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8 毫秒
1.
目的 研究核因子KB(NF-KB)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LDL)诱导的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单核/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凝胶迁移率变动分析检测NF-KB的DNA结合活性变化,以免疫组织化学观测细胞内p65的核转位,用细胞ELISA法检测细胞内 MCP-1及IKBα蛋白含量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10、25、50、100μg/ml)Ox-LDL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均可引起细胞NF-KB的DNA结合活性增强、IKBα蛋白表达下降以及MCP-1蛋白表达增强,以50μg/ml刺激1h NF-KB活化及IKBα表达减弱最明显,作用24hMCP-1表达水平最高。NF-KB俯活化的同时伴有p65核转位。上述效应可被NF-KB特异性抑制剂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所抑制。结论Ox-LDL刺激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MCP-1是由NF-KB调控,NF-KB参与了脂质肾损害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核因子—kB在狼疮肾炎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狼疮疮肾炎(LN)肾组织中核因子(NF)-kB的表达并探讨其与LN肾脏病理改变和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以NF-kB亚基P65单抗为抗体,采用微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PAAP法)检测LN肾组织NK-kB表达,并进一步分析其与肾小球内C-myc蛋白表达、LN活动指数、肾脏病理和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狼疮肾炎肾组织中NF-kB表达较正常肾组织显著增高,以WHOⅣ型为最显著。NF-kB在肾小球和肾  相似文献   

3.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NK—IL—2—IFNr系统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检测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并同时检测了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白细胞介素2(IL-2)和免疫干扰素(IFNr)产生水平。结果发现MHD患者NK活性、IL-2活性和IFNr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单次血液透析后MHD患者的NK活性、IL-2和IFNr诱生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长期血液透析对NK活性、I  相似文献   

4.
本文检测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并同时检测了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白细胞介素2(IL-2)和免疫干扰素(IFNr)产生水平。结果发现MHD患者NK活性、IL-2活性和IFvr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单次血液透析后MHD患者的NK活性、IL-2和IFNr诱生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长期血液透析对NK活性、IL-2和IFVr诱生水平影响不大,正常对照NK活性与PBMC诱生IL-2和IFNr水平存在直线正相关,而MHD患者相关性无显著意义,但透析后MHD患者NK活性与IL-2活性相关性有显著意义。提示:MND淋巴细胞存在多方面功能受损,包括免疫调节环路的紊乱;血液透析能部分纠正这些免疫学异常;但长期血液透析无助于改善MHD病人的免疫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在促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用下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l)及其相关核转录途径的影响。方法 用HK-2细胞作靶细胞,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EIJSA)和Northern杂交观察ICAM-1的蛋白和基因的表达,以电泳迁移率变动法测定转录因子核因子kB (NFkB)和激活蛋白 I(AP-1)的活性。结果TNFα呈剂量依赖地诱导HK-2细胞NFkB的活化及ICAM-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这些作用可以被NFkB的抑制剂对甲苯磺-L-苯丙氨酸氯甲基甲酮(TPCK)所抑制,但TNFα对HK-2细胞的AP-1活性无影响。 IL-10(1~ 20ng/ml)可抑制 TNFα诱导的 HK-2细胞 ICAM-l基因和蛋白表达及 NFkB的活化。结论TNFα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的NFkB活化,进而促进ICAM-l基因和蛋白表达,IL-10可抑制TNFα诱导的上述炎症效应。  相似文献   

