现为中心样细胞或中心母细胞样特点。免疫组化检测为 B细胞源性肿瘤。结论 :胃肠 MALToma是发生于胃肠道的恶性肿瘤 ,胃肠镜活检标本易造成误诊、漏诊 ,应引起临床及病理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CT、X线、内镜、超声内镜下表现,以获得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8月42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主要临床表现为中上腹痛、消化道出血。好发部位为胃窦,其次为胃体及胃底。内镜活检确诊率52.3%,超声内镜确诊率78.5%,CT确诊率47.6%,X线确诊率33.3%,超声内镜联合CT确诊率90.5%。免疫分型以B细胞淋巴瘤为主(95.2%)。结论CT联合微超声探头检查及深层次、多次、多部位活检可提高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确诊率。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K、LCA、CD3、CD45RO、CD20、CD79a、CD5、CyclinD1、CD10、BCL6、MUM1、CD30、CD56、Ki-67,运用原位杂交检测EBER,观察其免疫表型特点和EB病毒感染情况。结果患者临床上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或便血。发生部位:胃22例、小肠24例、回盲部15例、结肠12例、直肠5例。所有病例均表达LCA,69例表达CD20和CD79a,3例表达CD5和CyclinD1,9例表达CD3和CD45RO,1例表达CD30,1例表达CD56,Ki-67阳性表达率约20%~70%不等,2例EBER原位杂交检测阳性。所有病例CK均未检测出阳性。病理组织学类型:36例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3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例套细胞淋巴瘤,6例非特殊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各1例。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以B细胞淋巴瘤多见,T细胞淋巴瘤少见。临床上很难与胃肠道癌鉴别,确诊靠胃肠粘膜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及免疫组化染色,辅以原位杂交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42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活检及切除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以B细胞淋巴瘤多见,其中又以低度恶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ALT)淋巴瘤最常见。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各型淋巴瘤的病理形态特点、免疫标记表达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胃肠道黏膜活检对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随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MZ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分析30例MALT-MZL的临床资料,HE光镜特点,应用免疫组化S-P法标记CD20、CD45RO、CD3、CD5、CDl0、CD23、bcl-2以及bcl-10。结果 患以中老年居多,平均51.2岁。临床症状以腹部胀痛为主(占88.9%)。病变粘膜呈脑回状或结节状(50%)、溃疡(43.3%),活检弹性差(93.3%)。组织学特点:瘤细胞为边缘区B细胞、单核样B细胞.多少不等的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转化的大细胞;淋巴上皮病变19例;滤泡克隆化14例。22例免疫组化中,瘤细胞均表达CD20,10例bcl-2 ,均不表达CD45RO、CD3、CD5、CDl0、CD23。16例bcl-10中,5例胞核阳性,11例阴性病例中9例出现胞质着色。12例获得随访资料,1例死于化疗后4年,11例均健在。结论 胃肠道MALT-MZL为低度恶性淋巴瘤,具有一定临床特征,病理以HE形态学为要点,结合免疫组化有助于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霍奇金淋巴瘤(HL)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分析诊断为HL的2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17例重新切片,做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排除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坏死性淋巴结炎,最终确定23例HL,且均为经典型,以混合细胞型为主.结论 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完全依赖于病理活检.典型的R-S细胞对该病具有诊断价值;陷窝细胞的存在对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亦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遭淋巴瘤(PGIL)的临床病理特点、内镜诊断及治疗预后,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6年4月经胃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PGIL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PGIL在胃21例,结肠6例、小肠2例。病理类型属MALT淋巴瘤者8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者18例,T细胞型淋巴瘤3例。临床症状依次为腹痛、贫血、腹胀、黑便或便血、体重减轻等。27例胃、结肠淋巴瘤内镜下表现为弥漫浸润型11例、溃疡型10例、结节型6例,经首次内镜常规活检诊断9例(33.33%)。手术加化疗10例,单纯化疗19例,随访至今手术组目前尚存者6例(存活率60%),单纯化疗目前尚存者13例(存活率68.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GIL发病部位以胃部为主;病理类型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以腹痛为主;首次内镜常规活检诊断率低,提高认识,多次深挖式活检可提高诊断率;对术前能明确诊断者,首选化疗。  相似文献   

9.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oma)由Isaason和Wigt于1983年首次提出,2000年WHO分类将其作为独立的疾病类型,命名为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粘膜相关型)。病变可发生在胃肠道、肺、甲状腺等部位,以胃肠道多见,约占结外淋巴瘤的30%40%。此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生物学特征,是一组惰性的低度恶性淋巴瘤,但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转化为高度恶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近年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诊治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病理结果.结果本组病例中,45例出现中上腹痛,内镜表现中以溃疡型多见,全部病理结果均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是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发病部位以胃体及胃窦部多见,病理类型主要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2000年1月~2010年8月29例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29例MALT淋巴瘤中,发生于胃肠道共25例,占86.21%,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疾病非特异性症状,其中13例胃MALT淋巴瘤中,HP感染10例,感染率为76.92%;发生于眼眶3例,甲状腺1例。镜下肿瘤组织主要由小淋巴细胞组成,部分病例伴有少量大细胞和淋巴上皮病变。瘤细胞表达B淋巴细胞免疫标记CD20和CD79a,CD5和CD10无表达。结论:胃肠道是MALT淋巴瘤的好发部位,不同部位的MALT淋巴瘤具有共同的细胞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  相似文献   

12.
