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病因,提高防范意识,探讨药物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疗效。方法对24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患者进行鉴别诊断分类、分型。采用口服西药与外敷中药的治疗方案来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结果 240例患者中188例取得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翼外肌功能亢进型痊愈占97.14%;翼外肌痉挛型痊愈占96.67%;咀嚼肌群痉挛型痊愈占94.34%;关节盘后区损伤型痊愈占75.76%;关节结构紊乱类16.12%关节器质改变类均无效;咀嚼肌群功能紊乱类总有效率为78.33%。结论此治疗方案对咀嚼肌群功能紊乱类的病例效果明显,是安全、可行的,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很适合于一些基层医院、门诊部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推广。  相似文献   

2.
应用微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微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分类中的咀嚼肌紊乱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7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分类中的咀嚼肌紊乱疾病病例分两组治疗,进行对比研究,治疗组是应用微波治疗40例,对照组是应用中药局部湿热敷治疗27例。治疗后3、6个月和1年随访观察。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微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分类中咀嚼肌紊乱疾病有显著疗效,在临床上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是与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咀嚼肌系统相关的一组疾病的总称,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临床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四类:结构紊乱病、咀嚼肌紊乱病、关节炎症性疾病及骨关节性疾病[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TMD患病率较高[2],且女性TMD患病率是男性的2~4倍[3]。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2):19-22
目的研究关节腔内摩擦系数对颞下颌关节(TMJ)系统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探讨摩擦系数改变因素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自主建立的颞下颌关节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有限元软件对颞下颌关节系统进行力学分析,观察摩擦系数改变时的关节系统应力分布及大小变化。结果当移位侧关节盘摩擦系数增大时,相应该侧的关节盘、髁突所受应力也随即增大。结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与关节腔内摩擦系数关系密切,关节紊乱会导致关节摩擦系数增大,摩擦系数增大会促进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收集了45例颞下颌关节内紊乱与骨关节病的病例,在结合临床和X线检查的基础上,利用关节内窥镜观察产节腔内的病理改变并同时进行关节腔内生理盐水冲洗,纤维粘连剥离,关节盘的手法复位等外科治疗术,结果表明:关节内窥镜对颞下颌关节内紊乱和关节盘移位,骨膜炎症,纤维粘连,关节盘穿孔以及骨关节病的关节结构退行性均衣特殊的诊断价值,关节内窥镜的外科治疗其近期疗效是肯定的,但还需进行长期的观察。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7):183-187
牙合作为口颌系统一种状态,涉及牙齿、下颌骨、颞下颌关节和咀嚼肌系统等解剖结构,影响整个口腔生理与运动功能。由于牙合因素与颞下颌关节解剖结构的复杂性,牙合紊乱造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发生,而大多数临床医生不清楚牙合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诊断及其不当的牙合治疗上,因此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牙合特征、实验研究和牙合治疗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此提醒临床医师注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牙合干扰的探查与治疗,同时为今后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并非指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临床症状和疾病的总称,包括翼外肌功能亢进、关节囊和韧带松弛、关节盘与髁状突相对移位、翼外肌痉挛、关节盘脱位、穿孔等。我院口腔科门诊自2015年12月以来用浅针合封闭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34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的命名诊断分类及治疗原则》中的诊断标准[1]。①根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诊断颞下颌关节内紊乱症(TMJID)的价值.方法:20例(40侧颞下颌关节)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使用GE Signa ExciteⅡ 1.5T超导型MR扫描仪,采用颞下颌关节表面线圈,在斜矢状闭口位、开口位和斜冠状闭口位上应用自旋回波(SE)T1WI、T2WI、PDWI及快速梯度回波(FSPGR)序列进行扫描,确定有无TMJID.结果:40侧关节均获得清晰的MR图像,其中13侧(32.5%)关节盘的位置和形态表现正常,21侧(52.5%)关节盘有前移位,6侧(15.0%)关节盘有旋转移位.15侧关节盘在移位的同时存在变形改变,4侧关节髁状突存在退行性骨关节病改变;SE T1WI、T2WI能清晰地显示关节盘的位置、形态和关节的骨性结构及翼外肌结构,可作为TMJ检查的常规扫描序列.PDWI和FSPGR序列可作为辅助扫描序列,斜矢状闭口位能清晰地显示盘前移位和后移位,斜矢状开口位能清晰地显示可复性和不可复性盘前、后移位,斜冠状闭口位能清晰地显示关节盘侧方移位.结论:MRI是诊断关节内紊乱症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对咀嚼肌肌电图的影响 ,为诊断和治疗该病提供依据。②方法以胶原酶注射法制备的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动物模型作为实验组 ,另选 10只健康兔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于4、8、12周末行嚼肌和颞肌肌电图检查 ,分析对比两组兔在姿势位和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状态下肌电电位变化。③结果 实验组姿势位时嚼肌、颞肌前束及颞肌后束肌电电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t =9.0 5 2~ 18.5 17,P <0 .0 1) ;在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状态下 ,实验组嚼肌、颞肌前束及颞肌后束肌电电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t=16 .6 0 2~ 2 5 .0 2 8,P <0 .0 1)。④结论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发展过程中伴随咀嚼肌功能紊乱 ,提示在诊断和治疗该病时应注意咀嚼肌功能状态的改变 ,调整咀嚼肌功能状态可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病之一,在疾病中,此病最为多见,好发于青中年,以20~30岁患病率就诊率最高,一般都有颞关节区及咀嚼肌痛;下颌运动异常和伴有功能障碍以及关节弹响破碎音及杂音等三类症状。