6.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s)代谢紊乱是肾病综合征(NS)患儿生长障碍的发生机制之一。IGFBPs的异常分布,促使血清IGFs随150KD大分子复合物向易于从肾小球滤过的40 ̄50KD小分子复合物迁移,从而进一步加重血清IGFs、IGF-EPs的紊乱,加剧NS患儿生长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1)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与腹膜透析营养状况的关系。(2) 探讨透析充分性、腹膜转运特性、残余肾功能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和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36 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采血测BUN、Cr、白蛋白、补体、转铁蛋白、IGF1,并纪录身高、体重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测定残余肾功能、24 小时透析液肌酐与血肌酐浓度比值(D/P) 、总肌酐清除率(Tcr)、尿素清除指数(Kt/V)。结果 (1) 患者血IGF1 水平与白蛋白、转铁蛋白、补体密切相关,血白蛋白高者IGF1 水平亦高。(2)Tcr≥60 L·周-1·(1.73m2)-1 组IGF1、转铁蛋白、白蛋白显著高于Tcr<60 L·周-1·(1-73m2) -1组。D/P≥0-81 组白蛋白显著低于0-65≤D/P< 0-81、D/P< 0-65 组。残余肾功能高于2 ml/min 组IGF1、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残余肾功能小于2ml/min 组。结论 (1)IGF1 是评价腹膜透析营养状况的早期敏感指标。(2) 透析充分性、腹膜转运特性、残余肾功能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细针抽吸活组织检查(FNAB)和PCR-SSP协同检测对胰腺良恶性肿块鉴别及对胰腺部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胰腺癌、12例正常胰腺组织、26例胰腺良性疾病、8例壶腹癌及7例胆管癌行FNAB,并对FNAB吸出物行PCR-SSP检测K-ras基因有无突变。结果:FNAB对胰腺癌的确诊率为57.1%(20/35),对壶腹癌及胆管癌的确诊率分别为4/8(50%)和4/7(57.1%);PCR-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在促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用下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其相关核转录途径的影响。方法 用HK-2细胞作靶细胞,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和Northern杂交观察ICAM-1的蛋白和基因的表达,以电泳迁移率变动法测定转录因子kB(NFkB)和激活蛋白1(AP-1)的活性。结果 TNFα呈剂量依赖地诱导HK  相似文献   

10.
核因子—KB在重症感染中的作用及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因子 kB(nuclearfactorkappaB ,NF kB)是细胞中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 ,它属于转录调控蛋白 (Rel,regulatory)家族的一员 (见表 1) [1] 。细胞在静息状态下 ,NF kB以一种无活性的杂二聚体形式 (两个亚单位是p6 5亦即RelA及p50 )与其抑制因子即kB抑制蛋白 (IkBs)结合形成三聚体存在于细胞浆中 ;而当细胞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时 ,NF kB与IkBs分离 ,NF kB进入细胞核内 ,其亚基形成环状结构与DNA接触 ,启动基因转录。NF kB的两个亚单位p6 5及p50都可与DNA连接 ,但只…  相似文献   

11.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s)代谢紊乱是肾病综合征(NS)患儿生长障碍的发生机制之一。IGFBPs的异常分布,促使血清IGFs随150KD大分子复合物向易于从肾小球滤过的40~50KD小分子复合物迁移,从而进一步加重血清IGFs、IGFBPs的紊乱,加剧NS患儿生长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肾病综合征(NS)的发病和激素治疗机制,我们通过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法(EMSA)研究了NS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核因子(NF)-κB与它们相应的DNA结合序列(探针)结合的活性以及在地塞米松(DEX)作用下的变化。一、材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观察组6例,年龄3~9岁,诊断符合国内小儿NS诊断标准[1]。对照组6例,系年龄3岁7个月~10岁的正常儿童。静脉取血各10ml,肝素抗凝。2 PBMC分离及细胞核抽提物制备:将外周抗凝血分离出PBMC后,接种于24孔…  相似文献   