赵伟  张大川  彭蕾  虞华明 《吉林医学》2012,33(31):6752-6754
目的:探讨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诊断。方法:对35例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临床病理学观察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肿瘤的组织形态学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EliVision plus法。结果:35例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的男女之比为1.3∶1;发病年龄25~83岁,平均59岁。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9例(54%);黏膜相关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7例(20%);套细胞淋巴瘤7例(20%);不能分类2例(6%)。发生于胃18例(51%);发生于小肠7例(20%);发生于结肠6例(17%);发生于回盲部、阑尾、肛管、吻合口各1例。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所有病例均表达CD20和CD79a,不表达CD3,不同类型淋巴瘤不同程度表达CD10、bcl-6、MuM1、CyclinD1等。结论: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主要分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小B细胞淋巴瘤两大类;胃肠道小B细胞淋巴瘤以MALT淋巴瘤和套细胞淋巴瘤多见;对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中的诊断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整理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间的MALT淋巴瘤的临床资料,通过光镜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29例MALT淋巴瘤中,多发生于胃,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疾病非特异性症状。镜下主要由小淋巴细胞组成,可伴有少量大细胞和淋巴上皮样病变。瘤细胞表达B淋巴细胞免疫标记:CD20和CD79α,部分病例表达CIM3和bcl-2。结论胃肠道MALT淋巴瘤好发于胃,临床症状无特异性,通过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可以确诊。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组织病理学诊断的26例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PGINHL)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于胃12例,小肠9例,大肠4例,1例为混合部位。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依次为腹痛(73%)、消化道出血(23%)及腹部包块(15%)。病理类型以MALT淋巴瘤(35%)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5%)最多见;其次为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15%)。临床分期14例患者为I期,6例为Ⅱ期,1例为Ⅲ期,5例为Ⅳ期。治疗方案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南寿山  靳荣  窦广仙 《吉林医学》2013,(8):1434-1435
目的: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成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病理学特征与治疗方法之间的关系,以提高其疗效。方法:选择23例胃MALT淋巴瘤患者,统计其临床症状、内镜形态、病理特点,以及不同治疗方法所产生的疗效。结果: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21例,感染率为91.3%;胃窦、胃体多灶性13例(56.5%),胃窦部9例(39.1%);病变局限于胃黏膜及黏膜下层20例(87.0%),侵犯肌层2例(8.7%),侵达浆膜1例(4.3%);21例H.pylori感染者均经质子泵抑制剂(PPI)加克拉霉素加阿莫西林规范治疗,根除H.pylori后2个月复查胃镜,17例(73.9%)病灶完全消失,随访2年内未复发;4例行COP方案化疗,其中3例病灶消退,随访至今未复发;1例出现恶化,1年后死亡。2例H.pylori阴性的巨大溃疡患者直接手术切除,术后均行CHOP方案化疗,随访5年未发现病灶复发。结论:胃MALT淋巴瘤与发病年龄、性别、肿瘤累及部位和体积大小等对生存率没有明显影响,而肿瘤侵犯深度和是否有远处转移与生率存在显著相关性,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胃肠B细胞淋巴瘤的增殖与凋亡及其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胃肠B细胞淋巴瘤(B cell lymphoma,BCL)的临床病理特点、不同组织学分型胃肠,BCL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情况,以及BCL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肿瘤组织学分类、HP的表达、细胞增殖性及凋亡相关因子检测;末端转移酶生物素标记法[TdT(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dUTP nick end-labeling,TUNEL]检测细胞凋亡数.结果:57例胃肠BCL中,MALT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15例(胃9例,肠6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42例(胃28例,肠14例).MALT和DLBCL的平均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分别为O.16%和2.54%,平均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分别为2.22%、8.71%,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和35.7%,并且PI值(P=0.026)及p53(P=O.044)差异有显著性;而Bcl-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35.7%,HP的阳性率分别为66.7%、23.8%,且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HP与胃肠MALT淋巴瘤关系密切.DLBCL的细胞凋亡和增生活性较MALT高,MALT Bcl-2的高表达可能与其低凋亡率有关.p53促进凋亡,p53基因突变可能在MALT向DLBCL转化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抗HP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必要时可以用于胃肠BCL中的HP检测.  相似文献   

17.