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功能紊乱阶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I对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20例。完成40侧颞下颌关节斜冠状位、斜矢状位(coronal Pd+T2tse,Me2d)成像,观察颞下颌关节盘的MRI表现。结果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27侧,关节盘均呈蝶结状或双凹形;不可复性前移位10侧,关节盘为不规则形,6侧伴有关节积液,8侧张口受限,5侧髁状突骨质磨损。结论 MRI能全面地观察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情况,是检查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重要、可靠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创建一个下颌骨单侧前上牵引的大鼠动物模型,以模拟正畸治疗中不同大小的不对称牵引力的应用,并研究其颞下颌关节盘和髁状突受力后超微结构及组织学的改变?【方法】 120只3月龄SD大鼠参与实验,其中16只为对照组?104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重力组(120 g)和轻力组(40 g),并利用外科手术方法在实验组大鼠左侧下颌角与同侧颧弓前区置入镍钛拉簧,使下颌骨受到前上方向的持续牵引力?在手术后3?7?14?28 d分组处死动物,每组13只大鼠?关节盘和髁状突进行扫描电镜检查和组织学观察? 【结果】 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下颌骨偏移导致颞下颌关节改建的大鼠动物模型?实验组加力侧颞下颌关节的组织学切片呈现了较明显的骨关节病改变,包括关节盘移位变形和软骨下骨的吸收等;而非加力侧骨改建?退行性变和骨关节病往往共存于关节内不同的区域?重力组髁状突的病理变化更为明显且持久? 【结论】 下颌骨单侧前上牵引的大鼠动物模型可以用于研究正畸不对称牵引力对成熟颞下颌关节的影响,也有助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学研究?不同大小的牵引力对成年关节的病理学改变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氮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emporomandibulardisor ders,TMD)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病 ,分为咀嚼肌紊乱疾病 ,关节结构紊乱疾病 ,关节炎性疾病 ,骨关节病4类。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 ,一般认为与精神因素、免疫因素、关节负荷过重、关节解剖因素等有关。近年来随着对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中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参与TMD病理过程的基础及临床研究逐渐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 ,越来越受到重视。NO主要是由催化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生成的 ,目前已经确定的一氧化氮合酶亚型有3种 [1],分别有不同的基因编码①神经…  相似文献   

14.
偏侧咀嚼对大鼠咀嚼肌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偏侧咀嚼对大鼠咀嚼肌的影响。方法60只大白鼠随机分为6组,实验组间断磨除右上、下颌磨牙牙冠至龈下,对照组未做处理,饲养条件相同。实验1组磨除牙冠后4周末、实验2、3组分别磨除牙冠后10、16周末处死动物,取其双侧颞肌、咀嚼肌进行光镜、电镜切片检查,结果与对照组对照。结果实验1、2、3组双侧颞肌及咀嚼肌均出现受损的病理变化,咀嚼肌有炎性变化。结论偏侧咀嚼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是一种由多因素导致的颞下颌关节异常改变,及咀嚼肌功能紊乱为主要特点的疾病,它的发生率仅次于牙周病和龋齿,在口腔科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口腔正畸医生对正畸治疗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之间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就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创建一个下颌骨单侧前上牵引的大鼠动物模型,以模拟正畸治疗中不同大小的不对称牵引力的应用,并研究其颢下颌关节盘和髁状突受力后超微结构及组织学的改变。【方法】120只3月龄SD大鼠参与实验,其中16只为对照组。104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重力组(120g)和轻力组(40g),并利用外科手术方法在实验组大鼠左侧下颌角与同侧颧弓前区置入镍钛拉簧,使下颌骨受到前上方向的持续牵引力。在手术后3、7、14、28d分组处死动物,每组13只大鼠。关节盘和髁状突进行扫描电镜检查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下颌骨偏移导致颞下颌关节改建的大鼠动物模型。实验组加力侧颞下颌关节的组织学切片呈现了较明显的骨关节病改变,包括关节盘移位变形和软骨下骨的吸收等;而非加力侧骨改建、退行性变和骨关节病往往共存于关节内不同的区域。重力组髁状突的病理变化更为明显且持久。【结论】下颌骨单侧前上牵引的大鼠动物模型可以用于研究正畸不对称牵引力对成熟颞下颌关节的影响,也有助于颢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学研究。不同大小的牵引力对成年关节的病理学改变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是指累及颞下颌关节和(或)咀嚼肌系统的一组疾病总称.临床上以颞下颌关节疼痛、开口受限、关节弹响为主要特征,研究发现,心理因素与TMD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效果有密切的关系.其中情绪、人格、应激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个体行为等方面,可能作为发病因素导致TMD,并因为相关心理因素的多方面性使治疗方法呈现出多样化.本文针对TMD采用物理治疗联合心理治疗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第三磨牙伸长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病因学关系。方法:制定统一的调查表,检查病例组第三磨牙伸长与否,有无颞下颌关节病的临床表现。以同样的方法检查对照组病人的颞下颌关节征候群,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急性错He外,在咀嚼肌及关节区疼痛、异常关节音、下颌运动障碍和头痛及其他伴随症状4个方面,病例组与对照组均存在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第三磨牙伸长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生有关联,可能是其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弱激光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 对198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进行弱激光局部照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弱激光对各类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所致的关节或肌肉区疼痛皆有疗效.经1~3个疗程治疗,痊愈123例,有效31例,好转25例,无效19例,显效率为77.8%.咀嚼肌功能紊乱型(Ⅰ型)的显效率(91.5%)高于关节结构紊乱型(Ⅱ型)(75.0%)和关节器质性改变型(15.0%)(P均<0.05).结论 弱激光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实用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颞下颌关节疾病包括颞下颌关节紊乱、颞下颌关节损伤、颞下颌关节脱位、颞下颌关节强直炎性疾病、先天性或后天畸形以及肿瘤等,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外科治疗。现颞下颌关节盘穿孔主要采用颞下颌关节盘穿孔修复的手术方法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