13.
绝经后骨质疏松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骨质疏松是老年妇女常见病。绝经后骨丢失主要原因是骨重建单位的骨吸收与骨形成之间平衡失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由肝和骨骼合成的生长因子,它参与骨重建,增强成骨细胞活性。方法应用单光子骨密度仪测量非优势前臂桡尺骨中远端1/3交界处桡骨骨密度(BMD),BMD低于0.601g/cm2(x-2s)则诊断为骨质疏松。据此将76名妇女分为绝经前正常妇女(NOP1)、绝经后非骨质疏松妇女(NOP2)和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OP)三组,测定受试者IGF-1水平及其他骨代谢指标。结果随着增龄和绝经年限延长,IGF-1是维持骨质的重要因子,绝经后妇女增龄,雌激素缺乏,E2、PTH升高可引起血清IGF-1水平下降,OP组低于NOP1、NOP2组(P<0.05)。所有受试者的IGF-1与BMD、E2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年龄(Age)、甲状旁腺激素(PTH)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为高转换率骨质疏松,IGF-1水平下降,导致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引起骨丢失和骨质疏松。表明IGF-1合理用药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4.
雪旺氏细胞分泌蛋白质及其神经营养活性物质的生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成年大鼠瓦勒氏变性神经来源的雪旺氏细胞(SC),经体外无血清分离培养,收集SC无血清条件培养液,用SDS-PAGE分析其超滤浓缩液(分子量大于10KDa)中SC分泌蛋白,发现其含有14条蛋白带,分子量从大于94KDa至小于34KDa。用免疫印迹技术、抗2.5S神经生长因子(NGF)抗体鉴定证实SC分泌蛋白中含有NGF。用Disc-PAGE(4℃)分离SC分泌蛋白带,分别经电洗脱、浓缩收集10份蛋白区带,结合有髓腹侧运动神经元细胞培养、NTFs生物学活性鉴定,初步发现其中一组蛋白区带(B+)含运动性神经营养因子(NTF)活性,其分子量在65KDa至34KDa。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三种重组合人工骨的成骨能力。方法 在50 只兔的100 个颅骨缺损动物模型中分别植入:①牛脱蛋白骨(b D P B)/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 B M P)/肿瘤坏死因子α( T N Fα);②b D P B/b B M 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 G F);③b D P B/b B M P/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 G F);④b D P B/b B M P。植入后1、2、4、6 及8 周行组织学检查及 X 线摄片; 植入后10 及42 天行 35 S和45 Ca 液闪计数及灰重测定。结果 成骨能力:b D P B/b B M P/ T N Fα> b D P B/b B M P/b F G F( P< 0.01) > b D P B/b B M P/ E G F( P< 0.01);b D P B/b B M P/ E G F 与 b D P B/b B M P 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  T N Fα与 B M P及载体复合后,在体内对骨修复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载体/骨诱导因子/生长因子的重组合人工骨模式中, D P B/b B M P/ T N Fα是一种有价值的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16.
体外循环对风心病瓣膜替换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5例风湿性心脏病(RHD)换瓣病和5例先天性心脏病(CHD)病人体外循环(CPB)前后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和抗体依赖细胞毒细胞(ADCC)活性、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产生能力进行动态对照研究。结果表明:NK、ADCC活性、OKT4细胞、IL-2和IFN-γ产生能力于术后下降,以RHD组中心功能Ⅲ级和双瓣替换为著。文中对上述指标下降原因及临床意义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心脏体外循环(CPB)手术前后病人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观察分析心脏CPB手术病人细胞免疫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4例风心病择期换瓣病人,术前、CPB10分钟、CPB2小时、术后第1天、3天、5天检测血清sIL-2R水平、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术后第1天血清sIL-2R水平升高,CO4(辅助细胞)活性明显降低,CD4/CD8(辅助细胞/抑制细胞)比值下降,NK活性降低;并且sIL-2R与CD4、NK活性呈负相关。结论:低温心脏CPB手术对病人免疫机能有不良影响,临床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术后病人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8.
为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高血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5例高血压患者按内生肌酐清除率分为肾功能正常10例,代偿8例和氮质血症7例3组。观察ACEIenalapril(10~30mg/d)4周对血管活性物质,包括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转换酶(ACE),心钠素(ANF),尿醛固酮(Aldo),缓激肽(BK)和前列腺素E2(PGE2)的作用。结果1.服药前3组患者与正常人比,ATⅡ升高,PRA,Aldo无差异;氮质血症组患者BK降低,ANF增高;2.服药后3组患者ATⅡ,Aldo和ANF下降,BK(除氮质血症组),PGE2和PRA升高;3.治疗后ATⅡ与Aldo、ATⅡ与ANF以及BK与PGE2分别呈正相关。结论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BK-PGS两系统相互调节在不同肾功能高血压患者的发病中起着作用,并有着治疗意义;2.enalapril降低血压和保护肾脏作用可能通过抑制RAS和激活BK-PGS所介导  相似文献   

19.
实验采用鞘内注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静脉注射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观察其对猫脊髓损伤后伤区和邻近脊髓(L2-L4)血流量及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1α(6-keto-PGF1α)比值(T/K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邱启裕  全欣鑫 《男科学报》1998,4(3):163-165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CDKN2的突变、缺失在人前列腺增生症(BPH)病因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PCR-银染SSCP技术分析了2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和41例BPH中CDKN2基因纯合性缺失和突变的情况。结果:13例BPH有CDKN2基因缺失,总缺的率为31.6%;正常前列腺组织中有1例出现CDKN2基因缺失,缺失率为5%(P〈0.05);无CDKN2基因的突变。结论:CDNK2基因的与BPH的发病机制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