方建晨  周晓燕  王朝夫  李征  李海莉 《浙江医学》2015,37(3):205-207,221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ALT 淋巴瘤)的病理特征、并分析IgM 表达与MYD88 L265P 突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发生在不同部位的65 例MALT淋巴瘤患者的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分析,选取其中可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26 例标本进行IgM 表达检测,以测序法检测了MYD88 L265P 的突变状况,并研究了IgM 表达与MYD88 L265P 突变间的相关性。结果 65 例患者的病变部位包括胃18 例、涎腺10 例、肺9 例、肠道8 例、眼7 例、甲状腺5 例、其他部位8例。不同器官的病变具有相似的组织学和大部分免疫组化表达,但Bcl-2 的表达在肺(6/9)和甲状腺(2/5)与总体(56/65)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 >0.05)。26 例标本中有16 例IgM 呈阳性,而发生MYD88 L265P 的突变的病例只有1例,两者无相关性(P=0.615)。结论 发生在不同的部位的MALT 淋巴瘤具有相似的病理学特征,MYD88 L265P 的突变率在MALT 淋巴瘤较低,且与IgM 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胃淋巴瘤的X线气钡双重造影表现和组织病理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经病理证实的7例原发胃淋巴瘤的X线气钡双重造影表现,分析溃疡、黏膜增粗紊乱及粗大皱襞、肿块、弥漫浸润或多发结节与病理类型低级别淋巴瘤、高级别淋巴瘤的关系。结果7例中低级别MALT5例(71.4%),高级别MALT2例(285%),X线气钡双重造影,溃疡4例,黏膜增粗紊乱及粗大皱襞型1例,胃体3例(428%),胃窦2例(285%),胃底2例(28.5%)。结论不同组织病理类型胃黏膜相关淋巴瘤表现多种多样,溃疡、小结节状突起是低级别淋巴瘤常见征像,高级别淋巴瘤多以肿块出现。与胃癌很难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 PGIL)的临床特征和内镜特点,为临床医生提供诊疗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经过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PGIL的82例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37例,中位发病年龄64岁。统计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内镜特点、病理类型及生存时间。结果 82例患者中,胃淋巴瘤患者54例(65.9%),以累及两个部位(胃窦体)以上最常见,小肠淋巴瘤患者17例,(20.7%),结直肠淋巴瘤患者11例(13.4%)。PGIL的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不适、消化道出血、消瘦和消化不良。实验室检查显示,部分患者存在贫血和乳酸脱氢酶升高。PGIL的内镜下表现大多以溃疡性病变为主,也存在隆起性病变及浸润生长性病变;胃肠道黏膜受累时,以黏膜脆性增加最常见。在82例确诊PGIL的患者中,B细胞淋巴瘤最常见,共74例(90.2%),以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最多见;共随访68例PGIL患者,胃淋巴瘤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优于肠道淋巴瘤的患者。结论 PGIL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以胃淋巴瘤最为常见,其中DLBCL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溃疡性病变是PGIL的主要内镜下表现,且病变黏膜脆性增加,因此内镜医师应仔细辨认病变并多点活检,提高内镜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肠恶性间质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9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胃肠恶性间质瘤27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27例均行手术治疗。肿瘤根治5例,近端或远端胃大部切除、病变肠段切除、肿块切除或扩大切除16例;因肿瘤广泛粘连,无法完整切除6例。术后病理免疫组化CD117阳性24例,CD34阳性19例。结论胃肠恶性间质瘤在中老年人中好发,以便血、腹痛和腹部不适、腹部肿块表现为主。病理检查是确诊恶性间质瘤的惟一方法。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无法切除或有肿瘤残余及术后复发的病人可应用格列卫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